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不再,丁香犹香
来自:晒太阳的小书虫
丁香不再,丁香犹香 青年报记者 郦亮 丁香花园是沪上知名的历史建筑。 本报讯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因种植了丁香花而成名。而“丁香”据称也是一代名臣李鸿章一个宠妾的名字。100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丁香花园是李鸿章为丁香所建。这种说法近年受到质疑。但无论如何,这中西合璧的园子,让人感觉到其历史绝不寻常。青年报记者走进了这个刚成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园子。 有分歧的历史: 李鸿章为宠妾建园 很多人仍然相信,丁香花园里那盛开的丁香花,是李鸿章植给那个叫“丁香”的女子看的。 现在丁香花园中那栋白色的1号楼,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亦可以配得上“壮观”之名。老迈的李鸿章佝偻着背从这英国乡村式别墅走出来,在身后硕大建筑的依衬下显得更为瘦小。而身边搀扶着他的正是那个“丁香”。 李鸿章将丁香引到门前那片精致的中式花园里,指着一丛绽放的紫色小花,对丁香说,“你看那是什么花”。丁香见那竟是丁香花,顿时明白了老人的心意,不禁莞尔一笑。 据称,丁香是李鸿章的第七房小妾。100多年来,人们对这园子里发生过“老臣博妾一笑”深信不疑。 关于丁香花园的由来,一种说法是,19世纪末,李鸿章常来上海置办洋务。随身而行的正是宠妾丁香。为给丁香一个栖身之所,李鸿章委托居于上海的洋务派重要人物盛宣怀置办一处居所。盛宣怀便在海格路(今华山路)购置2.67公顷土地,特聘美国建筑大师艾赛亚·罗杰斯来设计园中建筑。于是便有了丁香花园1号楼和园子最初的模样。 6月5日上午,青年报记者置身于丁香花园之中。当年私家园林的静谧早已不再,来此参加活动的老人们穿梭其间,竟有点熙熙攘攘。在李鸿章和丁香据传所住的1号楼旁,又多了于1918年建造的同为英式风格的3号楼。历史不久的2号楼现在是一个酒楼。时过境迁,即便细细体味,当年园子里一对老夫少妻的悠然自得,也难以捕捉到了。 不过,园子里的丁香花却依然绽放。那花植在亭台水榭、游龙相绕的中式园子里最为恰当。而这园子配以洋楼,竟也不显得突兀。面对这满目的中西合璧,人们总会想这是谁的安排呢?依儒生李鸿章的审美,他恐怕会更中意古典。而园子里竟建立起了洋楼,这估计又是见多识广的丁香所爱。老人对宠妾用心之深,由此可窥一二。 无异议的历史: 园子数易主人,依然丁香芬芳 然而这段老夫少妻的佳话,近年却受到怀疑。有人写文章考证,其实并无丁香其人,李鸿章也没有七姨太。甚至有一种说法称,丁香花园实为英国泰兴洋行大班林克劳夫的住所。 但有一点没有异议——按李鸿章建了丁香花园的说法,此后李鸿章将这园子传给了幼子李经迈;而按丁香花园是林克劳夫住所的说法,后来林克劳夫将园子卖给了李经迈。总之,丁香花园是真真切切绕不开李经迈的。 李经迈晚年就住在丁香花园里。据说他虽不为父亲李鸿章看好,却颇具商业头脑。他往往能抓住乱世中的商机,不断积攒财富,最终成为巨富。当时李经迈会门客、做决断,大多也都在这园子里。 但李经迈的人品又让很多人实在不能苟同。由李鸿章学识仰慕者廉泉帮助李经迈编印了《李文忠公全集》,后因乱世变故,3000元书款无法讨回。李经迈竟诬廉泉吞吃了书款。逼得病重的廉泉不得不变卖毕生所藏书画,将钱抵给李经迈。 现在已无从考证,丁香花园所存的物件陈设里是否有这3000元黑心钱的影子。不过李经迈忘恩负义之名,却是不容辩解的。1940年李经迈去世。此后丁香花园又几经转手,多次为私人或政府所用,1980年代中期丁香花园正式对公众开放,这百年名园才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不过还有一点颇耐人寻味。李经迈虽确切地成为过丁香花园的主人,而李鸿章为丁香建园的故事虽也受到了怀疑,但人们宁愿相信李鸿章和丁香曾在园子里赏花,也不愿多提李经迈的过往。相比商海中的尔虞我诈,夫唱妇随、相濡以沫,显然更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寻。 [市民之声] 勾伊娜:我的婚宴就是在丁香花园的酒楼里办的。当时我就在想,丁香和李鸿章也是很恩爱的吧。我宁愿相信,丁香花园就是因那个女子而得名。 孔杰:丁香花园很多地方进不去。那1号楼,还有那个花园,必须出示特定的证件才能入内。丁香花园应该属于所有人。 [怎么去] 轨交可直达 公交至华山路武康路,地铁1、7、10号线至常熟路、上海图书馆站。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各位好 求购应星的大河移民 (随遇而安)
- 董桥国内新出了三本毛边本,奋力跑出世上最快的快递——一年... (东海一粟)
- 求购转让|【众筹】手工线装复刻《楚辞集注》古逸丛书本 (有读)
- 出港台版 文史类书籍 (随遇而安)
- 孤独 (东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