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白话中关于“钱”的叫法
来自:邕生(当年屙尿射过界,今日屙尿滴湿鞋)
南宁白话属于粤语子方言,而粤语是中国古老的方言之一,形成于中古时期,因此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汇。社会不断进步,而粤语流传至今,又融合了近现代的许多新兴词汇。粤语中关于"钱"的称呼不少,而且很有意思,充分体现了粤语的存古,也表现出粤语的包容和幽默。 南宁白话关于钱的叫法跟广州话很相近,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下面是南宁白话中关于"钱"的叫法。 一.银纸。 一说叫银子。中国古代多数时期采用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因此粤语成钱为银子。但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粤语形成于宋朝时期,宋朝和明清两朝不同,采用的并非银本位,而是铜本位,即以铜为主要货币。当时白银稀少,极其贵重,因此流通交少。而一般百姓接触更多的是铜钱。而且粤语用来称钱的单位为“文(音变为白话“蚊”)”。而且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而包括两广在内的不少南方地区,也流行纸币。因此"银"作为财富价值象征,“文”是当时流通铜钱单位,"纸"表明的流通纸币,因此粤语中称"钱"为"银纸"也许更为贴切。 例句:今朝早想去中山路食粉,但系冇带到银纸,先借十文(蚊)畀我。 二、X文(蚊)、X文(蚊)钱、X文(蚊)纸、X文(蚊)鸡(X代表钱数值,如,一块钱也可以叫做一蚊、一蚊钱、一蚊纸、一蚊鸡) 粤语中钱也被成为"蚊",通常认为是"文"的音变,据说广州某些地区还是读为"文",这是用古代铜钱单位"文"来指称"钱"。 其中最为特别的是“X文鸡”这一称呼。百度百科上解释是:“一文鸡”的叫法起源于清末。当时墨西哥银圆(银质硬币)经广州大量流入中国。因为成色好,含银量极高,于是成为当时中国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因墨西哥银圆上面铸有鹰,于是幽默的广东人戏称该鹰为"鸡"。这就是“X文鸡”叫法的由来。 pis:“X文(蚊)纸”这种说法已经很少了,记得小时候在亭子买果,经常听到果农经常这么表达,例如:香蕉五蚊纸一梳。 三、“水” 用水表示钱财不是粤方言所特有的,其他方言也有,如“油水”、“薪水”等等。关于粤语中水指代钱财这一用法据说来源于江湖行话或秘密语,产生于清代(这一说法出自陆镜光、张振江的文章《香港粤语表钱财义的“水”》,详细内容请自行查阅,有点复杂,此处不做拓展)。 10元:一兜水(一兜) 100元:一嚿水(一嚿),嚿【gau4】音类似与普通话的“狗”,粤语量词,意为块。 1000元:一扎水(一扎),其中“兜”、“嚿”、“扎”似乎都是量词。 *10000元:一皮嘢(一皮)、一粒嘢(关于一万块的说法我没听过……) 四、毫子(毫) 毫子意为小银币。在粤语中表示一元钱以下钱币,即钱单位的中“角”,如“一角钱”成为“一毫(子)”,以此类推。 五、锑仔 南宁白话对硬币的称呼。关于这一称呼起源可能是受1931年曾经在湖南贵州一带出现过的“锑币”影响。 pis:关于冥币的称呼 冥币某种程度也算是“钱”,天地通用而已。 1.金银纸。方形,中间有金或银色小方块,我家过节祭祀还会烧,有时直接烧,有时叠成元宝状烧。 2溪钱(一说叫“鸡钱”,“鸡钱”可能是误读)。应该是一种特别的黄纸,家里用的是一种长方形,上面有不明显的洞,一边是锯齿状,可贴可烧。 3.纸钱。通常是印有玉皇大帝图案的冥币。 *六 、【ngau4】音同白话的“牛”、【haa1】音同白话“虾”据说这两种也是钱的叫法,在七八十年代盛行,不过现在不常听到了。 以上就是关于南宁白话“钱”的叫法。有什么错误之处欢迎指出,有遗漏也希望大家继续补充完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解放路骑楼消失了三分之一 (三菜一汤)
- 认真找个90后女朋友 (森屿暖树)
- 情绪稳定可以靠后天养成吗? (佳佳8887)
- 南宁线下茶话会活动 (Moment's)
- 到处在广西出差,感觉再有两个月广西所有县应该都去完了 (最伟大的S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