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課程綱要
乐浪公(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課程綱要 科 目 代 碼: 科目名稱(中文):東北亞民族與文化 科目名稱(英文):Northeast Asia:peoples and cultures 全/半年:半年 必/選修:選修 總學分數:2 每週上課時數:2 授課教師: 教師專長背景: 一、教學目標: 1.探討東北亞日韓兩國民族與文化之起源、發展、與中國的互動關係。 2.瞭解日韓兩國的民族性格、現代化歷程中的文化演變,使學生認識日韓現代文明與社會特性。 二、教材內容: 教學主題如下: 1. 日韓民族起源 2. 上古文化型態 3. 中國文化的影響 4. 傳統生產模式與經濟型態 5. 近代的西力衝擊 6. 現代思想的薰陶 7. 現代民族性格的鎔鑄 8. 現代社會變遷與全球視野 三、實施方式: 1.課堂講授為主,並指定閱讀參考文獻資料。 2評量標準:課堂出席率10%、期中考40%、期末報告50% 四、參考書目: 刁書仁《明清東北亞史論》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下出積與《日本宗教史論纂》東京:櫻楓社,1988。 于桂芬《西風東漸: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小倉和夫作,陳鵬仁譯《中國的威信‧日本的矜持:迎向東亞國際關係的再建構》台北:星定石文化,2002。 方長安《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係》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水野祐《日本民族文化史》東京:雄山閣,1970。 犬塚孝明《明治國家之政策與思想》東京:吉川弘文館,2005。 王秀文,孫文《日本文化與跨文化交際》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王秀文《傳統與現代:日本社會文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王勇,王寶平《日本文化的歷史蹤跡》杭州:杭州大學,1991。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加藤周一著,葉渭渠、唐月梅譯《日本文學史序說》北京:開明出版社,1995。 加藤周一著,葉渭渠等譯《日本文化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 平木實《朝鮮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87。 本山幸彥《明治思想之形成》東京:福村書店,1969。 白柳秀湖《日本民族論》東京:千倉書房,1942。 石田一良著,許極燉譯,孫宗明校注《日本文化:歷史的展開與特徵》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成中英主編《本體的解構與重建:對日本思想史的新詮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江上波夫編《日本民族與日本文化》東京:山川出版,1989。 佐藤正《日本民族性概論》東京:大空社,1996。 李永熾《日本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 李永熾《日本式心靈 : 文化與社會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91。 李永熾《從江戶到東京》台北:合志文化出版,1988。 李光濤《中韓民族與文化》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8。 李亨求著,申鉉東、龜田博譯《朝鮮古代文化之起源》東京:雄山閣,1995。 李卓,高寧《日本文化研究 : 以中日文化比較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李炯才《日本:神話與現實》台北市:遠流,1996。 李恭蔚《東亞近代史:近代中國與日本的傳統與現代化》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李雪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村上重良著,張大柘譯《宗教與日本現代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 沈善洪主編《韓國傳統文化,文化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周佳榮《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5。 周昌松《日本社會文化概覽》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0。 周維宏,砂山幸雄《世紀之交的抉擇:近代中日韓三國歷史發展比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 岡正雄《日本民族之起源》東京都:平凡社,1970。 岡邦俊《現代日本宗教史》東京:三笠書房,1941。 東京人類學會編《日本民族》東京:岩波書店,1935。 林屋辰三郎《近世傳統文化論》東京:創元社,1974。 松本一男,歐陽文譯《中國人與日本人》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公司,1988。 武心波《當代日本社會與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河合隼雄著:廣梅芳譯《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台北:心靈工坊,2004。 芳賀登《日韓文化交流史研究》東京:雄山閣,1986。 邵毅平《韓國的智慧:地緣文化的命運與挑戰》台北:新潮社,2004。 金文學《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新東洋三國比較文化論》東京:白帝社,2003。 金宅圭《日韓民俗文化比較論》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2000。 金兩基《日本文化 韓國習俗:比較文化論》東京:明石書店,1999。 金貞培著,高岱譯《韓國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金得榥著,柳雪峰譯《韓國宗教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南博著,邱琡雯譯《日本人論 : 從明治維新到現代》台北:立緒文化,2003。 南博著,劉延州譯《日本人的心理》上海:文匯出版社,1991。 姜在彥《朝鮮之開化思想》東京:明石書店,1996。 姜在彥《朝鮮西學史》東京:明石書房,1996。 後藤昭雄著,高兵兵譯《日本古代漢文學與中國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6。