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心理咨询师徐凌接受央视采访视频』

诗人心理师徐凌

来自:诗人心理师徐凌(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2009-05-18 17:58:4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诗人心理师徐凌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09:53:51

    徐凌 男 38岁 基督徒 自由诗人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 执业中医师   心理沙龙网站、左岸公社论坛、创始人; 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医易研究会会员; 2003年出版《符号的断裂》诗集、13万字; 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性社会学博士在读;

    重庆较早从事非药物性、动力性、精神分析 取向心理治疗、移情焦点治疗、客体关系、 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艺术治疗、易术;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創辦人; 諾方舟精神分析門診首席心理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艺术治疗;表達性心理治療、曼陀羅箱庭、城壇內觀療法。执业中医师;重庆市高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醫內科、針灸專業本科畢業;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向碩士研究生毕业。重慶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心理輔導志愿者、心理專家;重慶電臺故事廣播;都市頻率《都市夜話》嘉賓、心理專家;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先锋中国评论》《博客中国》专栏作家;《課堂內外·高考金刊》心理專家;《渝报》情感心理专栏心理专家。自由撰稿人。

    『三點三刻心理沙龍』●重慶精神分析小組● 【重慶克莱因蓝心理文化諮詢顧問有限公司】法人

    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No.053100700300552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No.S272100031M 工商注册号:No.500103309946-1 重庆心理学会会员:No.142782

    2008年5月21—27日作为共青团重庆市委12355心理疏导志愿者服务团心理师组组长在绵阳、北川地震灾区做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之“一鸣论道”的报道视频 http://you.video.sina.com.cn/b/14568933-1226411492.html

    【重建心灵】我国首次灾后大规模心理危机干预行动(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8de401009gfw.html 【重建心灵】我国首次灾后大规模心理危机干预行(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8de401009gg0.html 【心理疏导服务志愿者:震后灾区的心灵卫士(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8de401009uaz.html

    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之“一鸣论道”: 2009年5月17日节目,关于南京一起恶意报复死伤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8de40100df1x.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0NjAwODQ=.html

    2006年创办江西省首条自杀干预热线 重庆心理咨询热线: 023—60591209;13883591257 邮箱:zafz_ark@hotmail.com

    在線心理咨詢預約公共QQ:239718154 (僅為在线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預約之用、謝絕心理學愛好者及網聊。僅針對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相關咨客;且交談時間不超過五分鐘。詳見心理治療合同文本:http://www.douban.com/note/30554933/)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解放碑艺术治疗室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动力性治疗

    重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业机构 重庆较早从事专业心理动力性、非药物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暨心理学运用、推广、教学、督导、交流、传播的泛心理事务机构;成立于2003年底的重庆渝中区长江畔、解放碑CBD之龙脊——新华路142号万吉广场、酒店式江景公寓银街俊景A座21层;正对重庆长江公交索道,越江眺望南山一棵树、老君洞。裙楼为重庆农村商业銀行、東海證券、与周边十数家境内外商业银行一并號稱重慶華爾街;背靠羅漢寺、前瞻長安寺(已湮滅于重慶二十五中學及在建的重慶浪高國際大廈)。181、261、105、135、476、818、875、路公交车始发或经停。

    心理沙龙网(首页Flash) http://www.zafz.cn/

    心理沙龙网主站(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http://www.zafz.cn/index1.asp

    左岸公社论坛(文学\心理学\艺术\美食\摄影\旅游) http://www.zafz.cn/bbs/

    文学创作及心理治疗新浪博客: ●诗人/心理师·徐凌的左岸● http://blog.sina.com.cn/zafz

    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新浪博客: 重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http://blog.sina.com.cn/u/1596343324

    ●博客中国 徐凌专栏● http://kafka.vip.bokee.com/

    ●诗人/心理师·徐凌●(豆瓣网) http://www.douban.com/people/LaVieLeftBank/

    三點三刻心理沙龍 (豆瓣同城 主办方页面) http://www.douban.com/host/zafz/

    『心理沙龍』●左岸方舟心理咨詢● (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zafz/

    『精神分析』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Psych_lysis/

    重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联盟(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cqxlzx/

    『三點三刻心理沙龍』(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Psy-Sharon/

    ●左岸詩吧●(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xulingzasb/

    ●C`estLaVie诗圈●(新浪博客圈) http://q.blog.sina.com.cn/zafz

    文学艺术•作品• 向往自由的心灵旅者 诗是其最崇高的劳力 它似爱人的撮挟 伤害着 也被欲求着 文明属于被驯化的忧伤的野蛮人及其升华形式 所有文明的后果实质上都是对人类本能的稀释 一场可怕的美化 爱一切人~当他是人的时候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0:46:46

    【心理自洽,女人跟自己玩得欢】《渝报》情感编辑梧桐、诗人心理师徐凌

    http://www.douban.com/note/49293829/

    编辑、案例撰文:梧桐 专家指导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物机构 首席心理师 徐凌

    当女人以爱的名义将过多的关注力施加在所爱的人身上,她可能就失去了自我,也大大减小了这段感情的舒适度。有时候,不是男人想逃跑,是女人不懂得心理自治,不懂得自己与自己玩儿。

    自洽:内部和谐,不互相矛盾,能自圆其说。 心理自洽:调适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做让别人与自己痛苦的事,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学习获得快乐的方法。

    敏儿家里条件不错,也不要求女儿嫁个有钱人,但是一定要两情相悦、郎才女貌。所以即使李敬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又还没找到好工作的时候,敏儿仍然和他结了婚。敏儿家里拿了钱,让他们开了个小小的装饰公司。没想到这个舞台让李敬好好地施展出了他的才华,几年下来,颇有成就。与之相比,娇生惯养的敏儿反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与其在外面拿一两千的工资做份行政工作,还不如回家休息生孩子。女儿出生以后,敏儿却越来越寂寞,家里有钱,请得起保姆,但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总是在家呆着也不是个事儿吧。 于是她回到装饰公司,找张办公桌坐下,大多数时间,就是去敲李敬的门,让他陪自己说话下棋、在任何一个女客户和新来的女职员面前,都不会放弃宣布自己是李太太的机会。李敬却是公私分明的人,他不希望员工认为这是一家夫妻店,而是只要凭能力就有发展潜力和机遇的公司。李敬好言跟敏儿说,敏儿却骂李敬过河拆桥,让李敬别忘了今天的好日子是谁给的。这样的话,是男人都会被伤到自尊。别的女人有了孩子,精力被分走一半,再加上母爱勃发,似乎对老公也没有原来那么苛刻,而敏儿似乎精力更加旺盛,把婚姻当成一场战争,把老公当成敌人。在这样的销烟里,两个人的关系剑拔弩张。

    心理解析

    诗人心理师徐凌:

    莎士比亚不朽的剧作《奥德赛》中,一对跨种族的夫妻因怀疑和猜忌最后落得悲惨结局。而这像极了我们文中那对主人公现在的状态;作为一个拉康学派的临床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我们来分析一下奥德赛对苔丝德蒙娜的评价:“她爱我是因为我经历过的风险;我爱她是因为她确实怜悯我所经历过的风险。”可以看得出来——她爱他,爱的是一个阉割了的存在,因为他的苦难史表明他必然被阉割;他爱她,爱的是一个母亲的形象,一位想象当中的母亲的确能够抚慰他曾经的创伤。

    心理咨询或治疗工作中常常看到有各种问题或不完满的婚恋关系,其中最常见的误区是双方均下意识地在婚姻当中“找父母、或扮父母”。其实、夫妻双方首先应该是婚姻关系中的一个个体,婚姻应该是分享与双赢,而不该仅仅是索取。我提倡门当户对的婚姻,因为成长经历、背景相似、价值观也就差的不大,可以有效地将我爱转化为我要嫁(娶)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格与个性分化不那么彻底的社会之中,我们总是从一个家庭(父母的),转换到另一个家庭(自己的),哪怕我们娶妻生子、在心理上我们其实还从属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在这两个家的过渡期如果没有培养很好的自洽能力,没有一个较长的独立生活的阶段,这样的人一旦进入婚姻,她对婚姻的依赖就会是全方位的,她离开了婚姻就觉得活不了,她没有足够的、独立地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心理)经验。所以她对婚姻的控制会非常之强,以至于双方无法得到一种合适生存的距离,如前面的故事所述。

    专家建议

    1、接受不完美。爱情和婚姻关系永远不会无暇及一成不变。接受不完美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爱人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必须接受这些变化,爱人犯了错误,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家是讲爱的地方,绝非讲理的处所。我们需要将变化、障碍、看作是挑战,看到夫妻共同成长的机会以及未来的乐观愿景。

    2、彼此留边界。处理任何条件下的婚恋关系,双方都应该有一个边界,人是有边界的!有一句调侃:“婚姻是合法地占有一个人的身体和财产乃至他所有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在刻意地模糊边界,而模糊边界恰恰是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的防卫机制。

    3、有效沟通。婚姻绝非坦途,我们必须处理很多矛盾——经济、性、感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变化、有时甚至是背叛,还有在原生家庭中各自习得的关系与关系模式造成的不融洽等等。心理不成熟的人,当务之急是使心理日趋成熟,在潜意识中,他(她)会不自觉地在配偶面前表现出孩子般的行为,并对配偶提出对父母般的要求。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进入婚姻的时候,心理都不够成熟;因此,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都会有问题。有效沟通至为重要!所以,能吵架然后能牵手的夫妻已经是难得的优秀模式了。

