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十分钟

Volita

来自:Volita
2014-08-29 14:02:5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07:35

    飞机事故学自救 从认识黑色10分钟开始

    乘坐飞机旅行对现代人来说已是越来越平常的选择,但由于飞行在天空这块人无法掌控的区域,人们潜意识中不免认为飞机是一种很危险的交通工具。

    据国际民航的统计,飞机失事几率远小于其他交通工具,坐飞机比坐火车、汽车等更安全。但飞机失事常在瞬间,如果在高空,除非能顺利迫降,否则一旦坠毁往往同时引发爆炸,旅客生还的几率极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空难的后果又是最严重的。但不少对逃生常识一知半解的旅客怀有侥幸心理,对起飞前空姐的演示和机上的逃生手册视而不见,一些惯坐飞机的旅客对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也不熟。

    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三分钟与着落阶段的七分钟。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三分钟、七分钟这么长。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此时无论是一个常识的错误或是设备使用的不熟练都足以致命。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08:40

    飞机失事一般会有6大征兆:

    1.机身颠簸;

    2.飞机急剧下降;

    3.舱内出现烟雾;

    4.舱外出现黑烟;

    5.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着的飞机轰鸣声消失;

    6.在高空飞行时一声巨响,舱内尘土飞扬,这是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09:29

    应急反应:事故瞬间反应要快

    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迎面一辆汽车飞驰而来,我们当中很多人脑中瞬间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反应不是马上跳开,而是僵立原地等着车子撞。这种“来不及反应”,是人面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飞机爆炸前,机上旅客坐以待毙的事也确有记录。因此旅客首先要锻炼自己的是第一时间跳出大脑空白状态,冷静地做出选择。

    如果飞机正在紧急迫降,要按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向后收,头部前倾尽量贴近膝盖。这个姿势可以降低旅客被撞昏或者脊椎受伤的风险。有婴儿的父母不要把婴儿抱在怀中,因为婴儿可能在冲击下被抛离;且坠机时父母往往身体前倾,压住孩子。

    飞机成功迫降后,旅客要立刻解开安全带逃离。迅速解安全带这条建议乍听下有些可笑,但在紧急状态中,即使是机组人员也会犯下解不开安全带的错误。下一步就是尽快离开飞机。如果有空乘人员组织疏散,一定要听从安排,一股脑儿地涌向出口极有可能堵死求生通道。

    成功离开飞机后,哪怕担心机内的家人,也不要留在飞机附近。飞机即使不爆炸,也会因为燃烧产生有毒气体,旅客应马上跑到飞机残骸的上风头。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11:36

    自救措施:绝地逃生 抓紧黄金90秒!

    飞机失事后的90秒,是逃生的黄金时间。在“黄金90秒”里,人们该做些什么?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飞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

    能否在飞机失事的瞬间逃生,不仅仅取决于你的临场反应够不够快。澳大利亚教授盖里尔研究了1983年到2000年间105次坠机事件、2000多名幸存者的受访记录,也总结出了6条自救方法。

    1、别与家人分开

    盖里尔说,50%%的乘客都是结队旅行,所以他的第一个劝告是:“如果你与家人一道旅行,应该坚持不让航空公司将你们分开。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们坐在机舱里的不同地方,在逃生前,你们总想先团聚,而这是很危险的。”对一个4口之家来说,他们应该坐在一起,并准备好分别逃生。“也许你们约定了一名成人照顾一个孩子,那么你们是两组人,每一组应该准备好从不同的出口逃生。”

    2、学会解安全带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可笑,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盖里尔的研究显示,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甚至机组人员也会在这一问题上出错。“当你要解开安全带时,会下意识地想到解开汽车上安全带的方法,你会去按按钮,但在飞机上,你需要打开插销。如果你不能解开安全带,逃生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3、距离逃生口近

    专家说,最重要的是,事先搞清楚最近的紧急出口位置。上飞机后,数一数自己的座位与出口之间隔着几排。盖里尔在评估了2000名幸存者的座位后得出了一些经验法则。他说:“幸存者在逃生时要走的平均距离约为7排座位,所以,你可以选择在这个范围内就座。你还要数一下距离最近的两个逃生口有多少排座位,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出口。为什么还要再选一个逃生口呢?因为距离你最近的逃生口不一定可用。”

    调查发现,在飞机起火燃烧时,生存几率最高的座位是紧急出口处及其前后各一排的座位。在距离紧急出口两排至五排座位之内的乘客,生还几率高于平均几率。最危险的座位则是距离紧急出口6排以及6排以上的座位。

    调查报告称,飞机起火燃烧时,坐在飞机机舱前部的乘客逃生机会为65%;而坐在后部的乘客逃生机会则降低为53%。坐在靠过道座位的乘客的生存机会为64%,其他座位上乘客的逃生机会则为58%。

    4、背朝飞行方向

    如果飞机的座位都是面向后的,乘客会更加安全,但盖里尔说:“问题是,大部分乘客都不愿意背对着飞行方向。”在军事飞机上,座位的安排常常是面向后的。盖里尔坐火车旅行时通常坐在对面没有人的座位上。他说:“因为在发生冲撞事件时,坐在我前面的人会撞到我的身上,使我受伤。”

