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采访作业简析(12.15)
来自:明挽秋歌
在看了同学们的作业后,我觉得都有各自的亮点,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我觉得这次的期中采访作业像是新闻联播走基层,写这类当事人并非重大知名人物的访谈稿,落脚点应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很多同学可能也想把目光聚焦在这类底层人物的日常生活上,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出一些东西,然而,我觉得挖掘的力度有些难以把握,或者中心主题意识淡薄,或者给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而《一个,或一代的奋斗》一文中,对主题的叙述相对集中,在立意、人文关怀的表现上较好。可能标题有些直白,可以把它放在引题或辅题里写。采用了多处对比的手法、时间顺序结构,读起来比较连贯,画面感较强,亮点突出,如“来上海的原因是为了‘生个儿子’”,在平实的论述中有种“平地起惊雷”的感觉,比较吸引人。但是收束的力度欠佳,结尾略显消极。 对于《对中通快递胡应海的访问记》,(我觉得他写小说比较有前途)撇开采用了对话体不谈,当作为一篇书面文字呈现出来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将口语化的部分适当整理,使其更符合书面语的表述习惯吗。而且新闻访谈里肯定应该有描写,但是这个“度”在哪里,是不是需要采用夸张的手法。另外,很多同学的文章中频频出现了“我”怎么怎么样,我觉得应该只在必要的地方出现自己,适当减少自己出现的次数,记者应该是一个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的后面,面对任何人,记者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采访就是提问,把事实弄明白,把原因找出来。而且如果新闻采访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的原因,那么是不合格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大部分同学都做到了有理有据,是很不错的。 范笑妤 130150361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对老田水果铺田老板的采访 杨雪健(11.30) (碳水少年。)
- 一个,或者一代的奋斗 【采访作业 11.30】 (天生衰命人)
- 理解万岁(11.30) (哦嗯噢喔额)
- 走近生活-对男生园区门卫大爷吴木金的专访 (Eclipse)
- 对上师大东门米线店老板的采访(11.30)俞茁萌 (俞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