邓教授回应高山杉了

丁柏恩

来自:丁柏恩 管理员
2009-02-08 08:38:0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王荣欣

    王荣欣 (低端人口之后无社会学。) 2009-02-08 09:58:49

    好。 高先生是谁,实在不了解

  • zhangrui033

    zhangrui033 2009-02-08 10:07:52

    高与邓不是一个量级上的,评一点小聪明就想搬到大师,呵呵,跳梁之辈也。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3:09:25

    他引我的一段话:“从考古学上有些新发现,认为耶稣、孔子还说了其他一些话,另外一些话几千年没传下来,我们当然可以说对耶稣、孔子误解了,但是那个误解不误解已经没有意义了。为什么没能传下来?还不是因为那些东西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你当然可以把未传的东西发掘出来,满足某些人的好奇心,但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进入历史。”我这里谈的是解释学的“效果历史”观。但高先生看来对效果历史一窍不通,凭借他的断章取义,他轻而易举地把我的话变成了胡说。


    完全是狡辩嘛.

  • frei

    frei 2009-02-08 15:17:50

    当然那些遗失了的经典,也是历史,你今天来读,可以有新的启发:孔子原来还有那么些思想啊!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里面开出一个新的局面来。那就是你的历史啦,那是你对孔子的再解读,你这个解读一旦被人们所公认,使人们受到了影响,那才具有了历史意义。

    -----------------

    亮点啊,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到的,但是对历史的态度每个人都能学到

    姓高的就属于基本态度不对,书读的越多人越蠢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5:30:41

    LS蠢得更到家。

  • frei

    frei 2009-02-08 15:38:54

    这没什么意义,我说他蠢是依附于邓的文章,你说我蠢是要有论据的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5:59:52

    那你没有必要用愚蠢这样的词来指老高同志。

    他引我的一段话:“从考古学上有些新发现,认为耶稣、孔子还说了其他一些话,另外一些话几千年没传下来,我们当然可以说对耶稣、孔子误解了,但是那个误解不误解已经没有意义了。为什么没能传下来?还不是因为那些东西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你当然可以把未传的东西发掘出来,满足某些人的好奇心,但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进入历史。”我这里谈的是解释学的“效果历史”观。但高先生看来对效果历史一窍不通,凭借他的断章取义,他轻而易举地把我的话变成了胡说。


    1,墨子的学问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湮灭无闻,他就没有价值了吗?不值一提了吗?甲骨文是不是也不应该被挖出来呢?

    2,效果历史是什么啊?是人类选择解释后不断生成的历史。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的,理由充分的。有些被放弃的选择并不是因为被放弃者自己没有价值,而仅仅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个时候挖掘出新的东西来,就有价值了。 照邓的这个霸道逻辑,简直应该取消考古学和文献考据,可以这样做吗?

    3,“但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进入历史。” 邓的这句话,透出十足的决定论意味。就这种破烂玩艺儿,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你居然也读不出来。

  • frei

    frei 2009-02-08 16:59:33

    但是你要知道邓的文化批评是对确实存在的文化现象的批评,被湮灭的历史你可以重新认识它但是不能把它和传承的历史混淆了啊

    比如论语里许多话孔子的意思确实在历史上被误解了,但是历史上对孔子确实就是那么理解的。你说我们进行批评到底是要针对他的本意还是要针对历史解读呢?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7:08:04

    我想我肯定在什么地方无意中得罪过他。

    这个邓,太不厚道了。这手法很文革,很红卫。

  • frei

    frei 2009-02-08 17:10:56

    我这么说好像不太对,我的意思是本意要批评历史解读也要批评,如果二者一样那就不说了,如果二者不一样你认为文化批评是要针对本意还是历史解读呢?

