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娘去喀什】从莎车回喀什
老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喵)
2014-7-16 12:34 去年就经历过去莎车火车站买票,他们不是上班时间不卖,大门紧闭,今年就想先问问,可是火车站的电话没有人接听,还是决定直接去火车站吧。 等公交,帮旁边的阿姨搬婴儿车。 烈日炎炎,火车站门果然紧闭,每天售票和候车时间都有时间段限制,有特警,警察,严格的检查,还有警犬大狼狗。 烈日炎炎,诺大的广场,我们排队等待进入。 检查身份证,安检,身体检查。买票,售票窗口出传来维语,轮到俺的时候,竟然发现是一位汉族小伙子,真棒,会说维语的汉族都是俺羡慕的对象,哈哈。 票买好了,带娘去逛老城。 下了旅游公交巴士,娘就不愿走了。 “什么旅游嘛?!都是土路,都是老乡,回去吧。” 她开始闹情绪,发脾气,俺坚持要自己走路,逛老城,就是要“逛”,热啊,就慢慢走,先买个馕,好吃,分给娘一半。 看见巷子里有孩子们,俺走过去,娘则站在原地不动,俺故意往里面走,她也不跟上来,看不见她了,俺开始担心,只好返回原地,发现她坐在路边的沙发上了,好吧,俺就在路边“街拍”,没有再往里面走了。 路边的门面,仅从大门的格局就能看出,其家庭情况很好,果然。女主人走出来,很大方,能听懂会说汉语,给我们送来了小水果,当日封斋了,他们白天应该都不吃东西吧,还给我们食品,很开放啊。 旁边的毛驴车上坐在老人与小女孩打发着时光,还有其他小孩子也一起来玩,他们对相机很好奇,愿意拍照和看回放图片。 旁边的一家人都出来了,坐在门口,谢绝拍照。俺给他们看库尔勒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表演,因为语言不通,能交流的非常有限,更多的时光还是与孩子们玩耍和拍照。 时间差不多了,和娘回新城。 炎热,劳累,又要寻找面馆。 娘发脾气的时候还会说“什么地方嘛?连汉餐都没有?!”哈哈,到维族人最多的地方寻找汉餐,真难,封斋,很多清真饭馆又不开门,有钱要吃饭也真不易。 中午休息后,背上书包,再次出发。给小鱼儿讲了,我们要走了。 再次安检,再次进站,等待上火车。旁边的人说着上海话,莎车是上海支援建设的地方,也有上海的人才来做多方面支援工作。 很不喜欢被安检,小绒包被弄脏了,脏的一塌糊涂,真不知道怎么搞得;安检身体的触摸也让人觉得不被尊重的感觉,再回头看其他女人被她摸一遍,都无所谓的样子,大家都麻木了吧,都配合习惯了,俺觉得很多细节和对人的尊重是最起码的,不能因为大家麻木了,习惯了,而不注意啊。生活在这里, 就需要面对这个模式,必须适应,比如最近的词“大清查”,好像返回了几百年前的社会,其实很多层面,我们与几百年前的社会也没有区别。 上火车,此次是绿皮车。 第一秒就惊呆了,座位和小桌上的沙土凑齐了可以做沙画了。 默默坐下,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们没有按照原计划喝水,冲麦片和上厕所,娘和俺坐在原地三个多个小时,完全没有挪动过位置。人越来越多,气味不好,绝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同胞;旁边的人依旧睡觉,对面的人也一样,但是眼神坏坏的,偶尔故意吓唬俺,而他不仅仅“欺负”俺,连他身边的人也不敢招惹他,对面他们兄妹三人,有一个很大的皮箱,没有地方放,就一直放在路边和座位之间,塞得满满的,因为环境恶劣,而对面和四周全是人,精神不能放松,一直睁着双眼,观察所有的情况,三个多小时完全等于三个世纪那么漫长,看不到尽头的旅程,一点一滴的挨过,小孩子很多,孩子们的哭闹声音从未停止。 旁边的妇女全身只露双眼,她的两个孩子都可爱美丽得很,多少都能推测出她的美丽,她的孩子很能吃,吃干脆方便面,吃瓜子,喝水,从未停止过一刻,两个孩子喝完了一瓶水,就又去装水,看得出来他们喝的是自来水,维吾尔孩子身体真好。 到站停车,有人下,有更多人上来。更加拥挤不堪。 一个很壮实的妇女上来了,身体粗壮,声音很大,穿着和手机很土豪。她坐在俺正对面,她一打电话就停不下来,虽然不知道她打电话的内容,但看得出来其他人听了她的电话内容全都面面相觑,尴尬又会意互相交递着眼神和笑意,她会把手机上的汗,在大腿上蹭一下,当然穿了连裤袜,然后继续打电话。 她的粗壮,让旁边的“坏”小伙子也无语了,他气势明显弱了。 