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故事 有些感触
林溪
懵懂任性缺乏关心的19岁男孩 粗暴简单生活贫穷无法给孩子太多关心的父母 始终置于局外的温柔记者 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错, 都有苦衷, 男孩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与教育,把年少的爱情当成了生命的全部,并执拗地以自己以为对的方式爱人,耽误了学业,也任性地给了对方很多伤害,然后闹到企图自杀。 男孩的父母,一对贫穷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夫妻,常年在外打工,补贴家用,供孩子读书,没有给孩子应给的爱护和关心,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简单而粗暴, 于是孩子恨着父母,把感情当做全部的寄托,父母心痛孩子的不懂事和对学业的荒废,孩子恨着父母的疏离和粗暴。终于在记者的帮助之下,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坐了下来谈了一整夜。男孩的母亲说,这是19年来第一次这样坐下来和孩子谈心,父亲也一改刚见面就动手的粗暴,耐心的劝解,彻夜长谈。第二天的早晨,所有人看见了一个恢复了19岁轻松阳光笑容的孩子,放下了心里的结,决定去找女孩谈清楚,道歉自己的不对,跟她说些告别的话。 记者问男孩为什么改变了,他带着有些烂漫的笑容说因为感受到了父母的关心。只是一夜长谈,就已让他如此改变。我想若是父母向来都如此注重孩子的感受给他关心会怎样?我想教好一个小孩,也许并不像那么多人口口声声所说的那样让人难得一筹莫展,只要用心,就足以让他感觉你的关心在乎,言传身教,足以让他感染你的力量。真心是会被感应到,我一直相信,也相信,有些事情是并不如人们口中说的那样难的。 找到女孩后,男孩跟女孩说话的态度也不再像之前的激动,最后一个告别的拥抱,真心的祝福对方都好。这时站在一边的男孩母亲哭了,记者没有走过去问清楚原因,为了什么哭,我想大概是心痛吧,一种爱把矛盾都溶解之后的心痛,一种理解了之后感同身受的心痛。 改变一样东西,必须先接受它,尊重,才能使之改观, 太多伤害的行为,只是因为缺少爱,缺少主动的沟通和关心。 故事里没有谁是受害者,也没有谁是伤害者, 只是彼此都大意,放不下身段去理解。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渺小之后,才能轻松,摆脱了自恋自怜自缚,才能真正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不要以偏概全,不要简单粗暴地否定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言说的苦衷。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们招募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一枚呀)
- 思考等待与思考的相遇—心理咨询 (Marc)
- 生命之光:抑郁焦虑公益心理热线招募线上来访者 (蓝仙子)
- 心理咨询师在线答疑 (茱萸姐姐)
- 公益心理咨询招募来访者(长期有效)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