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字体——其背景和使用方法》,目录和2位大师的推荐语
来自:chenrong
当时为了推荐此书,试着翻译了目录和2位大师的推荐语。 可惜到目前还完全没有任何眉目⋯⋯⋯⋯ *** 《欧文字体——其背景和使用方法》 小林 章( Linotype Library Type Director) 著 美术出版社 2005 目录—— 第一章 文字的起源 9 1-1 最初的一步 11 1-2 罗马字不是用直尺和圆规写的 12 1-3 无法用数理解读的世界 15 小栏目:文字也是风景的一部分 19 第二章 了解欧文字体 21 2-1 专用名词的解说 23 2-2 一个字体所包含的内容 32 2-3 可以信赖的常规字体 39 2-4 没有不好的字体,只有不好的font 48 2-5 各种Garamond、各种Caslon 50 2-6 不会出错的排板规则 57 小栏目:住在德国所想到的 63 第三章 如何选择欧文字体 65 3-1 从时代来选择字体 67 3-2 从国家风格来选择字体 74 3-3 从气氛来选择字体 77 3-4 活用字体检索工具 79 第四章 如何享受欧文字体 85 4-1 更上乘的使用方法 87 4-2 掌握Script字体 94 4-3 字体制作者与字体使用者关于字间的细微调整 97 4-4 活用字体 105 4-5 不是文字的字体:Pi-font和装饰线 112 小栏目:作为企业“声音”的定制字体 115 第五章 从欧文字体的制作者的角度来看 117 5-1 改良名作 119 5-2 作为字体总监所想到的 126 5-3 本人设计的字体介绍 129 小栏目: 字体取名的难度 137 第六章 为了现在开始想学习的设计师们 139 6-1 日本人设计欧文字体? 141 6-2 参加研讨会吧 144 6-3 开始欧文设计吧 146 后记:为了读者的Typography 148 参考文献 150 字体索引 154 人名、公司名索引 156 专用名词索引 158 *** 推荐之语1 与中国及日本的文字比较起来,西洋的文字并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从希腊之碑文算起,大约在2000年后的1世纪,在古罗马帝国产生了文字。在罗马的图拉真石柱上的碑文,其古典的构成对我们来说是大写文字的最高范本。其后中世纪修道院的书写生、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们创造了今日书写的写法。以降的数世纪中产生了各种字体。和以毛笔为主的日本字体相比,拉丁文字更富有多样性。 在我访问日本的时候,曾有朋友要求我试着用毛笔写一些日本文字,但我想那只会是蹩脚的模仿而婉言谢绝了。当然也许可以写些什么的,但在没有理解日文一字一字背后存在的精神和传统的话,写出来的只会是死的文字。这是最核心的地方,在那里才有日本和西洋文字的秘密和迥异之处,应该尊重这两种文字各自的世界。也许用铅笔或钢笔照着范本临摹拉丁文字并不是很困难,但若西洋人要想用毛笔写日本文字的话,那就必须在优秀的老师的指导下彻底学习。即使是握笔的方法,一般来讲西方人与中国几日本的书法家是完全不同的。 小林章先生是日本和西洋2个世界的文字的大师,他掌握着2个世界的文化、历史近代欧文草体和字体设计。在本书中所写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你知道拉丁文字的详细背景,还涵盖了对拉丁文字的构造和造形的理解、以及从过去到现在的字体的鉴别方式。通过学习罗马字,可以提高对字体的欣赏之眼。也许会因此而诞生为欧文字体带来新鲜想法的日本年轻设计师。他们没有我们所背负的几个世纪以来的重荷。西洋字母是相当柔性的,它可以接受新的和意外的东西,因为会有人欣赏好的创意的。 本书不仅有初级知识,还应该能成为涵盖大家设计工作所有方面的手册。必须要有忍耐力,请从初级的练习认真地开始。虽然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能作到完美,但任何人开始都是初学者。 平面设计不是呆板的作业,在广告和商标设计中也要求有理论的构筑和创造力。我欢迎所有能有助提高整体水平的人,请展开全新的日文和西洋文字设计,去争取作为国际性设计师的评价吧。这本带我们进入拉丁文字世界的手册,也许会创造出和日本已被继承的东西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字时代。 ——Hermann Zapf *** 推荐之语2 迄今为止,我有幸被邀担当过4次森泽国际字体比赛的评委。因此我对日本的文字一直感到非常亲切,但自从我认识小林章先生之后,就更加深了我对日本文字的兴趣。 小林先生已经在德国居住了数年了,让我感到非常惊奇的是,他虽然来自有着完全不同生活习惯和传统,并有着独特文字的遥远国度,但他在极短的时期内就融入了拉丁文字的世界。我想从他在日本时起,就应该已经对全世界的文字拥有了极大的兴趣吧。 从我到现在为止和小林章的交流中可以感到,他关于字体的知识水平是非常之高的,但是我想明确一点,那就是所谓的“知识”和“能力”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概念。这几年和小林先生一起的工作,每次和他见面都会让我有所惊喜。工作时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字体当中,还有他那柔软的对应能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每每见到他所绘制的高水准字体设计,都会让我非常高兴。我必须由衷的感谢他为我的字体所作的一切,包括为我绘制文字。 我愿这本书能一直放在大家的身边。 ——Adrian Frutiger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Fontlab Studio 的教程有没有中文的... (Digidea)
- 回到中文字体设计的源点,我们一起学习 (cp)
- 暑期西文字体设计课来啦,就在7月底! (cp)
- Glyphs3线上发布会,2020/12/5晚上8点 (cp)
- 徐学成讣告 (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