  • frei

    frei 2009-02-08 17:11:45


    9楼 2009-02-08 17:08:04 枫林仙   我想我肯定在什么地方无意中得罪过他。   -------------------   这个邓,太不厚道了。这手法很文革,很红卫。


    反正你就是看他不顺眼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7:12:55

    对吧,就算是只针对王国维的那些观念解释,所谓的如下这段话就很搞:

    其实“史料的搜集和辨析”在今天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大部分已交给电脑和网络去做了,真正留给人的只有对这些史料的识见和哲学把握。在这方面,高先生的眼光恐怕过于陈旧了,他也许能够知道王国维在这里那里说了些什么,但却连王国维在这里说的和在那里说的有什么样的理论联系都不甚了了,无怪乎他在上述批评中表现出如此多断章取义和死抠字眼的谬误。

    这段话充分说明:

    1,邓不懂得“史料的搜集和辨析”的重要性和非人莫可为之的困难。

    2,对所谓思辨方法的偏执来自于对所谓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决定论前提。问题是在扎扎实实的历史学研究都没有做好的基础上,这种所谓的“一致”如何可能?邓并没有回答这个疑问。更何况,你今日之解释的“历史解读”是否就一定是历史上的人们对对象的“历史解读”呢?你是否在用自己的解读去强奸别人的解读呢?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7:14:25

    2009-02-08 17:11:45 frei   ----------------------------------------------------------   9楼 2009-02-08 17:08:04 枫林仙     我想我肯定在什么地方无意中得罪过他。     -------------------     这个邓,太不厚道了。这手法很文革,很红卫。   ----------------------------------------------------------      反正你就是看他不顺眼

    ============================

    这叫不顺眼吗?

    我读过高先生的文章,高先生可没有说邓有什么人身攻击和报复之心,但邓为什么要栽赃于高呢?邓的做法跟文革时的批林批孔之类的言辞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 frei

    frei 2009-02-08 17:17:28

    来吧,我们把两篇放在一起,大家自己判断 ---------------------- “错位”之错位

      我“顽固地”认为,一个连“表面的、零星的”问题都谈不对的人,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会真实而有效地“深入开展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呢?

      高山杉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邓晓芒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第一版

      368页,40.00元

      《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

      邓晓芒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一版

      429页,38.00元

      哲学史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只是现在还不敢乱说。但我想它名字里既然带着个“史”字,这个史实总得先来搜罗和鉴别一下吧。看完今年出版的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没读出多少“史”和“方法”来,感觉题目要是改成《中西哲学研究之我见》也许会更贴切些。《十四讲》的最后一讲,是一篇鸿文:《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十大文化错位》。它是对另一篇同名文章的讲解和发挥,那篇文章曾收进《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可称《错位 A》。《十四讲》的最后一讲,则可称《错位B》。通过列举“十大文化错位”,两篇《错位》对部分前人(如严复、王国维、胡适等)译介西方哲学的总成绩做了一番“价值的重估”。但是,以哲学史方法论的标准来看,他批评的多半是他心目中“想当然耳”的对象,原因正在于他缺少了哲学史的热身功夫和入门方法:史实的搜集和辨析。出于“对人生和世界的好奇心、对真理本身的热爱和追求的自由冲动”(《错位B》中语),我想在下面抽样批评一下作者对王国维的看法。因为我 “顽固地”认为,一个连“表面的、零星的”问题都谈不对的人,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会真实而有效地“深入开展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十四讲》作者简介中语)呢?

      

      作者在两篇《错位》中讽刺王国维“生吞活剥”叔本华,不想在指出王国维“错位 ”的过程中,他自己却不断发生严重“错位”。比如《错位B》说:“叔本华的意志,他举了大量的科学例子,来说明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世界的本体。这是王国维不屑一顾的……”可是,王国维明明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里面说过:“至叔本华出,而唱主意论……植物上逐日光,下趋土浆,此明明意志之作用,然其知识安在?下等动物之于饮食男女,好乐而恶苦也,与吾人同,此明明意志之作用,然其知识安在?即吾人之坠地也,初不见有知识之迹,然且呱呱而啼饥,瞿瞿而索母,意志之作用,早行乎其间。”王国维就连“植物上逐日光,下趋土浆”这类粗浅的例子都没“不屑一顾”,他难道真的会对叔本华《意志及观念之世界》及《自然中之意志》等书中列举的更为专门的“科学例子”“不屑一顾”吗?在《书〈叔本华遗传说〉后》一文中,王国维还说过:“故脑髓之为欲知之意志所发现,与吾人之形体之为欲生之意志所发现无异。其《意志及观念之世界》及《自然中之意志》两书中所证明,固已南山可移,此案不可动矣……”王国维既然白纸黑字地夸过《意志及观念之世界》和《自然中之意志》两书(尤其后一书“举了大量的科学例子”),已证明叔本华意志论之“案”“不可动矣”,我们怎敢轻易说他对此“不屑一顾”呢?作者说王国维把“叔本华的自认为是真正的立足点的本体论束之高阁”,我看倒是他把《静安文集》束之高阁很久了。

