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情绪导致的疾病与掌纹变化[转载]
觉初先生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自己常感到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人们为什么会焦虑,这与人的特殊性格倾向有关,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完美主义倾向过度 追求十全十美的人,因为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完美无缺,所以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事物上,其实他想要做的未必都是有用的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即有很强的占有欲、控制欲,于临床上常称这些人具有强迫倾向。 比如说在清洁方面,有些人喜欢让自己的周围保持绝对的干净,于是为了要符合自己这种标准,他整天都得忙着打扫、擦拭,做这些反复的工作,甚至连枕头套、床罩都得每天清洗,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在这些清洁工作上。 太具有完美主义的人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时,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焦虑感,觉得浑身不对劲,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得要今日事今日毕不可,一旦碰到什么事没法马上做完时就会紧张万分。倘若跟别人一起做事时别人不根据他的满意标准来做的话,他也会觉得如坐针毡。 二、自卑倾向 有些人深信自己的容貌、身体上的特征、口才、表情、学业成绩、体能状况处处不如人,由于坚信不疑以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每当跟别人在一起时这种想法就蜂拥而出,使其无法放轻松来跟人交谈或交往,总觉自己很差,或者是自己处处不如人。 由于这种人过分强调自己的缺点而同时拿别人的优点来跟自己比较,因此他永远也无法去除掉这种自卑感及不安全感,而出现焦虑。 三、过度关心自己 主要是指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过度关注,这类型的人,当他发现到自己有任何的身体症状时他会非常紧张而马上采取各种医疗行为。 比如说有一次血压升高的情形之后,这一类的人就会天天量血压,想要测定一下自己的心脏、血管的健康程度,同时经常量自己的脉搏、找心脏科的专家来做心电图的检查,时时刻刻都在注意自己身体功能的变化,甚至查遍可找到的医学资料,以求证所受的药物及治疗有何副作用或有无新的药品及技术的发展,以解决他的问题。 这类人常有些身体不舒服的症状,例如头痛、颈酸、腹痛等,但因为对疾病或癌症的恐惧而致使某些人变为更神经质倾向,不断地抽血或做仪器检查,即使得到阴性的结果仍然是半信半疑,担心检验室的技术或医师的判断有问题而再换另一个地方去重新检查,因对自己的过度关心,产生焦虑情绪。 糖尿病 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自觉症状 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有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症状,也可以是非特异性、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其他症状,下面就给大家分别介绍。 病理因素 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α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常有明显的胰岛病理改变,β细胞数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病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没有组织学上肯定病变,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约50%~70%病例在胰岛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称为“胰岛炎”。 心理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病及血糖变化都与精神应激有密切联系。有研究发现,情绪焦虑能使正常人的血糖值升高。负性生活事件应激能够使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升高。负性情绪可能是通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下丘脑、边缘系统的情绪环路,导致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调节系统发生变化,最终使患者升糖激素升高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减弱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促进糖尿病发生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应多注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这将有助于患者康复。 掌纹分析 患者,某某某,男,26岁,未婚,病历编号为KM19970618(见彩图13)。患者因为血糖不稳,想进行治疗。 有8线,十指指尖红,交感神经区扩大。1线咽喉区有紊乱纹理,11线下垂到1线,2线尾端有“米”字状纹,胃一区有“十”字状纹,有9线,肝区扩大,左手有13线。 诊断为:糖尿病,咽喉炎,肾虚,头痛(心肌供血不足),胃炎,过敏体质,家族肿瘤史。患者自述“医生您说的都对的。我的咽喉是有炎症,还有就是胃不好,对鸡蛋过敏,我父亲是肺癌去世的,我现在主要想看糖尿病,我的血糖一直不稳定。” 糖尿病属于需要终身服药的疾病,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看,给他用药主要是控制血糖,让血糖处于平稳状态。根据患者的掌纹分析,他有肾虚的纹理(11线下垂到1线),治疗要以养肾阴为主,还要注意改善患者心肌供血的问题(2线尾端有“米”字状纹,交感神经区扩大),因为糖尿病会造成血管硬化,进而导致种种心脏、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这是药物治疗的过程。 还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来我国城市人口高血糖人群是糖尿病人群的2倍,其中30%的高血糖问题会转为糖尿病。心理问题已成为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理焦虑的,会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运行,进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高血糖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问题。 