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评奥斯卡
来自:sissi
好莱坞三个最重要的电影评奖是:奥斯卡奖,正规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奖”;美国电影学会奖,简称为AFI;以及导演和演员行会奖。为什么奥斯卡评出来的结果有时会跟其他两个评奖不同?谁在为他们评奖呢? 第一大奖奥斯卡的主办方“学院”目前共有5700多名成员,代表着美国电影业的各项工种,也囊括了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他英语国家的一部分电影从业人员, 原因是它们在融资、制作等方面跟好莱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指出, 并不是任何人一入行就能参与评选奥斯卡,必须“有所成就”才能成为“学院”一份子。 美国电影学会奖,AFI(American Film Institute)则侧重保护电影遗产, 它最著名的是“百大名片”、“百大影人”等排行榜。相比奥斯卡的5000多名评委,AFI电影奖只有一百多名评委。 导演和演员行会奖,评委是来自于各电影行会中的演员和导演,多达十万名成员。 虽说都是电影业的行内人士,但评委的人数和结构能说明某些评选结果的差异。比如AFI曾评出年度最佳导演是罗伯特·奥特曼,此公以拍艺术片为主,(代表作为短篇集、高斯福德庄园、大玩家等)曾有多部作品已成经典之作,但从未得过奥斯卡,自然是专家们的“最爱”;导演行会选出的最佳导演是朗·霍华德(代表作为达芬奇密码、美丽心灵、阿波罗13号等),他的特长是能兼顾艺术和商业,即能为好莱坞很多人提供饭碗。 简言之,评奖人越少,评出的结果越精英;评奖人越多,评出的结果越民主。“精英们”无需考虑票房和饭碗,他们的品味偏前卫,他们喜欢《低俗小说》胜过《阿甘正传》,喜欢《穆赫兰道》胜过《美丽心灵》(各大影评家协会的评奖要比AFI更加“脱俗”,往往远离商业片);“民主派”偏爱通俗易懂的大制作,喜欢雅俗共赏,但常常缺乏超前眼光。 那奥斯卡的定位呢?大概在AFI和行会奖的折衷点上,它比AFI奖更“民主”,但比行会奖更“精英”。但大多数情况下,奥斯卡取中庸之道,挑选最具共识(而不一定是最有艺术成就)的影片或影人。 奥斯卡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这种“民主集中制”的,当1940年奥逊·威尔斯 刚涉足好莱坞、拍摄《公民凯恩》时,连群众演员都有评选奥斯卡的资格。 你想,那些任劳任怨工作很多年的“龙套”们,怎么能接受得了一个20出头 的毛头小伙子拍出一部绝世杰作呢?于是,这部如今被相当多人誉为最伟大的电影跟奥斯卡擦肩而过,而只得了最佳编剧一项。如果换了罗杰·艾尔伯特来评,该片起码会囊括十多项大奖。可见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对于艺术评 鉴并不一定是福音。 影评人是没有资格参与评选奥斯卡的,但他们的口味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奥斯卡评委。一部影评界一致叫好的影片未必有缘获奥斯卡,但一部影评界一致鞭挞的影片绝对不可能获奥斯卡(如《珍珠港》)。 附:——09年奥斯卡各大奖项提名—— 最佳影片>>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 米尔克(Milk) 生死朗读(The Reader) 贫民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女主角>> 安妮·海瑟薇《雷切尔的婚礼》/ Anne Hathaway, Rachel Getting Married 安吉丽娜·朱莉《换子疑云》/ Angelina Jolie, Changeling 梅丽莎·雷欧《冰冻之河》/ Melissa Leo, Frozen River 梅丽尔·斯特里普《虐童疑云》/ Meryl Streep, Doubt 凯特·温斯莱特《生死朗读》/ Kate Winslet, The Reader 最佳男主角>> 理查德·詹金斯《不速之客》/ Richard Jenkins, The Visitor 弗兰克·兰格拉《对话尼克松》/ Frank Langella, Frost/Nixon 肖恩·潘《米尔克》/ Sean Penn, Milk 布拉德·皮特《返老还童》/ Brad Pitt,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米奇·洛克《摔跤手》/ Mickey Rourke, The Wrestler 最佳女配角>> 艾米·亚当斯《虐童疑云》/ Amy Adams, Doubt 佩内洛普·克鲁兹《午夜巴塞罗那》/ Penelope Cruz,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维奥拉·戴维斯《虐童疑云》/ Viola Davis, Doubt 玛瑞莎·托梅《摔跤手》/ Marisa Tomei, The Wrestler 泰吉·汉森《返老还童》/ Taraji P. Henson,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最佳男配角>> 乔什·布洛林《米尔克》/ Josh Brolin, Milk 小罗伯特·唐尼《热带惊雷》/ Robert Downey, Jr., Tropic Thunder 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虐童疑云》/ Philip Seymour Hoffman, Doubt 希斯·莱杰《蝙蝠侠:黑暗骑士》/ Heath Ledger, The Dark Knight 迈克尔·香农《革命之路》/ Michael Shannon, Revolutionary Road 最佳导演>> 大卫·芬奇《返老还童》/ David Fincher,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朗·霍华德《对话尼克松》/ Ron Howard, Frost/Nixon 加斯·范·桑特《米尔克》/ Gus Van Sant, Milk 史蒂芬·戴德利《生死朗读》/ Stephen Daldry, The Reader 丹尼尔·鲍耶《贫民富翁》/ Danny Boyle, 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改编剧本>> 艾里克·罗斯《返老还童》/ Eric