      

      《错位A》还说:“显然,叔本华的意志是万物的本原,但也是一切罪恶之源,这种观点若不从基督教‘原罪’观念的背景上是难以理解的;王国维的意志则只是人生痛苦的根源,却没有丝毫罪感。”《错位B》中相应的文字更要长些:“叔本华把意志看成是万物的本源,但是也是一切罪恶之源……这里有基督教的‘原罪’ 思想……这个观念、背景中国人很难理解,在王国维那里也把它撇开了。王国维讲的意志,他只把它理解为人生痛苦的根源,但是绝对没把它理解为罪恶的根源。” 作者那些正在做开题报告的研究生,“绝对”可以拿着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给他们的老师念一念第二章和第四章里面的几句话,看看王国维在介绍叔本华哲学时到底有没有撇开基督教的“原罪”思想,有没有把意志“理解为罪恶的根源”(请特别注意画曲线的部分):“……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此可知吾人之堕落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自由之罪恶也……然吾人从各方面观之,则世界人生之所以存在,实由吾人类之祖先一时之误谬。诗人之所悲歌,哲学者之所冥想,与夫古代诸国民之传说,若出一揆。若第二章所引《红楼梦》第一回之神话的解释,亦于无意识中暗示此理,较之《创世纪》所述人类犯罪之历史,尤为有味者也。夫人之有生,既为鼻祖之误谬矣,则夫吾人之同胞,凡为此鼻祖之子孙者,苟有一人焉未入解脱之域,则鼻祖之罪终无时而赎,而一时之谬误,反复至数千万年而未有已也。”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第二版第62-71页,对王国维从叔本华那里摄取的“原罪-解脱说”从文献上作过详细的分析,大家也可以去参看。作者在《十四讲》的第十三讲中斥责王国维“对叔本华的自由意志是罪这一点”“避而不谈”,还说什么“你说它错了也行,你说它对了也行,但是你总得去客观地探讨,至少要客观地介绍嘛”,我看反倒是作者对王国维的原作“避而不看”,完全缺乏“客观地探讨”和“客观地介绍”“嘛”。

      

      《错位B》对王国维写的《释理》一文多有盲目的批评:“他在《释理》里面讲:‘言语者,乃理性第一之产物。’就是说言语啊,说话是理性的第一个产物,这个当然不错。他说:‘此希腊语及意大利语中所以以一语表理性及言语者也。’就是希腊语和意大利语中用一个词来表示理性和言语。他没有说什么词,我理解就是 ‘逻各斯’。”其实不需要作者特别花费珍贵的脑力去“理解”,王国维当然说了是什么词,您只需用肉眼在《释理》一文第三段扫描一下即得:“英语又谓推理之能力曰discourse,同时又用为言语之义,此又与意大利语之discorso,同出于拉丁语之discursus,与希腊语之logos,皆有言语及理性之两义者也。”我真怀疑作者有没有从头到尾看过《释理》这篇文章,他该不会只是依据武汉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片断引文来判断王国维吧。还有件事我估计可能会吓作者一跳,就是他引用的《释理》里面这两句话,多半还不是王国维的“原创”,而是译述自叔本华《意志及观念之世界》Haldane和 Kemp旧英译本第一卷第47-48页(Speech is the first production, and also the necessary organ of his reason. Therefore in Greek and Italian, speech and reason are expressed by the same word : ■λ■γο■, il discorso.)。现在连很多“王国维迷”都搞不清楚,王国维译介叔本华哲学时,曾明确标明他引用的就是Haldane和Kemp在十九世纪刊行的这个《意志及观念之世界》的英译本(叔本华作品译本版本可以参看Arthur Hübscher的Schopenhauer-Bibliographie),作者偶尔涉猎“王国维学”,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领域会有这么多道道儿,水会有这么深。