这位26岁的年轻人,患糖尿病已经2年多,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年轻就患上此病呢?患者在上大学时,有个感情很好的女朋友,大学毕业后因为女孩不想留在昆明,提出分手,这让患者很想不通。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女朋友很好,也很爱她,她怎么可以这样呢?这让他感到绝望,选择跳楼自杀,想减少痛苦。当时被送到医院,因跳楼造成压缩性骨折,经治疗后出院。出院后,他的心情并没有好转,还是无法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常常出现紧张、担忧、坐立不安,不知怎么是好,想到自己如此爱她,命都可以不要,可她怎么这样绝情,心里就不舒服,这样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瘦了很多,就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糖尿病。听别人说糖尿病很严重,而自己还这么年轻,心里很着急,对自己的身体过度关心起来。常打听哪里的医生治糖尿病治得好,一听说某某医生看此病很有效,他就去就诊,可这样并没有改善他的情况,血糖一直不稳定。 焦虑情绪不仅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还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这个患者就是这样。研究表明,各种应激、心理创伤可促使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本身也可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加重,即糖尿病和心理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以焦虑、抑郁为主。焦虑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使生糖激素水平增加,造成血糖增高。抑郁时皮质醇、生长激素分泌亢进,使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促进糖异生,糖异生旺盛则使血糖更加升高,两者还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抑制血糖的利用。有关研究已证实,心理问题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医生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否则对控制血糖不利。 对此患者也是一样的,除了用药治疗外,还对他进行心理的调整。患者后来遇到一个很爱他的女孩,并且很会照顾他,所以他选择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很好,他的心情变好,血糖一直很稳定,而且婚后两年他还有了一个女儿。 调理 有科学研究发现,蔬菜中含有一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武器———植物营养素。根据蔬菜、水果的色泽来区分,不同的植物营养素对机体有着不同的功效,最主要是能改善人们的心情。 常吃蔬菜能调节心情,因为蔬菜能改善大脑的化学特性,协调人体运动能力和维持神经传输功能,使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在选择蔬菜时,得选择含糖量少的。以下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含糖量少,又缓解焦虑的蔬菜。 注意事项 1.首先,要随时保持乐观。 2.要去了解糖尿病。去向医生咨询,向朋友打听,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等等。 3.控制你的饮食。无论有没有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都需要控制饮食。戒掉那些过甜过油的东西。少吃多餐。保持七分饱。 4.合理的运动。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坚持合理的运动。切勿不定期的剧烈运动,那会导致血糖的不良波动。餐后最好能保证半小时的慢走。保持身心愉快。注意及时补水,喝矿泉水等等不含糖的饮料。 5.监测血糖。血糖随时都在波动,一旦觉得头晕、发抖、心慌、出汗、眼前一黑等等不适,都请最好马上测试你的血糖。当你生病的时候,身体受伤时,发生过于激动的事后都请测试血糖。 6.听医生的话。做合适的药物治疗,有的人需要口服药物,有的人一开始就要打胰岛素。请听取医生的建议。 7.更关心自己。留意自己不适的感觉。 8.重视它,但不要以为它很了不起,让你的家人清楚地了解你的情况,告诉你信任的同事朋友。在你的随身口袋放上字条: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我昏迷,请马上帮我跟医院联系。 9.戒掉不良嗜好。 失眠 疾病的概念 失眠即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正常睡眠要求,从而出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佳等不适的感觉。睡眠的时间和质量要以平时睡眠习惯为标准,而且只有连续无法成眠时间至少在3周以上,才算患有失眠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的紧张,失眠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失眠已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也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自觉症状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噩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 病理因素 身体上的疾病会造成失眠。生理方面的变化也会造成失眠,如环境变化,人难以适应。洗胃会引起失眠。一些食品和饮料也会导致失眠,如茶、咖啡、可乐等含有刺激神经的物质。酒精会使人睡眠变浅,而戒酒的人也会失眠。 心理因素 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掌纹分析 患者某某某,男,30岁,未婚,编号KM19980404(见彩图14)。睡不着觉已经一年,很痛苦,想进行治疗。 食指第一指有暗斑,1线断裂,2线上有大的岛形样纹,心二区有“十”字状纹,胃一区有“十”字状纹,3线肾区有分支,有9线。 根据掌纹特征诊断为失眠、肝损害、头昏头痛、心律不齐、胃炎、腰痛、过敏体质。患者自述:“医生您说的情况我都有,小时候患过急性黄疸性肝炎,后治好了。我会对酒精过敏,所以不敢喝酒的。现在主要是睡不着觉,有的说我是神经衰弱,可是用了药也不起作用;有的说我是心理原因,可我没觉得我心理有问题啊。” 