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工作倦怠调查”第一阶段结论

Follaw

来自:Follaw(上帝的傻孩子)
2009-05-14 20:23:5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zcx1997

    zcx1997 馆长 2009-05-15 09:11:10

    呵呵。。。好笑的结论。

  • Follaw

    Follaw (上帝的傻孩子) 楼主 2009-05-15 11:37:36

    确实好笑

  • 狗掰

    狗掰 2009-05-15 22:11:15

    [内容不可见]

  • zcx1997

    zcx1997 馆长 2009-05-16 09:12:07

    1、前面说:“月收入水平对其工作倦怠没有显著影响”;后面却说:“职称变量对图书馆员工作倦怠有显著的影响”。 ——由于职称的改变可以导致月收入水平。那究竟收入能否影响工作的倦怠程度呢?

    2、“中级职称图书馆员怠慢工作程度显著高于高级职称。” ——图书馆里给人的印象基本是:由于积极、会钻营才会去评高级职称,这个工作中是很普遍的事情。因此说上述说法是颠倒了因果关系。总有一些人会怠慢工作。这个与职称无关。与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绝对相关。

    3、“年龄和工龄能预测解释工作倦怠“30岁-39岁”是图书馆员工作倦怠严重阶段,怠慢工作现象严重;工龄“11年-15年”也是工作倦怠的严重阶段,这个阶段比其他工龄段更容易怠慢工作。” ——这个是我听到最最荒谬的话了。。。还需要解释么?

  • Follaw

    Follaw (上帝的傻孩子) 楼主 2009-05-16 10:20:00

    所以我笑你笑我的好笑。

    我是基于一个群体的抽样调查,然后统计分析的结果。是一个还算严谨的研究设计。量化的研究。

    而你,是不是有点基于个人理解和认识的推论呢,甚至有点把个别现象,当成群体规律性的东西来看。严谨一点说,你这个可以算思辨式的研究,如果不这么想,可以说你没有科学研究的常识。

    我的调查,如果仅从群体的绝对平均数来比较,肯定高级职称收入会比初级高,东部地区普遍比中西部地区同职称的收入高。这是人都知道。但是总体的是不是有差异,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判断的。你说到荒谬,那我只好认为你无知。对调查研究还没有认识。建议你好好地去充充电在来和我谈。

    你可以和我来讨论我的研究设计,数据处理方法的科学正确与否,因为这直接关系结论的偏颇。最好还是不要一来就“笑”这个结论。

    回答你的问题“由于职称的改变可以导致月收入水平。那究竟收入能否影响工作的倦怠程度呢? ”,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这个研究设计的条件下,第一,月收入水平不影响图书馆员的工作倦怠程度,第二,职称影响图书馆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中级职称组的图书馆员在工作倦怠的工作怠慢维度上显著高于高级职称组,这个结论的决策正确率只有0.773。也就是的这样的结论的犯错误的几率还有0.227。这个结论仅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没有实用的显著性。第三,职称和月收入水平对图书馆员工作倦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所以说我的调查告诉我收入不影响图书馆员工作倦怠,但是也不能就下最终结论说一定,因为,目前全国好似没有我这样的针对图书馆员定量研究,即使有,我也算前几个。所以无从比较,当然也可能我的研究设计和抽样的样本,统计的方法有问题。这就有待于后来研究者来做工作了。

    “——图书馆里给人的印象基本是:由于积极、会钻营才会去评高级职称,这个工作中是很普遍的事情。因此说上述说法是颠倒了因果关系。总有一些人会怠慢工作。这个与职称无关。与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绝对相关。 ”影响工作倦怠的因素有很多,工作组织性质、个人特征、工作压力、角色压力、工作环境等等很多,你说的就属于工作组织特性里面的分配公平之类和个人性格。我的研究设计只把个人的人口统计学的变量纳入。所以你说的和我做的还不是在一个范畴内。当然你说的也是我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工作时间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已经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致的结论。但具体到每个职业又有一定得差异,比如说,国内研究警察工作倦怠的,样本量很大(大于1000)得到的结论是警察工作倦怠最严重的工龄段是“6-15年”,教师的是“6-10年”。

  • Follaw

    Follaw (上帝的傻孩子) 楼主 2009-05-16 10:24:08

    后来我发现,“30-39岁”和工龄“11-15年”很吻合。如果19岁工作11年之后就是30岁。想想,一般现在大学本科生工作是22岁,过去高中生工作是18岁,中专生也是18岁,这个是不是也侧面说明这个结论是可信的呢!

