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明周专访阿苏。《我的骄傲》
来自:展翘Zinkiu
舞台剧《寒江钓雪》公演迫在眉睫,独居的苏玉华仍会好整以暇煲一锅靓汤爱锡一下自己才开工。她知道,脱掉粗框眼镜,放下 篮,化一脸浓得带夸张的舞台脂粉,立时便变回万千焦点,她有这份信心。 在电视《冲上云霄》里,苏玉华是青衣,是二帮,负责衬托备受力捧青春少艾的胡杏儿;但踏上台板,《寒江钓雪》刚巧又苏胡合作,却是并驾齐驱的两个正印花旦,甚至前者凭多年经验隐隐有凌驾之势。 TVB台庆送给苏玉华实力大奖提名,是荣誉也是讯号——同获提名多是罗兰、秦沛那一辈,好像提早「晋身」年事已高了;回归舞台,那里没close up镜头,苏玉华还是靓女甚至 妹,今年仍凭高行健编剧的《生死界》获颁最佳女主角。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固然没有来监场,但的确公开赞过她演活了他笔下的角色。 舞台这本业似乎对苏玉华特别宠爱,至少没有年龄歧视。 值得骄傲的事情有很多,例如,她以业主愿意减租给她而自豪,只因业主说,领教过不少艺人住客,苏玉华是最乾净企理无绯闻而且胜在不打麻雀的一个。 一尘不染,又总算受知音尊重,仍有意难平的时候—— 是这样的,苏玉华英文名Louisa,剧界台前幕后惯唤她阿Sa。这个昵称,近年在电视台从不用亦从不敢告诉人。「费事俾人以为我扮Twins扮后生。其实我叫阿Sa叫 十几年,反而唔明Charlene(蔡卓妍)点解又叫阿Sa。」 三十好几的女子看双十年华,焉能没一点戚戚然?不要顺利 苏玉华预科毕业于何东女子中学,在国泰做了一年空姐,入读第四届演艺学院,再加入香港话剧团两年多,九四年客串演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成名,被无 睇中邀请加盟,从此舞台剧和电视双线发展至今。 演《春天》是开心的。导演叫四个女演员回家读熟剧本,然后各自选定某个角色某场戏来试演,当然导演一早心中有数,但有得拣的感觉很好——后来拍电视就永不到我拣——结果刘雅丽有歌唱底子被挑为女主角,其实我们四个最想演反而都是戏份最少但最有发挥的莲茜一角,真正对演艺有追求的人会所见略同。虽然我被派演最不起眼的凤萍,也一样开心。 换转发生在电视台,大概会变成四个姐仔 心斗角争戏份了,像今年TVB台庆的女主角奖项风波……其实去年陈慧珊就无斗得咁得人惊,总要看每个人的品格……舞台剧界有这份可爱,那里的人比较单纯。 又或者只因没料到《春天》如此成功,公演超过一百场,小本投资电影版也二千多万票房,早知涉及大笔钱,未必再单纯。《春天》大收后,我也顺理成章投身商营电视台。 但入TVB不是为赚大钱,九五年起薪点不及香港话剧团一半,我原本有万几两万一个月,负责人杨世彭先生又锡我,再做下去几年,应可升正做首席演员。在香港话剧团捞到个首席,真可以像AO公务员一世无忧。 怎说呢?我的想法是:你表演,都要有人睇至得,睇电视的人一定多 ,就系咁简单。 在电视,有种种不如意,我的角色通常比在舞台剧年纪大,可能那里有后生女源源不绝吧。我会想,是人家俾面觉得我善于handle成熟角色,但代不代表我乐于呢?当然不会啦。 是我不够年轻吗?喂几多电视花旦一样三张几了;是我不够漂亮吗?黄沾都赞过我台上有艳光 。 但人无得贪心,回到舞台剧我仍是女主角,那里不那么计较年龄样貌身材,你扮到就得。梅兰芳一个男人六、七十岁仍风华绝代《贵妃醉酒》,真正的艺术本该如此。 电视可能令苏玉华无咁好睇,但曾经好睇过,《婚前昏后》、《茶是故乡浓》,是我认为拿得出来贴堂的。人生有几件足以贴堂的作品或作为,已算无憾。 朋友说如果我一直留在香港话剧团,甚至一直留在国泰,或者真会升到像《冲上云霄》我那角色的管理阶层——至少两者都会比现在的路更平坦顺利,但做人要咁顺利为乜先? 