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我在这里遭受一切,因为我无处可去:2014探访里约贫民窟
来自:runninglife(向最好的自己靠近)
我在这里遭受一切,因为我无处可去 2014探访里约贫民窟 图文/宁莎鸥 ANTA MARTA,里约著名的贫民窟,这里离天堂很近,就在基督山的脚下;这里离地狱也很近,谋杀与死亡仍然高发。昨日,我就在当地人塔玛莎的导游下,进入了这片“死亡禁地”,探险了这片危险又吸引人的土地,为您还原一个巴西真实的贫民窟。 冒险进入 乘缆车而上,沿途听到5声"枪响 里约热内卢被山峦环抱,市区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几块区域,而有山之处,必定依山而建贫民窟。 贫民窟不是普通人“立入禁止”之地,幸好我认识了本地人塔玛莎,才敢踏足这里。 从离我公寓最近的康塔格罗地铁站出发,仅三站路就到达与导游的约定地点博塔弗戈地铁站,顺着圣克莱门特大街而行,沿山脚大坡右转而上,上方映入眼帘的就是密集建盖、破旧不堪建筑群,就是SANTA MARTA贫民窟了。贫民窟,当地称之为Favela。 由于里约地形独特,每一座山都像一个巨型面包垂直站立于地面,山坡陡峭程度可想而知。缆车,自然成了当地居民上下山必须搭乘的交通工具。 缆车起点处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的一行字意味深长,翻译成中文就是“我在这里遭受一切,因为我无处可去。”塔玛莎告诉我,过去这里一下雨,泥土就变得湿滑,很多人一脚踩空,直接摔下山丢了性命。 盘山的小路蜿蜒而上,但塔玛莎告诉我,这不安全。于是我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在山脚等缆车。缆车姗姗来迟,而塔玛莎叮嘱地最多的就是:“close together(一起走,靠近点)”,无疑给人一种紧张的氛围。 进入缆车,我和染着发文着身的当地居民共处一室,目光相接,在对方的逼视下,我很快移开了视线。来之前就听人提醒了,不要像逛动物园一样逛这里,像看动物一样看人,要不然“动物”会咬人。 缆车跟其他交通工具一样,也有停靠站,从山脚到山顶一共有3站,每站都有不同的人上,不同的人下。缆车过第二个站的时候,天空中居然飘来了一声疑似枪响,紧接着又是4声,好在塔玛莎提醒这只是烟花。 平视真实 最低家庭收入不到一千 大家庭超过50人 终于到了终点站第三站,我也得以看到了SANTA MARTA的全貌。简陋的房子依山而建,有点像中国的吊脚楼,但多数是由粗粝的水泥垒成,裸露的外墙用油漆刷着不同的图案。而狭窄的路上遍地是人畜的排泄物。 塔玛莎告诉我,这里的人收入主要靠在外帮工,女人多半做清洁工、钟点工或在超市收银,而男人多半是在建筑工地做工人。当地政府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贫民窟最困难的家庭,一个月只能挣765雷亚尔,而要知道这里一份牛排都动辄7、80雷亚尔,公共厕所收费都是2雷亚尔一次。尽管政府对贫民窟居民每月有185雷亚尔的补贴,仍然是杯水车薪。 我在贫民窟内也遇到了帕莎一家,她和两个表弟坐在一起,最小的表弟才5岁,而她不过11岁,帕莎告诉我,她的大家庭一共有50几号人,也许生育过多,也是当地人贫穷的一大原因。 帕莎和她的兄弟穿着廉价的衣物坐在石头上,光脚踢球,或者在充满粪便的小巷里窜来窜去,是这些孩子们一天主要的娱乐。而在帕莎脚下悬空的破网上,挂着N多双坏掉的球鞋。 倾听真相 导游的表哥3个月前被毒贩谋杀 在《上帝之城》《速度与激情5》和《精英部队》这些有关巴西的影片中,贫民窟都是人手一把枪,能用M4和AK47打真人CS的地方,我上山时的枪响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问塔玛莎,这是否是真实情况。塔玛莎苦笑:“还真的跟现实差不多,强奸谋杀仍然笼罩着贫民窟。” 塔玛莎住在著名的City of God,正是影片《上帝之城》拍摄的原型所在。塔玛莎说,她的表哥就是被毒贩谋杀的,就在3个月之前。 《上帝之城》描写的是City of God最初形成时的景象,距今已有6多年,但时过境迁,贫民窟的本质并没有变。尽管里约政府在贫民窟设立了UPP(unity of peaceful police),但是在阴暗的房子里,人们仍然从事着贩毒、买卖枪支、谋杀等勾当,只不过以前是明目张胆,现在是“藏起来,眼前看不到”。 