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巴维克: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
即梵(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有两个任务:一是解释主观价值的规律,二是解释客观交换价值的规律。 在政治经济学中,就像在日常言语中那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常常被放在“价值”这一名称之下。从一开始,人们几乎都知道它们不同,但对它们不同的程度估计不足。人们非但没有把它们看作属于完全不同的思想范畴的现象,反而十分错误地把它们当作同一个或同一组现象的代表,而且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不十分恰当的名称下,它们被当作“价值”的一般概念的两个分支。然而,自从有了这个区别之后,所谓的使用价值几乎完全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经济学家不再费心去更深入地研究其本质,在他们的研究中也不再使用它。他们简单地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目录中把它列出来,让它待在他们的体系的一个角落里,就像一块无用的石头。只是在最近,经济学的研究在这块“被建筑师扔掉的”石头中重新发现了经济学的一个最重要概念的基础,并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一组最重要的规律以它为基础,而这些规律的结果远远超出了价值理论的范围,几乎经济理论的每个分支都必须以这些规律为根源。 首先,我们要给这些由传统沿袭下来的、被不适当地称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东西取正确的名称。人们通常把这两组现象都含糊地称为“价值”。我们将把它们区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主观价值是一件物品或一组物品对于一个主体的福利来说具有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件物品有关,有了它,我的某种需要就会得到满足,使我得到没有它就得不到的愉快,或者使我免除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那么,我会说,这件物品对于我来说是有价值的。在这个情况下,这件物品的存在意味着我的福利增加;没有它意味着我的福利减少:对于我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客观价值指的是一件物品实现某种客观结果的力量或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有多少种和人有关的外部结果,就有多少种价值。食品的营养价值、木材和煤炭的加热价值、肥料使土地肥沃的价值,爆炸物的爆破价值等等。在这些表述中,价值的概念完全与主体的福利无关。如果我们认为山毛榉木比松木有较高的发热价值,我们仅仅说明了一个纯粹客观的力学事实,即一定重量的山毛榉木比同样数量的松木提供更多热量。在上述关系中,我们可以不使用“价值”一词,可以用其同义词“力量”或“能力”,后者暗示着纯粹客观关系。我们不说“营养价值”、“发热价值”、“爆炸价值”等,而用“营养量”或“营养力”、“发热能力”、“爆炸力”等表示完全相同的意思。 然而,上述例子中的各种客观价值并不属于经济关系,而是属于纯粹技术关系。无论经济学教科书中多么频繁地提到它们,确切说,它们都不属于政治经济学。详细说明木材的发热价值,不是经济科学的任务。而且,在说明其他经济现象时,只需将其当作一个物理或技术事实,也没有必要着重强调这一发热价值。我给出这些例子,目的仅仅在于更清楚地说明和客观价值的一个分支密切相关的性质。在政治经济学中这个十分重要的客观价值是物品的客观交换价值。我用客观交换价值一词指物品在交换中的客观价值,即用它交换其他经济物品的数量。可能的结果被看作是前一种物品的一种能力或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能够用一匹马换取五十镑,或用一座房子换取一千镑,我们说一匹马值五十镑,或一幢房屋值一千镑。 这里,值得再次指出的是,就像发热价值之类的说法那样,我们丝毫没有谈到物品对主体的福利有何影响;我们仅仅指出了一个客观关系:某件物品可以在交换中换取一定数量的其他物品。这里,典型现象再次出现,“价值”一词完全可以被换成“力量”,而且在流行的说法中,也的确是这样替换的。除了“交换价值”这个词外,英国经济学家毫无区别地使用“购买力”这个词,而我们德国人也开始以同样的方式广泛使用 因此,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有两个任务:一是解释主观价值的规律,二是解释客观交换价值的规律。到目前为止,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后者是客观价值的最重要分支。我们将在这一篇中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留待讨论价格理论的下一篇中完成。的确,“价格”和“交换价值”决不相同。交换价值是在交换中一件物品换取一定数量其他物品的能力,而价格是一定量的其他物品。但两者的规律是一致的。价格规律解释一个物品实际上取得某一价格,并说明为什么它取得这样一个价格,它同时也说明这个物品能取得这个价格,以及为什么能获得这个价格。事实上,价格规律包括了交换价值规律。 (选自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第三篇第一节。1889年首次出版。图中被印在奥地利百元先令上的人物正是本文作者。请注意本文的几个概念:主观价值、客观价值、客观交换价值、价格的联系与区别。)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罗斯巴德:科学的外衣 (即梵)
- 【2015故问研修班】朱海就老师研修班: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美好生活)
- 哈耶克:被毒化的语言 (即梵)
- 李松:小政府思维是智识与道德上的妥协 (即梵)
- 薛涌:福利国家并没违反市场原则 (玻璃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