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的一点希望
来自:只有霸王(六经皆注我。)
推荐四部中国动画短片。风格各异,水平不一,都是八零后的作品。从这几部短片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中国动画尚未彻底死去的原动力——尽管它们大多具有很浓的外域风格(比如日本),但仍不失为出色的青年作品。 1.《南茜的早晨》 在线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W_f9YQloKQ 3D作品,比较短。动作方面有跳帧与粗糙之处。故事很平,但尾处飞机掠过头顶实在是点睛的妙笔。 2.《亡命鸡礼花》 在线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rO-wOgocLI 北影“来碗饭小组”拿了一堆大奖的作品。开篇的全景与人设很像河洛工作室晚期画风(伟大的游戏小组,制作过“金庸群侠传”、“三国群侠传”、“武林群侠传”等RPG扛鼎巨作);中部分比较拖沓,节奏没有掌握好,对剧情无目的无发展的动作戏是较明显缺点;结尾的小悬念稍圆了整体主题不清的毛病。其中一段“百鬼夜行”风格的村落一览有太强的日漫痕迹。所以我觉得,除去篇幅较长和制作复杂的因素,它不如《南茜的早晨》优秀。我个人不喜欢用这么耗工的壳来包裹一个不够沉重的核。 3.《Water Brain》 在线地址:http://www.vimeo.com/5197063 非常优秀的作品。广州美院的周坚锐率领“Ani7ime”小组花了一年时间制作而成。整体节奏极其流畅,画风有创意,主题煽情——相信组里被血腥应试教育残暴蹂躏过的孩子们很清楚其中的隐喻。人性和希望被践踏后,孩子们尚存有一息不甘于死的挣扎——也是我们童年的缩影。这部片子的优点和缺点都出自一个地方——即蒸汽机械化的场景设计:优点在于,中国的动画能够将宏大场面的细节部分描述到位,单纯技术已经基本达到了日本动画的水平;缺点在于,这所有的细节创意都来自于一部很邪气的日本动画短片《捉迷藏》(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51187/)。也许是网上看过《捉迷藏》的人太少,因此无人提及这一点。但细加比较的话,会发现“Water Brain”里起码有六成以上的创意风格与“捉迷藏”如出一辙。 作为学生成品,能够从其它优秀动画里获取养料,阐述出自己的主题,也未尝不可。何况该片突破了传统傻逼主旋律类动画中“孩子”的命运形象,则更值得后继者们学习,所以,我认为这是五年来国产动画的佳作。 4.《白蛇》 在线地址:http://v.ku6.com/show/0gdJz-v3K1Jx99Rk.html(Youtube上本有个清晰的版本,可惜被广电了……) 倘若不计篇幅过短的因素,这是我认为四部作品中最完美的。细若游丝的昆曲韵句为情爱缠绕几许伤逝惆怅,古琴与琵琶的突起并不衬和戏曲,而自顾或闲淡或凄凉地演绎着场景的变幻——这种各自泣怨又浑然成章的微妙节奏,实在是近年动画配乐的上乘手笔。片中许仙与法海合为一体的身影(突破性的创意,既超越了传统故事,又深化了主题,还节省篇幅……),站立在巍峨高悬的金山寺顶,气势非常宏大。 这其实是一部沙画动画,却营造出水墨的意境。谈起沙画界,公认的翘楚是匈牙利的Ferenc Cakó,但我认为这部《白蛇》的水平,绝不亚于Ferenc Cakó的一些优秀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作者阮筠庭也是一位八零后,目前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属中国青年漫画界的扛把子。另外……她还是个骚女——这使我对中国动画的信心再度勃起。 阮筠庭的骚照及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408200.htm 另: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8%EE%F3%DE%CD%A5+%D5%D5%C6%AC&in=17412&cl=2&cm=1&sc=0&lm=-1&pn=1&rn=1&di=638332480&ln=9&fr= 最后再捎带上一部日本八零后的动画短片《苍之茧》,与中国动画界的同龄人们互为参照。 在线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L8DQc59GCQ/ 这是日本动画一如既往的末世风格。六十年代,手冢治虫以社会性的思索给未来的日漫界定下了沉重基调。直至今天,日本已经成为国际动漫界最具哲学悲悯态度的创作流派。这部《苍之茧》是2005年的作品,情节的路数则使人联想到押井守推出的新作《空中杀手》(2008年)——同样的未来新世代,同样凝重而又清新的氛围,同样厌世欲死不可自拔的重压,同样怀有丝缕光明希望的结尾。切题的配乐仍然好听,镜头运用纯熟老到。不足之处是主题有些隐晦,暗喻部分并没有深化内核,中间情节过频的空镜头跳接使节奏变得冗长。 一点题外话,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日本人的文化气质问题。文学界的三岛由纪夫、太宰治——直到川端康成(甚至还有没死的大江健三郎);动漫界的手冢治虫、水木茂——直到押井守、大友克洋、今敏……这些人的特质是如此相通,以至于他们似乎在共同完成着一个为了“灵魂升华”而“死去”的作品。日本文化这一怪异血统非常有趣,值得去细细观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闲来无事,聊聊近况吧 (耿耿)
- 【转】金庸武侠里那些瞎子武力排行 (neonysus)
- 请关注“呼唤找找同学”... (未实名的家伙)
- 这个组竟然还存在!!!!!!!!!!! (梅花兎)
- 麻省理工的三维交互系统 (neony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