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韵》杂志
来自:太湖无鱼(铜城难入)
读《广韵》杂志 信手记之,旨趣多在古今异殊。 1 江韵。扛,举鼎也。按:与“江”同音,古双切。今天,这一意思似读gang1。而kang2的读音从哪里来? 2 江韵。豇,豇豆,蔓生白色。按:与今略同。色或稍异? 3 江韵。駹,黑马白面。牻,牛白黑杂。哤,语杂曰哤。按:其源盖一也。 4 江韵。逄,薄江切,姓也,左传齐有逄丑父。按:莫误作“逢”。 5 江韵。肛,许江切。按:未标意义。语音与今不合。今“肛门”义估计很晚才出现。 6 支韵。栀,栀子木实可染黄。按:似乎可断句做:栀子木,实可染黄。或断句做:栀子,木实可染黄。若前者,则其时称栀子花为“栀子木”? 7 支韵。移,说文曰,禾相倚移也。按:段注有详解,大义为“倚移”是个连绵词,描摹状况,与“旖施”“檹施”“猗儺”等通。段氏大概认为这个字多形容禾木,所以取“禾”作偏旁。段氏之解,似可通。不过,这个意义与“移动”义关系较远。移动义的源头不明。 8 支韵。睢,许规切。按:此字广韵多见,音义颇杂。 9 支韵。垂,幾也,疆也。说文曰,远边也。按:垂范、下垂的意思很早就有。与边远有什么关系? 10 支韵。披,开也,分也,散也。按:披发左衽是也。《康熙字典》有“荷衣曰披”,今天的“披”多是这个意思。颇怀疑这两个意义来源不同。“荷衣”的“披”是不是从“被”过来的? 11 支韵。隋,国名,本作随,……隋文帝去辵。按:要取国祚不辵的彩头?那历史也太不顺他的意了。 12支韵。离,吕支切。“明也,又卦名。按《易》本作‘離’”。按:卦名的繁体要不要加“隹”? 13支韵。淋漓,秋雨也。 14 支韵。(禾离),长沙人谓禾二把为(禾离)。按:宋代的湖南话哈。 15支韵。葹,卷葹,草名,拔心不死。按:这个取名可以考虑哈。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请问娘日歸泥的演化过程是怎么样的? (苏子)
- 《广韵》中“入声韵和阳声韵相配”,“相配”是什么意思? (一公斤阳光)
- 为什么“小韵所含各字均属同音字”? (一公斤阳光)
- 廣韻版本 (举个栗zi_)
- 求问薄江切为什么是庞呀 (小飞象艾莉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