    4、提升自恰能力。将妻爱和母爱完美结合的女人是真正令男人难以抗拒的,而这一切均来源与她人格之中的自洽能力;爱绝对不只是一种本能,它应该是一种能力乃至美德;而在获得此种能力之前,我们必须要有良好自洽的过程和历练。以精神分析的观点,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或者可以被看做是体液交换的关系;所以,为了你的爱人,为了你的婚恋关系完满、持久;请保持情感、情绪和行为上的湿润与自洽。不要令你的爱干涸。

    《渝州服务导报》总NO.436期(2009年11月05日—11月11日)

    圖文版權歸重庆《渝州服务导报》雜志及著作人—— 情感编辑:梧桐;诗人心理师:徐凌所有,擅自轉載將依法追究當事人責任。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0:47:45

    《快乐成长,从心开始》—— 诗人心理师徐凌

    http://www.douban.com/note/45884154/

    2009年9月21日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首席心理师徐凌为《课堂内外》杂志《高考金刊》【11期】心灵氧吧·师说 P34 所做——《九宫格画法艺术治疗》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首席心理师徐凌

    艺术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特别是日本的艺术治疗技法、理论上日臻完善、操作性较强、目前发展的比较成熟。笔者在多年前的应用心理学、心理治疗方向硕士研究生阶段曾系统地接受了日本广岛市立大学国际学部教授吉沅洪女士亲授,专门研修了包括:箱庭疗法、风景构成法,表现疗法,心理剧,音乐疗法和剪纸拼贴疗法、涂鸦画法、时间家族画法、以及九宫格统合绘画法(NOD法)、等诸多艺术治疗方法。在近六年的心理治疗临床和青少年成长辅导工作中结合精神分析和艺术治疗技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不菲的社会效益。

    本期结合实际操作,将系统介绍绘画疗法中的九宫格统合绘画法(NOD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心理投射、心理测量及诊断乃至治愈过程;并随机分析一些来自于重庆市的高三学生的艺术治疗绘画作品;以期抛砖引玉、同众多为青少年成长付出心血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工作者交流探讨;同样希望介绍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和读者一种操作性强的自我投射测试及减压和舒缓负性情绪的有效艺术治疗技法。

    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情绪以及心理状态,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绘画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最初的语言,也是最直接的讯息传递。一般青少年心理辅导或治疗上常用的方法,不是面对面的咨商就是访谈,但是孩子们都自然的会有防卫机制的阻抗心理,也无法将心中所有的问题完全呈现;并且有些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关系模式问题,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乃至内心冲突都无法被个体觉察,更无法以语言表述出来。如此很容易就错过真正的问题和心理辅导的良机。

    绘画是最自然的方式,人类从孩童期开始就会涂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绘画时期,但是不管是哪一时期,都是最自然的内心情感的流露。借着绘画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问题,适时的给予协助,使其能健全成长。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九宫格统合绘画法

    一、源起:

    九宫格统合绘画法(Nine-in-one drawing method)是森谷独创的一种方法。想法产生在1983年春,接着在1983年12月的东海精神神经学会和1984年第20届日本教育心理学会上做了报告。最初起源于中井的“框格法”,通过画格子能对描绘空间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因为描绘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能让缺乏描绘意愿的被试更容易下笔。同时借鉴了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荣格教授推崇备至的佛教密宗的金刚界曼陀罗九宫格布局,因此就产生了九宫格统合绘画法。

    二、操作步骤:

    (1)辅导者当着学生的面,在A4纸上用水彩笔画出边框,再将画面分割为3x3格(对学校或班级团体实施时可以用事先印制好的9个格子的A4纸)

    (2)指导语:“从右下角按逆时针顺序画到画面中心格,或者从中心格开始按顺时针顺序画到右下角格子,这两种顺序都可以,请依次顺序一格一格地把脑海中浮现的事物自由地画出来。实在不能用图表达时,可以并用文字、图形、符号。”

    (3)以上的指导语画法是用不命题的自由联想法,依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应用在命题画上。例如可以给出“我”、“我最近的一些想法”、“我焦虑的事情”、“我和爸爸妈妈”、“我的一天”、“我和我的同学”、“我的老师”等等……

    (4)在和孩子关系还不深入的初期,或者有着强烈焦虑和防备心理、缺乏幻想的被试有可能不能画满9个格子,这时可以告诉他们不画满也没有关系(可改为涂鸦画法),以期唤醒他的潜意识,在其积累了一定的潜意识意象后再操作本方法。

    (5)在孩子画完9个格子之后,请他再给画面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最好再用蜡笔上色。

    (6)在画好后,根据绘出的画面、文字、图形、符号、询问孩子联想到什么,尽可能地挖掘、拓展其脑海中的意象。考察其认知及压力水平。

    (7)最后,为了统合这些意象,询问孩子:“看整体能想到什么来概括这些图的题目吗”,或者再根据投射出来的具体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做进一步咨询和处理。

    个案图例分析:

    被试 — 女 18岁 重庆某重点高中高三新生

    采用命题画画法,其自选主题为“我和我的理想”,观察其选题及落笔过程的笔触、线条、以及对于画法介绍和指导语的有效理解;投射出她在意识层面的认知领悟水平较高,自信,人际关系佳(后来得知其为班干部,参与本次心理投射实验、艺术治疗画法活动的其余几位同学是她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来的。)

    该女生选择的是从中心格开始按顺时针顺序画到右下角格子的顺序——

    如图第一格:目标明确,“考上某所学校”,但其所画房子明显与真实大学的构造有较大差别,(更像似民房),投射出其对于自身实力还是有潜意识层面的焦虑,但目的性强,行事果断还是值得肯定的。

    如图第二格:白描其当下状态,学校、同学,屋顶为交叉状鱼尾纹,表现出对于学习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怠感。

    如图第三格:在意识状态下的绘画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到无意识自由联想阶段,投射出其内心的真实愿望——背上背包(注意不是书包)独自上路(结束绘画后特意强调这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独行,旅游性质的。)反映出对于现实学业压力的一种无助和逃避,心理防御机制为:搁置。

    如图第四格:陌生城市,陌生旅行。投射的基本同于上格,但在绘画过程中已被有效整合(右侧渔网状涂鸦可理解为从无意识自由联想之中回归现实),意识到搁置压力和规避选择是无效的,应该面对。

    如图第五格;用文字而非图画界定和概括了前面几格反映出的现实焦虑,也正是其内心投射出的现实困境。

    如图第六格:选择,是人的权利,(动物的际遇乃至生存几乎是其无法自主选择的)但是选择恰恰也正是人的重负!因为有的选才加重了人的现实焦虑和面对选择时的窘境。结束绘画后、小组讨论时、她先是羡慕另一位画图的家境优越的女同学的未来出路被家长全包,这似乎是值得艳羡的。但最后回观自己的整幅绘画疗法的作品,交流后双方都领悟到那其实并非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成长,人的一生所有的际遇、所有的过关都是靠别人设计和帮忙的,他的人生其实是无意义和布满遗憾的。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角度看,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是大人在表达仇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种敌对共生关系,既爱也伤害。人是有边界的,孩子的边界小了(无助、无力、高分低能、人际关系社会技能差)那一定是父母的边界大了。说句不算太跑题的题外话,逆反心理其实是父母的问题而非孩子的问题;喜欢撒谎的孩子在其最初,一定是父母给孩子制造了一个不撒谎就“活不下去”的理由。一个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一定有一个不恰当的家长。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表现中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

    如图第七格:基本上反映出了高三孩子所谓考前焦虑和压力的真实原因,来自父母的焦虑。考前焦虑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压力反应,考前不焦虑那反倒不正常了,适当的焦虑甚至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正性的应激,超水平发挥就来源于此;正确地看待高考,其实父母首先该认识与领悟,手段目的化就是认知上的误区。考上成了唯一的目的,而忽略了高考其实只是一次比较大的检验和手段。

    如图第八格:回归现实,聚焦到了自己的现实情形,具体到了“学习小语种”,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如图第九格:“为赋新词强说愁”,负性情绪、倦怠、同父母的关系、学科选择以及高考志愿都已经被揭示和有效统合,孩子还是倾向于在一次游戏般的心理测试与投射实验的结尾放置一些形而上的“困惑”,那大大的问号,迷惘,现实与梦想的矛盾冲突,似乎有着他们年龄的深深烙印,所谓少年维特的烦恼;其实这些烦恼早已在巴黎郊外奥威尔小镇的梵高墓志铭上被刻画:“当我们逐渐得到经验的同时也就失去了我们的青春,情形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生活该是更加美好!”

