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王建國的疑思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冬眠春苏

    冬眠春苏 2014-10-06 08:44:46

    所謂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也就是要確立自基層至於頂層的兼有考績、選舉功能的大比制度,民間禮儀 所謂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也就是要確立自基層至於頂層的兼有考績、選舉功能的大比制度,民間禮儀也圍繞而生。 ... 經禮堂

    整全性的复古更化已经是不可能了,就目下而言,政治(治理)的归政治(规制),文化(德性)的归文化(文教),二者并行而又共融,至于将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就要看当下国人的自觉了。。但总归说来,国朝以文教治天下的传统,则意味着当下文教的分量着实应当更重,古典应当得以较多的复兴,倘若众人皆多一份自觉,则国统即多一份保留,然治国的规制之术亦更接地气,事半功倍矣。

  • 冬眠春苏

    冬眠春苏 2014-10-06 09:50:33

    無竟寓师的这段话或有助于深化讨论: 【“器亦道,道亦器,又分别而不相离也。”作为一种解释,“器亦道,道亦器”的“亦”字远未能穷尽“形而上”、“形而下”的“而”字。“亦”首先预设了两个对称的、固定的东西,然后再将它们外在地连接起来: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而“而”字则自始就以其独特的权且性-权变性既作出了区分又防止了区分的对称化和固定化,从而保持了道一方面作为差异化的运作本身、一方面作为源初未分的同一性原则这一根本特性。

    “而”为什么能传达这种既运化区分又不拘泥形迹的道之特性?这或许相关于“而”这个虚词的特殊语法功能?关于“而”的句法功能,王引之《经传释词》说道:“而者,承上之词,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义一也。”[6]而孙经世在其《经传释词再补》中则进一步把“而”的句法功能区分为“因上启下”和“词之转也”两个方面。[7]综合上述两位虚词训诂大家的见解可知:“而”一方面是转折,另一方面又是顺承,而且这两方面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转折露出差异的端倪,而顺承则在转折的同时维护着差异的生成性,使得这一差异性不至于因僵固为对称的对立性而丧失其源初差异化运作的活力。 】

  • 經禮堂

    經禮堂 2014-10-06 11:43:19

    提到科舉便認為是復古,提到民主卻不覺得是古昔小邦所為,不亦謬乎?

  • 經禮堂

    經禮堂 2014-10-06 11:44:37

    科舉者,分科舉之,猶今曰分別專業的政務員考試制度,還需要更高大上,更潮一些嗎?

<前页 1 2 后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10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