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翰林匾额博物馆见闻
来自:水晶头骨(跪求《识骨寻踪》第三季种子)
藏是对历史的一种诠释。把散落的、割断的、零碎的收集整理为集中的、连续的、完整的,是对人生性格、智慧的一种修补。这后面一定会有诉说不尽的故事和百解不开的情结。在上海朱家角西井街的阿婆茶楼,在这座名为“翰林匾额博物馆”的藏馆内,馆主唐昌科以10多年的时间精心收藏,以藏有匾额一千多块,在国内匾额藏家中堪称首屈一指。 藏馆内有一幅“名家耆福”匾额,是谭延闿为老朋友生日写的贺词,谭延闿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会元,殿试二甲三十五名进士,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组织湖南宪政工会。宣统元年(公元1909)任湖南省咨议局局长,1912年参加国民党,历任湖南省长兼督军、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同时,他又是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 2005年10月22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家人专程来翰林匾额馆参观。翰林匾额博物馆珍藏的孙中山题有“至性过人”楷书的匾额摆在一楼展览室的中央,这是一方尘封80余年的匾额,长2M,高0.7M,在匾额的右下方,刻有“大总统题褒”,中上方则是一枚3寸见方的“荣典之玺”印章——这是中华民国政府用来表彰或庆典的印章,至今仍在中国台湾。翰林博物馆对这方珍贵的匾额,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找出“至胜过人,与物无伤”这句话,原是出自三国时期稽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形容人的性情淳厚,至于孙中山为什么要给这位“李彭氏”匾额,这李彭氏又是何许人,都有待于求证。 根据匾上左下方题刻的时间“中华民国十三年秋月谷旦“,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朱顺龙教授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当时孙中山已经卸任临时大总统,在广州重组中国国民党。因此,这匾额应是当时民国大总统曹锟的手迹。这块唤起些许民族血泪记忆的匾额到底是何等出处,很多历史之谜有待专家和收藏爱好者考证。 以科举为主线,办起了翰林匾额博物馆,为的是拯救性地保护研究“匾额”这一极易损毁、濒危的文化遗产。翰林匾额博物馆与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匾额文化研究室”,成为国内首家研究匾额文化的专门机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专业型创业寻求合作 (Yamy)
- 大理椿颂酒店招募合伙人 (傑)
- 旅行社交平台招募(大理站) (卡卡987)
- 【成都/杭州】相亲项目寻找营销和活动策划合伙人 (倪老师)
- 病理医生 (狂劲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