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和当当最近的促销,有些一家之言。
来自:云哥三岁(能文能武,能吃能睡。召之即来。)
亚马逊那一波底价抄书以后,京东和当当两家最近也都搞起了100-50,200-100的活动。 看最近豆瓣的反应,很多人对这都比较激动。 起初我没怎么注意,心想也没时间看,就算了。 这两天手头略宽裕,时间也挺松,就想着把以前记下的几本书买下来。 无可避免的看到了这两家的首页促销图片。虽然知道不会满意,那一刻还是冲动了。 进去之后确实是略有失望。打着低价旗号的东西太多了,真正能到手的好东西毕竟是少数。 关于这两家的活动,有些一家之言。 京东的618,声势很大。所以书略微多些,当当也许是被逼回应的,可怜兮兮的几本书。挑了好久,京东终于凑够了200。当当至今找不到破百的理由。 第一言,这些书中,真正感觉可读的没有多少。畅销的倒是有一些,不过真心不建议去买。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名家,奇才,学者。看封面,介绍,都是当代必读书系。精彩,丰富,实用之类的标签,描绘的惊心动魄。就说严歌苓:妈阁是座城 。介绍:(《非诚勿扰》黄菡和孟非老师共同推荐,严歌苓最新长篇小说,“赌城妈阁”!又一次稳准狠地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叹唏嘘的赌场故事!)我不说故事是否感兴趣,有些人因为《回来》,知道了《陆犯焉识》,然后就去买这本书。看看介绍,就下手了。严歌苓兴许是个优秀的作家,但也不是每一本书都那么精彩呀。看看文中的一段话,就会发现文字写的很匆忙。这是最新的,估计是赶出来的。这就是高产的缘故吧!一直觉得,大部分书只要看看具体文字风格,就能知道书的质量。现在的书,绝不能看推荐和前言,一定要看文中摘出的话。 第二言,今日买书,又发觉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当京东的好些书好评率99%以上。上万个好评。真心有这样的书么?一万个人读完了都说好?本来想评论一下,但是想到要被一万个人刷屏到末尾,罢了罢了。一本好书,绝对是能够引发一些不一样议论的。每个人的经历,视野不同,真正大家都只能说好的书,怕是只有史记这一类的吧。甚至史记也有人批判,那么这些好评就很存疑。如果是真的一万个人写上去的,现在的买书人对待书的态度可见一斑!草草买下,送人或是堆到书架上,迷糊的给个好评。真正看过思考过收益过的,怕是只有那几个给差评的吧。 回到这两场促销活动中。畅销书不建议买,不畅销的更不建议买。特别少数几本除外。我无意强加个人喜好,只是觉得买书之前一定要慎重。少有人买的书可能是绝世经典,但非慧眼莫能识出。京东,当当每年卖不出去的书,许多都放在里面。可以说,很大一部分书甚至是想成为劣质的畅销书而不得。《毛泽东:神州正当有事时》,顾保孜,上次为了几张照片而买的作者另外一本书,除了引用照片就真是没有内容了。大部分书都是如此。粗看有故事,细看却无思想,看完全书毫无收获。 第三言,万不可因为凑够减价的数而去将就买书。挑书需要时间,看书需要时间,挑看书浪费时间,看劣质书浪费生命。个人觉得,你浪费的时间如果能够作用起来,绝不止区区的一百块钱。况且,买到这种看似有内容实质空洞的书,如何处理,也徒增烦恼。 余读书十数年,虽不敏,亦得悟二三道理。在这十数年之间,向书中,向良师,求索过许多读书的道理;也有许多人向我请教过读书的问题。在近几年间,养成了分辨书的能力,和得知自己内心的喜好。 有一点建议: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兴趣之后。首先通览经典书目,变的博学,再在一些领域内沉下去,专心研究一些东西。只博不专是要不得的,只专不博并非不可,但是视野开阔更好。 在不能很快明白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的时候,不能够饥不择食。看过一本坏书的影响需要数本好书去抵消。至于什么是好书,一方面由前人的经验,一方面需要自己一步步的摸索。 说的太多,兴许有人不想看,那就跳过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沈从文 (桔与刀)
- 《戴望舒译诗集》 (枕寒流)
- 求购转让|标价1-3折出书 (豆友0XmqmuQe3s)
- 求购转让|3.3折出书 (哈 没想到)
- 求购转让|12折转让典藏版《飘》 (丸几先生天然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