    限于篇幅所制,不能将一些更加精彩和集中反映出被试内心冲突甚至是神经症性倾向问题的艺术治疗作品展现给大家;在本次的四幅作品中都投射出了孩子同父母关系的问题,其中两幅作品投射出父母离异导致的创伤经历,孩子的依恋没有被有效建立,导致分离焦虑而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一位文静可人的女孩在绘画过程中突然情绪激动、泣不成声,但全程都在和治疗师有效交流,负性情绪得以有效宣泄与纾解,充分地建立了安全的抱持性关系,达到了借由绘画疗法自我投射(负性情绪,同父母关系)、心理诊断(分离焦虑)、心理测量(压力水平,焦虑泛化)、乃至部分自愈的功效;这同笔者2008年5月间在绵阳、北川地震灾区做中国首次大规模心理援助志愿者时的艺术治疗实践如出一辙。涂鸦法、时间家族画法以及本期介绍的九宫格统合绘画法我们在灾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孩子当中大量运用,个体的自闭症儿童和团体的九州体育馆帐篷中学初二4班团辅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总结:

    绘画治疗主要可以运用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可用于处理情绪和创伤性情感体验

    二、可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三、可改进社交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四、可厘清现实目标并使其趋于完善

    另外,有格子的画面在深层心理意义上表现出了“隐藏在内心的欲求、意象、攻击性、幻想、冲突、实质。”

    其实,除了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治疗师以外,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青少年朋友自己都可以灵活运用一些艺术治疗的绘画技法,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内心投射或者心理学小测试、小游戏也是不无裨益的。

    在日本,也有大量运用NOD法来测试教育实习的效果的研究,教学当中许多问卷式调查法也完全可以采用描画法。而以九宫格统合绘画法为代表的绘画疗法的运用远远不止于心理治疗领域。

    最后祝愿青少年朋友们身心健康,学习进步!

    2009年9月21日

    于 重庆 左岸方舟心理咨詢事務機構 解放碑藝術治療室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0:48:31

    【綿陽地震災區心理治療手記】mourning and working through -- 哀傷與修通

    失控 也许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心 但多被隐藏

    不接受自己 将攻击转向自身是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对抑郁症三个概括的防御机制之一 目前的干预 个人觉得停留在认知阶段 对自身反应的接受很重要

    我们在这次为期6天的绵阳灾区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中成长也很快 职业素养与人格的提升

    共情 陪伴 正强化 适当的自我暴露 解决无力与无助我们并不拿手 潜意识层面 那些画作 是孩子们在提醒他人,并且保护自己

    对于二次伤害 也许要在认知层面 降低期许

    在督导上面 我觉得我们都卷入了 身心症状都有 卷入不怕 但要做到自知 自我分析

    比如轮回 没有生死 只有涅磐 抵消了对于死亡的恐惧与对生的不舍

    危机是一种状态 伴随行为退缩 或者继发性获益 或者干脆逃入健康

    自闭、情感淡漠,灾后急性应激反应的孩子被我们的“技术”、其实是陪伴、爱与关注暂时性地“治愈”。那么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flight into health —— “逃入健康”

    我们又被孩子的笑容沾染、我们被他们的坚强一次次地打动!!我们的人格和职业素养因他们而得到成长,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孩子!!

    其他的我在想: 诸如—— deriving from sedonday gains -- 源自繼發性獲益;free-floating responsiveness -- 自由漂浮的回應性;gains from illness -- 疾病獲益;藝術治療對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介入

    我们的确渺小 的确狭隘

    正如陸遊詩雲: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身後是非誰管得?滿街爭說蔡中郎。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0:49:24

    『精神分析与催眠术和暗示法的比较』

    精神分析的方法与所有使用暗示、劝说之类的方法都有所区别,即它并不通过权威的手段来压制患者身上任何的心理现象。      精神分析致力于追溯现象的起因,并在导致现象的情形下给予一个永久性的修正以消除现象。在精神分析中,不可避免地会由医生造成的暗示的影响被转换成布置给病人的任务,该任务就是克服他自身的抵抗,换句话说就是转向治愈过程。      任何因暗示而使患者的回忆被篡改的危险都可以通过分析技术的谨慎操作来避免;但是一般而言,抵抗的唤起就是防止暗示影响的误导效果的保障。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人的抵抗、理清其压抑的线索,由此给病人的心理带来最为深远的整合和强化了的自我,使他能节省消耗在内心冲突的心理能量。      这一点若能充分实现,则他的先天才能就会发挥出来,并使他效率倍增、轻松自如。消除疾病的症状并不是刻意的目标,但实际上精神分析的顺利进展会取得这样一个附带的成效。      分析师尊重病人的个性,所以不会是根据自己的—— 也就是医生的想法去重塑病人;分析师不喜欢给出建议,却乐于激发病人自身的积极性。

    心理治療的目的,并非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而是試圖“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面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與堅定。而這正是治療師在不斷努力獲得的能力。精神分析師同樣也會有情結、盲點、局限的時候,這僅僅因為:治療師也是人;或者這樣來表述:當他不再是一個普通人的時候,他也就不再是一個好的分析師。了解心理現實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直覺而非分析;因而,了解病人的唯一途徑、或者,就是成為他……

    贾柯梅蒂的雕塑一直使我有着和祥的感受,他们躲进了神秘的我所不知道的伤残之地,在那里维护并延续着自己的孤独。那种孤独是如此地有力,却又那样地轻盈,让人想到雪。那雪护住了一只鸟的爪迹。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0:50:15

    『三點三刻心理沙龍公告』

    http://www.douban.com/note/40099170/

    『三點三刻心理沙龍』分為兩個部分, 暨:      ●重慶精神分析小組● ● 三點三刻泛心理文學藝術與芳療精油身心整合靈性增長生活沙龍●      沙龍活動报名方式有三種,暨——      电话:023-60591209或13883591257(徐老師、楊小姐)      電郵:zafz_ark@hotmail.com.      網際:      方式一:      http://www.douban.com/host/zafz/ (豆瓣網同城活動、主辦方頁面:三點三刻心理沙龍 )      方式二: http://www.zafz.cn/ 心理沙龙网(首页Flash)      心理沙龙网主站(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http://www.zafz.cn/index1.asp      左岸公社论坛(文学\心理学\艺术\美食\摄影\旅游) http://www.zafz.cn/bbs/               原則上意向參加●重慶精神分析小組● 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或資深心理學愛好者,在校心理學專業本科或研究生,电话或網際报名后留下個人詳細資料、教育背景、職業資格、從業經歷以及自我分析報告一份,我們即會同您預约时间面谈,并做投射测验,以确定是否适合参加小组,并提前签署保密协议。          參加● 三點三刻泛心理文學藝術生活沙龍●的朋友沒有任何門檻和準入設置,電話或網路報名后同樣需要留下個人詳盡資料,以便面談(有需要的話)并在有沙龍活動時提前通知您!          提示一點,我們不是拒絕電話報名,電話里很難表述和理解清楚沙龍的活動梗概及細節,且流于表面;沙龍活動需要的個人資料不是有些朋友認為的僅僅一個姓名(有些朋友留下的甚至是網名)或電話及QQ,為了您能有效地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請盡量留下您的個人詳盡資料,比如成長經歷、教育背景、愛好特長……如覺牽涉隱私、可以給我們電郵、我們嚴格承諾最基本的隱私及保密原則。          未盡事宜可以跟帖提問,謝謝。          順祝時祺~               重慶『三點三刻心理沙龍』          心理沙龙网■左岸公社论坛■重慶香岸身心芳疗研究工作室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解放碑藝術治療室■諾方舟精神分析診所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0:52:04