      王国维在《释理》中还说:“此人类特别之知力,通古今东西皆谓之曰理性。”《错位B》批评说:“这就有问题了。他说这个是人类特别的一种认识能力,古今东西,古今中外都把它称之为‘理性’,都是一样的。这问题就大了,因为所谓的这个言语和理性用一个词来表达,这只是西方的特点,中国没有。”其实《释理》里面这一句话,也是叔本华在《意志及观念之世界》(英译本第一卷第48 页)中说的(It is the universal opinion of all times and of all nations that these manifold and far- reaching achievements spring from a common principle, from that peculiar intellectual power which belongs distinctively to man and which has been called reason……),王国维看过以后把它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所以说如果真的有啥“问题”的话,那也是不能看中国书、古希腊文却呱呱叫的叔本华“看走了眼”,和王国维没啥关系。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里提到“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而《红楼梦》正属第三种悲剧,可谓“悲剧中之悲剧”。《错位B》竟然以为:“叔本华的悲剧观在王国维这里变得肤浅化了。王国维在叔本华那里总结出三种悲剧。”只要翻一下《意志及观念之世界》英译本第一卷第328 页(The representation of a great misfortune is alone essential to tragedy. But the many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is is introduced by the poet may be brought under three specific conceptions.),以及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第71-72页,我们马上就会明白“三种(three specific conceptions)悲剧”完全是叔本华自己的提法,王国维不过是转述而已,哪里要他来独立“总结”了?建议作者还是抽空儿认真看一遍《意志及观念之世界》,再来评论王国维不迟。

      一般史学乃至哲学史里面有一门学问叫“辑佚”。佛雏曾在《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和《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两本书里做过不少辑佚的工作,改变了大家关于王国维译介西方哲学的很多“想当然”的看法,这些大概都是作者不屑于知道的。他显然很看不上“辑佚”这项工作:“从考古学上有些新发现,认为耶稣、孔子还说了其他一些话,另外一些话几千年来没传下来,我们当然可以说对耶稣、孔子误解了,但是那个误解不误解已经没有意义了。为什么没能传下来?还不是因为那些东西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你当然可以把未传的东西发掘出来,满足某些人的好奇心,但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进入历史。”如果“辑佚”真是这样无足轻重的话,那么假若没有“好事者”发掘出“未传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博士论文》和《数学手稿》,使作者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作者如何能够写出《实践唯物论新解》,进而“开出现象学之维”呢?(这里暂不讨论作者这个“新解”在学术上到底能否成立。)“辑佚”属于史实搜集和辨析工作的一部分,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基础功夫,对研究者的眼光、耐力和细心要求很高,不是一般“以论带(代)史者”能干得来的。作者任意贬低“ 辑佚”,却忘记了自己正是“辑佚”的最大受益者。

      

      “十大文化错位”这种吓人的大题目,真正做起来实在危险之极,对处于打基础阶段的学生影响尤其不好。叔本华在《充足理由论》里引用培根格言说:“年轻人正是在上大学时,才学会信一件事的。”真不愿意看到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十大文化错位”的信仰者。总而言之,要照作者这样“大刀阔斧”地研究和讲授哲学史方法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吉尔松(■tienne Gilson)、克利斯泰勒(Paul Oskar Kristeller)和孔恩(Manfred Kuehn)恐怕到了二十三世纪也培养不出来。■

      延伸阅读

      ●《王国维诗学研究》

      佛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

      佛雏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

      佛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08 17:23:34

    怎么看也看不到高对邓的人品有任何质疑嘛。你找一找,高可曾说过类似于“我想我肯定在什么地方无意中得罪过他”的话来?

