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制作]镜头基本租接原则
RumiNeely
一、镜头的基本组接原则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认识规律,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镜头的组接要合乎逻辑 镜头的组接不是随意的。必须合乎逻辑、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合乎生活的习惯,合乎认识和思想的逻辑。 事物的运动状态有必然的发展规律。人们也习惯按这一发展规律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 (二)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拍摄下来的镜头,在进行组接时,就能使镜头中主体物的位置、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合乎人们的观察规律。否则,就会出现方向性混乱。为了避免,在拍摄时必须遵守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即在处理两个以上人物的动作方向及相互间的交流时,人物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线,谓之“轴线”。摄像机若跳过轴线到另一边,拍摄的镜头组接后,就会破坏空间的统一感,造成方向性的错误。 (三)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 表现同一拍摄对象的两两个相邻镜头组接得合理、顺畅、不跳动,须遵守以下三条规则: 1、景别必须有明显的变化,否则将产生画面的明显跳动。 2、景别差别不大时,必须改变摄像机的机位。否则也会产生跳动,好象一个连续镜头从中间被截去了一段一样。 3、不能同景别相接。 (四)动接动,静接静 动接动——动指的是画面内主体的运动;静接静——静指的是画面主体的静和画面本身是固定的镜头。该镜头组接原则是利用画面内在节奏的一致性衔接,这样就不会觉得突然。 (五)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二、连续构成和对列构成 1、连续构成: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系列镜头,一般表现的是同一主体的动作。主要用对被摄对象进行解析,并利用视角、视距的变化,对内容进行选择、突出和强调。特点: (1)每个镜头表现主体动作的一部分,镜头与镜头之间在形体、动作、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承接性; (2)一般情况下,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任意抽去一个镜头。 (3)通常用于叙事手法。 ①连续构成中的镜头组接: (1)根据动作的变化确定剪接点; (2)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距变化; (3)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角变化 ②动作轴线规律 (1)动作轴线也称为假想或想象轴线,就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无形的线。一般有三种轴线:运动方向轴线、关系轴线、方向轴线。 (2)动作轴线规律:拍摄时,首先正确地找到动作轴线,摄像机的机位和拍摄角度的变化只在轴线一侧1800之内。 (3)合理地组接离轴镜头: a)利用运动镜头来越轴(越轴镜头); 即摄像机在越过轴线的过程拍摄的运动镜头,从而建起新的轴线。 b)借助主体本身动作路线的改变来越轴;(主体运动路线改变的镜头,如:主体转身或转弯等动作。) c)中间间隔一个骑轴镜头来越轴; d)中间间隔一个特写镜头、主观镜头或空镜头而越轴; e)利用主观镜头来越轴; f)被摄主体出现两个以上动作轴线时镜头可以越过其中一条轴线而后再从另一轴线来获取新的角度。 g)利用远景镜头越轴(在大全景或远景中,动体动感减弱,形象不明显,一般在两个速度不很快、相反方向运动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大全景或远景镜头,右冲淡注意力) 通过画面中人物视线引导观众去观察、感受事物,从而缓解跳轴的感觉。如以车厢内一个人物转头、视线由向右变为向左的镜头作间隔,使表现车厢外景物由左向右划过的镜头,顺畅过渡到景物由右向左运动的镜头。 2、对列构成: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一般表现的是不同主体的动作。 ①特点: (1)主体在不断地变换,它不一定符合生活逻辑,但符合思维逻辑。 (2)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呼应,对比、隐喻、烘托和积累等对列冲突,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创造性地揭示某种含义,表达某种概念; (3)通常用于表现手法。 ②对列构成中的镜头组接: (1)不同主体的镜头组接,不一定有视距的变化,同景别或不同景别都可以相接。 (2)不同主体的镜头组接应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原则 三、镜头的组接技巧 1、切换(无技巧性组接) 它形成镜头之间画面的迅速转换,相当于电影中的“剪辑”,经常使用于动作、剧情相联的镜头之间,是电视片各镜头之间常用的组接形式。 2、淡变和化变 它形成镜头画面之间的缓慢过渡,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两个画面的相互渐变,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没,另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根据画面的过渡情况,它可以分为淡变和化变两种。 i.淡变。 淡变指屏幕上镜头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缓慢的变换。它有三种形式: (i)淡入。它在屏幕上的效果是画面从没有图像到逐渐清晰地显示图像。它有引人入胜的意思,一般用在段、节的开始,表示起点。 (ii)淡出。它和淡入相反,在屏上的效果是画面从有图像到逐渐隐没为止。它表示段落的结束,用在段落结尾处。 (iii)淡出淡入。它是上述两项的结合使用,即在一个镜头的图像逐渐隐没之后,另一个镜头的图像才逐渐显现。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用在两个段落的交替之处。淡出淡入的时间间隔,一般可控制在2秒左右。 ii.化变,又称X淡变。化变时,两个镜头画面之间的转换存在一个重叠的过渡阶段,即在前一个镜头图像逐渐隐没的同时,后一个镜头图像逐渐显现,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化变用在内容上有紧密联系的两个镜头之间,画面转换时间越慢,则两个镜头画面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 化变常可起到下列作用: ①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例如,表示冬去春来,前一个镜头冰雪消融,下一个镜头桃花盛开,画面交替,缓慢过渡。 ②起到视觉缓冲作用。对连续出现的同一主体或构图上相似的画面,直接进行镜头切换容易造成视觉跳动。这种现象,在现场多机制作电视节目时很容易发生。这时,每台摄像机虽然在各个不同的机位拍摄,但难免会形成相同的构图,假如进行直接的切换,容易产生视觉跳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使用化变转换,使它们自然、流畅地连接起来。在电视节目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歌星在舞台尽情演唱,镜头画面逐渐连续转换,使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一睹歌星的风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录音艺术]录音十诫(二):录下来的声音要多于你需要的声音 (RumiNeely)
-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 (尾味)
- 文字的力量 (尾味)
- 《蒂姆伯顿电影色彩的运用浅析》 (尾味)
- 电影社会学家马丁·斯科西斯 (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