  • zcx1997

    zcx1997 馆长 2009-05-16 10:31:20

    呵呵,你抽了200多人的样就得出了这么荒谬的结论,真是难为你啊。。。

  • Follaw

    Follaw (上帝的傻孩子) 楼主 2009-05-17 08:08:42

    我开始怀疑你的人品了。开始还以为能争论下去。不谈也罢。

  • Ytec

    Ytec 2009-06-05 13:55:02

    其实。。。 在中国职业和事业绝对分开,一个人做完工作的效率和做完工作能得到的实际成就感也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个人期许值对结果也有影响,见过很多很优秀的馆员,但对工作依然牢骚不断。lz的问卷我看过,不过觉得光在问现状没有问出现状的原因。所以我没有答。 在网络上搞这些调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能上豆瓣的图书馆员我都觉得不是馆里的顶尖怠慢工作份子,哈哈,数据觉得偏高了。

    zcx人品倒是没问题,倒是lz为啥回答他的问题时候顾左右而言其他? 职称和收入本来就是挂钩的,也许东中西部本来就有剪刀差,但不能否认各地都有一个随着职称上升收入上升的系数存在。职称影响,收入不影响,那么请问收入上升系数到哪里去了?明显这是个假命题么...

  • 雨亭

    雨亭 2009-09-03 22:21:16

    一位在图书馆里已正式工作四天的年轻馆员持续关注LZ的调查结果~~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09-05 15:24:29

    [内容不可见]

  • 蓝月亮

    蓝月亮 2009-11-27 17:30:02

    图书馆里给人的印象基本是:由于积极、会钻营才会去评高级职称,这个工作中是很普遍的事情。----------------说这个话的人有可能是一辈子当阿Q,呵呵

  • Follaw

    Follaw (上帝的傻孩子) 楼主 2009-11-27 19:23:05

    第一阶段论文,已经获得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一等奖。可以通过以下阅读论文全文。

    图书馆员工作倦怠现状研究——以227网络样本为例[G]//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33-142

  • 蓝月亮

    蓝月亮 2009-11-27 20:17:32

    2009-11-27 19:23:05 方方 (上帝的傻孩子) 第一阶段论文,已经获得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一等奖。-----------------------支持楼主!在图书馆里力图想评高级职称的恰恰是努力上进,不去钻营的人,如果说钻营,那应该去当官,而不是研究学术~~说图书馆里评高级职称是钻营的人不是阿Q就是睁眼说瞎话的人~~~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12-10 15:09:13

    [内容不可见]

  • jing

    jing 2010-03-21 00:09:23

    很有意思的文章

  • apple

    apple 2010-05-13 21:22:03

    我工作四年了,我很倦怠....

  • zcx1997

    zcx1997 馆长 2010-05-15 16:58:51

    呵呵,楼主确实代表了当代的学术水准。

  • Follaw

    Follaw (上帝的傻孩子) 楼主 2010-05-18 14:07:36

    终于,调查所写的论文终于全部尘埃落定了。

    第一篇。获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一等奖。文献引用地址:刘方方.图书馆员工作倦怠现状研究——以227网络样本为例[G]//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33-142

    第二篇。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总54卷第9期,页码 60-63

    第三篇。获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二等奖,即将在某图书情报学刊物发表。

  • 藏经阁小沙弥

    藏经阁小沙弥 2010-10-11 20:25:51

    [内容不可见]

  • zcx1997

    zcx1997 馆长 2011-05-14 16:20:33

    话说,国内图书馆人为什么会倦怠,明显取决于:

    1、职业准入 国际上的先进国家或地区,你想当图书馆员是要通过统一考试的。中国有统一考试,但是等于是中级职称了。而且,这种中级职称考试,由于题型过时,偏重理论。对于图书馆实践意义不大。换一句话,就算你通过了中级职称,不能说明你熟悉图书馆业务。好比说,很多考过中级职称的图书馆员,居然连论文检索都没听过。而且,在1990年代以前,中级职称还不必考试,靠混个日子随便就出来了。

    在当前,图书馆在学校或者文化系统都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在知识多了不如一个背景的情况下,考试不如关系。这样,没有公平性,遑论其他?

    既然“好人”进不了,人才当然也很难留住。

    2、人才考核 进入图书馆只是第一步。如何评价做得好不好,是其后的。 年评制度,可以使得人才升降有序。 但是,国内图书馆界历来都是走形式的,如何体现人尽其才,其用?只上不下的结果,就是人才流失。

    3、工资分配 一般情况下,领导岗位,工资远高于普通员工。领导不干活,就拿很多钱,普通员工还有积极性?

    就此3点,倦怠不倦怠的结论不就出来了?

  • zcx1997

    zcx1997 馆长 2011-05-16 12:03:32

    国外的量表,对国内有用么?制度不同,标准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

    拿国外的东西来套国内的,明显在瞎搞。。。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1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