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科普文之墨菲定律

Forward

来自:Forward
2014-12-12 20:53:09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天真妹儿不天真

    天真妹儿不天真 2014-12-12 20:53:57

    墨菲定律 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名叫《星际穿越》,电影很神奇的提出了“墨菲定律”,生活中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形容那些你越担心的事情/东西/现象,它就越是会发生。开始我并没在意,只是当做了父女间一次简单的斗嘴,可想来其实“墨菲定律”是电影很值得回味的一个桥段。当男主人公开车前往NASA基地时,掀开副驾驶上的衣物,他多么希望会钻出女儿时,却是空空如也;当他特别希望1分钟7年的星球上可以赶快离开千万别自己回去时女儿真的长得和自己一样大,可是当他回去时,女儿已经接近老死了。 墨菲定律究竟是什么呢?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 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越怕出事,就越会出事。 现实中,人们大都从心理层面理解和运用墨菲定律。例如,据韩国《亚洲经济》报道,2013年7月,韩国就业网站CAREER面向924名韩国上班族进行了“职场内部莫非第一定律”的网络在线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位居第一的墨菲定律是“如果哪天下班和朋友有约会,那么往往当天要加班到天黑”,有高达24.8%的上班族投赞成票;位居第二的墨菲定律是“本来已经迟到了,可是公交车和电梯迟迟不来”,占投票率的17.8%。“有很急的业务需要与对方通话时,对方往往占线或不在公司”、“工作忙碌之余开个小差,往往会被领导发现”等也名列前茅。由此可见,韩国职场人将对墨菲定律的理解放在心理愿望与客观实际相冲突和背离方面,这大概也是墨菲定律能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的最大原因。 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当你站在房门前掏出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汽车钥匙。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及自然现象。根据墨菲定律,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真的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跟你“作对”?墨菲定律是没有科学基础,凭借经验归纳,作为目前生活在21世纪的大学生,并不是很相信存在上帝一说。我认为是由于人们对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误解或模糊认识和人们认知过程中的直觉偏差。统计学告诉我们,无论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多少,如果不断重复,则一定会在某一时刻发生,即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隐患,那么不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如果不断重复去做这件事情,结果总有人“中枪”,墨菲定律就是依据这一例证;通常情况下,由于时间紧迫和信息有限,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和常识来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由此产生认知上的“直觉偏差”。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时,容易根据过去的传统和相似的情况,在判断概率时依赖直觉和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概率,往往过分强调以往事件典型特征的重要性,而忽略样本规模,且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从而形成直觉偏差。 上述对于墨菲定律的多方面分析表明,墨菲定律并非运气好坏的问题,而是各种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联性的结果,墨菲定律存在和生效时合理和必然的。我们不光是只是看到墨菲定律的消极面,也可以看到更多的积极面。(黄燕)

