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枸杞岛野店计划
藏藏(粗人一个而已。)
七问枸杞岛“野店计划” 藏藏蔡 一问:今年十月二十三日,由嵊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林水利围垦局联合主办的嵊泗县“美丽海岛”创意创业大赛决赛中,“野店计划”创业计划获得了评委们的肯定,获得第三名。能否介绍下,“野店计划”究竟是什么? 答:我们的“野店”计划,本质上是以青年旅舍为载体,以公益为目的,融入海洋文化,通过搭建公共交流空间,针对有较多休闲时间的青年游客,和枸杞岛上的居民,共同建立起在枸杞岛海边的生活、交流,阅读、讲座、音乐、观影、渔耕的公共平台——一家“野店”。它的理念是:活力,自由,分享,最后能形成一个岛外人看枸杞岛,和枸杞岛岛民看向岛外的一个窗口。 说得简单些,就是作为一个青年旅舍平台,对青年游客提供一个详细了解枸杞岛,和岛上人交流,消费比较平民的地方;对岛上的青年和孩子,则带给他们岛上缺乏的文化交流氛围,同时也利用我们对岛外的世界的熟悉,给中老年人提供一些方便。青年游客和岛上的人,能够以野店为纽带,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问:为什么取名叫“野店计划”? 答:以“野店”当作海岛创业计划名称,是取自郑愁予的《野店》: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 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啊,来了—— 有命运垂在颈间的骆驼 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是谁挂起的这盏灯啊 旷野上,一个朦胧的家 微笑着……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 有烧酒羊肉的地方啊 有人交换着流浪的方向…… 臧克家也在他的《野店》开头中也说,“饭店, 旅社这样的名词一提上口, 立刻涌上心来的是新式的华贵, 饭店, 旅社这样的名词一提上口, 立刻涌上心来的是新式的华贵, 如果换个野店,便另是一种情趣唤起来了。像山村老翁头上的发辫, 如果换个野店,便另是一种情趣唤起来了。” 还有李广田的《野店》一文,描写四方来客在野店中汇聚,最后附上一首古人歌咏: 君乘车,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 他日相逢为君下。 既然我们的野店,相对于那些酒店民宿,虽是简陋,但也是汇聚四方来客,且闲散有趣,何不直接叫取个闲名,以作自我消遣打趣呢? 也有一首英文歌,叫《STAY WILD》(保持野性),其中唱自己是准备播种的种子。而我们的理念,不正是要想在枸杞岛上播撒这样一颗种子,把文学音乐等种子带回枸杞岛,同时,又作为一个诗意又有希望的面朝大海的栖息地,提供给城市生活的游人朋友? 我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问:为什么会有“野店计划”的这个理念? 答:其实“野店”本来是我计划在四五十岁时候回岛上,想做成像木心在纽约给陈丹青他们讲课一样的,私塾讲座,后来,在外面走的多看多了,慢慢融入了青年旅舍,有机农场等理念。 我是从小在枸杞乡石浦村长大的一个“孽册骨头”(很调皮的海娃子),从初中开始到岛外读书,从菜园镇到杭州,而今在宁波的采购工作,又走过了中国的很多地方。虽然离开了家乡,但一直怀念,就像是血液里依旧保留着岛上潮汐起伏的节奏,对大海念念不忘。城市的生活节奏比岛上更快,而我性喜静,一本书一杯茶就可以过上一天。现在在城市打拼的普通年轻人,面对的诱惑更多,也越来越焦虑。年轻人热衷旅游,其原因之一,也是想暂时离开日复一日的城市生活。我想我是幸运的,至少还能退守枸杞岛,最心底的故乡。这也是出于近年来越来越浓的故乡情结吧。 这两年枸杞岛的旅游越来越热,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但是其中依旧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目前岛上提供的主要海是风景,海鲜,渔家乐以及住宿这些传统旅游的内容,文化精神方面的东西,提供的却很少。