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读后感
来自:Jessica_l
首先谢谢峥哥上一篇的介绍,哈哈~~希望有机会和小伙伴们都认识下~ 我果然还是拖延,因为读后感拖到现在才开始进行~依旧我这种不是读后感的读后感吧~这本书一直放在单位,所以每次都是夜班的时候看看,进度自然也就比较慢。 毕淑敏的散文,也真的是散文,小清新的文字外加一些小清新的插图,封面也是粉色的,总的来说,是想打造一种温暖的感觉吧。文字间能看得出这位从事过医学行业,花了3个月时间环游全球的心理学家对生活中很多的事物以及情感的看法是通过阅历沉淀的。很多的感触是从一个很小的故事延伸出去,说实话有些排比句看着看着也会有游离的时候,直到今天看到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为什么去旅行”,才感觉到我为啥要买这书。 说到买书,好像都没有仔细看过这本书到底说啥,有时候因为封面,有时候因为书名也就放进了购物车。 言归正传,也可能是旅行这块我比较有兴趣,也可能是因为最后看的印象深刻,总之,我只记得了这部分。前面呢作者先说了一些旅行对于她的意义,怎样的旅行才能让你有所收获,而不是盲目的带着身体行走。后面掐指一算,作者提到了几个城市,包括伊朗、以色列的马萨达、不丹的延布、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说实在的,原本对这些国家城市并不感冒,但是还蛮喜欢她描述的手法,一本书如果让人有共鸣或者她所说的地方让我也产生一种也想去看看的冲动,那应该就达到某种效果了吧。 看到马萨达的故事,着实有震惊到。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宁愿集体放弃生命也不愿为奴。还是想说说这个让我有感触的故事。了解历史的人应该也有所知道。犹太人律法规定是不能自杀的。在马萨达的城堡中有960多个人,当敌人逼近时,他们决定集体自杀时,用抽签的方式选择十个人,由他们杀死其他人,人均需要杀掉近100人。之后再抽签,由最后那个人杀死剩余的人,然后检查所有的尸体,在宫殿各处放火,最后自杀。看似简单有逻辑的方式,但想想是多沉重。因为教义,最后那个拿着火把烧完所有的一切然后自杀的人,他的忠勇成为叛逆。在我看来,杀敌人也许简单,甚至自杀我也能接受,可是杀这么多个自己的亲人,朋友,而且为了减少痛苦还得一剑封喉,这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如果有机会,还是挺想去那里看看的。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不丹,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香格里拉的地方,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我有了更深的向往。这个并不富裕的地方,幸福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八。12%的支出为公费医疗,18%的支出为义务教育,一个注重医疗和教育的国家必定幸福指数会高很多。小到学校里女孩的头饰都是统一的,大到任何外国游客只要在不丹的土地上生病,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他们是真的热爱自己的文化、历史、民族。他们知道自己曾祖父母的姓名,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的祖先都存在过,而我们不能就这样忘了他们,就像以后我们也不想被我们的子孙给遗忘一样。他们为了保存植被覆盖,将所有的水电站全部建在地下。他们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的,更是大象,猴子,鸟儿的··· 总觉得,百姓幸福了,有安全感了,知道啥是知足了,自然会减少各种的暴乱和事故。也许那个时候再来抓别的会更好吧。 果然到最后也没有怎么说书本的好坏,仍旧说了些有的没的,时间一拖,也拖到了11点半。台湾的攻略也要放到明天了。各位,晚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16愿望清单-花花 (凉拌咯)
- (写在年初)2016愿望清单 (朱小云)
- 2015愿望清单 - 飞啦~ (飞啦~)
- 2015愿望清单 (Tim做运营)
- 2015愿望清单--花花 (凉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