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来职往”中“非你莫属”
新锦成
目前电视节目繁多,各种节目也是千方百计想吸引观众眼球,选歌手、选主持、选演员,就连求职应聘也作为节目搬上了银屏。《非你莫属》中张绍刚的犀利,《职来职往》面试官的睿智,都给即将毕业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节目的特色都是以实况呈现的形式让观众去考察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面对背景和特点各异的面试官如何应对,同时又有资深人士给予点评,可以说有一定正面的社会效应,对即将进入求职厮杀过程的高校学生而言也是一次情景再现。 然而,很多学生看完求职节目后,对求职产生了片面的认知。“那些面试者除了精英就是学霸,要么早早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可怎么办?”“面试官那么犀利,我面试时如何通过?”……其实求职节目除了发挥正向的社会效应外,都是靠着娱乐性吸引观众以此来达到高收视率的目的,真正的求职过程和职场节目是不一样的。 面试你的都是大老板?NO! 为了节目效果和应邀公司品牌宣传的目的,求职节目中的嘉宾团动辄就请到公司高管,甚至是潘石屹、郭德纲、马艳丽等名企CEO或业界名人。主持人也经常引发颇具矛盾冲突的话题,让名企老板和求职者直接对话,有时为了节目精彩性的需要,嘉宾出口就是大段名言,堪称经典。 实际上,对于刚出校门的应届生,面试大公司或名企的时候,很少能见到领导者,一般都是经过负责招聘的HR面试,再加上用人部门领导面试即可。前者主要考察面试者的基本素质,后者着重考察面试者的专业技能。只有很少的部门和职位,如总裁办、总裁助理、秘书等在工作中与领导直接接触的职位,或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才会由老板亲自面试,而这些在招聘中只是少数职位。 为留你不断加薪?NO! 求职节目中,往往出现面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应聘者,最终会出现几家公司老板去讲职位发展、薪资待遇等条件和优势去争取的场面。几位大牛为争夺一名应聘者不断抬高薪资待遇,这可让羡煞了不少应届生。 而实际上,对于大公司和名企,每年都要招收几十甚至过百的应届生,人力资源部门每天都要面试几个甚至两位数的求职者,他们只需对求职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判断,且每个岗位都有固定的薪资待遇。除非面试者特别优秀,否则很少会有面试官为了留住你不断抬高薪资的情况发生。 应聘者都是大牛?NO! 我们在观看求职节目时,一方面对主持人和面试官对选手犀利的点评印象深刻,他们可以全面地说出面试者的不足,又给予中肯的建议;另一方面也会对求职者的卓越素质羡慕不已,他们或名校毕业,或经验丰富,或技能突出,有的还早早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其实绝大部分的应届生是这样的:经过了本科或者研究生的教育,没出过校门,社会工作经验不是很多,顶多实习时接触过一些岗位,近似一张白纸,想拥有一份既有发展前景又能让自己不断进步的工作,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陌生工作,既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同时又摩拳擦掌,冲劲十足,渴望得到一个可以施展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面对上述求职节目背后真实的面试环境,面对喜欢的单位和职位,以及众多的竞争者,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得到面试者的青睐呢?如何通过看似复杂又不得不接受的面试,去抓住自己伸展才能的机会?作为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在面试前应该做好 如下的准备: 知己知彼!YES 得到一份面试通知后,先要通过搜索公司官网,了解公司的品牌理念、基本的产品和服务、经营模式、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除了对公司和岗位情况有一定了解,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经验,找出自己对应这个岗位的优势,以及适合自身长远职业发展的规划。此外,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和优势,甚至近几年在市场上的大动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等等,求职者都不妨了解一二。这样,在面试时,不但不会对公司情况一无所知,还能让面试官感觉到自己很重视这份工作,从而赢得好感和加分。 有备而来!PERFECT 如果说针对公司和职位做足功课算是“修炼内功”,那么适当的“外功”同样也必不可少。面试官接待每名求职者的时间可能仅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面展示自我,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装出席、干净整洁、提前到场等老生常谈的话就不说了,有心计的求职者会提前演练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更有甚者连语速、微笑和手势都提前设计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适用于面试过程,短短的几分钟,在对彼此都了解的情况下,大方得体、侃侃而谈加上得体的肢体语言,绝对会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