    『●關于詩人心理師的答疑●』

    以下是回復豆友:“為什么詩人也可以是心理治療師”的疑問。      你好!          我這會兒很忙,只能抽空簡單回復您的問題。     其實、于我、這根本就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呵呵。          你既然看了我的资料,對我的經歷應該有較全面的了解。而按照您的投射性認同,你應該是越了解越困惑的。哈,我的确是个诗人,是個出過十三萬字詩集的、至今仍舊作品不斷的詩人;但那并不是我的職業、只是我的愛好和業余生活的情趣所在。我還一直是自由撰稿人、和所謂專欄作家,至今也仍在進行小說和心理劇的創作;概括的說、我是一個自封的自由詩人、體制外的文字工作者。文字、文本、是我唯一的愛好與興趣所在。          小時候學繪畫和音樂、中醫本科畢業后從醫六年。我一直是一個醫學臨床工作者,作詩只是九八開始、〇三年結集出版。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方向碩士畢業后、私人開業從事非藥物性、動力性、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工作(雖然我是有處方權的醫生、但我堅持非藥物性。)          “为什么诗人也可以成为心理师?”這句話我沒法回答,這是我的經歷和人生軌跡。就中國的現狀而言、一個有著醫學背景和臨床經驗的人、應用心理學碩士畢業后考取了心理治療師和心理咨詢師資格再開業成為職業心理師,這樣的軌跡再正常不過了。并且、我在〇三年被破格吸收進——只有心理學專業、講師以上職稱才有資格進入的中國心理學會后,就退出了作協;我討厭那種體制內的衙門式的寫作圈子。心理師是我的職業及社會身份,詩人、則是認可我和我的文字的朋友們對我的稱謂;而文學創作是我畢生的追求和自我實現。          一個優秀心理師的養成、完全不該有任何的局限和約定俗成的成長框框;如你所說,诗人很细心,醫生同樣很細心;但精神分析師則除了細心還要具備某種洞察力和看待與分析問題的獨特視角;而对生活的体验,似乎是所有職業都該具備的。但是单凭这些,當然无法成为心理師,而不斷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是精神分析家、乃至所有心理治疗从业人员所该有的素质。(譬如我的精神分析導師曾奇峰就很感興趣我對周易于八八年大一時開始的研習,和醫易研究會會員的身份;而我的另一位催眠療法和行為主義治療導師、北大心理治療中心的方新博士則每每贊賞作為職業心理師具備中醫學背景是一件很愜意的巧合和美談。而曾奇峰、施琪嘉、李孟潮、李子勛、畢淑敏、等等一大批國內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專業人士都同時是文學和文字的高手,心理專欄以外他們都有文學性的著作面世,曾奇峰老師的理想甚至是做一名職業自由撰稿人;而國內心理治療泰斗、精神科主任、施琪嘉博士的詩作更是人人盛贊的……見其著作《有一種感覺》。)          職業心理治療師具備扎實的心理学理論基礎還远远不够,文學、医学、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物理学、數學、統計學、性社会学、人類學、現象學、神秘主义、宗教、语言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性的一切门类、艺术、绘画、诗学……都該涉猎。(而目前普通師范類院校培養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方向的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結構、眼界、思維模式、操作能力、都根本無法勝任臨床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工作。)          另外,我并不認同:咨询师至少应该是个极为理性的人,這一觀點。這樣的觀點、其實是一個想當然的誤區;了解了人格心理學、你會知道、內外向性和所謂的感性與理性的劃分完全是世俗的格局。可以這樣一言以蔽之地闡述:人都是感性的,理性只是相對而言。并且,任何流派和能夠收效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技術、沒有一個不強調“共情”與“移情”;我們行內更有——“沒有移情、就沒有精神分析”的說法。絕對以理性來操作的心理咨詢是不存在的!不以來訪者為中心、不無條件關注、不感性地去同咨客共情乃至“移情”,那只是高高在上的思想工作和洗腦,絕不是科學的和建設性的操作性的咨詢關系,更無法建構精神分析理論流派所強調的治療聯盟。          另一個誤區,請允許我指出,真正的詩人絕不是世俗意義所理解和劃定的——“诗人是感性的”這一錯誤認知之上。史詩是一個民族的神話與集體無意識的記錄與承載;而個人的诗是最崇高的劳力、是将感觉与情欲赋予本无感觉的事物。詩(作)家的使命是把孤独的和必死的一切、引向无限的生活,把杂乱无章的思绪变成合乎规律的东西。期期艾艾、無病呻吟的詩我不會寫、有人說我的詩是哲理詩、其實有興趣你可以去我新浪博客瀏覽,我近兩年的詩作都是詩性的精神分析文本;“詩的確应该攀着感觉上升、但当它一旦触及到理性,便被牢牢吸引;这时、哲学便产生了。真正的诗、应该是感性和理性完美的结合。” —— 黑格尔               诗人,应该是最隐蔽的对话者。而现代诗人或者应该被叫做后退的诗人,一直主动地从20世纪的“革命性隐喻”中后退。每一个时代真正的诗人,其实都由于他意识到他对自己所身处的时代的失语状态,才成为了诗人。最初接觸弗洛伊德是在八九年大二時、一個醫學院校的文學青年的我最初對他的頂禮膜拜,所以一切也許是注定了的。弗洛伊德是本质主义者罢?中国人会以为他是全部现代主义的根源。然而,中国文学之所以如此容易对弗洛伊德上瘾,却来自于一种传统思维中与弗氏相通的东西,中国当代诗歌中的现代主义,或许常常是传统在借尸还魂。当代中国通行的一种看法是,詩人是自由和感性的“瘋子”(強迫情結、抑郁質、神經質、分裂人格、焦慮泛化……),写诗是年轻人的事,三十岁以前写诗,三十岁以后写小说。无怪乎中国从未有过像歌德那样的大诗人。写作之所以是一件困难的事,就是因为它必须从一个被想象力所歪曲的世界出发。诗人永远是时代的陌生人,甚至是他自己的陌生人。詩作的過程即是一個哲學考量的過程。用感性來直指詩人,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在幻想中高枕无忧。他不能回避他置身其中的生活。他应当引领读者穿过世俗生活的走廊,同时体验着精神生活世界的痛苦与快乐(這似乎與拉康學派的心理治療師的工作類似)。诗在未诉诸语言之前,必在某处存在,必有自己完整的结构。诗人通过语言将它解构出来。诗的解构正是语言與精神的结构。诗就存在于这一解构的过程中。如果一个诗人仅仅因为足夠感性,身心自由,想象力丰富,或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写作,那么这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写作只是他抵达某个乌托邦的工具或铺路石。写作是一种与如何说无关的活动,而是说什么的一个媒介。透彻的诗人应该像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热爱整个世界,并且以一种不变的态度追求最炽热的爱与生命;以最冷静的道德观念和生存价值。对生者和死者报以同样的态度。创造一个以诗性主导的世界,看透穿越在人性里的丝线,并热切的予以希望和供奉(暗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即是一種愛的教育)……一直反对把诗写得像诗,像诗的诗就是约定俗成的诗,这种诗太概念化了。或许,他是专门为懒惰的读者提供的粗糙的粮食。          回顧我近五年的心理治療流派取向與技術的衍變:由經典精神分析——客體關系學說——自體心理學,進而導向拉康的語言維度下的精神分析的治療實踐;所謂“重回弗洛伊德”的后現代精神分析拉康學派。它的基礎恰恰是建立在索緒爾的語言學以及西方近現代物理學、生物學、乃至現象學、和解構主義之上,恰恰暗合一個詩人心理師對語言的博弈。作為一切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流派基礎的精神分析理論學派,其實一貫有着極其强烈地文学性、艺术性、甚至是诗性;荣格著有《心理学与文学》、弗洛伊德更有其文学造诣;在1930年以《文明及其不满》一书、获得了歌德文学奖。心理師與詩人不但沒有鴻溝、卻還有微妙的聯系。写作之中其实还存在一个人格的问题,来自与诗人自身的经历、习惯、种族、母语、甚至癖好。子曰:“人无癖不可交”,诗人的人格特点有许多值得用精神分析学说来好好研究一番的;诗人的人格有分裂的倾向,事实上、似乎没有谁的人格不是分裂的,但普通人并没有上升到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的状态。但诗人似乎有停留在神经症阶段的嫌疑,譬如爱情,它导致人们刻意地模糊自己和他人的边界,而这正是精神分析学派、防御机制理论中抑郁症的防御特点之一,但我們不能說戀愛中的人是抑郁癥和偏執狂;我們卻可以換一種文學性的表述:愛情是一場心理與情感的化學發瘋形式(腦啡肽的分泌旺盛造成的快感)。所以,有人会说诗人是神经质的。而艺术创作其实就是潜意识当中原欲的升华,力比多的釋放。有一种说法:诗人是语言的炼金术士。其实今天的诗人更注重于对语言潜能的挖掘,而不是创造。(而對于治療情境下的語言的記錄與分析、恰恰是精神分析流派“自由聯想”技術和拉康后現代精神分析技術中關于語言和壓抑的考察的工作范圍。)有了这样的认识,诗人就不僅僅只是感性的瘋子了。詩人是语言世界的开拓者;是建立词语连接关系的技术员;是人类通过语言认识其自身精神世界的邮差。是我们伟大母语——汉语言文字的守护者!也许哲学家不会同意诗人如此观点,甚至小说家也不愿意,但是好的哲学家,小说家,乃至心理學家、其实就是诗人,他们就赋予语言的诗意,像尼采、卡夫卡、弗洛伊德、霍妮、拜昂、拉康、溫尼科特……          不过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看上去像是一个废人,诗歌是不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有的只是精神上的安慰,套用余秋雨的一句话,也是精神上的苦旅吧。与其说是拔高到对民族的回忆,不如说是詩人自己良心对周围世界的理想化地刻录。          作為有著詩性的心理師、從純粹的醫患關系最后導向人的語言、和對于人本身的關注。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是一个告别的仪式,是一种爱的教育。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目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运用更多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 沙利文、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埃里克森、科胡特;是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者:柯恩伯格、沙弗、拜昂、雅克.拉康。我的每一個個案從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联盟的巩固、退行、移情、投射、投射性认同、反向形成、见诸行动……一切都在語言之下展現和發展,而非理性和想當然。防御机制的发生、移情与反移情的识别与处置。对神经症性移情的处理、恰到好处的言語性的释义、修通;在治疗师引领之下通过探索個案原生家庭或创伤记忆、经由对于无意识冲突的探索来理解核心冲突关系的主體及其机制。而精神分析的发展、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学派,乃至基于索绪尔的语言学和结构主义基础上的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的出現,都歸結于語言本身。在弗洛伊德时代,医学将人当成物体,是弗洛伊德将话语赋予主体。到了拉康那里,有:主体=证词=话语的证词。1938年弗洛伊德还在世,拉康是唯一意识到了主体的证词的问题的人,指出弗洛伊德是自觉地创造了这一革命:語言之于人。          “為什么诗人也能成为咨询师?”這句疑問滿含著對于詩和詩人的偏見;要分析那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比如你看過什么詩、誰的詩?你如何看待詩和詩人,比如你是否讀過我的詩性的精神分析文本,你如何看待我這個詩人心理師、以及與你之前了解的詩人以及心理師有何異同。之前的一切可以預見是你對詩和精神分析乃至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存在著不小的誤區!但這很正常,認知是不斷提升的,但你的善于學習和質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你說的內心深处對于诗人的残忍,其實或許同樣是一種防御機制、比如攻擊,那還是要考察你的個人經歷、原生家庭、年齡層次、知識結構、性別、乃至過往的心理事件……你的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有强迫症,這不能說明什么,去了解一下弗洛伊德,他早就指出自己有強迫情結、而且很嚴重。呵呵。          (另外:作為一個私人開業的臨床心理治療工作者,醫學和心理學背景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也許是一直以來的文字工作;出版個人詩集和隨筆集,到現在的心理治療工作之余心理小說和劇本的創作工作。喜歡以概括性和嚴謹的文字記述與闡釋同步進行的心理治療。您可以去瀏覽一下本人的系列心理治療手記。)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重庆艺术治疗室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18:42