半夜挤着买了船票来到岛上,住过几晚昂贵的民宿后吃过海鲜看过美景,就匆匆回去,缺少深入了解海岛的机会。岛上的民宿,除去装修和风景的不同,也没有了其他内容,可复制性高。 二是,虽然岛上旅游越来越热,但是获利的也只是从事旅游业的岛民,对普通岛民,带来的改变很少,反而被挤占生活空间。而且,现在岛上存在这样一个现实:在外面读书的年轻人大都选择留在城市,而岛上渔民的孩子,除了学校的教育,缺少课外的教育引导,周末时间,要么电脑游戏电视,要么就是溜达无所事事。而留在岛上的老人:对岛外的资讯,都落后一拍,孩子不在身边,对很多新事物都不擅长使用(例如淘宝,寄送东西等),平时的娱乐也有限。 而且由于旅游热,岛上的人越来越躁动,但即使去参与旅游业,也是一窝蜂地跟风建旅馆,无序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除了赚钱,也不能带来什么。 我想,既然旅游是趋势,那我们为何不来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来带动即使是一小部分年轻人,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岛上也遇到有许多事,也在促使我去做一些事。 给大家展示我拍摄的两张照片。

左边是一个渔民父亲接在嵊泗菜园镇读书的女儿,乘船回家的情形。舐犊之情,无需言表。 右边是我一个从小玩到大、从事捕鱼的同龄小伙伴的手,手指因为常年劳累用力,结了太多的老茧,不能弯曲。右上角则是我的手。一样的成长环境,两样的轨迹。因为什么?读书。小时候在破书堆里捡到的一本庄子漫画,和一本积灰的西方哲学漫画,把我引导入书的世界。 等我长大后回看,才慢慢明白,为什么岛上人对孩子读书的期望,相比城市,更加强烈。 所以我想着,我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就有了野店计划。 野店计划主要有两个发起人,另一个是我最好的中学同学,小强。他和我的理念相近,也是个爱书的人。 其实两年前我就写了一个在岛上开青年旅舍的小策划,由于旅游条件与社会经验不成熟,暂时没有实施。今年一个朋友把县里“美丽海岛”创业大赛内容分享给我,在截稿前一日,我才兴起,重新写了一个草稿提交给举办方,并发在了我的QQ空间中。小强看到后,就联系我说,这个计划作为参赛用的文案可惜了,我们一起去把它实现吧! 于是我们就开始行动。我们就重新设计了“野店计划”,征集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小强也从上海赶过来一起讨论,一起起草了正式的商业策划书,做了商业调查和利润分析。然后,就由我代表野店计划讨论小组参加了美丽海岛创业大赛的决赛。 四问:说了这么多,你们究竟用哪些措施来实现你们的理念?和其他的民宿有什么区别? 答:现在岛上的旅店,大多只是针对来住宿的游客,提供食宿,还有联系出海玩乐等。而我们分别针对游客和岛民设计了一系列的项目,增加双方的互动,提高参与感;同时又加入了海洋文化的宣传。 对于整体的海洋文化理念宣传,我们的内容有: 1,记录枸杞的文字。我正在写《家离海边那么近》一本书,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写关于枸杞岛的一些事:童年,渔民,捕鱼,发展,现状,困境,思考等。同时也逐步带起游客朋友一起写关于海岛的文字,并且利用关于海洋的名人诗歌来宣传海洋文化。 2,开设微型贻贝博物馆,制作和贻贝相关的工艺品,如贻贝壳拼贴画等。来拜访的游人们可以在这里了解枸杞的贻贝历史,可以去实地参观和游玩,这样比单纯地来枸杞看风景更有意义。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专门建设一个小型博物馆,我们岛上的居民,更是可以对岛外人宣传,我们也有自己的文化名片。 3,发起“美丽海岛,蓝色海洋”的海岛保护计划,内容有宣传岛礁保护,筹划沙滩公益清理活动等。不只是把口号挂在嘴上。 对于青年游客,我们主要有下面这些内容: 1, 我们提供青旅式的低价食宿,鼓励一部分有时间的青年游客,以低成本在岛上呆较长的时间,能够从容得了解枸杞岛的“慢生活”以及海洋文化,例如贻贝文化,渔业文化等。 2,我们举办小小的双向交流会。