  • frei

    frei 2009-02-08 17:55:08

    我收回说他蠢的话,并表示道歉。

    高的文章到底想批评什么,是相当有问题的,比如这段:

    《错位B》对王国维写的《释理》一文多有盲目的批评:“他在《释理》里面讲:‘言语者,乃理性第一之产物。’就是说言语啊,说话是理性的第一个产物,这个当然不错。他说:‘此希腊语及意大利语中所以以一语表理性及言语者也。’就是希腊语和意大利语中用一个词来表示理性和言语。他没有说什么词,我理解就是 ‘逻各斯’。”其实不需要作者特别花费珍贵的脑力去“理解”,王国维当然说了是什么词,您只需用肉眼在《释理》一文第三段扫描一下即得:“英语又谓推理之能力曰discourse,同时又用为言语之义,此又与意大利语之discorso,同出于拉丁语之discursus,与希腊语之logos,皆有言语及理性之两义者也。

    邓说logos也没错啊,他对王国维的理解又哪里有错位呢?他完全是在纠缠细节嘛。

    如果作为读者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我觉得高文是因为邓的文章中批评了王国维他就非要给邓挑错。我倒不觉得是邓得罪过高,更像是高是王国维的学生或者后背在维护师长,不许别人有一点批评的意思

  • Vincent

    Vincent 2009-02-13 10:57:23

    哎 跟枫林仙这白痴还需要解释这么多吗 傻逼一个 就是想别人理他他才好蹦跶蹦跶 没发现大伙儿都懒得跟他废话么

  • 荒原狼

    荒原狼 (梦一场) 2009-02-25 17:35:11

    邓先生也不是什么偶像名人,怎么还出了个邓黑在这叫个没完...... 从这个方面看来,中国哲学有戏了,呵呵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25 17:40:29

    2009-02-13 10:57:23 Vincent

    看来你们在这里面搞哲学传销是上瘾了。看不出邓的毛病那才是白痴。把屎当饭吃,你有本事啊!

  • bobo

    bobo 2009-02-25 23:08:01

    看来枫林仙也是个草包,根本不懂解释学啊,更不懂"效果历史",你是一个把饭当着屎的草包!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02-28 00:09:38

    [内容不可见]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2-28 00:39:05

    2009-02-25 23:08:01 bobo

    你波了又波,波大无脑啊!

  • 甘曼

    甘曼 (远离擅长攻击和扛大旗的文化人!) 2009-03-03 09:01:35

    这和文革的作风相比,差不到哪去。 到处是谩骂、扣帽子。

  • wantingping

    wantingping (无尽的绝望,带来残酷的死亡) 2009-03-16 22:28:23

    好吧,我觉得枫林仙比上面几位要更好点 枫林仙不管是不是邓黑,人家是在拿论据讲观点 而楼上有几位上来就说别人是什么黑,什么草包,不给证据就说什么不懂解释学 这才是真正对邓的侮辱啊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1 17:58:14

    高人们,以我之浅见,在相互攻讦时可否回到主题? 高何许人也,不甚明了,但看过这篇针对邓的文章,任何即便不是圈里的人也都会对其作出相应的评价。摘录以下几句话:

    高言:

    1,“以哲学史方法论的标准来看,他批评的多半是他心目中“想当然耳”的对象,原因正在于他缺少了哲学史的热身功夫和入门方法:史实的搜集和辨析。”

    2,“一个连“表面的、零星的”问题都谈不对的人,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会真实而有效地“深入开展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

    3,“作者那些正在做开题报告的研究生,“绝对”可以拿着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给他们的老师念一念第二章和第四章里面的几句话,看看王国维在介绍叔本华哲学时到底有没有撇开基督教的“原罪”思想,有没有把意志“理解为罪恶的根源”

    4,"作者偶尔涉猎“王国维学”,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领域会有这么多道道儿,水会有这么深。"

    5,"建议作者还是抽空儿认真看一遍《意志及观念之世界》,再来评论王国维不迟。 "

    6,"真不愿意看到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十大文化错位”的信仰者。总而言之,要照作者这样“大刀阔斧”地研究和讲授哲学史方法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吉尔松(■tienne Gilson)、克利斯泰勒(Paul Oskar Kristeller)和孔恩(Manfred Kuehn)恐怕到了二十三世纪也培养不出来."