  • 盛夏的太阳

    盛夏的太阳 2014-12-12 20:56:48

    墨菲定理 生活中我们总是出现这样的现象,你越是担心的事情,它越是容易发生;你越是想找某个东西的时候,越找不到;你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有时就发生了。例如:当你在街上拦一辆出租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出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随时等待你的召唤。这就是墨菲定理。据说泰坦尼克号的出事只在于一个螺丝钉的质量不达标。每一次的车祸事故,也是司机觉得自己不可能会出车祸。这也是墨菲定理。 所谓的墨菲定理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Murphy)工程师提出的。这个定理的来源是爱德华•墨菲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目的是为了测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项目是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固定在支架上,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的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做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把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言。墨菲定理的原句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会有人作出这种选择)。这个定理的主要内容是: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理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 结合艾滋病的性传播来谈墨菲定理的主要内容理解。艾滋病的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性,而且大多数人被传染也是因为性。1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没有人会想到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认为这个病离自己很远,其实艾滋病的性传播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为何那么多人因为性而感染,那是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隐瞒自己有艾滋病,或者是有的人有这个病,但是还没有被检查出来。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你认为艾滋病的发病率快,但是实际上有艾滋病毒有时候会潜伏很长时间。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当你和某人发生关系的时候,偶然一次没有使用避孕套,发现自己被传染了艾滋病,这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你和那人多次关系后,总有一次会发生这个偶然,便成了必然。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就更有可能发生。你担心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那说明你离艾滋病越近,或者是艾滋病给你带来过影响,你就越可能被传染。 结合生活案例来谈对墨菲定理的理解。墨菲定理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会向你想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发生这个不好事情的概率以及可能性。例如,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一直想着这个考试有多重要,如果考差了,我的后果多么严重,我可能会被骂,我可能会不能毕业,我可能找不到工作。那么你越糟糕,那么你将会考得越差,这就是墨菲定理的事件。墨菲定理并不是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当你和你女朋友逛街的时候,你越不想遇到认识的人,反而遇到了。只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在一个地方你有认识的人,那必然你就会遇到这些人。这也是墨菲定理。我们不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吗?很多人会想我们不可能成为某种人,但是事实却是我们十年后最有可能成为现在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现在我们会说我们绝对不会找那种人谈恋爱,但是最后我们就有可能和这种人在一起。这就是墨菲定理,越担心出现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生活中有这么多“墨菲定理”产生的事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它。我认为可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首先态度方面来看,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态度决定行为,我们越不想发生的事,其实已经在我们脑中留下了印象,我们的行为就会跟随这个想法去做这个不想发生的事,我们把事情想得越坏,那就越可能有向这个坏的事情发展的行为的产生。态度决定行为有五个决定因素,1特定性(态度与行为有相同的特定性)2时间(态度测量与行为测量之间的时间越长,态度越可能发生变化,二者越可能变得不一致)3自我觉知(人在行为之前会体验到多种自我觉知,这能影响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4态度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指一种客观尺度,即某事可以被人快速想到的程度地尺度。)5态度强度(态度越强,越可能影响行为)。这五个因素,如果满足,那么态度就更能决定行为,心里面越担心的事情,想的越多的事情,越可能发生。其次行为方面来看墨菲定理。自我感知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Bem,1965)认为:我们并非由于暴露或联想学习而形成态度,而是从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中形成态度。根据Bem的观点,态度形成于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以及随后对这一行为的归因,认为它是出于内因还是外因。行为对态度的影响。我们觉得出错的事情会出错是因为我们的行为让我们产生了这个态度,所以会有墨菲定理的产生。认知失调理论,行为与态度的矛盾导致不平衡,人们会被驱动去尝试解决这种失调,只有态度相当强烈,才会发生失调,有了这个消极行为,产生消极的态度,使坏的事情看起来就跟想的一样发生了。最后墨菲定理从人的潜意识方面来影响着人的行为,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概率低者不会发生。 墨菲定理告诉我们,犯错误的人类的天性,人类生下来就是要犯错的。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了不会改正的人,可怕的也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我们要敢于承认错误,并在错误中找到经验。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们要关注细节,不放过任何的小过失,善于做好危机管理,细节决定命运。通过墨菲定理看出心理暗示的重要作用,心理暗示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在墨菲定理的演化趋势主要是人生哲学,处事原则,爱情意义,生活常识这四个方面。我认为还可以应用到军队训练之中,运动员等,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还可以发展到物理学,科学中。没有永远的科学,科学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存疑,然后解决疑惑;对我们的企业投资,学校等安全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谨慎,注重细节。