    诗情画意的心理沙龙——『三點三刻心理沙龍』      http://cq.house.qq.com/a/20090615/000428.htm      腾讯首页 > 大渝网 inChongqing         当这个时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人们享受着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也同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忽略掉很多原始而细腻的情绪,当焦躁、压抑与抑郁袭来时才恍然察觉那些心灵不堪承受之重。于是,注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真实,身心调和成为一股趋势。而持有这样共同理念的心理学家走到一起,建立起他们的三点三刻心理沙龙,他们从探索自己开始,打开尘封的潜意识之门,在倾听与分享中让灵性得到滋养。无论进行是精神分析、意向对话还是普洱茶品鉴、芬香疗法和精油身心调和体验,都会让沙龙成员在深入的自我了解和分享中去平和的享受生命。      圈主:LaVie左岸左岸(徐凌老师)      圈主QQ:239718154      『三點三刻心理沙龍』QQ群:19237324   『三點三刻心理沙龙』重庆精神分析小组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http://www.douban.com/event/10783044/      ■心理沙龙网■(首页Flash)   http://www.zafz.cn/      参加要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从业人员;以及对心理学及自我成长感兴趣并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愿望的人均有资格进入小组;无性别年龄限制;接受三个月以上非药物心理动力性治疗的、非处于精神疾病发作期的神经症患者日后可以考虑加入。      心理咨询与心理案例分析、精神分析、意向对话、禅修、心灵成长;中医智慧养生、星座、古琴、品茶、芳香疗法、催眠与释梦,自我成长与自我分析,性心理取向、大学生心理调适……这些都是三点三刻心理沙龙的活动。一个人数不算很多的沙龙能如此包罗万象,听起来似乎有些不解,而当真正的走近沙龙的组织者徐凌时,就会觉得一切如此自然。      首席心理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重庆市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在心理学界颇负盛名的徐凌老师,曾多次与央视合作提供心理分析,5`12地震后作为共青团重庆市委12355心理疏导志愿者服务团心理师组组长在绵阳、北川地震灾区做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而这位首席心理师在新浪博客的自我说明上写着“自由诗人/心理师”,似乎诗人是比心理师还重要的一个标签。“就中国的现状而言、一个有着医学背景和临床经验的人、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后考取了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资格再开业成为职业心理师,这样的轨迹再正常不过了。并且、我在〇三年被破格吸收进——只有心理学专业、讲师以上职称才有资格进入的中国心理学会后,就退出了作协;我讨厌那种体制内的衙门式的写作圈子。心理师是我的职业及社会身份,诗人、则是认可我和我的文字的朋友们对我的称谓;而文学创作是我毕生的追求和自我实现。”徐凌如是说。      5.12地震后走进灾区做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师们在任务结束后共同组建了三点三刻沙龙,正是有着诗人情怀和资深心理师双重身份,才有了这个更为丰富的沙龙,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左岸方舟的蓝色房间,泛心理、文学、艺术,成长与身心休憩。一个是水晶星座的芳香小屋,花草、精油、芳香治疗与身心整合之旅。每次活动时间为2.5--3个小时一般定在隔一的周三下午15:00—18:00之间,沙龙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选择参加。      沙龙成员提倡身心调和、灵性增长,对待自己和他人越真实,就会拥有越好的机会,遇上满意的、有意义的生活。加入沙龙参加活动是免费的,关于这点,徐凌解释说“搞这些公益、兴趣活动纯粹是对于文学、心理、都市生活的感受与分享,长期不收费,是持续的。以核心小组为基础,不定期吸收新成员。团体心理辅导基本上是免费。进入到专业治疗才收费。这些事沙龙活动,不是我们日常的心理治疗工作,我们是书斋式的,一对一的。除非是有销售团队做EAP,可能要适当收费。”      小组成员是从探索自己开始,打开尘封的潜意识之门。通过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重在分享讨论小组成员的各种感受,并尝试理解其动力学意义、结合运用自由联想,释梦,绘画,神化戏剧,诗及文本叙事体验活动。“倡导尊重他人、倾听他人这一点上它绝对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在尊重他人上多一点诚意,许多悲剧可以削除;如果我们在倾听他人上多一点耐心,许多空疏的批判和误解即可以避免,我们的灵性与思维也可以因此得到滋养。这实在是个利人利己的双赢结局。”徐凌说。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解放碑艺术治疗室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动力性治疗      重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业机构   重庆较早从事专业心理动力性、非药物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暨心理学运用、推广、教学、督导、交流、传播的泛心理事务机构;成立于2003年底的重庆渝中区长江畔、解放碑CBD之龙脊——新华路142号万吉广场、酒店式江景公寓银街俊景A座21层;正对重庆长江公交索道,越江眺望南山一棵树、老君洞。裙楼为重庆农村商业銀行、東海證券、与周边十数家境内外商业银行一并號稱重慶華爾街;背靠羅漢寺、前瞻長安寺(已湮滅于重慶二十五中學及在建的重慶浪高國際大廈)。181、261、135、818、875、418路公交车始发或经停。         [编后]心理学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读心术,能出碰到内心深处的压力和阴影。而实际上,心理学也是像其他学科一样的一种科学。只要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尝试着加入到他们,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追问,在倾诉与分享中更加了解自己。对于心理师这个职业,徐凌老师特别强调说:我并不认同:咨询师至少应该是个极为理性的人,这一观点。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一个想当然的误区;了解了人格心理学、你会知道、内外向性和所谓的感性与理性的划分完全是世俗的格局。可以这样一言以蔽之地阐述:人都是感性的,理性只是相对而言。并且,任何流派和能够收效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没有一个不强调“共情”与“移情”;我们行内更有——“没有移情、就没有精神分析”的说法。绝对以理性来操作的心理咨询是不存在的!不以来访者为中心、不无条件关注、不感性地去同咨客共情乃至“移情”,那只是高高在上的思想工作和洗脑,绝不是科学的和建设性的操作性的咨询关系,更无法建构精神分析理论流派所强调的治疗联盟。      心理师也可以是感性的诗人,对于大众来说,有丰富的情感,有细腻的心灵感受,能够过于“移情”去揣摩生活和社会的人际世情,更加平和清醒地生活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了。      “培养细腻的情感、一切简单的情感都可能是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爱一切人,当他是人的时候。”徐凌寄语。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24:20

    【心理师徐凌咨询案例】《五岁男孩两年不“长”手指甲》

    ——小孩为什么爱咬指甲?      南昌晚報讯 记者 熊波 一名5岁的小男孩,两年来从未剪过手指甲,为什么不剪呢,那是因为这位小男孩有个习惯,两年多来,他习惯性地吮手指头,咬手指甲,久而久之,家长根本不用帮他剪指甲。同时,小男孩不健康的习惯也让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为其纠正。      “我儿子今年5岁了,从3岁起就经常性吮手指头,我们用尽了所有办法都没能使他改掉这个坏毛病,两年多来他都不知道吃了多少细菌进去。”小孩的妈妈彭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小孩3岁起有了喜欢吮手指头的习惯后,两年来都没有帮他剪过手指甲,现在他的手指甲基本没有了,全被他咬掉了。“我们打过他,也劝说过他,跟他讲道理,可他总改不了,幼儿园的老师用了各种办法也都没让他改掉,我怀疑这是一种病,但又不知道带他去看哪个科,我希望有类似小孩习惯而治好了的人,能够传授我相关的经验。”彭女士说道。      采访中,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機構的心理師徐凌先生表示,孩子长期吸吮指甲一般会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二是心理发育迟滞,与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精神过度紧张有关;三是对孩子教育不当,早期没有予以坚决制止,使这种行为成为习惯。      徐凌老师建议,彭女士可以带他的小孩去医院给孩子查一下“血锌”,若发现问题应给予相应治疗,同时要改善、消除造成儿童精神情绪紧张的一切因素,用玩具、书、影碟,或与其他小朋友做游戏的方法使孩子心情愉快,耐心地让孩子了解咬指甲的危害,切忌恐吓与打骂。         以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孩子的行为是因为焦虑(或分离焦虑)。      分析:       1.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所谓口欲期,即孩子1.5岁前的这一段时期,这时孩子的心理能量集中在口部,吮吸和撕咬既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只是,很多大人都认为这太脏了,所以会限制孩子这么做,如果限制得太过于厉害,那么孩子反而会执著在这种方式上。       2.攻击欲望被压抑。牙齿和指甲是人类体表最坚硬的部分,而对一个孩子来讲,它们则是他最有力的攻击武器。咬指甲这样的行为,既意味着一个人将攻击转向自身,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主动毁掉自己最具攻击力的武器。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他被不允许表达攻击。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很多父母喜欢“凶”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孩子未必会有咬指甲行为,那是因为,他们有意无意中允许自己的孩子表达不满的情绪。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讲究孝道的东方文化下的家庭所欠缺的一点。       我们要求孩子“听话”,将孩子遵从父母的意志视为极大的优点。但是,当父母对孩子有不公正的攻击行为时,孩子作为一个人,自然会有愤怒产生,这时无论是霸道地不允许孩子表达不同意见,还是巧妙地教育孩子要“乖”,都会导致孩子的愤怒情绪郁积下来,从而导致种种问题产生。       如果孩子有咬指甲的习惯,改变这个习惯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釜底抽薪”,父母先改变自己的行为,不再总是引起孩子的愤怒,如果没有了愤怒的不断郁积,自然就没有必要表达对父母的攻击性了。       其次,父母应该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志,表达与父母不同的意见,表达对父母不当行为的愤怒,让孩子知道,他的小小的攻击行为不会导致父母不再爱他,更不用说严重惩罚他了。       此外,既然咬指甲的部分原因是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初为父母的人应当学会允许孩子的恰当吮吸行为。在欧美,你会看到,几乎每个婴儿的嘴里都叼着一个奶嘴,其目的就在这里。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25:46

