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新资深忽悠潮人!
豆友3905965
这些天,让国内几大航空公司闹心的事儿挺多。本来历史性巨亏的年报(其中东航亏139.28亿元,国航亏91.49亿元,南航亏48.29亿元)就够让人下不来台的了,谁曾想马上又被机票涨价这事儿搞得四面楚歌,被怒斥为“价格联盟”、“想靠涨价补亏空”。 看看这国内航空业,国内航空业似乎陷入了一个“价格联盟-价格战-价格联盟……”的“良性循环”怪圈之中。海航说了“打折并不是航空公司想要的,一向以低票价闻名的海航集团,在自己独飞的航线上从来不降价,甚至一点折都不打。”可以想象,航空公司获取利润的手段相当简单:制定并维持一个垄断高价,而不会频繁降价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然这只是针对其垄断资源来说,当然其他资源的价格战还是要打的)。 然而,“价格战-价格联盟”怪圈循环显然不是各方合意的市场秩序。价格联盟实际上就是一个价格卡特尔,这其中是否涉及价格操纵以及是否有悖《反垄断法》咱们暂且不表,价格联盟注定呈现出不稳定态势。 出现大规模的价格战只能导致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两败俱伤”局面。在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同时,这显然也不是航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于是价格联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救命稻草,可是,价格联盟又是极其脆弱的。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市场上的数家企业就会协商维持一个高于竞争时的价格。然而,这样的价格联盟一旦形成,其成员总有一种青春的萌动和冲动:他发现,在其他成员维持联盟价格的情况下,如果自己降低价格,就会立即吸引大量顾客,从而大幅提高自己的利润。因此,价格同盟极易瓦解。成员敢于违约的原因还在于通过默契形成的价格联盟本来就缺乏法律支持,也无明确规章可循;因而,即便违约者很快被发现,其他成员也没有一个有力的惩罚手段———持久的价格战显然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下策。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愤怒和不满之后,市场很快就会回归价格联盟,并由此开始下一轮博弈。这是小孩常玩的游戏,这小孩玩的游戏,航空公司的成人们玩得不亦乐乎那可叫遛了,当然成人们装装傻扮成小孩,有钱赚本无可厚非,可它偏偏只是花钱赚吆喝,除了巨亏还是巨亏! 亚当•斯密同志是一个好同志,他老人家早就说了:“同行人很少聚会,既便是为了娱乐的目的,他们的会谈不是为了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因此,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就是要在这价格战和价格联盟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然而外部环境如果是这样,内部环境你总有能力可以优化吧。可是背靠国家大树的航空公司们内部管理也是非常头痛很成问题: 1, 目前南航、东航等大航空公司,其营业费、管理费及财务费“三费”之和已占到主营收的20%以上,这种结构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而且欧美的人机比例是1∶80,国内是1∶200。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啊。 2, 中国航油价格比石油进口国日本还要高出百分之六十,是新加坡航油价格的二点五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中国民航实行的是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一家垄断供销航油的体制。 3, 气象条件是影响飞机飞行的重要因素。而高空气象复杂多变。同一条航路,五千米高度为六级逆风,到了一万米高度则可能是三级逆风、无风或顺风,燃油消耗量也就大不相同。空域资源开发不足是燃油成本高的一个原因。一个航班应该根据实时气象资料计算出最佳飞行航路。 4, 由于历史原因,民航使用的空域资源非常有限,造成国内民航所有航班均无须计算飞行计划,加上航空公司对这方面的成本控制不严,是中国航空公司燃油成本居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中国航空市场的一个恶果----“价格联盟-价格战-价格联盟……”的“良性循环”怪圈,这种无序的激烈竞争和低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导致行业利润下降,亏损不断,全行业都不堪忍受。如果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出来干活,航空业是否就有出路了呢?出路到底在哪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战略管理咨询顾问微信群 (张总老牙疼)
- Case&Life管理战略咨询交流群 (momo)
- 上海创业欢迎咨询,办公室注册地址工商财税一站式服务!创富... (上海办公室出租)
- 请教《金融炼金术》的一个问题 (夜深人静)
- 学习交流区|关于中国中免的咨询 (月光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