    7,高称邓是“他”,“邓晓芒”

    邓言:

    1,"如果不是这样一种急切的心态使高先生的言辞显得有些危言耸听的话,应当说他的这些批评还是很有讨论价值的,通过这种讨论可以使问题本身获得更准确的理解和表达。"

    2,"这层“文化错位”的意思是高先生的断章取义和死抠字眼所无法把握的,哪怕他读的参考书也许比我多。"

    3,"但高先生看来对效果历史一窍不通,凭借他的断章取义,他轻而易举地把我的话变成了胡说。其实只要他耐着性子把这一段话读完,他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4,"在这方面,高先生的眼光恐怕过于陈旧了,他也许能够知道王国维在这里那里说了些什么,但却连王国维在这里说的和在那里说的有什么样的理论联系都不甚了了,无怪乎他在上述批评中表现出如此多断章取义和死抠字眼的谬误。高先生文章中还有不少愤激之辞和并不机智的嘲讽,我就不反驳了。我想我肯定在什么地方无意中得罪过他。"

    8,邓称高是“高先生”

    做这种比较是相当无聊的事,但是不难看出二者的品格之高下。高之流我实难苟同其有些观点,探讨学理就探讨学理,一个劲的含沙射影嘲讽邓的学生,以及武大哲系,不知只是过过嘴瘾还是论据不足给自个儿壮壮胆!我只想让各位高人们明白一点,你终究还是一个文化人,别充当诸如王朔之流以“痞子”为傲的尾巴!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1 22:01:50

    看看谁是痞子吧.

    王朔至少还大胆支持过刘军宁、支持过崔健.在最困难的时候出手援助.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1 22:46:45

    2009-03-21 22:01:50 枫林仙    看看谁是痞子吧.      王朔至少还大胆支持过刘军宁、支持过崔健.在最困难的时候出手援助.

    ....................

    貌似有理,实属狡辩.

    "王朔至少还大胆支持过刘军宁、支持过崔健.在最困难的时候出手援助." 所以让你觉得他不是连自己都认为是痞子的痞子,你的价值观就仅仅这么浅薄而虚伪?是不是没有支持过那帮和我们所讨论的事情毫无关系的人的人就都是痞子?

    别玩这种游戏了吧,告诉我你坚持的原则是什么,还是毫无原则可言?对于学理上的怀疑都可以讨论,甚至有可能会接受你的观点.可是翻遍你的好几个帖子,除了毫无来由的谩骂与拿着一支支标签随意攻讦别人之外,我实在看不出你真的想表达怎样的观点.come on!展示给我你的威力!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1 22:53:12

    你有什么学理吗?垃圾,你要现蠢的话,自己拿观点出来?你连当辩护士都不知道。蠢和笨本来是两码事,可是你居然又蠢又笨,恭喜你,天衣无缝地把两者结合成了一体——最完美地完成了辩证法的统一。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1 23:13:59

    呵呵,这就是你的威力吗?那我还真不能抵挡了。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1 23:17:52

    学界有这样的你,乃是一大憾事。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间想起了陈冠希.......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1 23:53:17

    你要是有耐心就慢慢去读这个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473219/

    好好学一下你邓师傅都信奉些什么.别只顾在这里丢人现眼.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2009-03-22 00:34:11

    又看了一下“对巴黎手稿的一点质疑”,虽然没看大懂,却相信大仙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不过,也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学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

    始终弄不清楚大仙的脾气。如果哲学上的学问让你不爽为什么你还要学哲学呢?做点其它让自己开心的事不更好吗?