其一,可以请岛上的人讲讲海上捕鱼的生活经历,各种鱼类的辨认,海鲜好坏的分辨,贻贝养殖等,并且海产海洋诗歌文化的讲座和交流;其二,同时也请外来的游客讲讲岛外的生活经历,或者给岛上孩子讲讲文学音乐美术,甚至城市的各种潮流等岛上很少见到的内容。 例如聂鲁达的《致大海》,我们可以把岛上靠天吃饭的渔民的现状和诗歌结合起来: 一片汪洋环绕岛屿。 这是怎样的大海啊? 汹涌不休, 说“是”,接而“不”,一遍叉一遍 重复着“不”,它忧悒地说“是”, 却咆哮着 重复说“不”, 永无静止。 它吞吐道:“我的名字叫大海。” 岩石不相信, 于是海浪拍打着 撞击着,冲剃着。 叉以无数个亲吻去抚慰它们。 以从七只猛犬、七头白虎、七大汪洋 取来的七条利舌 拍打胸膛,吐出它的名字。 噢,大海,我们知道你的名字。 噢,大海同志,别虚度时日 也别空自悲伤。 帮帮我们吧 我们是贫困潦倒的渔民。 你岸上的子民 我们饥寒交迫。 而你是我们的对手。 别那么气势汹汹,别那么大声地咆哮。 打开你珍贵的宝箱吧, 将财富赐于我们 赐于我们今日的收获吧。 3,举办各种活动,摄影,沙滩游戏比赛,小型吉他音乐会,讲座,手工活动等。 4,后期我们租用山上荒废的田地,尝试“有机农场”的模式,种植茶树,农作物,金银花,枸杞子等。 对于岛上的居民,我们以公益为目的,我们的主要内容有: 1,建设小型私人图书馆。小时候我是被几本书引起读书的兴趣,然后一路走到现在,我想,阅读的火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会把自己的藏书放在这里,供大家阅读。 2,开展讲座,交流会。我们希望利用游客的资源,定期组织游客志愿者开小型的交流会和讲座,让岛上的孩子来听,听岛外人讲他们的视野看到的东西和经历。 3,私塾。我们希望专门对岛上的孩子和青年开展学校内容以外的专题讲座,从古典传统文化,国外诗歌文学音乐,到职业经验,再到社会潮流等内容,深入浅出地把岛外的世界连通岛上,增加孩子的视野。(我离开岛去嵊泗读初中的时候,觉得菜园的同学好有见识,而去杭州读大学的时候,觉得城市里的同学好有见识。环境造就了各自不同的视野和见识。我想利用枸杞岛的旅游热,把那些见识带到岛上。) 4,岛民留影计划。虽然现在手机很方便拍照,但是岛上很多居民依旧一年也很少拍照,特别是老人。我们的团队想用较好的设备免费给岛上的人摄影,并用成本价统一通过网络打印出照片,带回给岛上的居民,高效而低成本。(野店盈利后,会优先免费提供给岛上的老人,特别是全家福。) 5,免费电影。我们计划用露天电影院的形式,每周播放岛上的年轻人爱看的电影,和老人喜爱的戏剧,以供岛民娱乐。 6,网络淘宝代购和海鲜代销。现在网络发达,大部分东西基本上都可以在网络上买到,但有些年纪大的居民不会使用淘宝等,我们可以免费帮忙代购。 而居民自制的海鲜产品,我们也可以建设平台,免费代为销售。 7,岛民咨询。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年轻人的见识和丢网络的使用来为岛上的居民提供咨询,例如,孩子的高考志愿填写,出门机票火车票的购买,等等等等。 8,尝试海鲜的网络销售我们可以利用其尝试岛上海鲜的网络销售,第一步先搭建桥梁,把有海鲜需求的游客和岛上的渔民接线搭桥。以后成熟后发展一个平台,加入海鲜干货的销售。 五问:你们设计的这些内容很丰富,可是,现在毕竟是一个商业社会,公益性的内容这么多,你们该如何保证维持野店的运营? 答:我们当然明白,理想要踏实根植于现实的大地才能开花。对此,我们在策划里已经反复充分验证了这个计划的可持续性。 我们野店计划租赁岛上居民的房子,加以改建。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采用简约创意的设计,DIY为主。所以所有的投入基本在四十万左右。 为了维持野店运营,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可行的利润点,主要以传统的住宿、餐饮、物品租借为主,同时,辅助以工艺品、明信片等产品的售卖,等条件成熟后,还会加入海鲜代理售卖,有机农场的物产产出等。 我们以住宿和餐饮为主要收入点来统计盈利,以最低一年30%的时间(120天)住满率计算,加上每人每天必要的餐饮费,这两项作为总收入,再减去成本(服务业成本最高按总收入的60%,包括店员人工成本和买菜等成本),我们还是有十来万的盈余,对此,前几年我们足够用它来维持运营,并保留纯利润的3%作为公益基金。 至于我们自己的收益,我们对愿意成为计划支持者的成员都提前签订公益投资协议,采取分红模式。