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徐翔
~( ̄︶ ̄)~(神隐)
泽熙投资掌舵人徐翔今年可谓风光无限,旗下多只私募产品表现名列前茅。媒体的报道下,徐翔今年的运作包括参与鑫科材料定增,介入东方锆业、中青宝等重组股,控股工大首创和大恒科技等。凶悍的操作、精准的介入在为徐翔带来远超同行的惊人收益的同时,也让其陷入了内幕交易传闻的漩涡。 2014年泽熙再次大获全胜。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数据则显示,截至12月5日,股票策略对冲基金今年以来的排行中,泽熙3期、泽熙1期、泽熙4期、泽熙2期和泽熙5期分列第1、4、8、14和14位,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私募领头羊。来自泽熙投资官网的数据显示,泽熙3期和1期年内收益率分别达到了213.96%和127.77%: 凶悍的资本运作手法、精准地介入重组股既为泽熙带来了超高的收益率,也引发了市场诸多争议,关于其涉嫌内幕交易的传闻不绝于耳。 以下由理财周报整理: 押注重组题材 重组股历来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而多次精准押中重组股,则是徐翔和泽熙投资的独门秘技。 2014年1月3日,东方锆业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升华拜克等持有的浙江锆谷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四季度泽熙投资旗下的泽熙6期却已现身东方锆业。东方锆业2013年年报显示,泽熙6期持股151.15万股,占总股本的0.37%,首度位列于东方锆业第10大股股东名单。 市场传闻的另一个精准潜伏案例是吴通通讯。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10月11日,被认为是泽熙投资大本营的国泰君安交易单元以1880.93万元,占据当日买入金额最大席位。3天后,也就是2013年10月14日,吴通通讯便宣布停牌并发布重组公告。 此外,公开资料还显示,泽熙6期在2013年四季度分别以111万股和716万股进入中青宝和鹏欣资源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而巧合的是,中青宝在今年1月11日发布重大事项重组公告,而鹏欣资源也在4月2日发布了重组事宜。 格上理财研究员孔改发曾分析认为,徐翔对于重组股非常喜欢。从泽熙投资2013年重仓股看,除了大多属于新兴行业,有政策扶持或者行业发展的空间大的特点外,大多数还都存在资产重组事项,而且多属于外延式扩张。 不得不提的是,在诸多的重组股中,ST股尤其是泽熙投资的最爱。资料显示,泽熙投资自2010年正式运作至2013年,每个季度末几乎都持有至少1家ST公司的股票。 比如,*ST中基(目前为新中基)。*ST中基201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巨亏3.28亿元,面临连续3年亏损退市的危险,但正是因为公司有重组预期,泽熙瑞金1号在2012年季度潜伏进入,以持有448.64万股成为其第9大流通股股东。最终,*ST中基也“不负”泽熙投资重望,于2012年11月20日宣布停牌重组。 而在宣布重组之前,*ST中基的债权人已经在2012年9月10日提出重整的要求,并获得法院受理。在重整消息被正式公告之前的7月底8月初,*ST中基股价连续跌停之后,创下7年新低的2.53元,不过之后股价开始飙升,截至11月20日停牌时涨幅超过50%。当年三季度建仓的泽熙投资获利颇丰。 精准抄底 如果上市公司重组失败,徐翔也能从中找到机会。最近被市场热议的獐子岛和成飞集成即是如此。 今年10月31日,獐子岛突发公告称,受北黄海冷水团异常变化的影响,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发生重大损失,公司决定对大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及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由此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 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使得獐子岛的股票遭遇投资者大量抛售。12月8日复牌当日和12月9日,獐子岛封死在跌停板上。12月10日,獐子岛开盘继续跌停,但就在投资者觉得獐子岛将以第3个跌停板收盘时,尾盘最后一刻钟却上演绝地反击,一笔4000万股买单将跌停股价打开,并瞬间拉升近9%。有市场分析认为,当日拉抬獐子岛的资金与泽熙不无关系。 除了獐子岛,市场盛传泽熙投资也可能抄底了成飞集成。