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喝茶”之 唐代煎茶法
哪吒(中年哪吒)
茶最初不是干叶,制茶最初也不是沸水泡饮。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制茶有着不同的方法。唐代主流煎茶,宋代主流点茶,自明代起,泡茶法才成为主流,并流传至今;“唐煮宋点明清泡”是对历代制茶法的高度概括。不同的制茶法分别鲜明地代表了中国唐代、宋代、以及明代的感情悸动。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无制茶法,往往是采生叶蒸熟捣碾,和以米、姜、盐、陈皮、香料、生奶等配料一同煎煮,有时候甚至还包括葱,饮茶类似喝蔬茶汤。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唐代煎茶法 待唐人的巧思出现,茶才从它原始粗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踏上精益求精的过程。陆羽以其诗人的眼光,在茶事中发现了存遍于万物之中的和谐与秩序,他对前人的制茶方式进行总结,并与佛教思想相结合,著述《茶经》,立下了“茶的规则”。 陆羽的煎茶法主张除了盐以外,其他的配料一律舍去。水的选取以山泉水为上,河水、泉水次之。 制茶前为了将饼茶碾碎,就得烤茶,并且经常翻动,否则茶饼会受热不均匀,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 对于制茶的水温,陆羽也有自己的规则: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谓之“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谓之“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待水面波浪翻滚时,谓之“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沫饽是茶与水的结合之物,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至此,可将盏中甘露入口品饮。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茶•人•物】《金瓶梅》中的饮茶风俗 (哪吒)
- 幸福就是一杯好茶的味道 (哪吒)
- 茶即是生活,德昂族的礼仪 (哪吒)
- 是你家乡的味道吗?各地茶俗一览 (哪吒)
- “古法泡茶”之 明代泡茶法 (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