    可能大家都愚不可及,包括邓晓芒。但这又怎么样?如果你在乎别人的评价,那么你就做点事,让别人,让更多的人崇拜你。如果你不在乎,随他去好了。

    我相信真正的沟通从来都是不易的,甚至是不可及的。除非你的表达是数学的方式,电脑都听得懂。否则各说各的,寻常事一桩。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2 11:14:14

    "马克思的学说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灭天理,扬人欲。”

    "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只有古典学派中的一脉才把一切都还原来劳动,也即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批判本身是就是偏狭的。居然还要当个宝来捧着。 "

    "他仍旧用黑格尔式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就是把一切还原到主体上去。让这个主体承但了过重的负荷。"

    "马克思当然知道外化与客观化之间的区别。不过他坚持到底了吗?我看是没有。"

     "马克思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现象学方法的基础上,把一切社会经济现象还原为劳动(主体,主体活动)的各种形式。"

    "他对于货币的实体-主体性的理解在纸币这个“符号”面前如同耶里哥的城墙一样崩溃。所以他一直不理解金融,而马克思主义者中也鲜有人理解货币和金融与现代文明的至关重要的关系。" 

    .........................

      这就是你的感受?幼稚至极,你甚至连邓老师想要表达什么都没搞清楚。不懂装懂的后果要么是盲目崇拜,要么是肆意批判。你成功的实践了后者,在某种意义上你和前者并无多大差别!

      如果这篇太深你没读懂的话,请翻翻简单一点的。《黑格尔辩证法演讲录》。尤其是第289至291页,好好读读再来叫嚣好吗?

    想给这位枫林仙先生给点建议:

    1,你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包子,很抱歉,这里不卖包子。

    2,即便是你要找一家包子店,也要直立起来,像个人一样走进去。

    3,对于一个只需要包子的精神乞丐而言,保持沉默是你最好的保命符,唯有此,才有可能唤起我对你廉价的怜悯:"嗟,来食!”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2 14:30:04

    楼上,你的学理呢?你的风度呢?你除了骂人还能怎么样?小红卫兵。跟屁虫。

    笃定你读不懂我谈论的东西。

    弱智,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2 14:41:05

    不懂装懂的后果要么是盲目崇拜,要么是肆意批判。


    你完全说中你自己的毛病。傻逼从来都是不证自明的。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2 17:59:01

    1,“你的风度呢?你除了骂人还能怎么样?小红卫兵。跟屁虫。”

    这种自相矛盾的过嘴瘾话就别说了。

    2,     “笃定你读不懂我谈论的东西。”

    不是我读不懂你谈论的东西,是因为只不过是充满独断色彩的狗屁而已,既然是狗屁,私下里放放就对了,别搬到台面上来,丢你先人的脸!

    3, “你的学理呢?”

    好好读读我上面的话,汉语瞎子!再给你复制一遍,抄下来每天默读几遍:

    “ 1,你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包子,很抱歉,这里不卖包子。      2,即便是你要找一家包子店,也要直立起来,像个人一样走进去。      3,对于一个只需要包子的精神乞丐而言,保持沉默是你最好的保命符,唯有此,才有可能唤起我对你廉价的怜悯:"嗟,来食!” ”

    4,你充其量只是王朔之流的“跟屁虫”而已,大痞子熏出一小痞子!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2 18:06:02

    垃圾啊垃圾,你现在除了表明自己的无能之外还能表明什么呢?你继续表演。无知者无畏,而且偏见打头。你有当牛二的水平。

  • leo

    leo (一个江湖虚无主义者) 2009-03-22 19:03:02

    不和你争了,再争我都跟着掉价了。去瞧瞧你所谓的“儒家无罪论”吧,有种就反驳我的观点

  • 枫林仙

    枫林仙 (荔枝春风香一记) 2009-03-22 19:15:36

    我有说过儒家无罪论吗?

    你这个猪头,你自己说过,别人不讲述某个观点不等于他就支持这个观点。你自相矛盾了。

    说你又蠢又笨,果然就自己出来证明了。连起码的逻辑都不遵守,说话自相矛盾啊。你脑袋不够用就说一声儿,这里可能帮你的白痴很多,他们至少不像你这么蠢笨无双。

  • 甫志高

    甫志高 (猛拍阑干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 2009-05-30 23:06:40

    汉学与宋学之争???