今年5月,成飞集成公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以16.6元/股向中航工业等3家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及洪都科技,标的资产的预估值达158.47亿元。受百亿军工资产注入预期影响,成飞集成股价从停牌前的15.13元/股最高涨至72.60元/股,最高涨幅接近5倍。 然而,12月12日晚,停牌近一个月的成飞集成却宣布终止该次重大重组事项。因此,自12月15日复牌起,成飞集成复牌连续跌停。让市场诧异的是,12月18日,成飞集成在开盘集合竞价打开跌停板,以35.99元低开,后快速拉升至41.99元,收盘时反而上涨1.77%。数据显示,当日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买入了8652万元。而市场盛传,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为徐翔的马甲席位。 实际上,说到徐翔抄底的经典案例,不得不提重庆啤酒。 2011年年末,因研发乙肝疫苗倍受到市场关注的重庆啤酒,宣布其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因此其股价遭遇连续11个跌停。正当投资者对重庆啤酒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二次揭盲失败后,重庆啤酒继续跌停,此时徐翔在20元左右再次入场抄底买入3000万股。此后,重庆啤酒一路涨到35元。而徐翔成功逃顶,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利数亿元。 对于徐翔的这种抄底手法,上海一名投资人士表示:“这是他比较凶悍的手法,实际上就是利用中国市场散户比较多,而且喜欢跟风的特点,一看到跌了这么多了也想去分一杯羹。另外他的资金量比较大,像那一年他抄底重庆啤酒,第一波抄实际上是失败的,后来又连续跌下来了,但是他最后因为有资金,再抄起来了。所以我认为他一个是有魄力的人,因为没有魄力的话就不敢再搞了,当时我们预计他抄底肯定要亏几个亿的,后来他还是搞起来了。“ 定增生意经 除了重组股以外,泽熙投资还频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最新的案例是文峰股份。2014年12月23日晚,文峰股份公告称,大股东文峰集团以8.64亿元将其所持公司1.1亿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郑素贞,占总股本的14.88%。文峰集团称,减持系募资投入新兴产业需要,项目盈利后优先置入上市公司。而郑素贞正是徐翔的母亲,今年4月至今任泽熙投资执行董事、总经理。 实际上,此前“郑素贞”已多次斥巨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2014年9月,郑素贞现身于南洋科技的定增对象之中,其耗资约1.3亿元包揽了公司发行的1589.2万股用以配套募集资金。 11月25日,华东重机发布定增预案,拟以10.62元/股向翁耀根、翁霖、泽熙增煦等4名投资者合计发行不超过7800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8.28亿元。 12月22日,赤天化宣布,拟以2.45元/股的价格向赤天化集团、郑素贞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10.61亿股。其中,郑素贞拟认购不超过约4.49亿股,认购金额约11亿元。 许多市场人士都会注意到,泽熙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增,通常还预示着上市公司将有后续资本运作。 2013年1月,泽熙投资设立了专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项目的平台——上海泽熙增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当年9月,该公司就斥资2.57亿元认购了鑫科材料4980万股定增股份,一举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泽熙现身之后,鑫科材料运作频频,相继参股民营银行、投资新能源锂电池、收购西安梦舟影视。今年9月22日解禁后,泽熙投资便开始大举减持鑫科材料。经粗略计算,泽熙此次投资盈利近2倍。 2014年9月,泽熙增煦还以3.67元/股的价格斩获华丽家族9000万股定增股份。11月,华丽家族突然公告,拟对经营范围进行调整,计划剔除房地产开发和相关所有业务,新增股权投资业务,为后续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有市场人士认为,包括泽熙等强势资本介入定增市场,很可能有着更深层的运作脉络,“上市公司拉拢知名私募,可吸引市场眼球抬升股价,又可以借助后者的项目资源推进并购重组,不排除还有资金在二级市场运作股价。” 