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的由来
血神皇(www.55h.cc)
每年四月初八,人们都到马鞍山去逛庙会,烧香磕头,求个吉利。可是这座山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呢?为什么又叫马鞍山呢?提起这件事,有这么一段故事。 宋朝,有个女英雄叫穆桂英,她出生在一个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的家里。刚生下来时,父母看她有几分英气,就取名叫桂英。桂英从小跟父母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又读懂了不少兵书。 十八岁那年,父母为她找了一门好亲,把她许配给大将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他们择了一个良辰吉日,成了亲。 晚上,人们都散了,洞房里红烛还亮着。桂英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杨宗保过来揭盖头,她就自己揭开了。只见那杨公子愁眉苦脸的,桂英上前问道:“你怎么了?有 什么不顺心的事吗?告诉我,也好为你分担一些忧愁。"杨宗保告诉桂英实情:“这几天,辽兵又来侵犯大宋江山,百姓又不得安宁,皇上想让我去出征,你说我怎么不愁呢。” 桂英说:“我愿意随你前去。”“那不行,你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怎么能出征呢?"杨宗保说,这次出征山高路远,你一个弱女子怎么能行?再说,父母恐怕也不会愿意。”“只要为了百姓安宁,我愿意去。”桂英坚决地说。 第二天天亮,杨宗保点了精兵五万,带着桂英出征了。 他们来到宁夏,只见到处是荒山野岭,死尸遍地,百姓哭天嚎地。他们便安营扎寨,准备迎敌。一天,有辽兵前来挑战,桂英一听,顿时有了精神,立即披挂、跨马杀出营盘,见到对面那个手握大斧的家伙,话也不搭便冲了上去。辽将见来的是一个女子,有点扫兴,可他们万没想到穆桂英有这么一身好武艺。打了几个回合,那个辽将就败阵逃跑了,桂英只好收兵回营。 杨宗保说:“没想到夫人还真有两下子,头一仗便旗开得胜了,回去一定为你报功。” 正说着,忽听外面兵丁报道:“有更多的辽兵偷袭来了。”杨宗保、穆桂英马上出营迎敌。这一仗,敌人兵多将广,杨宗保身负重伤,辽兵步步逼近,他们只好撤兵,军中一切大事都由穆桂英掌管。本来穆桂英想显显自己的本领,可是没想到丈夫身受重伤,兵将的粮草又接济不上,只好退兵到黄河以东。 穆桂英的人马撤到横城一带,由于断粮缺水,已是人困马乏了,她只好下令就地休息。将士们把马背上的马鞍全都卸了下来,堆在了一个山坡上。正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追兵又渡河了,穆桂英指挥兵马撤退,下令:“所有将士立即上马,马鞍子不要了。”等辽兵到了这里的时候,追到的只见是满山坡的马鞍子,大队人马连影子也没见着。 为了纪念穆桂英,人们便把这个山称马鞍山。这山上还有一个碗口粗的眼,据说是当年插大旗的地方,后人称它为旗杆眼。后来,人们又在山上修了一个寺院,取名甘露寺,直到现在,这个寺还在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辟谣】耿弇屠城三百并非屠杀,汉代三国屠城是攻破城池之意 (血神皇)
- 88888 (血神皇)
- 被遗忘的白马山:中国万岁军竟遭韩国白马师击败 (血神皇)
- 押沙龙:清官之死 (血神皇)
- 谁说传统武术不行?民国10大高手,霍元甲、黄飞鸿只能排倒数 (血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