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于动漫世界
大日(心灵成长著作《觉照的力量》作者)
陆蓉之:艺评家、国际策展人、动漫美学的提出者 问:请介绍一下“Animamix”以及您的动漫新美学(The Neo-Aesthetics of Animamix)? 答:我现在最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21世纪新美学”,就是我所提出的“Animamix”——是Animation 与Comics的组合。这个词所对应的中文,就是“动漫”。我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就是抽象。而21世纪就是动漫的美学。现在很多手机或者汽车(例如Smart)的设计愈发卡通化,所以我自己的预言就是——未来的5年,属于动漫美学的东西会成为主流。但愿10年后“Animamix”这个单词能进驻字典,因为这是我发明的字。我真的最得意的,还是这个动漫展览(2004年台北的《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这个展览在台湾作第一个版本时,周末排两三个小时的长队才进得去,这在当代艺术上面是从未发生过的。 原本由美国迪斯尼或华纳公司所领导的大众文化,在二十世纪末逐渐被日本流行文化追赶上,进入新世纪以后更明显看出亚洲在青少年认同的领域中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属于这一个世纪的缤纷多彩的新美学,一种新世纪的游嬉文化正在成形。本展所提出的动漫新美学(The Neo-Aesthetics of Animamix),即是以亚洲立场所创造的新名词,描述这股不断追求变化,极度喜新厌旧的视觉新潮流。 问:《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这个展览的主题很新鲜。 答:我所指的“新异术”,是日新月异的大众美学。在今天数字化环境中不断推陈出新的视觉造型高速度异化,从上一世纪极度自我表现个人主义的“原创(originality)”诉求,转化为“新异术(ultra new vision)”的视觉符码游戏。这些新鲜的感官刺激,比形式的创新更重要。新一代的创作者经常以互动的手法处理视觉符码,观众与作者沟通的讯息交流,一来一往之间像是游戏的阵仗,其中充满不确定的变量。 在大众流行文化中如浪潮般推涌的大量、多样化的动漫形象,不论是人物的还是动物的造型,都是永远不会衰老的形体,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发行的米老鼠已经高龄七十五岁,可是依然可爱、清新如昔,受到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衷爱。反过来回顾七十五年前的著名演员,今日即使在世,也一定已经今非昔比。动漫时代这种对青春不老的影像的集体记忆,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了21世纪新世代所崇尚的青春美学。 问:也许您能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告诉我们,我们正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时代? 答: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化虚拟的新世纪。上一世纪人类最大的文明成就,即是将人们日常生活带入数字化的环境里,家庭生活到工作到休闲,都得靠电子仪表和数字化系统来操控,人们不知不觉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已经深度依赖数字化的科技。 再加上互联网络的出现,人类的沟通和传达的管道,不再依赖书信实体的信物,或面对面实际的接触,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和以血肉之躯去感受的真实世界,在数字化的环境里越来越难以区分。 数字化环境必然是当代人无法逃离的生存空间,而且应用范围只会越来越广,而且产品种类也会越来越多,影响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因此,数字化人工计算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于是无所不在、无远弗届。 新世纪的人类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认知与情感,无法抗拒地沉溺在虚拟与真实的挣扎之中,新世代的审美经验,也无法避免从虚构的卡通、动漫、游戏和互联网的传输中,不知不觉产生了新的认知与欣赏系统,已经远远脱离了传统的认定标准。 问:这一个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是怎样的一代? 答:瓦解了对任何神明的崇拜,他们的生活被物质消费信息牵引着,从小浸淫在动漫艺术世界中长大的他们,从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卡通影片(cartoon)、电视广告里那些虚拟的角色,启迪了孩童对人际关系与感情互动的憧憬和遐想。电玩、线上游戏引导孩子们模仿成人世界的爱恨情仇,新世代在网络谈话室里的神交,透过全球联通的互联网络,国界、人种、语言的差异,因为实时的通讯,造成想象和心理距离的贴近,当然不能代表实际的距离。 问:新世纪动漫美学有什么特征? 答:从上一世纪以来,卡通、动画、漫画内容所表现出的可爱造型,包括角色的塑造,或萤光高彩极具装饰性图案式的绘画,非现实的奇想,都深深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这些视觉符号也就成为每一代人成长过程的集体记忆。色光的艺术,在这个世纪将会形成一股加强发展的趋势。新世纪动漫新美学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向:一是青春美学的膜拜,二是动漫美学中丰富的叙事性文本,三是动画中的色光艺术,四是动漫产业所带动的应用艺术美学。亚洲的当代艺术环境比欧美更直接地接受了这些新美学的趋势,而且在大众的层面获得热烈的支持。 问:在动漫新世纪,您认为未来的艺术家将以创意总监的身份,走出纯艺术、高艺术的象牙塔,进行跨领域的资源整合。 答: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创作,动漫艺术的成形,经常是需要专业分工与团队合作,往往牵涉到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像是传统的艺术创作可以在一个封闭的工作室里独立完成。因此,跨领域的产业整合是动漫文化的特殊现象,动漫画产业所发展的衍生产品,种类丰富涵盖到民生用品、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新世代艺术家的生产模式和设计师与动漫师的创作过程越来越相似,艺术创作者和设计师、动漫师之间的身份区隔,也逐渐模糊化。创意的萌生到实现,也渐渐从个人工作室发展为互动团队,甚至以公司的型式,来进行跨国生产线的布局。由动漫艺术产业带动跨国整合连结生产的影响,幷不表示孤绝独立的艺术工作者将从此消失,只是在制度、机构、传播网络连成一气的系统以外,个人工作室的创作者,发展会愈来愈困难。未来只有极少数特别突出、优秀或比较幸运的艺术家,在如此剧烈竞争的环境里幸存下来。 问:新世纪的艺术传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21世纪美术馆和游乐园的竞争,将无法避免,虽然这种比较,既不成体统,也不成比例,甚至文化精英还会认为是一种使艺术低俗化的不堪想法。但是,艺术建构在生活的游嬉之中,或许更应该说在游戏文化中,孕育出各种艺术的精萃与升华,这种由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过的庞大中产阶层共同热衷的消费行为,正是新世代浸淫在大众流行文化品味所发展出来的生活美学,将透过互联网络和各种传播媒介迅速泛滥全球,却不是艺术圈内少数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士所能主导或操控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对广州文化事业发展感兴趣的街坊请进 (momo)
- 深圳粤语歌搭子群 (一猴一麻袋)
- 爱至上,缘动心 (一年四季如秋)
- 求一款好用嘅輸入法 (羽千雪)
- 在海珠住了七年最后选择南沙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