深度介入上市公司 随着投资思路的改变,泽熙投资也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频频干预上市公司的分红方案甚至管理层的人事变动,因此引发不少争议。 宁波联合2014年4月9日公告称,接到股东华润信托通知,持有公司股份1507万股的泽熙6期的投资顾问上海泽熙资产管理中心(普通合伙),申请由华润信托代为提出2013年度利润分配临时提案,要求在原来10派1.6元现金分红的基础上,10股转增15股。 黔源电力在4月3日也公告披露,持有4.98%股权的股东华润信托(华润信托?泽熙1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持3.62%,华润信托?泽熙6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持1.36%)提请在公司2013年度股东大会上增加2013年度利润分配的临时提案,要求每10股转增10股。公司原计划不派现也不送股、每10股转增5股。 此外,泽熙投资还展现出更大的野心:控制上市公司。 2014年2月,泽熙投资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获得工大首创的大宗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后要求罢免已被刑拘的公司董事长龚东升董事职务,同时提名了三名董事人选,即原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徐峻、现泽熙投资高级研究员史振伟、现泽熙资产管理中心(普通合伙)高级研究员鲁勇志。随后,提名3位董事候选人均获当选,徐峻还当选工大首创董事长。由此,泽熙联手雅戈尔成功控制上市公司董事会。 “我买了你的股票,你肯定有什么东西要经过股东会才能够通过,因为大股东要回避表决,所以利用这种情况它就向你提出要求,如果不同意的话,就把你的议案给否定掉,所以上市公司不得不妥协。实际上就是打个擦边球。”前述上海投资人士表示,“或许他(徐翔)并不是真的想要控制权,仅仅是要影响上市公司,得到自己想要的,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数度否认被调查传言 然而,凶悍的操作风格不仅令徐翔闻名于市场,也使其多次陷入内幕交易传闻的漩涡。 2014年12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目前已对涉嫌操纵中科云网、百圆裤业、九鼎新材等1A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立案调查。尽管该发言人并未对涉案机构和个人指名道姓,但是许多市场人士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徐翔,因为被调查的对象其中就有泽熙投资重仓的公司。 从2009年12月成立至今,泽熙投资至少传出5次被监管部门调查的消息。 最早的一次是2011年5月底,公司重仓股跌幅惨重,产品净值也出现大幅下跌。因部分股票异动,有关徐翔“因操纵股市受到监管部门调查”的市场传闻一时间甚嚣尘上。为此,泽熙投资在官网发布《告投资者书》称,迄今为止,未接到任何相关监管部门的问询和调查,公司自查也没有在交易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并指出网络及部分媒体报道纯属谣言。 第二次是2012年7月,传紫石投资张超涉内幕交易调查案,徐翔被“协查”,对此泽熙投资予以否定。 第三次是2014年1月,网传证监会调查史无前例老鼠仓内幕交易,指名道姓是徐翔,徐翔愤怒回应“无聊”。 第四次是2014年5月,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对泽熙投资进行了调查,调查原因可能与泽熙投资旗下产品在东方锆业资产重组时的交易有关。对于上述传闻,泽熙投资通过媒体迅速做出回应,否认被调查。 而最新的一次是在12月9日。当日有媒体发布报道称,原汇丰晋信林彤彤即将以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于本月19日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该案还牵出泽熙投资,“目前泽熙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事还在继续跟踪之中”。 对此,徐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愤怒地表示“胡说八道,纯属胡说八道”,并在官网上发表声明,否认公司遭到立案调查。 外界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徐翔能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比较聪明,善于打擦边球。 “内幕交易不一定会去碰,但是不排除打擦边球的可能。”浙江私募人士阮一飞分析,证监会现在查内幕交易,一般是根据消息在前、交易在后来查。而可能存在的一种操作方式是,把这个顺序颠倒一下,先买进,再去打探内幕消息。如果有什么消息打听出来了,就继续持有;如果没有,就走人。因为时间点不对,监管部门就不能定性为是内幕交易。 “像这种押中重组股,说老实话,也不能完全说是内幕交易。首先,肯定是有信息的他才会压,可能这些信息有一种是来自于他到上市公司去调研,跟上市公司高管进行了沟通,听懂了高管对企业发展的思路;还有一种是根据上市公司所处产业情况、股本结构,然后再根据它近一段时间的公告,感觉到后面公司必须要走重组之路,那么他就潜伏进去,像王亚伟潜伏进去两年、三年都有的。”前述上海投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个是他们调研很勤奋,很敏锐,同样的信息市场麻木,他就发现了,随后就跟进了。还有一种,确确实实是有内幕消息。”其还分析,一些业绩靓丽的投资机构,之所以会受困于内幕交易调查传言,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树大招风。“私募基金做得这么大,相关谣言或者传言也传播得比较快。” 第二,不排除会有些内幕。因为上市公司希望跟有实力的机构配合,所以也会主动找一些明星投资机构,“比如说我后面准备装个什么东西进来,或者我准备怎么怎么做,我找你谈,我有这些东西,你觉得我股票应该可以做到多少钱。你如果能做到,那我就跟你谈一下这个市值管理。实际上这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的一个通病,大家已经见惯不怪了。” 徐翔:从3万到40亿的投资传奇 徐翔,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1976年出生,17岁带3万入市,对股市很有天分,19岁时曾被上海黑帮胁迫,替黑帮操盘,相传两大黑帮为争他做操盘手而打了一次。几年后,90年底末成为浙江龙头老大,被称为浙江敢死队“总舵主”,而叶大户当时只是“堂主”。目前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40亿元。 徐翔不是普通人———数十亿元身价以及旗下管理的数百亿元资产,足以令他以“傲视群雄”的姿态站在众多投资者面前。但至今为止,这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头号人物一直很低调,基本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2012年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况下,他管理的泽熙瑞金1号达到25.20%的收益。 “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1993年,还是个高中生的徐翔带着父母给的几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那个时候,宁波老百姓家里几万元很正常,而且家里就我一个小孩。”徐翔说。 18岁,徐翔放弃高考,专心投资,并得到家人同意。 徐翔对股市热点的把握非常敏感,个人资产迅速累积,成为营业部高手。 “我学习股票,看书,听券商培训,也看国外投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宏观经济,也懂一点。”徐翔表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被“敢死队”选中的股票,大进大出,高起高落。这批人以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成员20人左右,核心是徐翔、徐晓、张建斌等。徐翔在成名后更被媒体封为“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三大短线高手中,徐翔是其中的头号人物,也是最年轻的一位;2号人物姓吴,35岁左右,这两位不仅经历相似,连炒股水平也是旗鼓相当;3号人物徐海鸥的,975年出生,上大学时就开始炒股,1997年在北京商学院毕业后没找工作,直接回宁波专职炒股。在做散户时,徐海鸥与徐翔结识,便从散户室搬到4楼,为小他1岁的徐翔做助手,并逐渐成长为“敢死队”的核心成员。 名气渐响之后,徐翔的一举一动开始为外界所注意,特别其在营业部的仓位、持股,很容易被泄露,有人专门分析其持股以跟风投资。徐翔对此颇为苦恼,称很希望阳光私募能争取到机构席位,摆脱跟风者。 2005年,徐翔从宁波迁到上海,经历了A股的一波大牛市,2009年成立泽熙投资,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总管理规模在70亿元左右,规模仅次于目前阳光私募中管理资金规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阳投资。