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柳田聖山著,何平、伊凡譯《禪與日本文化》南京:譯林出版社,1991。 韋旭升《朝鮮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孫進己,孫海主編《高句麗渤海研究集成》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4。 家永三郎著,劉績生譯《日本文化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宮西一積《近代思想與日本的展開》東京:福村書店,1960。 徐松石《日本民族的淵源》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67。 柴田實著《日本庶民信仰史》京都:法藏館,1984。 格里克拉克著,歐陽文編譯《日本人:揭開日本人的真面目》台北市:新潮社, 1988。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側面》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4。 高增杰《東亞文明撞擊:日本文化的歷史與特徵》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張如意《日本文學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張志立,王宏剛《東北亞歷史與文化》瀋陽:遼瀋書社,1991。 張英,曹麗琴《韓國經濟政治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曹永玓《現代日本大眾文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梅原末治《朝鮮古代文化》東京:國書刊行會,1972。 梅棹忠夫《日本文化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社,1992。 笠原一男《日本宗教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77。 郭鎮之《跨文化交流與研究 : 韓國的文化和傳播》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陸培春《日本與日本人》吉隆坡:長青書屋,1984。 喬.傑瑟夫(Joe. Josoph)著,林君彥譯《奇異而不陌生的日本人 = The Japanese strange but not strangers》台北:正中書局,1994。 朝鮮史研究會編,旗田巍監修《古代朝鮮與日本》東京:龍溪書舍,1974。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日本朝鮮研究所譯《朝鮮文化史》東京:朝鮮文化史刊行會,1966。 渡道亮太郎《日本民族特殊性論》東京:大空社,1996。 湯重南《日本文化與現代化》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費正清, E.O.賴肖爾,A.M.克雷格著;黎嗚等譯《東亞文明:傳統與變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馮瑋《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樂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黃定天《東北亞國際關係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黃枝連《東亞的禮義世界:中國封建王朝與朝鮮半島關係形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黃枝連《朝鮮的儒化情境構造:朝鮮王朝與滿清王朝的關係形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新渡戶稻造著,吳容宸譯《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台北:先覺,2003。 楊永良《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的光與影》台北:語橋文化,1999。 楊昭全《中國-朝鮮‧韓國文化交流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 楊渭生《宋麗關係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楊寧一《瞭解日本人:日本人的自我認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楊薇《日本文化模式與社會變遷》濟南:濟南出版社,2001。 葦津珍彥《武士道 : 戰鬥者精神》東京:神社新報社,2002。 葉渭渠,唐月梅,高洪《櫻花之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葉渭渠《日本文化史》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鈴木范久著,牛建科譯《宗教與日本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永智《中朝關係史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樊和平《儒學與日本模式》台北:五南圖書,1995。 潘乃德 (Benedict, Ruth) 著,黃道琳譯《菊花與劍 : 日本的民族文化模式》台北:桂冠圖書,1991。 潘光旦《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較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稻葉岩吉《日麗關係》東京:岩波書店,1934。 蔡茂松《韓國近世思想文化史》台北:東大圖書,1995。 鄭判龍,李鍾殷《朝鮮 : 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鄭學稼《日本史》台北:黎明文化,1977。 濱田耕作《日本古文化》京都:同朋舍,1988。 魏常海《中國文化在朝鮮半島》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魏常海《日本文化概論》北京:世界知識,1996。 麗月塔著,王曉霞等譯《紳士道與武士道:日英比較文化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1。 鶴見俊輔《現代日本思想史》東京:筑摩書房,1991。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民... (爱读书的熊)
-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爱读书的熊)
- 《剧本选》〔精装〕中央戏剧学院编(1-98册) (爱读书的熊)
- 满剌加国资料汇编v1.3版 (爱读书的熊)
- 國家名號翻譯 太不一致、不相稱了 (爱读书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