    5、带上防烟头罩

    如果你能从冲撞中幸存,下面要面对的就是大火和烟雾。“烟雾含有有毒气体,过多地吸入将导致死亡。”盖里尔在旅行时会带上一个防烟头罩,但他警告说,如果你也想带上这样的用具,就需要学会如何使用,否则会为戴上它而浪费时间。飞机着陆时大火和有毒气体可能很快充满整个机舱,所以,飞机停下后,应尽快从安全出口离开飞机。

    6、听乘务员讲解

    登机后要认真听取乘务员的讲解,阅读安全条例。在发生坠机前,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向前倾,尽量贴近膝盖。盖里尔说:“防冲击姿势是乘客要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减少你被撞昏的风险。”

    7、逃离时不要穿高跟鞋和高筒丝袜

    乘坐飞机要注意着装。高跟鞋等在空难中不仅可能妨碍逃生,而且会制造额外的危险。高筒丝袜会在遇火时迅速燃烧蔓延。

    8、采取正确姿势防止冲击

    巨大的冲击往往是对乘客的第一次考验。如果不幸遭遇空难,要立即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保护住头部,向前倾,头部尽量贴近膝盖。专家表示:“正确的防冲击姿势是乘客要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样的姿势可以有效减少你被撞昏的风险。”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39:03

    风切变

    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风矢量(风向、风速)在空中水平和(或)垂直距离上的变化。 风切变按风向可分为水平风的水平切变、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垂直风的切变。 垂直风切变的存在会对桥梁、高层建筑、航空飞行等造成破坏。发生在低空的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

    在1970年-1985年的16年间,在国际定期和非定期航班飞行以及一些任务飞行中,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发生过28起与低空风切变有关的飞行事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米的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通过对这28起飞行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低空风切变飞行事故有如下特点:

    1.风切变飞行事故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m的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

    2.现代中、大型喷气运输机的风切变飞行事故比重较大。

    3.风切变飞行事故与雷暴天气条件关系密切。

    4.风切变飞行事故的出现时间和季节无一定的规律。

    1985年,美国达拉斯-福斯机场飞机坠毁, 137人死亡。 从此,风切变被当作一项国际课题开始研究。 由于风切变现象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从而带来了探测难、预报难、航管难、飞行难等一系列困难,是一个不易解决的航空气象难题。因此,目前对付风切变得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它。因为某些强风切变是现有飞机的性能所不能抗拒的。进行风切变的飞行员培训和飞行操作程序设置,在机场安装风切变探测和报警系统,以及机载风切变探测、告警、回避系统,都是目前减轻和避免风切变危害的主要途径。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39:04

    风切变

    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风矢量(风向、风速)在空中水平和(或)垂直距离上的变化。 风切变按风向可分为水平风的水平切变、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垂直风的切变。 垂直风切变的存在会对桥梁、高层建筑、航空飞行等造成破坏。发生在低空的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

    在1970年-1985年的16年间,在国际定期和非定期航班飞行以及一些任务飞行中,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发生过28起与低空风切变有关的飞行事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米的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通过对这28起飞行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低空风切变飞行事故有如下特点:

    1.风切变飞行事故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m的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

    2.现代中、大型喷气运输机的风切变飞行事故比重较大。

    3.风切变飞行事故与雷暴天气条件关系密切。

    4.风切变飞行事故的出现时间和季节无一定的规律。

    由于风切变现象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从而带来了探测难、预报难、航管难、飞行难等一系列困难,是一个不易解决的航空气象难题。因此,目前对付风切变得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它。因为某些强风切变是现有飞机的性能所不能抗拒的。进行风切变的飞行员培训和飞行操作程序设置,在机场安装风切变探测和报警系统,以及机载风切变探测、告警、回避系统,都是目前减轻和避免风切变危害的主要途径。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4:39:05

    风切变

    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风矢量(风向、风速)在空中水平和(或)垂直距离上的变化。 风切变按风向可分为水平风的水平切变、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垂直风的切变。 垂直风切变的存在会对桥梁、高层建筑、航空飞行等造成破坏。发生在低空的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

    在1970年-1985年的16年间,在国际定期和非定期航班飞行以及一些任务飞行中,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发生过28起与低空风切变有关的飞行事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米的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通过对这28起飞行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低空风切变飞行事故有如下特点:

    1.风切变飞行事故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m的起飞和着陆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

    2.现代中、大型喷气运输机的风切变飞行事故比重较大。

    3.风切变飞行事故与雷暴天气条件关系密切。

    4.风切变飞行事故的出现时间和季节无一定的规律。

    由于风切变现象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从而带来了探测难、预报难、航管难、飞行难等一系列困难,是一个不易解决的航空气象难题。因此,目前对付风切变得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它。因为某些强风切变是现有飞机的性能所不能抗拒的。进行风切变的飞行员培训和飞行操作程序设置,在机场安装风切变探测和报警系统,以及机载风切变探测、告警、回避系统,都是目前减轻和避免风切变危害的主要途径。

  • Volita

    Volita 楼主 2014-08-29 16:43:52

    居然发了三个风切变 豆逼又抽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499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