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芙蓉镇》 -叙事策略
刘 立春
叙事策略 叙事电影,可以说是一次愿望的满足。但这满足需要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因而在这个兴奋逐渐加强的有限长度内,满足的高潮不能提前,同时累计的过程也不能中断。正如满足所带来的极度愉悦和绝望所造成的深刻恐惧都会将人从梦中惊醒,这种情景也会使观影者从电影中提前出现自我反思,电影叙事将无法继续展开。因此,电影为了能够保证欲念运动的进行,为了使观影者始终为电影所提供的影像所迷惑,就必须采用一种适当的叙事策略,其关键就是延宕,在保持必要的紧张性的前提下,延宕从始点到终点,从动情到高潮的过程,对于观影这也就是延宕他的期待,拖迟满足的时间。通过各种延宕,一方面不断增加愿望的期待强度,另一方面也增加欲望的满足强度。观影者始终处于前快感的兴奋中跟随电影叙事进程进入高潮。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影导演都能准确地掌握这一叙事策略。相当部分中国电影或者是过早进入高潮而造成虎头蛇尾,或者缺少叙事过程中期待欲望的积累和延续,而显得平淡拖沓。而《芙蓉镇》却显示了谢晋特殊的叙事才能。他用相当经济的画面和经过精心选择的场景,使女主人公胡玉音引起了观众的关怀、珍惜和热爱。接着对立项李国香的出现,使观影者立即以极大的兴趣关注胡玉音的命运。胡玉音的不幸(这种不幸最突出的就是失去了所有的男人,而电影则极少表现她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日常生活中的不幸)引起观影者的同情时也产生了一种期待,希望胡玉音能重新获得男人,获得比过去失去的一切还要值得的奖赏。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影片先是排除了谷燕山、黎满庚成为带给胡玉音幸福的那个男人的可能,继而又推出了一个一度被大家忽略的秦书田。期待明确化了,但阻力重重。先是胡玉音对秦书田的怨恼,影片则通过扫街的机会使他们相互了解。然后是政治势力阻止这对黑夫妻的结合,他们则终于以机智争取到婚姻的权利。但由于李国香的致命一击,这个几近团圆的爱情结局被打破,高潮再一次延期。于是在观众的期待中,秦书田终于出狱,政治的解放与欲望的解放隐喻性地凝缩在一起。最后,观影者的愿望也在期待的实现中获得满足。 这是《芙蓉镇》在叙事策略上的成功,它使观影者产生期待,然后又使这期待逐渐加强,在外在情节上是山重水复,而在逻辑上却又柳暗花明,在每个转折点上都化险为夷,在每个兴奋点上都延迟高潮得到来。当然,从这角度看,我们无疑会觉得《芙蓉镇》最后秦书田的出狱和他与胡玉音的重逢来得太容易也表现的太平淡。观影者的心理准备与影片所提供的影像世界不相称,累积起来的期待和愿望没有得到一个尽情的机会。从经典电影叙事看这当然是败笔,但它也正是谢晋那种温情脉脉的意识形态观念的结果,他对扮者进行操纵的那种能指的力量,节制着扮者自身和观影者的所指的自由流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编剧培训基础班将于2016年9月1日开课,现在开始报名——刘立... (刘立春工作室)
- 找编剧,写抖音1分钟左右剧情 (罗宾)
- 寻短剧编剧!短剧剧本!短剧高手看过来! (Lily)
- 招短剧编剧!单本2w!!!!!! (狐狸yolo)
- 多个短剧项目求编剧~ (Weisukil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