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中那些让人尴尬的词义差异
川子(时间和空间都将躲入阴影)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那些见怪不怪的词汇差异,谁都会说出几个来,比方说英语叫soccer,美语叫football,这种差别多注意就行了,用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这么多年的不同发展,尽管英语和美语是绝对可以互通,有些差异也许只是贻笑大方的小问题,但有些,就恐怕有点让人尴尬了。给大家搜集了几个例子,就是为了防止在酒吧里钓妹子,结果因为说错一个词而丧失良机。 1 创可贴怎么说 被划伤出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个时候,就是创可贴派上用场的时候了。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怎么能允许把创可贴说错呢? 但是,扮演赫敏的Emma Waston就曾在这个词的选择上遇到了问题。她在上学期间,有一次不小心划伤出血,问身边的男生有没有plaster(英国人口中的护创伤胶布),结果对方一脸的茫然,直到Emma不停比划后才反应过来,原来她要的是band-aid。所以请记住,越是危急的情况,就越要把单词说对,否则对方听不懂可就惨喽。 顺便吐槽一下那个男生,当你看到一个人流着血朝你要东西的时候,难道不知道她要的就是创可贴吗? 2 一个橡皮引发的误会 你是一个在美国学习的英国男人,在自习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忘带了橡皮擦,这时,旁边的一个美女正好坐在你旁边,她的桌上摆着橡皮擦,这个时候,你附身过去,很有礼貌地问,不好意思,可否借我rubber一用。 这时候,她抬起头,你看到了她的那双大眼睛,那张火热的嘴唇,那对修长的大腿。一瞬间,你告诉自己,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自己有幸遇见这么漂亮的女孩,还有幸跟她搭上了话,你不禁脑补起今后约她出去,约她看电影,直到最后带她上教堂结婚的镜头,这时,女孩却突然给了你一巴掌,把你从美梦中惊醒,然后给你甩了一句“流氓”,抱上自己的书本就跑了,留下你一个人莫名其妙。 是什么让一次美好的邂逅演变成了一场灾难呢?原因就出在rubber身上。在英国,rubber通常指的是橡皮擦,但在美帝的词汇中,rubber指的是避孕套。 所以,可千万不要随便说rubber,小心招来警察哦。 3 外裤内穿? 在美国,裤子通常叫pants,但在英国,同样的东西叫trousers,但是,在英国,内裤的单词却是pants,,这个词还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变成了日文里面的パンツ,即二次元的胖次。 所以,千万不要随便说人家胖次好看,除非你是掀裙狂魔。 4 还让不让人好好跳舞了 在美国,有一种叫shag舞,是一种源自上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双人舞,尽管现在的美国人可能已经不会跳这种舞了,但shag一词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舞蹈的代名词。 其实去舞池跳舞,一个简单的dance就够了,但本文之所以专门提醒大家注意,就是因为,在英国,shag一词不仅存在,而且用得非常频繁,只是它的意思不那么上台面,用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来翻译,shag就是两人一起做爱做的事。 可以想象,当年二战的时候美国大兵在酒吧一本正经邀请英国女孩shag的时候,女孩脸上是怎样的哭笑不得的表情。 5 干(xie)杯(xie) 我们都知道cheers有干杯的意思,但是在英国,cheers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年轻朋友们表达谢意的词语,可惜在美国,cheers还只是干杯,没有任何致谢之意。 所以,当你在伦敦街头帮一个摔倒的美女扶起她的自行车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被她的cheers给迷惑住了,人家只是礼貌性的表达感谢,可没想去请你一杯。 当然,除非你有小李子十年前的花容月貌。(转自微信公众号:unwalled) 请大家继续补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分享|友友们,突破听力瓶颈一定要精听(听写)吗? (学英文观天下)
- 有武汉的吗,如果是外国人最好了 (wind)
- 求助&分享|零基础学听力和口语 (新新)
- 找语伴,练口语 (才科夫)
- 寻找学习英语的小伙伴 (空明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