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条学习小技巧
来自:一只猫在旅行(学神。愿有一日能与你并肩。)
正文 出处:豆瓣 作者:未知 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 读得慢,长期下来读得少 阅读中有30%~50%都是没用的 敲打节拍来避免大脑阅读出声,以刺激皮层,但不可依赖过多 情绪是可以操纵的,尽量往好的方向引导,行为才会改变 预习学会20%,上课学会50%,回顾学会100%,复习时应无新知识 写下问题,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彻 先背佐证或例子,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积累才能理解的 跟同伴一起学,讨论能减少偏差 给大脑0.5~9小时来处理信息,再回顾才会有新收获,不要在难点上停留 锻炼左手 随身携带相机或小本子,记录灵感,如音乐写作或绘画 把大事化为小步骤写在to-do list上,会更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长时间学习后立即睡觉,大脑才能在睡眠中处理和加深知识 倾听微弱的声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练习3分钟 新词用了7次才真正算自己的 学会寻找情绪高昂的物质来驱动自己 利用空闲的等待时间来做事,随身携带书籍,手工或电话单 每天做件不愿做的事 多敲打手指,刺激神经,延缓大脑衰老 自己跟自己对话 要学一本书,20%是书的观点,能延伸80%的知识是真正的学习 提前粗略自学2年后的知识,能让现在的学习轻松不少 灵感往往不是新的,它只是几个旧点子的合成品 紧张时肾会积尿,身体供水不足会导致大脑发挥失常,考前试着喝点蔬菜汁或水果汁 学会腹式呼吸 养成记关键词的习惯 多总结 做思维导图/心智图 从整体上记忆和理解 大脑有忘记痛苦的特征,学习时要保持良好心态 多说话,并提高话语的质量 带病用脑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小学课文里列宁和椅子的故事,暗示的正是列宁会速读,而且记忆力惊人 利用吸引力法则 a)你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b)你会成为你心里想的最多的那种人,你也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东西。相似的吸引相似的 c)你在心中见到的,将会成为你手中得到的 学会速读:阅读就像骑自行车,骑到一定速度才能骑得好,骑得顺畅 高速大量的输送知识,俗称吞鲸式读书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让大脑更灵活 众多技巧之一,去“做”,绝不要期待任何 “结果” 一时一事,花5分钟也好10小时也好,一口气做完 优柔寡断是严重的浪费时间,不要超过60秒 把工作分成小部分做,会有分心的危险 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休息就越有效果 摄取肉类容易分散精力 勤于模仿,如手段,技术和语言,别人做事时不要躲得远远的 自我讲授,像老师教学一样把资料概述出来,疑点会变得清晰 每天学习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 漩涡效应:错误往往会接二连三地犯,保持平稳心态 持续分析,反馈,突破 读书分类,读法也分类,如细读,浏览等 对生活观察入微 不要问:“为什么我失败了?”,而应该问:“我做了什么?” 将不类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考 技能不是持久的,不练习,它每天都在退步 大脑更喜欢图像 晚上9点到早上3点是最好的休息时间 起床后做做数学题或别的钻研游戏,能使大脑迅速清醒 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把思考内容画下来 自己说话录音,倾听不足 每天做件没做过的事 想得复杂,概述简单 与潜意识交谈的最佳时间是睡醒后 回忆细节 做日程表,缩短工作时间让大脑产生压迫感来提高效率 学习时间随着年龄增加会越来越少 把问题用另一个角度重复一遍 记单词时记不起来就看答案,不然大脑会“习惯性”忘记 物归原位,井井有条的生活不会让你被琐事困扰 加速形成概括力 闭眼在屋里走 用双重目标,最低目标和理想目标 思考弦外之音 翻扑克牌锻炼运算 不熬夜 每天喝水至少1500毫升,许多头痛都是缺水引起的 每天认识一位不同的人 慢慢做,但要做得精确 