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来自:尔狮山(10111)
一早在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读到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定义为:“认为当其他的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我们获得的产出增量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其他的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该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会下降”。(我看的是旧的第16版,也许现在定义已经又更新了吧) 突然有种同感。在看书时(就我而言),无法一本书持续看下去,必须似乎得“同时摊开”几种甚至几十种书。先看第一本,在看到非常过瘾的时候,在大脑和心理极度愉悦的情况下竟然“兴奋过度地”无法再进行下去这一本书的阅读,转而翻开另一本书。再看到兴奋时,又必须得再转至第三本... 如此到一个“极值点”:丧失了(或是说耗尽了)所有的读书热情,这时再转至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无法再进行继续阅读,于是便从书中跳出,开始上网,游戏,出去玩。过几个小时或是得等到第二天,这种循环便又开始一遍。 在毛姆的《书与你》中,似乎也有同样性质的描述:“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持有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同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这种“无法一本书持续读下去”的心理和状态,似乎原理和经济学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异曲同工?类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原理,看一本书,刚翻开10分钟时,太有趣了!太痛快了!持续看了半个小时后,乐趣减了点儿。所以似乎是为了保持住那种最巅峰的“最大享受状态”的最大乐趣之时,为了抑制住那种“兴趣和乐趣递减”,我不得不转向另一本书,以再次获得“最大乐趣”,这样循环一遍,使读每本书时都处于乐趣的顶点巅峰。 但我想肯定会有人能持续读完一本书,就是一秒也不停地那么读一上午读一天那种,其实我也有,像一些简单点的小说,但其实这种消遣的小说如果你感兴趣的话里面一些片段也需细细品味的。 所以,这种读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似乎也只限于在读文学名著了,晦涩的哲学了,数理化了,其他学术刊物了等等需要费脑子的书。
-
gaga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10-08-07 15:37:14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同事搬家,每本10元出清,偏法学 (藤原琉璃君)
- 台湾政大崔雅慧的《江南八俠研究》哪里可以搞到? (藤原琉璃君)
- 推荐一条上海的淘书线路 (豆友1033641)
- 读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尔狮山)
- 《中國時報》開卷周報發起「2011開卷好書獎」書單出爐 (湮没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