而一个长座位只供三个人坐,女人坐进去后,必然有人是弄错了座位;而弄错的人就是“坏”小伙子,这很明显,可是他身上有恶气,兄妹三儿也没有敢正面立即揭穿他,在想办法开口。 最后,他们想出的办法与俺想的一样,就是与女人开口,女人坐了他们的座位,然后让女人再把“坏”小伙子“赶走”,果然奏效,小伙子走了,俺微微松了一小口气。 整个车厢的气息都那么不舒服,熬着。 开始微微后悔自己固执地要选择坐火车了。因为查询了拼车的信息,没有当日的车,而且价格很贵,而汽车真心不喜欢,哈哈。 就这样吧。 俺的体力消耗很快,用干馕补充能量,掰着,吃着,熬着。 终于到了喀什,穿越的不是三个小时和多少公里的路程,而更像是时空的大挪移。 离开车厢,钻出来的那一瞬间,感觉太放松了。“真好,出来了!”俺对娘说。 天虽然很亮,已经9点多了,去找老城青旅吧。 三天了,都在奔波,坐了三天火车了,距离目的地还有很远很远,哈哈。 28路车与记忆中火车站的公交车路线不同,但还好俺对喀什非常熟悉,公交车走的路线,都是俺曾经独自步行过的地方,再次感慨人生永远没有“弯路”,过去走过的地方总会在未来“有用”。 不知道应该在哪里下车,问其他人也无果。 下车再问路吧,接着赶路,找地方。 旅途就是询问,寻找与行走的过程,会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经历,就这样很好。 还没找到地方,撇见路边的自制酸奶,先买下来两碗再说。 喀什老酸奶,爱死了,哈哈。 看见小学,推开对面老城青旅的门。 问“亮子呢?” 她说“他刚走。”有点点失望,毕竟太晚了,又错过了。 清洁的阿姨呢?也回家了。 次日清早要走,没有时间见他们了。 住什么房子? 普通的。 等于没有说,她为我们安排了很好的地方,而且给了优惠价,这些俺都不晓得,后来才晓得的。 她说“你姓廖?” 是啊,你也姓廖? 不止于此,她叫廖倩,俺叫廖婧。发型一样,性格也像,勤劳朴实,善良认真,有原则,做事认真。 而俺比她大10岁,虽然看不出来。哈哈。。。。。。 每次有人叫她,俺都以为是在叫自己,每次都想给她帮忙,就像在帮自己,哈哈。 住处安静,高大上,唯一的问题是俺不会用钥匙, 二楼有些热,而俺热的有点难受,更难受的是拔不出钥匙,关不上门,一夜没有睡,没有安全感的家伙,活着很难啊。 因为俺安全感的低阈值,造成了日后很多的麻烦。 和本家廖倩打听了次日去塔县的日程。 走路去车站15分钟,坐车需要6个半小时。 吃完面后与大院子里的人儿闲聊,没有与老外搭讪,老外很多,一直很多,那段时间院子里都是外国人比中国人多。 结识了平哥,他们是登山队的人,他们来自内地,登山队一般都住大酒店,有包车,有组织,都交过各自活动的不菲经费,人员都可以想象是什么层面的人,哈哈。 出来的人,有很多种,很多很多种类,老外算一种;其他的有登山的,骑自行车的,搭车的,徒步的,旅游的,旅行的,晃悠的,环游中国的,环游世界的,骑摩托的,自驾的。。。。。。这些俺都算不上,俺是带娘出门的老廖,哈哈。 青旅,总是不乏情侣。 年轻,与梦想为伍,与同党同行,与恋人行走天下。。。。。。 俺与娘走到那里,是最特殊的。 这个大杂院里的故事太多了,俺不想去了解,因为自己很累。 总有人迷茫,有人坚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 那样的地方很容易迷失, 他们的交谈总是很危险, “你从哪里来,呆多久,要去哪里?” “走吗?” “我去过。。。。。。” “我带父母去过新马泰。。。。。。” “我带爸爸去过北海道。”平哥和他的朋友开口都是这个层面,俺想说俺带娘去过尉犁县的乡村里,他们知道是哪里吗?哈哈。。。。。。 都几十岁的人,还像小孩子一样互相“吹嘘”,有意思吗?无聊! 有钱,有经历,有梦想,都没有什么了不起。 都在路上,俺的路与他们相比,不可以相提并论,根本不想比, 都不想说什么,哈哈。 不为什么。 再去买馕,为第二天6个半小时的汽车旅程做准备。 次日是出来第四天了,继续在路上奔波,会发生什么离奇的事情呢? 未完待续,期待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写给父母的话#大家留言吧 (老廖)
- 目标:带爹娘去三亚 (万能双面胶)
- 带爹妈去旅行... (涂鸦山)
- 【带娘去喀什】(十三)精彩后记 (老廖)
- 【带娘去喀什】(十一)老城,夜市 (老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