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 极致 尊贵
来自:victoria
若干年前,当国外的人沉溺于江诗丹顿的优雅,LV的奢华时,中国人正在自己家门口悠哉游哉地摇着纸扇,喝着解暑的绿豆汤,过着恬静而又安详的生活。而某一年,中国人突然开始懂了“奢侈品”这个词。大街小巷里开始有了劳斯莱斯伟岸的身影,小弄的拐角会出现CHANL高跟鞋清脆的砸地声。。。。有钱的拿着真的 LV,GUCCI没钱的,揣着个假的浪琴,也乐得合不拢嘴。 中国人,茶余饭后也多了个话题:今天,你的衣服是什么奢侈品的?DIOR的香水不好,还是CHANL NO.5好,PRADA的包包比LV的好看……突然,貌似一夜之间,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关注狂热起来。 现在,中国已是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三,占全球总额12%。 2005年11月18日,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团LVMH的主席BemardAmault在北京出席了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北京概念旗舰店的开幕仪式。 同LV的步伐一致,众多国际顶级奢侈品牌都正在中国扩张地盘-- 世界顶级钢琴生产商施坦威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全资子公司; 肯佐准备在中国开4家新店; 意大利最大的时装集团古驰将在成都和杭州开店; 意大利男装品牌杰尼亚已在中国开设了52家分店; 阿玛尼宣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要在中国开30家店; 国际顶级轿车企业也在惊叹中国人的消费能力:2003年在上海车展上,宾利的Mulliner728轿车卖出了1188万元的高价;第二年这款车在北京车展上也卖到988万元。 瑞士最大的名表集团--历峰集团2004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占历峰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20%,如果加上中国游客在全球各地的采购总额,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量则占到了历峰全球销量的四成。在中国,该集团的高档消费品客户群大约有300万至500万人左右。 就这样,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霓裳,德国的汽车,瑞士的钟表……,这些在欧洲土地上也属于高档消费品的产品,都已叩开中国的大门。这些在欧洲“反奢侈品”思潮下业绩有所下跌的奢侈品生产企业,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又看到了希望。 可是,在中国,谁又会是奢侈品最大的消费者呢?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李港卫分析,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一类是年轻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 而来自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的估计更为具体,他们说,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大部分是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白领人士、私企老板、社会名流。其中有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选购的产品主要包括手表、箱包、化妆品、时装以及珠宝等个人饰品。有学者估计,在这些人中,至少有30万人是私人财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 另据新华社报道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在年龄和消费内容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明显区别,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主力是30~50岁的中青年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另外,中国人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阖家旅游才是令人向往的奢侈品。 还有一点,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更新的地方,人们的心态也是漂浮不定。其中,表现的最明显的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奢侈品也像是大家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你有,我就不能没有,你有好的,我最好有更好的。于是,一系列的消费就出现了。甚至有些人会打肿脸充胖子,买了再说。这个最多体现在年轻的白领“上班族”。有时候也是“月光族”。 对于中国奢侈品市场未来的发展,各方面一直抱有很大的期望。近年来,中国的富豪趋于年轻化,这也就从一侧面影响中国的年轻一代,就是要强的白领和“爱面子”的年轻人。 让那些代表着梦幻生活,极致享受,尊贵品位的奢侈品,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年轻朝气的土地上有一个十分光明远大的前景。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寻人贴】2011年7月31日去美国的CFLers 你们在哪呢 (J)
- 有机会让我们在相聚吗? (Jecci)
- CFL--桥梁品牌 (victoria)
- 2010年十一CFL美国交流项目 (victoria)
- 雕刻的时光 (vic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