“我们70亿的投资中,有至少40至50只股票。”徐翔说。 泽熙旗下的五只管理型产品均已运营满二年,在二年期的业绩排名中,五只产品曾经同时实现20%以上正收益,同时排前十名。其中,泽熙瑞金一号曾一度翻番,大幅度跑赢市场及同类产品。 泽熙投资的业绩到底来源于徐翔投资手段高明,还是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之嫌,都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2011年7月,因为外界传言泽熙投资违规被查,徐翔曾首次接受证券媒体的采访,否认违规操作和被监管部门调查的传闻。 进入2012年12月,泽熙投资旗下产品由于折戟酒鬼酒,业绩大幅下滑。在一些排名中,泽熙投资的产品已经全部跌出前十名。 抄在地板上,卖在半空中 徐翔的每次操作都十分灵活,惯用的招数就是跟庄,而且每每都比庄做得更精准。比如一般庄埋伏个大半年吃个50%,徐翔往往在庄做的主升浪中赚取最大一截,比如短短2、3月吃个40%后火速退出,重新寻找新的目标。 他操作的原则是,我一向跟着市场走,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我会买什么。他从来不买创新高的股票,因为对他而言,太不安全。他看好一个股票后,宁可买个地板价。但他的盘感过于出众,往往他买的时候就是爆发前夜,抛的时候也往往是近期最高点。 对徐翔而言,买到地板价,抛在最上方,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当然,他也不可能每仗必赢。 抄底断崖股:重庆啤酒 徐翔被认为是一个抄底型选手,参与过重庆啤酒、双汇发展和酒鬼酒的逆市抄底活动,很多突然连续涨停的股票都与他有关。 2011年年末,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被认为长期以研发乙肝疫苗为概念炒作股票,此后连续11个跌停。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 二次揭盲失败后,市场哗然。重庆啤酒继续跌停,20元左右徐翔再次入场抄底买入3000万股。此后,重庆啤酒一路涨到35元。徐翔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利数亿元。 “重庆啤酒我20元左右进去的,抄底然后反弹抛出,这就是赌一把,别人不敢像我赌这么大,这就是因为别人没有钱。”徐翔轻描淡写。 在徐翔眼里,这次抄底就像澳门赌博一样“赌一把”,有的人一把十万元,有的人只能一把几千元。徐翔甚至后悔当年投入抄底的筹码不够,“如果比例大的话,我今年业绩现在应该很好。”徐翔表示。 “任何断崖形状的下跌都会有一个反弹,徐翔摸准了这个规律。”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泽熙投资员工也表示,徐翔喜欢断崖形状下跌的股票,这些股票从底部回到原来一半位置,也有50%涨幅。 折戟酒鬼酒“地雷” 2012年11月23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此后酒鬼酒连拉五个跌停板。 根据酒鬼酒三季报,泽熙一号持有300多万股酒鬼酒,成本应该在50元左右。五个跌停后,股价在30元左右,泽熙亏损6000万元左右。 在酒鬼酒的第一个跌停日,泽熙投资成功卖出100万股,机构席位买入。 “当时媒体认为是大成基金接盘泽熙,因为当年徐翔接了大成基金的重庆啤酒,而其他机构要买可以等几天后再买。”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徐翔否认了与机构勾兑的说法。他承认100万股是自己卖的,但“朋友打电话过来问我谁买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好比在澳门赌博输掉了几百万元,走到门口捡了几万元。别人来问我谁给的?没错,这几万元是我拿了,但里面输了几百万元,这点有什么意义?”徐翔说。 徐翔表示确实有人在跌停之前出货,但“如果我跑了,肯定有人说我内幕交易。因此我买卖都不对”。 12月初,市场发现徐翔再次抄底酒鬼酒,显然有意复制重啤一役。 “市场往往会对股价矫枉过正,当股价低于企业的内生价值时,就值得投资。” 但徐翔说“看错的时候、割肉的时候更多,是偷偷摸摸剁掉,及时止损”。 踩点定增概念 除了寻找断崖式股票,徐翔的投资还围绕定向增发概念股,其基本操作手法是,定向增发消息公布前买入,等到有关公司高送转的消息出炉后立刻抛出。泽熙的员工也认为,徐翔的成功不是靠那些凶猛的股票,恒星科技、康得新、莱宝高科才是让徐翔赚了大钱的股票,持股时间不过一年左右。 2010年6月28日,恒星科技以每股10元的价格向四名投资人非公开发行2530余万股股票。 2010年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持有恒星科技500万股,占流通股第一位;之后泽熙继续增持,到2011年一季报,泽熙的两期产品累计持有1000余万股。 