  • Dorothy

    Dorothy (23333) 2014-12-12 21:03:15

    啦啦啦啦啦~~~

  • 唐培里侬

    唐培里侬 2014-12-12 21:16:27

    墨菲定律 有些事情我们不想遇到,但它却像专门与人作对一样发生了。 亲戚里面有人炒股,但经常他们是捶胸顿足,因为看好几只股,买了其中一支,结果除了手中的那支外,其他几只都涨得很好。这还只是一种情况,买了跌,卖了涨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是墨菲定律,”越怕出事,越会出事“。 我们经常败给墨菲定律,在一些报道上我们能发现,由于相关人员的侥幸心理或不在乎的态度,导致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其实这并不是墨菲定律的作用,而是相关人员自己的疏忽。比起阐述事故发生的原因,墨菲定律其实更多的是给人以提醒。怕的不是墨菲定律会发生,而是怕你把它忽视了。 还是炒股的那个事情,虽然亲戚们都被伤透了心,但是却有截然两种不同的反应。自从亏了后,外婆是从此不再碰股市,而大伯一家恰恰相反,他专门买了一套有关炒股的书籍,没事的时候就抱着啃,并更积极投入炒股行列。有趣的是,其实上面两种不同反应,恰好是人们遭受灾难或遇到困难的两种选择——消极避免和积极应对。 在生活中,人们遇到问题时,会有“这个看起来很困难,我还是不做了吧“和”我喜欢挑战“两种态度,即,“弱者把它当作回天无力的借口,而强者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 人们为犯下的错误找理由,比如用墨菲定律。发生空难,人们想,肯定是墨菲定律在作怪;因为一些小事,自己被开除了,也抱怨墨菲定律……什么事情似乎都能用墨菲定律来顶杠。这与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以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摘自网络)。 墨菲定律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其实好事、坏事发生的概率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有些人总觉得坏事老是发生在自己头上,他心理上总是关注着坏事,而好事发生时却视而不见。于是,产生幻觉,觉得坏事发生的概率似乎变高了,这就是墨菲定律的实质。墨菲定律只是巧合的叠加,它本身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含义。它的意义来自于正确认识它背后所代表的东西——不要忽视小概率事件。 很多事故和错误都是因为不看重概率小的问题,而导致更大的恶果。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概率小,并不代表不会发生。纵观大小事件,都是在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下产生。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只看到墨菲定律的定义,它的产生本来就带有玩笑性,而是应该看看能否从中学到什么——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这才是“墨菲定律”的意义。

  • 匆匆时光流似水

    匆匆时光流似水 2014-12-27 12:29:30

    一:将墨菲定律的原因解释的很清楚,还将它与具体事例相互结合,说明了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二:通过对电影的分析,与具体的事例与理论三者结合,写的不错。 三:对于墨菲定律的应用和说明做了很好地解释。很棒。 四:很简单,很通俗易懂,是一篇很好地文章。

  • 问题女孩

    问题女孩 2014-12-27 12:37:11

    一楼,着重阐释墨菲定律。很好。 二楼,用事实来引出墨菲定律,很直接,有意思。 三楼,通俗易懂,很直观 四楼,接地气,很容易理解。

  • 邮件提醒

    邮件提醒 2014-12-27 13:08:55

    一:对墨菲定律的涵义以及形成的原因做了生动的说明,而且很清晰。 二:通过对不同的事例分析很具有趣味性。 三:对墨菲定律的涵义做出了很好的说明,写的不错。 四:通过一些事实对墨菲定律做出了解释说明,生动形象。

  • 冰泪蔷薇

    冰泪蔷薇 2014-12-27 14:10:16

    一楼、运用很充实的事例说明墨菲定律,清晰明了。 二楼、用《星际穿越》来引入墨菲定律很新颖。 三楼、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四楼、运用不是墨菲定律的例子从反面来阐述墨菲定律。

  • 茶心微甜

    茶心微甜 2014-12-27 14:11:04

    一楼:解释得很有条理,很清楚易懂,不错。 二楼:列举的例子很恰当,有自己的看法,很好。 三楼:理论知识很丰富,对墨菲定律阐释的很具体,如果能更加精简就更棒了。 四楼:挺有趣的,一看便懂啦

  • 心轨

    心轨 2014-12-27 14:29:34

    一楼:用数据说话,有理有据 二楼:提的问题比较深刻 三楼:分析比较深刻,文章也是比较新颖 四楼:简单,通俗易懂

  • 掩于岁月

    掩于岁月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014-12-27 15:12:58

    一楼:我还以为最后那个张婷是引用张婷说的话。。。 二楼:以数据局事实为基础,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楼:有点冗长,但是理论阐述的很明确到位 四楼:语言风趣幽默。简单易懂

  • Sunny gougou

    Sunny gougou 2014-12-27 15:20:20

    一:将墨菲定律的原因解释的很清楚,还将它与具体事例相互结合。 二:通过电影,引出墨菲定律,做到了与具体的事例和理论结合,很好。 三:对于墨菲定律的应用和说明做了很好地解释。很NICE。 四: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语言的运用上很有自己的风格。