  • 墨水

    墨水 (力量只够关注 改变纯靠围观) 2009-06-10 19:06:43

    王国维在《释理》中还说:“此人类特别之知力,通古今东西皆谓之曰理性。”《错位B》批评说:“这就有问题了。他说这个是人类特别的一种认识能力,古今东西,古今中外都把它称之为‘理性’,都是一样的。这问题就大了,因为所谓的这个言语和理性用一个词来表达,这只是西方的特点,中国没有。”其实《释理》里面这一句话,也是叔本华在《意志及观念之世界》(英译本第一卷第48页)中说的(It is the universal opinion of all times and of all nations that these manifold and far-reaching achievements spring from a common principle, from that peculiar intellectual power which belongs distinctively to man and which has been called reason……),王国维看过以后把它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所以说如果真的有啥“问题”的话,那也是不能看中国书、古希腊文却呱呱叫的叔本华“看走了眼 ”,和王国维没啥关系。

    --这是邓老师错在先吧。叔本华和王国维在这里说的‘universal opinion’或东西皆同之事,不是:言语和理性用一个词,而是:人类多种成就来自同一普遍智力,即理性。

  • 墨水

    墨水 (力量只够关注 改变纯靠围观) 2009-06-10 19:09:34

    而“较之《创世纪》所述人类犯罪之历史,尤为有味者也。”,我的理解是,如王国维前文所说,红楼梦是“无意识”地,以文学的方式提出了原罪说,比基督教孜孜以此规训世人,更有意思。下面对原罪的论说,也不能说只适用于红楼梦,还是王看出两者的同吧。只是商榷。

  • 扭曲的人性

    扭曲的人性 2010-07-06 10:48:33

    邓文末尾说:“我想我肯定在什么地方无意中得罪过他。”—— 这就是晓芒兄的真实心态:阴暗!

  • Abagnale

    Abagnale (No life withour risk !) 2010-07-07 22:25:57

    你有什么学理吗?垃圾,你要现蠢的话,自己拿观点出来?你连当辩护士都不知道。蠢和笨本来是两码事,可是你居然又蠢又笨,恭喜你,天衣无缝地把两者结合成了一体——最完美地完成了辩证法的统一。

    楼上,你的学理呢?你的风度呢?你除了骂人还能怎么样?小红卫兵。跟屁虫。

    笃定你读不懂我谈论的东西。

    你这个猪头,你自己说过,别人不讲述某个观点不等于他就支持这个观点。你自相矛盾了。

    说你又蠢又笨,果然就自己出来证明了。连起码的逻辑都不遵守,说话自相矛盾啊。你脑袋不够用就说一声儿,这里可能帮你的白痴很多,他们至少不像你这么蠢笨无双。

    弱智,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垃圾啊垃圾,你现在除了表明自己的无能之外还能表明什么呢?你继续表演。无知者无畏,而且偏见打头。你有当牛二的水平。

  • melo

    melo (http://www.51zxw.net/list.aspx) 2010-07-08 12:37:09

    顶LS

  • 星辰之弟

    星辰之弟 (光复华夏,矢志不渝) 2010-07-17 09:21:27

    这个小组的瞪小盲的粉丝真是无救了,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学术与教育环境的恶化程度。淡定~~~ (错的字,改改)

  • 扭曲的人性

    扭曲的人性 2010-07-21 21:58:31

    邓大师还回对高山杉所挑出的翻译毛病回应的,敬请邓粉等待!

  • 墨白泉音

    墨白泉音 (生命开合 幻灭无常 唯爱有常) 2010-07-27 13:46:21

    赞同邓晓芒的不一定就是邓的粉丝啊。 动辄感情用事 以激烈言辞批评他人才是人心阴险黑暗,还叫嚣自己理智多高…… 鄙俗之极!本不想用这种否定性语词还是忍不住,看来我自己也俗不可耐。看书去了。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0-07-27 13:52:57

    [内容不可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892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