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秋天里的书吧
小头几
北纬23度的秋天来得特别迟。你说现在是秋天,可我待在房间里还要吹空调,但你说这是夏天,晚上外出又得套个长袖。特别是早上起床穿过走廊去刷牙,冷风在脚边打圈圈那个冷啊。最近看论语集解义疏说《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所以在这 (wen)么(cha)好(da)的季节里,我也给大家带来几本好书啦。 《春天里的秋天》 这是一部巴金基于当时泉州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学教师在泉州和他的女学生郑佩容相爱着,但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俩逃到厦门鼓浪屿。但是他们的爱情终难为封建礼教所容,在短暂的幸福时光过后,郑佩容在母亲的电促下返回泉州,从此音信杳渺,最终在父母所包办的婚姻中郁郁而终。 有人评价这个在封建专制家庭摧残下爱情的悲剧,“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也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吁’。小说全篇成功而娴熟地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男主人公林叙述和描写了他和少女郑佩落的恋爱生活、爱情悲剧,笔调柔婉,简洁细腻,抒情气息浓郁,就象一首精妙隽永的散文诗,充满媚人的诗情味。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里哭泣了。 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给春天的风扫尽了。 在雨后的一个晴天里,我同两个朋友走过泥泞的道路。走过石板的桥,走过田畔的小径,去访问一个南国的女性,一个我不曾会过面的疯狂的女郎。 《族长的秋天》 这部小说与《百年孤独》一样出自同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运用斑斓万千的意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排山倒海的句式,讲述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 大多数评论会将它和《百年孤独》作对比:“小说写尽了这位族长对权力的痴迷, 对同道的背叛,对女人的渴求,对爱情的绝望,对生命的残害,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孤独的恐惧。如果说《百年孤独》犹如一幅历史画卷,恢弘写意,大开大阖;那么《族长的秋天》更像毕加索、达利等现代派画家的超现实画作,其色彩浓郁、线条夸张、空间扭曲,视觉冲击力极强。《族长的秋天》中恣意的想象、奔放的行文,如交响乐的旋律般纵情流淌。” ——(死亡)在他最不想要它降临时,它降临了,在如此多年的贫瘠幻想之后,他开始隐隐明白,人不是在生活,真他妈见鬼,而是在苟活,人开始学习时已经太晚,即便是最博大最了不起的生命也仅能达到学习怎么去活的程度。他从自己喑哑手掌的谜团里、从纸牌隐形的密码中,意识到了自己没有能力去爱,于是企图用权力的孤独罪恶的炽烈祭礼去补偿那无耻的命运,却在无尽燔祭的火焰中沦为自己献祭主张的牺牲品,他以诓骗与罪行养肥了自己,以无情与羞辱培育了自己,他克服狂热的贪婪与天生的怯懦只是为了将那颗玻璃球握在掌中直至时间的尽头,却不曾知晓这种罪恶没有尽头,正是它的饱足滋生着它的胃口,循环往复直至所有时间的尽头。 《四月裂帛》 找到这篇文后,主页君才发现,如果说每个作家的作品都有一个季节的话,简媜的确实属于秋天。在这篇长达万余字的文章里,简单媜以独白这种更能表现深层的、本真的、下意识的心理内容的言语姿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内在、隐秘而本真的情感流程,大胆而坦诚地表白了自己对爱情、婚姻的全新而透彻的认识,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探询、体悟和思索。 这篇文章选自其散文集《女儿红》,此书探索女性之内在世界,听其声,窥其情,以介乎散文与小说之体裁穿梭今昔各种女性面貌之间,坚持自我之性别典型,追踪,寻觅,以其不畏缩,犹疑,遂能发现并摹写箇中充沛之壮丽与高贵。 ——那一日,我借了轮椅,推你到医院大楼外的湖边,秋阳绵绵密密地散装,轮转空空,偶尔绞尽砖岸的莽草。我感觉到你的瘦骨宛若长河落日,我的浮思如大漠孤烟。当我们面湖静坐,即将忘却此生安在,突然,遥远的湖岸跃出一行白鹭,抟扶摇直上掠湖而去,不复可寻。湖水仍在,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没有什么风,天边有云朵堆聚着。 你在纸上问我:“几只?” 我答:“十二只。”你平安地颔首。 也许,不再有什么佶屈聱牙的经卷难得了你我。当你恒常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我试图以小说的悬崖瓦解宿命的悬崖;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 《秋天的况味》 这是林语堂的一篇的散文,着实短小精悍,作家从手头的香烟烟气便引出对秋天的种种感悟。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确实同欧阳修《秋声赋》那种“悲凉”的气氛不同,所以林语堂在最后赞同了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 这个秋天还没离开,故事还在进行,记录的笔就在你手中。你又读过那些将秋天写进去的文学作品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猫的国度 (小头几)
- 翻阅记忆——2014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略谈 (小头几)
- 讲讲秋天里的书吧 (小头几)
- 挣脱书页的玫瑰(5) (ZZH_HERE)
- 在书上旅行(4) (小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