  • Dorothy

    Dorothy (23333) 2014-12-27 16:03:56

    一楼:通俗易懂,解释清晰明了 二楼:数据分析,具有说服力 三楼:稍微显得有点杂乱 四楼:语言幽默

  • 米亚

    米亚 2014-12-27 17:38:11

    一楼:具体的事实加理论,将墨菲定律解释的清楚。 二楼:通过电影开头,中间加入数据,有信服力。 三楼:对墨菲定律的原因分析的透彻。 四楼:加入了精神分析的理论。

  • Charlenefj

    Charlenefj 2014-12-27 19:04:37

    一楼:不错 理论结合实例 二楼:数据的带入 使文章科普气息隆重,哈哈 不错 三楼:长!但是内容相对比较详尽 四楼:语言通俗易懂,分析不够深入

  • 耶嘿

    耶嘿 2014-12-27 19:42:24

    一,通俗易懂 二,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三,有条理 四,简介扼要

  • 小Q

    小Q 2014-12-27 19:50:27

    一楼:不仅引用了研究,还结合了当前的时事热点,不错。 二楼:从热门电影的角度出发,引出了科普文话题,不错。 三楼:引用了英文原话,厉害哦。文章内容很长,认真。 四楼:自成一派的风格,不错。

  • yangyi

    yangyi 2014-12-27 20:29:19

    一楼: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二楼:引出新颖 三楼:文章略显冗长 四楼:有自己的想法,不错不错

  • 阳煦

    阳煦 (~) 2014-12-27 21:30:20

    一:文章写的易懂, 二:有条理的进行阐述,但是感觉有些地方写的有点累赘 三:内容真多,,文章的中间部分、、看起来有点惊悚~~~~ 四:简洁不错

  • DongDongW

    DongDongW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2014-12-27 21:33:35

    1.和事例相结合。 2.风格突出,电影入手。 3.结构明了。 4.简明大方。

  • 邱志发

    邱志发 2014-12-27 23:15:19

    一楼:通俗易懂 二楼:选题比较不错 三楼:比较详细 四楼:简洁明了

  • 小清蜓

    小清蜓 2014-12-27 23:15:49

    一楼:解释得当,易懂。 二楼:加入了最近的新电影展开写,有趣,举例恰当,全文通俗易懂。 三楼:结构清晰,举例丰富,可适当增添点通俗易懂,有趣的言语。 四楼:通俗易懂,内容简洁。

  • 草头黄

    草头黄 2014-12-27 23:21:51

    一:通俗易懂,结合时事。 二:事实与理论相结合,较专业。 三:实验入手,英文添彩,但最后一段是否太多? 四:一目了然,达到科普的要求。

  • 渺渺诸君

    渺渺诸君 2014-12-28 00:59:47

    1楼:解释清晰,结合实际分析 2楼:举例说明墨菲定律,结合影片分析,看起来比较有意思 3楼:分析具有专业性,语言再接地气一点就更好了 4楼:语言简练,阐述的还行

  • 一心

    一心 2014-12-28 01:09:20

    一楼:解释得很有条理,很清楚易懂,符合科普文的提点 二楼:列举的例子很恰当,有自己的看法,很好。 三楼:理论知识很丰富,对墨菲定律阐释的很具体,内容较为繁琐。 四楼:挺有趣的。

  • 非以

    非以 2014-12-28 11:06:36

    一:解释了墨菲定律,又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很好。 二:开头用电影引出墨菲定律,很有继续看下去的吸引力。 三:专业性有些多,不够科普。但是把墨菲定律解释得很清楚。 四:文章语言直白,通俗易懂。

  • 13小师弟

    13小师弟 2014-12-28 11:49:36

    一楼: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条理清晰, 二楼:案例切合实际,写得通熟易懂。 三楼:内容详细,分析到位。 四楼就几个啦啦啦啦啦?那评价五楼了,对内容有自己见解,举得例子,语言也都挺有意思的。