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做非公开发行都会有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政策,高送转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恒星科技宣布10股转增10股送1元。 “这些手段都需要谈判,但都不能公开拿到桌面上。”投行人士表示。 享受了高送转的盛宴,当年中报之后泽熙投资的两期产品退出了恒星科技,而在这一轮定增高送转过程中,恒星科技的股价最高曾达到35元。 同样有定向增发和高送转概念的康得新也有泽熙投资的身影。泽熙投资最早出现在2010年年报,2011年不断加码投资,2011年中报持有400多万股。 2011年6月10日,康得新公布10股转增10股派现金0.45元。2011年9月,康得新正式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泽熙投资则迅速在三季报中消失。 康得新2010年四季度股价最低17元,到2011年年中,复权后股价在40元左右。徐翔又一次成功。 徐翔何以如此神奇地踩准步点? “很简单,上市公司要定向增发,必须说个故事。而有人若要想知道这些故事如何结局,不过是花点成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伴随着定增概念的逐步退潮,徐翔也难以全身而退。永辉超市(601933.SH)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持股1200余万股。2012年9月,永辉超市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永辉超市实际控制人认购了新增发股份,这等于定向增发失败。 泽熙投资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很多非公开发行参与者都被套牢,定增和投资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公司的主观愿望并不能成为二级市场投资的依据。 转型稳定增长 徐翔择时准确且作风凶狠,让泽熙的员工深表佩服,称他的择时往往不是加减仓的概念,而是空仓、满仓的极端操作,以证明其看得准。但徐翔曾经私下对公司员工表示,保证每年稳定增长,没有必要冒险。 目前泽熙投资有20多个研究员,徐翔极少实地调研,但是每天要听两三家券商路演。徐翔说,“研究员推荐股票,我也不一定买。”投资决策对内保密,目前基金经理、研究总监和两个助手组成泽熙投资的决策委员会。因为推荐莱宝高科、康得新、恒星科技有功,三个研究员被徐翔奖励了宝马汽车。 泽熙投资员工表示,泽熙投资已经和公募基金类似,基本上放弃了趋势性交易为主的投资方法,而是选择大资金行业配置的主流投资方法,对自上而下的判断和择时非常重视。 “由于过去的交易经验,徐翔摸准了一些市场短线的规律。比如炒作新股,他知道哪一类股票容易被散户关注,他自己就是散户出身,所以了解散户心态,也愿意去了解这些人的心态,再集中在一些概念上。”熟悉徐翔的公募基金高管表示,“这就像一个赌局,基本面都是伪命题,能够吸引赌徒到赌局中来的就是好股票。” 这位公募高管判断徐翔依据主要是索罗斯映射理论,徐翔也曾对员工表示能理解索罗斯50%的理论。 “我非常理解彼得林奇的退休。”徐翔表示自己无法和大师相提并论,也流露了倦意,“说实话,我也不想干,不算研究员券商推荐的股票,我现在盯200家公司,多累啊!有什么好干的。"天道:本文以前在网上看过,偶然间今天再次看见,徐翔和王亚伟做为咋们中国资本界的传奇人物,看着他们的传奇史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不管翔哥是否是由3万做到40亿,从照片上我能看到他除了天份还有实实在在超出常人的辛勤。天道酬勤,股市是一个复杂的人性猎场,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个人各方各面的适应市场的能力。残酷的现实注定最终的结局还是大部分人将被淘汰出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全球半导体产业风云:日韩赶超与美国应对 (~( ̄︶ ̄)~)
- The meaning of conservatism (~( ̄︶ ̄)~)
- How much you earn depends largely on where you live (~( ̄︶ ̄)~)
- Which traits predict graduates’ earnings? (~( ̄︶ ̄)~)
- In investing, as in poker, following rules works bes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