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贴论语之九:说“鬼神”
老大不小
说“鬼神”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一章对理解孔子的思想很重要,但在我所看到的五家论语注中只有钱穆讲的比较贴切,但仍有未尽之意蕴有待揭示。其他四家基本说不到点上。“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先难而后获”这三个论断有的讲错了两个,有的三个全错,不得不辩。 首先对“务民之义”的语读就有分歧,大多数人读成“务民”一顿(动宾结构做谓语),然后“之义”做补语,翻译过来就是“专力于使人民到达义”。我看这种语读不妥当,正确的读法“务”是谓语,“民之义”是宾语。“民之义”就是人民的需要,“务民之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需要。简单之极。后世注家极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他们老想着孔子教训让人民如何,其实孔子从来都是教训统治者应该如何,反而很少向普通人提要求。一看到“务民”就想到“使民”,就是这种错误的表现。 “敬鬼神而远之”的理解和翻译各家基本一致,解说或结论更是众口一词,均陈述发挥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这是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误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误区之一,尤其是现代人极力伸张“存而不论”论,在我看来,这个判断很可疑,基本不能成立。我认为,孔子对鬼神不是“不论”,而是有另外的论法。 鬼神之于孔子,已经不是自然神的概念,但仍然保留了人格神的意义。孔子强烈主张既要“敬”鬼神(包括天或天命),又要“远之”,敬是为了建立秩序,使所有人(不光是普通人,也包括统治者,甚至后者更重要)心存敬畏以纠邪止恶,这一点好理解,也不存在太大争议(即使有争议,也在于有很多人偏执地认为敬是为了使小人不犯奸坐科,犯上作乱,这种陈词滥调比比皆是,驳不胜驳),但为什么要“远”?并不是所有人都明了题中应有之义。在孔子看来,不远即是不知(智),他明确反对的是黩神,就是整天围着神转,想方设法,用尽心思媚神以求福,如果说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不论”,那也只是不主张以前的论,即上述“媚神求福”论而已。孔子之所以说“媚神求福”不智,是因为在他看来,求神根本没有用,神自有“神明”,降福与否根本不看你给神多少贡献牺牲,或者为神做多少事情,神有另外的原则和标准。孔子建立起一种新论,他鄙弃老论,掏空了神道原来的内核(即媚神或求神)而填充了新的人道的内容,或者神道干脆就是人道。这个新内核,或新神道,就是“务民之义”,就是为人民服务,神赏善罚恶的原则和标准是这个而不是别的,求神不智的道理也在于此。这是孔子的伟大贡献,我决不同意说存而不论是孔子的思想,,显而易见,不是不论,而是建立了新论,新神道。他要求统治者(是统治者而不是人民)“敬鬼神而远之”,由亲民代替亲神,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好神会嘉奖,反之则会降灾。 只有这样理解孔子的思想,才会了解孟子为什么会说出“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这样的话,孔孟先后相承,把新神道的意义发挥的淋漓尽致,原始儒家之伟大与可贵,正在于此。当然,孔子也不是空无依傍来创造这一思想的,左传里就有“民,神之主”的话,可见渊源有自。可惜的是,除了孟子极力发挥夫子这一精义以外,后儒不是堕入“灾祥”论,就是流于自贱,不敢大声说出孔孟的新神道,孱弱之极;失去了孔孟的真精神,他们便算不上孔孟的真传人,即使他们把孔子抬到一个吓人的地位。 后世所谓“道统”,与“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亦有极大关系,其一,这个观念和主张就是道统的核心内容,其二,新神道所申说的“务民之义”,这是来自上天和鬼神的指示,即天命,是用来规范和指导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最高标准和原则,所以道统高于政统。必须要明确揭示出孔子新神道的这层意义和价值,才能说抓住这一章的神髓,这也正是我不满意于上述五位注家的地方。诸家纷纭,都说一些存而不论之类的老生常谈,反而把最重要的思想遗漏了,是不妥当的。 诸家解说“先难而后获”,更是不惬人意,说是“先苦后甜”或“先耕耘后收获”的意思,都是轻率而不动脑筋的说法,甚至有些可笑。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出一个疑问:先苦后甜怎么能称的上“仁”?这把“仁”也看得太简单和低级了吧。仁的核心内涵是“忠恕”,我无论如何从“先苦后甜”或“先耕耘后收获”里看不出哪怕一点忠恕的意思,肯定是胡说。按“先难后获“一点都不玄奥,孔子的话都是大白话,平易之极,无非就是说仁人“临难则先,有获则后”,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俗话“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地诠释了“先难而后获”的含义。这才是恕道,这也才是“仁” 我的翻译如下: 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尽力满足人民的需要,对鬼神要恭敬礼拜,但完全不必媚神求福,这样才算有智慧。又问什么是仁德。孔子回答:仁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的人才算是仁人。 从这一章的情况看,我体会,解经并不难,圣人也不外乎情理,以人情事理来推断孔子的思想比刻意求深更可取,比如“务民之义”,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意思,直白简易。解经也很难,难在把平实普通的话后面蕴藏着的重大的思想史意义揭示出来,在“务民之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空前伟大的思想家的魅力,如果选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十个思想命题,我以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以算一条。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到底有多善妒? (白玉茶)
- 文字控(收集) (安若颜)
- 求书,《丁庄梦》阎连科,全本 (赵匆匆)
- 《中国古代星占学》重印的日记,我自己能看到,但是其他人显... (鼹鼠的土豆)
- 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泰为什么被过继给李玄霸? (白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