  • 唐培里侬

    唐培里侬 2014-12-28 12:49:25

    墨菲定律 有些事情我们不想遇到,但它却像专门与人作对一样发生了。 亲戚里面有人炒股,但经常 墨菲定律 有些事情我们不想遇到,但它却像专门与人作对一样发生了。 亲戚里面有人炒股,但经常他们是捶胸顿足,因为看好几只股,买了其中一支,结果除了手中的那支外,其他几只都涨得很好。这还只是一种情况,买了跌,卖了涨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是墨菲定律,”越怕出事,越会出事“。 我们经常败给墨菲定律,在一些报道上我们能发现,由于相关人员的侥幸心理或不在乎的态度,导致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其实这并不是墨菲定律的作用,而是相关人员自己的疏忽。比起阐述事故发生的原因,墨菲定律其实更多的是给人以提醒。怕的不是墨菲定律会发生,而是怕你把它忽视了。 还是炒股的那个事情,虽然亲戚们都被伤透了心,但是却有截然两种不同的反应。自从亏了后,外婆是从此不再碰股市,而大伯一家恰恰相反,他专门买了一套有关炒股的书籍,没事的时候就抱着啃,并更积极投入炒股行列。有趣的是,其实上面两种不同反应,恰好是人们遭受灾难或遇到困难的两种选择——消极避免和积极应对。 在生活中,人们遇到问题时,会有“这个看起来很困难,我还是不做了吧“和”我喜欢挑战“两种态度,即,“弱者把它当作回天无力的借口,而强者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 人们为犯下的错误找理由,比如用墨菲定律。发生空难,人们想,肯定是墨菲定律在作怪;因为一些小事,自己被开除了,也抱怨墨菲定律……什么事情似乎都能用墨菲定律来顶杠。这与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以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摘自网络)。 墨菲定律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其实好事、坏事发生的概率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有些人总觉得坏事老是发生在自己头上,他心理上总是关注着坏事,而好事发生时却视而不见。于是,产生幻觉,觉得坏事发生的概率似乎变高了,这就是墨菲定律的实质。墨菲定律只是巧合的叠加,它本身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含义。它的意义来自于正确认识它背后所代表的东西——不要忽视小概率事件。 很多事故和错误都是因为不看重概率小的问题,而导致更大的恶果。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概率小,并不代表不会发生。纵观大小事件,都是在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下产生。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只看到墨菲定律的定义,它的产生本来就带有玩笑性,而是应该看看能否从中学到什么——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这才是“墨菲定律”的意义。 ... 唐培里侬

    所以,我们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这才是“墨菲定律”的意义。 摘自维基百科

  • warm

    warm 2014-12-28 19:06:29

    一楼条理清晰易懂。二楼内容比较新颖。三楼内容丰富。四楼简洁明了,分析不够深入。

  • 七零四五号床

    七零四五号床 2014-12-28 20:03:54

    一楼,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很好阐述了这一理论 二楼,以电影开头是不错的想法,又有事例结合 不错哟。 三楼,内容很足,好评 四楼,符合了要求,通俗易懂,可以让老奶奶来看。

  • 费费

    费费 2014-12-28 20:12:03

    一楼:文章通熟易懂 二楼:开头很有创新哦 三楼:内容丰富,不错 四楼:文章具有趣味性

  • 闷嘟是思密达

    闷嘟是思密达 (闷骚否?) 2014-12-28 21:41:08

    一、通俗易懂 二、有创意 三、内容丰富 四、文笔简洁,不错

  • 槑  㼌

    槑 㼌 2014-12-28 21:47:14

    一楼:嗯,例子挺多,简单易懂,挺好 二楼:还满喜欢的一篇文 三楼:呃,,应该还不错 四楼:2333,你张嘴就只会让别人恍恍惚惚和红红火火

  • 13心本32号

    13心本32号 2014-12-28 21:50:26

    一楼开门见山提出墨菲定律的专业定义,其他三楼都有前奏,这样循序渐进使得非专业人士不至于看到前面就被吓到了。毕竟是要给非专业人士看的,写得简洁易懂最好。都有较多的实例,这一点做得很不错

  • D丨emon

    D丨emon 2014-12-28 22:26:22

    1:例子多,便于理解 2:语言适合读者阅读,简单轻快 3:感觉不行,没有耳目一新的味道 4:科普不行,但是语言通俗

  • 学海无涯

    学海无涯 2014-12-28 23:50:34

    一楼:解释得当,通俗易懂。 二楼:加入了最近的新电影展开写,有趣,举例恰当,全文通俗易懂。 三楼:结构清晰,举例丰富,可适当增添点通俗易懂,有趣的言语。 四楼:通俗易懂,内容简洁,科普性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13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