Roth,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约翰·帕特里克·山利《虐童疑云》/ John Patrick Shanley, Doubt 彼得·摩根《对话尼克松》/ Peter Morgan, Frost/Nixon 大卫·海尔《生死朗读》/ David Hare, The Reader 西蒙·比尤弗伊《贫民富翁》/ Simon Beaufoy, 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原著剧本>> 考特尼·亨特《冰冻之河》/ Courtney Hunt, Frozen River 迈克·雷《无忧无虑》/ Mike Leigh, Happy-Go-Lucky 马丁·麦克唐纳《杀手没有假期》/ Martin McDonagh, In Bruges 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米尔克》/ Dustin Lance Black, Milk 安德鲁·斯坦顿、吉姆·瑞尔顿《机器人瓦力》/ Andrew Stanton, Jim Reardon, Wall-E 最佳摄影>> 换子疑云(Changeling)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生死朗读(The Reader) 贫民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 换子疑云(Changeling)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公爵夫人(Duchess)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最佳服装设计>> 澳大利亚(Australia)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公爵夫人(Duchess) 米尔克(Milk)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最佳音效>>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机器人瓦力(Wall-E) 刺客联盟(Wanted) 最佳电影剪辑>>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 米尔克(Milk) 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音响编辑>>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钢铁侠(Iron Man) 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机器人瓦力(Wall-E) 刺客联盟(Wanted) 最佳视觉效果>>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钢铁侠(Iron Man) 最佳化装>>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Hellboy II: The Golden Army) 最佳歌曲>> "Down to Earth" -《机器人瓦力》(Wall-E) "Jaiho" -《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O Saya" -《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配乐>>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返老还童》/ Alexandre Desplat,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詹姆斯·纽顿·霍华德《反抗》/ James Newton Howard, Defiance 丹尼·艾夫曼《米尔克》/ Danny Elfman, Milk 拉曼《贫民富翁》/ A.R. Rahman, Slumdog Millionaire 托马斯·纽曼《机器人瓦力》/ Thomas Newman, Wall-E 最佳动画长片>> 闪电狗(Bolt,迪士尼公司) 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梦工厂公司) 机器人瓦力(Wall-E,迪士尼·皮克斯公司) 最佳动画短片>>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洗手间的爱情故事(Lavatory - Lovestory) 章鱼(Oktapodi) 魔术师和兔子(Presto,皮克斯) 一辆灵车的遭遇(This Way Up) 最佳真人短片>> 地铁线上(Auf der Strecke/On the Line) Manon on the Asphalt 新来的男孩(New Boy) 猪(The Pig) 玩具王国(Spielzeugland/Toyland) 最佳纪录短片>> Nhem En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Nhem En) 最后的一英寸(The Final Inch) 微笑的Pinki(Smile Pinki) 306房阳台的目击者(The Witness from the Balcony of Room 306) 最佳纪录正片>> 背叛(The Betrayal/Nerakhoon) 在世界尽头相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花园(The Garden) 走钢丝的人(Man on Wire) 水的困扰(Trouble the Water) 最佳外语片>>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德国) 课堂(The Class,法国) 入殓师(Departures,日本) 复仇(Revanche,奥地利) 与巴什共舞(Waltz With Bashir,以色列)
最新讨论 ( 更多 )
- 90男征女 (独白)
- 90IT男蒸女,真心换真心 (da华华啊)
- 浪漫的土耳其 (纪念)
- 你朝我走来的路途温暖了万般光景 征女友 (理三旬)
- 《爱很美味》超前观影+主创映后交流【贤Movie129】重庆闺蜜场... (贤Movie观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