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型7
来自:1900c(阿卡迪亚的浪人)
第七式 面拔擊胴 打太刀(上位、攻方)中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中段 面拔击腹(MEN-NUKI-DO) "攻方"和"守方"两个人,均保持对峙的中段姿势,并且两者均从右脚开始起动,向前跨进三大步,进入中段距离的范围内。"攻方"经过深呼吸后,立刻刺向"守方"的胸膛,"守方"也伸直双手,反刺"攻方"的胸膛,随即,双方均恢复到中段的姿势。 "攻方"把左脚向前踏出,同时举刀右脚再跟进,喊"呀"!由上方用力地攻击"守方"的正面部。"守方"即将右脚向右斜前方展开,左脚跟前,双眼注视"攻 方",趁其举刀向上时,喊"拓"!还击对方的右腹部,并顺势将刀拉到右侧,半跪右膝盖,持肋腰姿势,表示残心警告之意。 "攻方"伸臂举刀转身面向"守方",将刀下移成中段姿势,"守方"也将刀高举,以右膝盖为轴,转向"攻方"正面,两方中段交剑,"守方"以充分之气势,将跪地之右足向前踏进一步起立。回复原为站立之中段姿势。 最后,两人均从右脚开始,退回到自己原来拔刀时的位置上,彼此挺起胸膛而蹲下收刀。然后,由左脚开始向后退五步,回到原来的位置,敬礼,退出道场。 逼攻 在「三殺法」的應用後,劍道形第七式展現了更高的技能:「逼攻」。 在第七式中,攻方為兩段式的進攻,第一次進攻中,攻方攻入守方的中心線,如果守方沒有反應,已可達到順利擊面的位置。但守方採取了「劍前體後」的姿勢,使其跳脫攻方的打擊距離。其後,讓劍尖稍有偏高,是守方成功引誘攻方擊面的重要動作。 而守方積極應對的心,是成功阻止攻方逼攻的重點。動作上將劍提前去阻擋,實則一邊防守,一邊準備反攻,也就是「懸待一致」的實行。成功地引誘出攻方的擊面後,就可以以充份的餘裕打出漂亮的拔擊胴。 活殺自在 拔擊胴,因為手上的刀、成功的逼攻,使得自己的雙手,可以決定敵人的腰斬與否,是一種「活殺自在」、「生滅不二」的技法。簡單來說,你必須掌握了對方的生死,所以才會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講法。這並非意指真正的生、死,而講究著完全操控的能力。 攻方被擊胴後,並沒有失去生命,但也僅能回首一望,以殘存的精力感謝守方的不殺之恩,毫無反擊的能力。 誘敵、逼攻、操之在我、克敵而不取其性命,此為第七式完整的表現,也是大日本武德會制定劍道形第七式時,欲表現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