    『職業心理師是人、抑或神?』

    整理一些最近在網際交流中涉及心理師自身問題的文字——    緣起:有朋友在豆瓣小組跟帖說是從我的一首詩中看出我的焦慮,由此質疑,我應該先幫助自己;并且有涉嫌人身攻擊……隨后展開的討論、但他卻刪帖走人、銷聲匿跡~)原文:(附我回答網友的文字詩文及我的回復)

    “個人覺得恐怖癥需要追溯事主的過往經歷乃至幼年的原生家庭、考慮心理事件、喂養環境、關系模式、比如對于恐雞癥、我有過一個針對癥狀的詩性的精神分析——      ●Chicken - Phobia●      护士阿姨的针尖和裙裾   林可霉素或者冬眠灵   另一些硬壳的毛绒狗   春风沉醉的夜晚        我是一位患者   但是于你们毫无妨碍   我只是害怕鸡   公鸡 母鸡 小鸡和鸡肉        我不偷盗   也不行淫乱   我只是被诊断为 Chicken - Phobia        亲爱的小狗不要咬我,我是一个乖孩子   这些都是孩子将其对父亲的恐惧   移置到动物身上的结果        2008 3 1 PM12:53        徐凌 于        ■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连锁机构■     重庆治疗室

    回復這位咨詢恐怖癥的朋友的文字:

    有一個誤區,特別是在豆瓣上的一些心理學小組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是職業性、建設性和操作性的, 決不是僅僅是一般的咨詢和指導層面的,人的問題在于認知和行為脫節,多是內心沖突和潛意識層面、就該置于專業的治療聯盟和治療情境下考量與操作。而多數朋友希望在這里提出問題、得到解答;心理咨詢特別是心理治療不是問題解答層面的。而您問到的恐怖癥已經屬于神經癥乃至人格障礙層面的問題、是心理疾患,不太可能僅通過文字、給予所有有此癥狀的朋友一個百試不爽的絕招和應該怎么辦的建議。建議的話就是尋求當地的專業心理衛生機構的專業診治、同樣有非藥物性的心理治療機構。而試圖在網際尋求一知半解的心理學愛好者或者不具備心理治療從業資格的愛心人士的解答、對于當事雙方都將是一場災難。另外、由自己制造的、想象層面的恐懼是我們難以克服的,撤除我向攻擊、解決過往的造成恐懼的生活/心理事件是有效途徑。 祝好!!

    回復無端質疑本人職業素養的人士的原文:

    “樓上朋友是位專業人士,還是心理學愛好者?多謝提醒!上述文字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職業性的,二是文學性的;個人從2003年出版詩集到如今的詩作都是文學性的,歡迎從文學和詩藝的角度交流探討;對于職業性的表述和給予豆友的解答,請從專業角度跟帖討論,批評可以,但請勿涉及人身,否則本組長有權予以封禁。醫學本科畢業、93年開始從事醫學臨床工作;再到心理治療方向研究生畢業、專業從事心理治療工作近五年來,對于自己的“幫助”一直在進行,專業的常規化的自我分析以及上級、朋輩督導、心理動力小組一直在有效運作。焦慮?首先是一種情緒!但您所謂“似乎可以感到”,是基于揣測還是推理?抑或是專業層面的反移情?心理師首先是人、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需要面對的!但是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固有的成長當中習得的關系模式或者相對脆弱的防御機制,沒有上升到神經癥階段對于職業和為人來說不是致命的問題。森田療法的創始人森田正馬在學醫之前就是一位神經癥患者,在成為精神科醫生后創立了森田療法。本人是專業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心理師,精神分析的鼻祖,心理學泰斗弗洛伊德認為自己有較嚴重的強迫質。但這并不影響他的成就。      說回到焦慮,人的一生就是在應對出生后與母體分離的持續的焦慮,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作为对一种危险情境的反应而产生的,與其說是一種癥狀、不如說是一個防御機制。而人生就是在處理依戀與分離的焦慮。最后送你一句基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話:“人際關系的本質就是誰為誰承擔焦慮”。一位醫生有焦慮、并不妨礙他診治病人的焦慮。一位患了感冒的醫生同樣可以治好病人的感冒。一位癌癥專家最后死于癌癥這并非笑話,也一點都不影響他的學術建樹和口碑。     

    何況,您只是似乎可以感到“你本身带有一种伴随多年的、深重的焦虑”!你所謂的先“帮自己”那只是外行的說法,職業性的自我分析和同行督導、案例分析是職業心理治療師的法寶。也是一直進行的工作。您就不要杞人憂天了。謝謝! ””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解放碑艺术治疗室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26:05

    社交恐懼、廣場恐怖、幽閉恐懼癥、被害妄想、對小動物或特定事物的恐怖,都需要分型診治。有些用行為主義的系統脫敏或滿貫療發有效、有些用認知領悟療法有效;有些則需要運用催眠或動力性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不一而足。心理機制中的一種移置現象,需要置于治療聯盟中予以考察和診治,比如潛催眠、意象對話、精神分析的自由聯想技術。

    心理師首先是人,會有作為人的糾結乃至癥候~

    跟一个心理治疗师做朋友,或者建立職業性治療聯盟,首先要把他做常人来看待!而要求他把工作状态带到生活中或者要求他是一個百毒不侵的圣人,那樣无异于在謀殺他!要求一个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面面俱到,在朋友交往中給予时时的指导,不能有任何瑕疵、不能有任何情緒起伏乃至負性情緒。這本身就是在强人所难,就如同要求一位内科医生朋友说:“你不能戾患感冒、否则我就置疑你的职业素养…”    其實軀體疾病的患者不會這樣苛求醫生,但是在心理治療領域,卻經常有這樣的慣性思維:“你自己還焦慮呢,你自己好了再治療我!”潛臺詞就是你沒有資格做我的心理師,你必須是圣人,才能治療我,你有焦慮、你還在和妻子吵架,你怎么治療我的婚戀誤區?——這本身就是刻意模糊邊界的有害抑郁癥的自動思維模式。心理治疗的原则中,关于治疗同盟、朋友之间不可以建立治疗关系、以及收费的设置、職業性督導和動力性小組乃至自我分析、都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做一个柔软的、有游戏精神的大孩子,别动辄在朋友间制造紧张空气,苛求層面的“素质”、“操守”、“职业”,这些名词、及其背后莫名其妙的道德感与张力、就如同孔子发明的“君子”与“小人”一样变态!它绝对没有幸福感来得实在!让朋友更加朋友,专业更加專業!

    曾經给一些在網際不停釋放焦慮的朋友每們的建议:      请不要再糾結在诸如:强迫、焦虑、思考、姿态、症状等内部精神交互作用中。好好学习、工作、恋爱、生活。走出自己、撤除我向攻击。发病时是青春期、典型的神经质症、过度关注自我引发的强迫情结;那时一个心理医生对你也许是救赎、但更可能是灾难。那时的你更应该接触的是森田:为所当为、顺其自然,带着症状生活。而如今,更应该涉猎一下精神分析。成长经历、关系模式、原生家庭关系、防御机制等等……          “精神疾病”或者只是一个荒诞的说法,因为似乎只有我们的身体才能罹患疾病,而我们的心灵生病只能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心理问题不该像感冒一样是疾病。虽然、在行内我们称抑郁症为——“情绪感冒”。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就像是出故障的电视机与令人讨厌的电视节目的关系。当我们说心灵“生病”时,我们即错把比喻当成了现实,就好像看电视的人因为不喜欢她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而准备去维修她的电视机一样。

    我們正視我們彼此的問題,职业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分析。自我体验朋辈及上级督导是非常重要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投射与投射性认同、是人就难以避免,扎实的理论基础、合适的理论取向与流派、专业的持续的督导制度、是必须的保障、就如同2008年5月份,以左岸方舟心理咨詢事務機構為主的,重慶12355心理疏導服務團、第二批志愿者團隊在綿陽、北川地震灾区做心理危機干预工作后,本人在總結發言中認識到的——作為人卷入是必然的!哭泣、無助、反思、在自我攻擊中開展災后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但作为一个职业心理师、对于卷入的自知是必须的,正視自己的負性反應,看低自己、沒有人是萬能的,没有人是万能的和百毒不侵的,心理学是科学,是科学就要承认局限性。另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从来都不是说教、洗脑、思想工作和反复的劝解,那不是专业的互动的操作性的和科学的咨询关系……