塔玛莎说,里约有100多个贫民窟,有些建立了UPP,更多的没有UPP,在那些治外之地,你仍能看到像电影里那样,毒贩骑着摩托、扛着机枪招摇过市的情形。 追问出路 考大学改变命运?只有10%到15%的人能成功 帕莎跟她的表弟们仍然在聊天,塔玛莎向我介绍,在这里小学和初中是免费的,高中要收费,但如果成绩好还是能获得奖学金免费上大学。尽管学习也许是这些小孩唯一改变自己命运、走出这里的途径。但受制于恶劣的环境,七八成的小孩还是上到高中就会辍学。 我通过塔玛莎问其中一个表弟成绩如何,表弟摇摇头,有些害羞地说:“不好。”塔玛莎鼓励说,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眨巴眨巴着眼睛,我很怀疑他是否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作为成功走出的一员,塔玛莎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她从小就非常认真,目前正在大学读三年级,主修产科护士。她还获得了奖学金,明年就要去拉斯维加斯的内华达大学进行一年半的留学。 我问,大概多少孩子能考上大学,塔玛莎想了想,食指和拇指比出很小的一条缝:“大概也就10%到15%吧。” 虚惊一场 朋友走散 导游落泪 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大家不要乱跑。但我们准备离开时,塔玛莎的两位朋友还是走散了。我们到处寻找不见,打电话也没人接。塔玛莎急得都快哭出来了。眼见天就要黑,在最后关头,两位朋友终于出现了。塔玛莎与两人相拥而泣,仿佛是经过了一场生离死别。 离开时,由于缆车排队人数很多,我选择了登山时放弃的那种方式——从小路走下去。事先,塔玛莎提醒一定要注意随身物品,紧跟着他。但我在下山时还 是忘记了,我见到一户人家在玩电视游戏,觉得在贫民窟还有这种高级娱乐很稀奇,便情不自禁地拍了张照。没想到塔玛莎脸色大变,一把按住我的相机说:“你疯了,很多房间在卖毒品,人家要是以为你在拍他,转头给你几枪你就没命了。”我听了,也是心有余悸。 终于下山,塔玛莎也回望了山上,说道:“虽然我的表哥是在贫民窟被谋杀的,但我仍然热爱这里,因为我是在贫民窟出生的,这里就是我的家。 SANTA MARTA藏着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广场” 基督山下的SANTA MARTA之所以出名,还因为在这里留下过迈克尔•杰克逊的足迹,暗藏着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广场”。1996年,迈克尔•杰克逊曾在这里拍摄过《They Don't Care About Us》的MV。 我来到了这处暗藏于山中的圣地,在这里起码有三处痕迹与迈克尔•杰克逊有关。正中的广场背后有一幅迈克尔•杰克逊的涂鸦画,而在它对面,是一副迈克尔•杰克逊太空舞步中著名动作的壁画。而在广场的悬崖边,有一座杰克逊的铜铸雕像,俯瞰着沙滩与碧海。 我到时,不少游客都在这拍照留恋,而杰克逊过世后,还有不少死忠粉丝来这里纪念,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事实上,迈克尔•杰克逊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SANTA MARTA的命运,正是因为他的莅临,政府才开始关注这片贫民窟,并在山脚建设了UPP,比起那些没有警察的“法外之地”,SANTAMARTA还是要安全得多。 编辑:Chloe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寻找童年的歌谣 (runninglife)
- 豆瓣,你是要闹哪样,我只想发一篇书评而已 (runninglife)
- [读书]一个瑞典汉学家的中国结——读《另一种乡愁》 (runninglife)
- [行走]我在这里遭受一切,因为我无处可去:2014探访里约贫民窟 (runninglife)
- [读书] 家乡,一个让人心灵柔软的地方 (running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