画效率/时间曲线表 转移注意力是拒绝诱惑的根本 思考因果,关联,相对关系 反拖延技巧之一,做什么都要有一个理由 外向即人格魅力 阅读时区分知道和不知道的,避免浪费时间 记知识点比理解概念要简单,知识点记多了潜意识便会逐渐形成概念 想到就做,不要延缓 累了立即休息 用字母简写作笔记,加快速度 把重要的课程录下来或照下来 上课时端正坐姿,打开书本暗示潜意识保持开放状态 坚持,专注,重复 感受身体讯号 饮食健康,早有蛋白质晚有纤维 趁精神饱满先解决难题 每天花10分钟写随笔,不要停顿 去了解习惯体系 不要压制欲望,化解它 微笑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紧张和愤怒极有效 意志力=精力=可以强化 多问为什么 推迟情绪,立即行动 善用表格 “同意”即“相信” 记下你所知道的 四个约定:心灵自由 a) 用诚心说话,勇敢清晰地表达你的意愿 b) 不评断自己和他人,不下定论 c) 不要把任何问题私人化,这是他人的选择与你无关 d) 总是全力以赴,因为你最好的一面每段时间都不一样 交流是人的本能 自信来自对挑战的渴望 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脑中犯的错越多现实中越少 人在恐惧中会立即行动且做出错误决策 不断地在大脑中演练,直到遇到状况能反射性回应 大部分人需要30分钟进入高效的做事状态 1小时x360天=360小时 或 10小时x36天=360小时 正确估算做事时间:定下每个任务时估计完成时间,再对比实际完成时间,逐步提高效率 随身记录分客观和主观的随记 意识部分只占10%左右,一个人学得越多,他的意识便被迫产生更多神经元,一旦密度提高,神经元会自然而然的跟别的神经产生连接,便是所谓的融会贯通 知识简化简化再简化 追求摸清规律/模式 阅读速度越快就越有利于提取信息,综合概括 学习时手边有纸 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时间段 在每一天的结尾而不是开始列出计划 如果你不舍得扔掉一本书,那它对你是很有用的 每天运动一刻钟 培养快的习惯 大时间做大内容,小时间干小任务 随身带一面镜子,当你情绪发生变化、心境不同时,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 留意不同的口语表达 自编笑话 用如果....如何...?的假设方式思考 2分钟能搞定的事情立即做,不拖延;用时2分钟以上的放在to do list里 学习受阻时找内行/高人指点 随时调整自己 区分抱怨,停止抱怨 成绩A跟B有着天壤之别 把抱怨变成请求;把抱怨变成不断的请求 兴趣是天分的一部分 淡定,不要生气 管理精力 找办法督促自己执行任务 熟能生巧,捷径也是要积累才能找到的 紧张时提醒自己放松面部肌肉,深呼吸压制体内升起的不悦感,微笑,转移注意力 牢固的基础知识比一味地做题有用 学习时旁边要有纸,遇到有答案的题可以主动推理 say what you mean and mean what you say 做计划不要太满,给意外和懈怠也留出时间 一年是很长的时间,重复就是力量 身体的能量之源:氧气和葡萄糖/ 呼吸和饮食 好的倾听者会放低声音说话 每工作90~120分钟便需要休整,再全力以赴 经常跳动视线可使大脑更加清醒 遇到不懂的要立即弄明白,反之内容会变得乏味无聊 说表达意愿、精准的话,不然精力会在闲语中浪费 世界不是被最聪明的人占领着,而是精力最旺盛的人 为了纠正错误 只要注意到了,就能为我所用 举反证 为每堂课写个人日记 问,什么?为什么?如何?如果...? to-do-list: 1.想事件 2.估算所需时间 3.用abc按事态紧急排序 4.划掉完成事项 5.评估与检讨 问自己,愿用2小时把事情做到80%还是4小时做到100%?它需要做到完美吗? 整出条理可按时间、地点、连续统(难~易)、种类和字母排序 为每页笔记作出简要总结,方便日后抓住重心 创造力即发现灵感再及时记录它们 密集的学习同一学科内容,看大量相关书籍,能在短时间内对这门学科的框架有所掌握。 读书要系统,纸笔帮助思考。 觉得再难的,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反复练习,就会有进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25︱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果子不脆✨)
- Begin Again (Lainey)
- 「2020.01-2024.09」 (果子不脆✨)
- 不浇水打卡🌳 (不吃晚饭)
- 修心|养心(读书打卡)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