    連弗洛伊德都承認他本人具有較強的強迫特質與人格、他對榮格說過,如果他被確診有神經官能癥的話,則應該是強迫癥那種。弗洛伊德受到了和強迫性人格中那些寶貴品質密不可分的時刻存在的緊張感的折磨。他對數字抱有一種迷信態度,比如及其迷信61和62這兩個數字,他堅信自己將死于61或62歲;這些迷信想法通常與強迫性程式和對死亡的著迷相結合。這在強迫性神經官能癥的病例中較為普遍。        厄恩斯特.约内斯注意到,与很多其他创造性天才类似,弗洛伊德在怀疑和轻信之间特别摇摆不定。尽管弗洛伊德病不相信19世纪末期诱惑了许多科学家的灵巫术和唯灵论,但他确实对数字的超自然意义抱有非理性的坚信,对心电感应也不乏热情。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解放碑艺术治疗室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26:25

    真假心理治疗师的识别

     和其他新兴行业一样,心理治疗界也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在昆明,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位妇女,在大街上看到一家挂着心理治疗牌子的诊所,就进去咨询,那位治疗师说自己是义务帮助人的,不收费,没几分钟,就和咨询者吵了起来,因为他给咨询者下的诊断,咨询者不同意,出的主意咨询者不愿执行,治疗师发火了,就叫起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结果,咨询者的问题没解决,还窝了一肚子的气。这就是后来报纸上曝光了,令心理治疗界的人哭笑不得,这位 “治疗师”显然不是真正的治疗师,因为他破坏了心理治疗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一般来说,虽然心理治疗有各种流派,各个流派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一些基本的治疗规范和治疗伦理是无论哪一个治疗师都必须遵守的。这些原则也是鉴别真、假治疗师的试金石。      首先,一个真正的治疗师从事心理治疗上的第一课就是要把咨询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治疗师是不会使用任何对咨客有伤害的治疗技术的,美国有位性心理治疗师,叫咨询者脱光了,一边手淫,一边骂脏话,还有位儿童治疗师,用打骂的方法进行治疗,不管他们有多玄妙的理论,但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治疗的伦理的,所以,被揭发以后,他们都被吊销执照,受到法律处罚。      保护咨询者的利益就包括了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为咨询者保密是治疗师的责任,如果有治疗师,在咨询中老跟你说他的治疗技术如何如何的好,还告诉你几个真实的咨客的姓名和治疗细节,而又不声明他这样做已经征得了其他人的许可,这样的治疗师肯定是违规了。      为保护隐私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治疗师就必须在专门的治疗室里做治疗,而不会随便和咨询者在茶馆里,在门诊的诊室里大开着门,到咨客的家里去做治疗。除非有特殊情况。治疗师也不会轻易接受咨询者的送礼和请客,更不会索要红包了。      但治疗是必须收费的,义务治疗的情况很少很少,治疗师主动不收费的情况绝无仅有。收费意味着心理治疗和外科手术一样,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操作,而不是朋友吹牛聊天,不是和尚、牧师的传经送道,在交费的过程中,咨询者也要领悟到,心理治疗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每星期找个人聊一个小时,自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的。治疗收费是很严肃的,治疗师不会任意的涨价或降价,治疗如果无效,也是不退费的,就想做了外科手术,病还不好一样,没人会想到要医院退费,我们不可能要求治疗的成功率是100%。当然,医疗事故就另当别论。      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治疗技术的应用也是鉴别真、假治疗师的参考依据。心理治疗要求保证纯正的治疗关系,而尽可能减少有其他人际关系的干扰。所以,治疗师是不会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做治疗的,也不会和咨询者谈恋爱、谈生意。无论哪一种治疗流派,都是禁止和咨询者发生性关系的。      有时候,咨询者会遇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的“治疗师”,他们在“治疗”中动不动就给咨询者下诊断,“你这是什么什么问题”,“你这样不对!”,“你这样不好!”,“你怎么对得起你的父母(爱人)呢?”。我还听说过,有一位政治老师转行的心理治疗师对咨询者说:“如今改革开放,你受了些西方腐朽思想的腐蚀,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年轻人,要振作起来,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许多政治老师转行的治疗师都很优秀,这里只是特例)实际上,真正的心理治疗师在治疗的初期是很少作价值判断的,心理治疗和家长、朋友的建议,老师的教育都不同。比如说,有一位咨询者告诉我,曾有治疗师对她说:“那你就离婚吧,有什么好犹豫的!”我只好说:“看来那位治疗师希望你能尽快得摆脱困境。但好像你的困难就是不能做出离婚还是不离婚的决定,这让你很苦恼!”咨询者立即很激动的说:“是啊,多少朋友亲戚都叫我离,我要能离早就离了,何必来做治疗。”(上面这段对话是根据治疗经验虚构的,真正的治疗片断不能在此公布)治疗师不是邻居大妈,不会插手你的现实的生活,她/他只解决你的心理问题。一个穷人,要是为没钱苦恼,心理治疗师是帮不上忙的,一个富人,老担心自己没钱,为此苦恼,心理治疗是可能有些帮助,要是他明明很有钱,还认为自己赤贫如洗,心理治疗师可能还会邀请精神科医生一起来帮助他。      当然,上面讲的许多方法有时候是很难判断的,即便是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会犯以上的错误。      所以,我们还有些“硬指标”可以在座心理治疗前就能判断心理治疗师是否合格:      1. 咨询者可以要求治疗师出示有关的学历,培训经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有些治疗师在治疗前就会对咨询者介绍自己的经验、学历、社会声誉等,在中国人看来,这治疗师也太不谦虚了,实际上,这是国外的治疗师常做的。      2. 中国目前的心理治疗师集中在各级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专业心理医院,大学里的心理咨询机构,独立开业的很少。这些机构的治疗师一般都受过专业培训,如果是找独立开业者,要求治疗师出示职业资格证明是可行的,真正的治疗师不会为此生气。      3. 治疗师在治疗之前都会和咨询者签订治疗合同。很正规的治疗师会和你签订书面合同,对治疗时间、地点、收费、治疗中的伦理原则、治疗师和咨询者的权利等等都有较明确的说明。有些地区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书面合同,但治疗师也会和咨询者达成口头合同,以上所说的各项在口头合同中也有体现。      有一部美国电视剧,说有位女士做治疗后,对治疗师崇拜的五体投地,有一天,她在一个公众场合无意中发现她的治疗师在挖鼻孔,令她大为光火。其实,治疗师不是神仙圣人,和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有各式各样的困扰,也有各种恶习,也会心理失调,也会生气发火。但治疗师是不会利用治疗的机会来损害咨询者的。这是鉴别真、假治疗师的恒定标准。中国目前的心理治疗才刚刚起步,实际水平和媒体的宣传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做心理治疗的人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必要的,祝愿咨询者们都能找到合适的治疗师。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26:43

    贴标签,症状学的诊断的弊端,以及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帮助、指导、解决问题的误区:          症状学诊断的弊端            现象学诊断,非病因学诊断,所以不科学     静态的诊断          贴标签     造成医源性的问题     造成医患关系的隔离            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诊断            动态的诊断     关系的诊断: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自我的功能     去诊断            两个疾病的诊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中国的精神科医生,都必须补动力性精神病学这一课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34:50

    『成為病人』

    http://www.douban.com/note/39618450/

    《符號的斷裂》詩集扉頁: 詩人心理師/徐凌(2001年 于 浙江、紹興、斯宅)

    心理治療的目的,并非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而是試圖“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面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與堅定。而這正是治療師在不斷努力獲得的能力。精神分析師同樣也會有情結、盲點、局限的時候,這僅僅因為:治療師也是人;或者這樣來表述:當他不再是一個普通人的時候,他也就不再是一個好的分析師。了解心理現實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直覺而非分析;因而,了解病人的唯一途徑、或者,就是成為他……

    贾柯梅蒂的雕塑一直使我有着和祥的感受,他们躲进了神秘的我所不知道的伤残之地,在那里维护并延续着自己的孤独。那种孤独是如此地有力,却又那样地轻盈,让人想到雪。那雪护住了一只鸟的爪迹。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1:35:48

    分析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摇篮:    一个人造的心理空间;而这个心理空间就取决于分析师不断忍受“似乎没有做任何的心理工作”之感的能力。

    我的一位来访者跟我说:“医生,请给我一个漂亮的眼罩、蒙起真相、 也算天堂……”

    对他人痛苦的怜悯并不是软弱,当众人熟视无睹时,你却遵从内心的怜悯而行动,这比起随顺他们的残暴来,需要更多的人格力量。

    如果你憎恨某人,你必定憎恨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某部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部分不会烦扰我们。——赫尔曼.黑塞

    人既不是他自己,也不是别人以为的那样,而是某种未知的,但又可以证明其确实存在的不可界定的整体。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4:48:30

