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旅游攻略、出行约伴等信息真伪,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
束河古镇的三眼井
来自:cheriton(且亭精品酒店)
第一次听到“三眼井”这个词,是在丽江。 丽江的束河古镇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明珠”,古镇所有溪流来源于“九鼎龙潭”。离龙潭不远处有一口“三眼井”,是全镇居民的生活水源。所谓“三眼井”,即建井时顺溪流方向,自上而下按不同用途将井水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用于饮用、洗菜和洗涤。这既保证了饮用卫生,又节约了水资源。

井旁的一块木牌引人注目,上面这样写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又是最容易被污染的稀缺资源。游牧时代,纳西先民‘逐水草而居’,视水为生命的源泉;农耕定居时代,他们引水入村,一分为三,尽享临水而居的舒适方便;到城镇时代,创造了‘三眼井’文化:将一股泉水分为三塘井水,第一眼作饮用水;第二眼作洗菜水;第三眼作洗涤水。一水三用,不争不抢,体现了纳西族敬畏自然,珍爱环境的优良传统。”

这似乎是一段民族简史,记载了纳西族祖先与水的渊源。勤劳智慧的纳西人,在他们的现实生活里,用“三眼井”文化作为“乡规民约”,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际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德。“三眼井”,写下了这个民族从农耕社会走向商业文明的印记。

在我国的一些江南小镇,也有的流水绕墙的秀丽,可惜没有“三眼井”文化,上游住户的洗涤对下游住户的饮用所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甚至有人在流经街市的河水里洗马桶。这样的河水,有谁还敢用?!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两种事物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人类的道德的失缺起源于丢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索取自然资源的贪欲越强,遭遇大自然报复的程度就会越烈,这是一条已经显现在我们地球人面前的因果律。我想,人们能不能从丽江的“三眼井”文化中受到些启示?学会珍爱自然,敬畏自然。其实,这本身也就是珍爱我们人类自己。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蒸个时间自由可以一起旅行的小伙伴 (Fortitude)
- 6月21号,拉萨集合,西藏阿里,羌塘无人区穿越,神山圣湖召集... (户外游-小西)
- 6月16到7月14,新疆大环线 (豆友pqEcAht77U)
- 五一来个旅游搭子 (纵情)
- 旅游搭子 去哪都行 dd 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