神经衰弱会出现失眠,但根据患者的掌纹来看,他失眠的原因并不在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2线应该是“2线浅淡垂向乾位,尾端有分支或是岛形样纹”,而他的2线,右手2线中部有大的岛形样纹,这提示的是头昏头痛,2线并没有垂向乾位,左手2线也没有出现延长伸向乾位的情况。而要注意的是,这位患者的1线断裂及有9线,这都说明此患者的性格较易出现急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发脾气。这样的人心理状况较不稳定,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紧张、担忧或是坐卧不宁,甚至激动哭泣等焦虑情绪。所以这样患者的治疗,除了用药外,还应进行心理的调整。 在交流中也了解到,他因为一年前要参加职称考试,他很想考好,想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有个回报,可越是想考好越出现问题。他自己感到自己的情绪不稳定,还常常感到担忧,怕自己考不好,坐立不安,晚上睡觉时,老觉得口渴想喝水,因此常起来喝水,这样一折腾,出现了睡不着觉也就是失眠。所以这位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治疗时是不能忽视的。 在临床上,失眠常与心理应激有关。据统计,在失眠的原因中大约有50%是心理问题引起的。研究表明,慢性失眠症患者中约35%~65%的人存在程度不同的精神障碍,约75%的失眠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隐蔽性高,故不容易识别。同时,又常常由于涉及较深层的心理原因而患者往往不愿意诉说,使医生很难了解其真实情况而难以及时地对症处理,再加上失眠作为临床症状不会直接导致生命危险,心理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就成了最容易被医生忽视的问题。另外,患者为避免因长期失眠而就诊的困难与麻烦,许多人都采取一次性尽可能多地配药的这种最简单的方法,以减少往返医院的次数。结果,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掩盖失眠的真正原因,使医生不能针对病因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增加因长期应用一种镇静催眠药导致的躯体及精神的依赖性。长此以往,药物越用越多,疗效越来越差。到最后,即便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已经不复存在,但长期不合理用药却造成了患者对药物的成瘾性和依赖性。 现实生活中没有理由回避由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一旦发生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仅靠简单地吃几片安眠药是远远不够的。 调理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帮您改善睡眠,还有助于缓解焦虑。 注意事项 1.提高睡眠质量。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比如夏天午睡片刻,并且要设法改善睡眠状况等。 2.睡眠要适量。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决不可少睡。在很多书上都说,成年人一般每天睡6-7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马斯博士指出,一个人晚上睡眠6-7个小时是不够的。他对睡眠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所以什么是“适量”,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 人的睡眠分为慢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两个时向。浓度的快动眼睡眠在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并可以持续90分钟左右。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这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疾病。 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马斯博士提倡“小睡”。这种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3.睡觉的环境。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卧具。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如何消除焦虑情绪的温馨提示 下列每一个问题,A代表“很少有”,B代表“有时会”,C代表“经常有”,D代表“绝大多数时间是”。 1.老板对你一笑,你回家后分析足足1小时,怀疑他别有用心。 2.同事说他把刚发的工资弄丢了,你很担心他怀疑小偷是你。 3.各种传媒大炒世界末日之际,你已经买好了救命用的各种储备。 4.不常看恐怖片,但总觉得看见自己被人大卸八块,不过不痛。 5.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却觉得今天一定会倒霉。 6.季节没有到隆冬,你却时时感到四肢发抖、手指发颤。 7.坐在办公室里觉得头痛、背也痛,好像刚刚踢完一场足球。 8.晚上从不会通宵打麻将,白天却一样呵欠连天,四肢无力。 9.似乎屁股上有刺,你总是坐不下来,心里一团糟。 10.明明是坐电梯上楼,却突然觉得心跳加快。 11.小学时你曾因同桌向你笑而眩晕过一次,现在却经常发生。 12.频繁叹气,并非心情不好,而是觉得缺氧、胸闷。 13.睡觉时觉得床上有小蚂蚁,因为手指、脚趾会一阵刺痛发麻。 14.不常吃生猛海鲜,胃还是经常会痛,还会拉肚子。 15.正在逛街时突然想扶着墙,因为觉得自己要昏倒。 16.不愿与人握手,手总是很湿。 17.没多喝水却总要频繁去厕所。 18.并没有人向你暗送秋波,你却觉得双颊发烫,脸色发红。 19.躺在床上总是睡不着。 20.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吓醒:该死的,又做噩梦! 记分标准为:A:1分;B:2分;C:3分;D:4分。将总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你的最后得分。 分数很低吗?恭喜你,你一点都不焦虑;有点高,是50分吗?没关系,你需要放松一下了;就算超过50分,也不用太担心,去看看心理医生会很快没事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是对的,有多重要。 (道法自然)
- 愤怒情绪导致的疾病与掌纹变化---[转载] (觉初先生)
- 抑郁情绪导致的疾病与掌纹变化-----[转载] (觉初先生)
- 焦虑情绪导致的疾病与掌纹变化[转载] (觉初先生)
- 何谓掌纹医学? (觉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