    『重庆心理咨询师徐凌关于处女情节的精神分析』

    标签:心理沙龙网 心理师徐凌 重庆心理咨询 左岸方舟心理 处女情结 文化

    關于男性的處女情結,有“潔凈說”、“占有說”……        個人認為比較接近真實的是從性社會學角度的闡釋;而“處女情結”從個體來說一定是一個心理問題,它其實是一個相對嚴重的內心沖突和無以排解的停滯在俄狄浦斯前期的一個泛化的焦慮~        以精神分析的理論取向和角度闡釋會比較另類、但其實又一語中的;我來說說,但似乎有強行分析的意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罷!        這要從母親與孩子的關系說起,試問:男孩最初愛的異性是誰?或者說男人在象征層面和心理歸屬的角度的第一任情人是誰?當然是媽媽!再從榮格的集體無意識以及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考察的原始部落的亂倫恐懼和從人類由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發展;婚姻制度和家庭解構以及對于亂倫的嚴格懲戒都和當時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匹配。      人類的發展在集體無意識當中深藏著對于亂倫的恐懼。結果就推衍出來了,母親是男孩愛的第一位女性,而母親一定是一位非處女;那么當一個沒有在內心推開媽媽的具有分離焦慮或依戀缺失的孩子,再次同另一位非處女有了同媽媽那般深情和親密關系的時候,在象征層面、她就如同亂倫一般擁有了媽媽,而那是他無法承受和逾越的深深的恐懼和無邊的焦慮。      處女情結的男性靠認知、行為都一定很難釋懷。因為他觸及了個人俄狄浦斯前期的焦慮和集體無意識領域的亂倫恐懼。      這在心理動力性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實踐中非常普遍,且多次被印證。譬如婚戀情感范疇、性心理、性取向、性偏好障礙、以及婚外戀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案例。

    诗人\心理师·徐凌 于

    ■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  

    解放碑艺术治疗室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动力性治疗

    重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业机构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4:51:40

    在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范疇、論亂的確是一種禁忌。在原始民族、處女、初夜權、甚至連女性的經血都是一種禁忌;在人類由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發展以及由原始采集、狩獵活動過度到早期農耕社會的狀況都可以考察得到。    弗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作了很好的詮釋,而處女情結基于亂倫禁忌或者亂倫恐懼、當然只是一家之言,是非常精神分析的觀點和視角,或許以偏概全,各位繼續討論!謝謝~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4:51:57

    乱伦禁忌与亲属关系         在绝大多数社会中,乱伦(inceste)不仅是被禁止的,而且还被当作是所有不道德的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于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乱伦禁忌"这样为现代社会普便接受地道观念。"这种禁忌应该完全取决于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的人类本性或社会本性。于是,大家都在当前的个人生活状况或社会生活状况中去寻找决定谴责乱伦的原因。然而,像这样提出问题,是不可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从"乱伦禁忌"的起源角度阐述了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始形式,本文重点讲述这种观念与现代亲属制度的关系,这样可以使我们对亲属制度的产生和它的发展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对乱伦进行压制的最原始形式是外婚制法则(loi d`exogamie 法语)。所谓外婚制,是指禁止同一氏族(clan)的成员彼此篝和的规则。我们现代对氏族这个概念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我们这里对他的定义是这样的:氏族指一群个体,他们认为彼此具有亲属关系,这种亲属关系依据他们共同拥有的特别的记号――图腾来辨别。可见,早期的亲属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图腾而不仅仅是血缘关系上的。原始社会采取氏族组成部落这样的社会结构,同一部落中各个氏族的图腾肯定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同一部落中的不同氏族曲别开来),但是不同部落的氏族却可能是相同的图腾。然而,无论两个人分别属于哪个部落,只要他们的图腾相同,那么不要完全禁止他们发生性关系,这样,他们就不可能建立正规的婚姻,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亲属关系。后来随着氏族的发展,一些氏族结成一个大的群体,婚姻关系在群体的内部也是禁止发生的,也就是说,婚姻的双方一定是来自不同的群体。这是外婚制法则的一种拓展,但法则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氏族虽然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家族完全不同,但仍然了构成了一种家族社会。同一氏族成员自认为他们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也和历来被视为亲属间所特有的那咱关系一模一样。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将外婚制对氏族的存在的意义与乱伦禁忌对亲属关系的意义进行对比:外婚制法则约束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的婚姻关系,乱伦禁忌规范具有同一家族属性的成员的性关系。      家庭关系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被社会组织起来,必然伴随着对乱伦的压制,只有当"乱伦禁忌"完全阻止亲属间的性结合时,社会才能把亲属制度这种社会属性赋予人类:否则,在这一点上,人类社会就与没有家庭属性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了。然而,亲属制度与乱伦禁忌以现实社会中又是同时存在的,亲属制度的存在必然是以对乱伦的压制为前提的。动物之间的亲属关系与人类的亲属制度是有本制区别的:动物界是不存在乱伦禁忌的,所以,它们所谓亲属关系也仅仅是人类基于自身社会对它们之间血缘关系的一种描述。换句话说,动物个体与个体之间只存在有没有血缘关系的问题,而不存在家庭这种社会属性;人类与动物不同还在于人类是以个体组成家庭,再组成社会(只是有的家庭以个人的形式存在)。      中国古代存在近亲结合这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曾经存在,甚至现在一些落后地区还有很多),我们以下来说明这种亲属关系的存在与乱伦禁忌的的关系。我们知道,乱伦指家庭亲属之间发生婚姻或性关系,除夫妻以外。按照这种定义,禁忌应该作用于所有属于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但是,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的家族亲属有近亲与远亲,直   与旁系等等不同的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两对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均等的:比如A。同父同母的亲兄妹(或姐弟)之间的关系;   B。叔伯关系的堂兄妹(或姐弟)之间的关系;   C。姑舅或姨关系的表兄妹(或姐弟)之间的关系。      它们的意义和亲疏是完全不同的。再谈近亲结合的问题,以中国古代为例,近亲结合也只是存在于C关系的近亲之间,对于A、B两种也是绝对存在禁忌的。这可以看出,这种现像与我们讨论的亲属关系是以乱伦禁忌为前提条件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论证它。这就有必要对C的特殊性做一点说明:我们前面提到,亲属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对于C关系,中国古代认为这种旁系亲缘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亲属,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属于同一个家族。从别一方面,C关系的两个个体并不同"姓",而同姓也是亲属关系的重要体现。所以,C关系的亲属制度自然可以不受乱伦禁忌的约束,而且在事实上也为社会所接受。然而,A、B关系与C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A、B关系被认为是我们这里的亲属关系:它们不管是兄妹、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与母子、父女等的关系,在是不是亲属的意义上是没区别的。这些关系从人类开始建立亲属关系的那一刻起就是受乱伦禁忌约束的。      人类社会中亲属制度与血缘制度是同时存在但是不完全相同。现代社会中每个家庭的组成也各不相同,主体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来建立的家庭,但是同时也存在成员之间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后者这种形式的家庭亲属关系,在现代法律意义上与前者(存在血缘关系)是没有区别的,他们之间也不能存在正当的婚姻关系和性关系。也就是说,这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关系,也是受乱伦禁忌约束的。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亲属关系不是用是否存在血缘关系来判断的,比如,合法夫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的夫妻关系是一种亲属关系。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继父在法律上不被允许和女儿发生婚姻关系。很明显,他们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但是血在亲属关系,他们之间发生婚姻关系是属于乱伦行为,必然受到乱伦禁忌的严格约束。如果他们解除"父女"这种亲属关系,才能不受这种禁忌以及法律的约束。既然存在亲属制度,它就必然是以不许发生乱伦行为为前提的;在严格亲属制度下,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固定的,如果有乱伦行为发生,就必然使这种关系多样化,打破了亲属制度的存在基础。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乱伦禁忌是亲属制度的存在前提。如果没有乱伦这个概念,也就无所谓个体间的亲属关系了,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对等的关系,只有是否存在婚姻关系,而这种婚姻关系也只是单纯的性关系。这一点可以从只存在性关系的动物界看出:动物没有乱伦的概念,更无所谓禁忌,所以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亲属关系,通常人类依照自身所描述的关系是没有发生乱伦行为的前提下做出的,而这种乱伦行为是时有发生,乱伦禁忌是不存在的。      本文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乱伦禁忌是亲属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总之,如果没有这种禁忌,而任乱伦行为发生的话,人类社会在这方面就与动物没有区别,即使存在所谓"亲属制度",存在所谓"亲属关系",也是完全不同于现在这种单一、固定关系亲属关系。而这种"亲属关系"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08 14:52:19

    與其說是處女情結不如說是處女禁忌,而這在許多原始民族中非常常見! 處女禁忌演化為處女情結,或許正好暗合精神分析理論的反向形成的防御機制,是社會心理和集體無意識層面的吧?

  • 诗人心理师徐凌

    诗人心理师徐凌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 组长 楼主 2009-11-18 13:33:18

    『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CBD中心、美美百货、阿玛尼西部形象店侧、青年路7号、时代豪苑D座2907室;重庆克莱因蓝心理文化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重庆左岸方舟心理咨询事务机构、诺方舟精神分析诊所、三點三刻心理沙龍●C`est LaVie、重庆精神分析小组;左岸诗吧;非药物性、动力性精神分析取向、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中心;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