对我们的计划,目前已经有十五个朋友表示愿意加入。 六问:目前你们对野店的筹备工作做得如何? 答:我们的小组成员有专门的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有策划者,宣传者,和店主人选。 在参加完十月份的美丽海岛创意创业大赛后,我和小强作为主要策划者,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讨论。我们的地址已经敲定,朋友间的众筹也已经完毕,目前正在与众筹的朋友间签订合同,同时筹集资金到账。接下去我们会进行房屋改建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然后就派驻店长,进行改建工作。运营后,我们还会招募志愿者店员,特别是关于私塾讲座教育这一块的志愿者,我们会和一些大学生对接。 七问:目前,野店在筹备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答:野店计划,在策划过程中,确实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是资金投入问题。这个计划大约要投入三十万到四十万的费用,一两个人筹措还是有些困难。后来在朋友圈里宣传,吸引了十来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参加了美丽海岛创业大赛,有一部分贷款支持,资金问题基本能够解决。 其二,选址问题。我们初期的选址,在和空房子的主人商谈过程很不顺利,他们觉得我们年轻没多少资历,也由于收益问题(公益性青旅,利润率较低),在文案策划、建筑3D设计都完成的情况下,依旧没有达成协议。我们放弃花费了最多心血的第一方案,目前已经确定第二方案,直接用我家房子装修作为门面,然后租用邻居的空房子。 其三,店长问题。由于我和另一个策划人小强由于私人原因,这两年暂时无法亲自当店长,而店长的人选,需要和我们的想法契合,又要有足够的能力,并愿意去岛上实施,比较难选。后来几个靠谱朋友的加入,基本补足了这一个短板。 其四,野店资质。由于枸杞岛对于民宿的开建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取得民俗牌照比较难。但参加比赛后,举办方和评委对我们的计划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正在积极申请。 其五,枸杞岛的交通问题以及淡季旺季问题。旺季时候去枸杞的船票是出了名的难买。而淡季时候或者风浪大的时候,游客却寥寥无几。所有的生意都集中在五月到十月间。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鼓励我们野店的游客进行中长期住宿(一周以上),并策划了一系列方案以吸引淡季或者有风浪时候的游客。 虽然我们在筹备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将来也会面对各种困难,但我们的热情,不会消减,因为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语 我们的野店计划不是一个纯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而是从我们离岛人的理性思考中开出的一朵花。即使理解的人很少,我们也恪守“素履之往,独行愿也”的信念,共同努力,一步一步踏实地去实现它,把种子播下。也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加入野店计划! 最后借用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时候说的一句话来自勉:“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藏藏蔡 2014.12.24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枸杞岛旅游十问---解决来岛上旅游会遇到的问题 (藏藏)
- 枸杞岛路线购票攻略图,更新于2017.9 (藏藏)
- 七问枸杞岛野店计划 (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