正如我跟谢君豪演《新倾城之恋》,第一晚台上的换景系统忽然失灵,原本坐下来谈情的一幕戏连 子也没出现,白流苏和范柳原要边行边讲,结果反而是公认发挥得最有火花的一场。 做人要咁顺利为乜先? 是人家俾面觉得我善于handle成熟角色,但代不代表我乐于呢?当然不会啦。 Better Person 舞台剧的荣耀没多少能带到公仔箱,苏玉华令观众留下印象的反而是某些才艺——逢问答游戏节目常是大赢家,参加《中华状元红》杀入决赛,甚至穿高跟鞋跳绳跳赢青春无敌的Yumiko成条街。 我算肯睇 书,体能又keep得几好,本来应份的,但旁人眼中却奇怪。香港人心态是:女仔——尤其女演员,靓就不用有脑;要靠食脑的只因不够靓;更恶劣甚至反过来,表现得无脑就希望等于靓。套用专栏作家陶杰说,是个反智社会。 我连读书为增值这讲法也不喜欢,读书还要理由吗?JodieFoster考上哈佛,记者问她是不是想做导演想做监制,她只说:「I want to be a better person。」我都是这一句。 有次排戏,背景是旧夜总会,我提议播白光的歌来衬底吧,工作人员望 我,好像要从我认识白光这线索看透我年龄似的,是不是我说只识卡通片大家会觉得我后生 ? TVB台庆提名我实力大奖,女主角奖是分开的。我不介意,但花旦们应不应介意呢?为什么做女主角便好像不用实力呢? 我在清水湾租屋住,原先价钱与我心目中有一段距离。但业主告诉我,领教过别的艺人,又惊记者偷拍绯闻,又惊他们打通宵麻雀被邻居投诉,租给苏玉华就没有这些顾虑,愿意减几千元给我。每逢过年业主还封利是送萝卜糕来——我不怕自己赞自己,人应该以别人看你是一个齐齐整整的better person为荣,而不是因为无脑反沾沾自喜。 完美游戏 苏玉华的男友潘灿良是香港话剧团同年入职的旧同事,一直在剧团工作。苏玉华今年获颁舞台最佳女主角;潘灿良只提名男配角,而且落空了——怕比较便不会共行到今天。 唉,说起来他提名过好多次,但无得比较,用奖项来衡量是荒谬的。这几年我两边兼顾,他就一心在剧界磨练。我在外面难免面对很多演戏以外的干扰,像是非像人事斗争,有时遗忘了本分,对 他才巩固我对演艺的忠诚,是他唤醒我舞台的灵魂。 讲收入,他比我稳定,目前的确我多过他,咁又点呢? 这一行谈情特别多鬼主意,也正因为见识得多,日子久了好像什么花样都变得寻常,这正好鞭策我们更加用心去爱对方。为求工作顺利,我们可能都要讨好某些不喜欢的人,那为什么对 真正喜欢的人却吝啬多一点心思多一句欣赏呢? 我觉得理想的爱情应该像一场game,过程中出尽招式取悦对方,然后有一天back to basic发觉撇除这些,你还是爱这个人不用理由,才最perfect。 The show must go on 拍照当晚是《寒江钓雪》的最后彩排,最后彩排的意思是,一切跟正式演出没分别,不能叫暂停。一场跳舞戏,因动作太大,苏玉华的戏服爆开了,露出一片大玉背,台下不知道,台上更得照演如仪。 更不消提演《播音情人》演到配乐失灵仍照样清唱,演《新倾城之恋》由坐 谈情执生变站 谈情。 所以这次《寒江钓雪》讲述名伶薛觉先在表演中支撑至病发身亡,苏玉华相信真有其事,舞台剧纵不比粤剧有所谓虎度门,但同样是人一踏出那条界线便不再属于自己,总要有前无后有进无退。 The show must go on,但天下也无不散之筵席。谢幕过后,苏玉华回归现实,不会抢胡杏儿为少男fans签名的锋头,架上粗框眼镜收工,苏玉华又只是一个未嫁的师奶,而已。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早期壹周刊专访阿苏。《争气》 (展翘Zinkiu)
- 苏玉华博客 (。)
- 早期明周专访阿苏。《我的骄傲》 (展翘Zinkiu)
- 阿So要演白色山茶花啦 (五小口)
- 阿苏什么时候学习回来呀! (邻村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