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歌5•特刊Ⅱ】年度电视榜•年度省级卫视盘点
来自:今羽
年度电视榜• 年度省级卫视盘点 米迦勒(下简称“米”)+淹死的鱼(下简称“鱼”)+非红人小王(下简称“王”) 录音整理:梦倩+孙杰 要点抢先看: 新一轮频道总监与节目制作人离职大潮:分分合合,雾里看花? 二三线卫视的整体发力:超越湖南卫视,也不是那么困难! 独播剧与定制剧:美国拼电视剧,我们拼电视节目? 编者按: 昨日推出小米、鱼和小王的评榜后,三位仍然觉得不过瘾,临时决定就2014年省级卫视的发展以及2015年的趋势,展开一次小型的对谈。三人不约而同地认为,2014年省级卫视的发展与现状,有三点值得讨论。结果,从昨晚到今早,一片忙乱下,在梦倩和孙杰的辛苦整理下,终于完成了这篇近六千字的文稿,真是刚刚出炉,还热乎着呢! 新一轮频道总监与节目制作人离职大潮:分分合合,雾里看花? 鱼:去年一年,几家一二线省级卫视纷纷爆出频道总监或节目制片人离职或跳槽的新闻,这算是2014年省级卫视的一大热点。例如江苏卫视的频道总监景志刚,副总监龚立波的离职,刚执掌上海文广的黎瑞刚不到一年便卸任总裁一职,还有在我们盘点年度电视的时候,浙江卫视的频道总监夏陈安也已经决定离职。不知道你们俩是否关注这一现象,你如何看待? 王: 从我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看客比较熟悉的都是电视上出现的面孔,在不同的台标下面跳来跳去,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李湘和朱丹了。而现在的节目制作人,一般也就是坐在监视器后面的那群人开始涌动,这股暗流可比“明星”流来得更加有影响力。 米:作为学界中人,我的看法肯定不如你和小王来的那么透彻和直观。就我的观察,这一轮的离职或跳槽潮,主要还是一二线省级卫视的高层,他们引发的震动与湖南卫视前几年高层领导人的变动本质上还不一样,后者只是新老交替,例如从魏文彬、欧阳常林再到来自湖南经视的吕焕斌,尽管这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派系的矛盾。这一轮离职潮,倒有点类似于报界记者或编辑离职的浪潮,要么转行不做新闻或电视,要么被高薪聘请或挖角,完全脱离体制,在市场中“激情畅泳”。有传言说,欧阳常林与夏陈安相继被挖到已经卸任的黎瑞刚的麾下,在他的华人基金里担任要职,果真如此,那么国内省级卫视三巨头算是正式“合体”了,他们三位又是那么强调电视要走向市场的“大佬”。 鱼: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首先,所谓的大佬对于一个省级卫视平台的作用有多大。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电视机构和海外的电视机构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领导力对于中国电视台十分重要。这本身说明,它内部的体制管理可能还没有真正达到精细化,个别团队的作战能力可能有所欠缺,所以它只能凭借领导力进行短期地统筹。许多省级卫视更换频道总监后,短时期内经过统筹,频道整体风格改变的“传奇”故事并不少,诸如深圳卫视、湖北卫视,包括浙江卫视,似乎换了一个总监之后,立马见效,收视率短期内有大的改观。 米:你可以说是“传奇”,我更觉得很“极端”,更体现电视圈围绕市场和收视率而展开的厮杀,以及“急功近利的”集体心态。所谓“短时期”,无非也是抄近路,尽可能模拟已经成功的国内外案例与模式,并通过公关效应,提高节目关注度,进而提升频道整体定位。 王:就我在电视台的感受,老一辈的体制内人有一种习惯性思维,进了一家单位,就是要到退休了。早些年当然是有诱人的“编制”,稳定的福利,以及说出来都让人们艳羡的社会美誉,但是随着体制慢慢无法给予这些最能安抚人心的好处,此时,就算是再没有进取心的“员工”,心里都会松动,都会有一种感觉:丫的不知好歹,我跳出去还不至少是个副总。 我不否定跳槽的制作人或总监,都是对自己事业有要求的一群人,跳出体制外,或者换一个平台,或多或少是允诺了比原来更具吸引力的支配权,当然理应是更为优渥的薪资报酬。他们的离职,是体制开始示弱的征兆,但又是加速庞然大物瓦解的催化剂。 鱼:你说的有道理,正如夏陈安的离职新闻,很多人不相信,因为觉得平台老大的位置坐着多舒服,何必还要变动。但这只是一方面,我更侧重传统媒体的整体变革。报业和电视台一样,我们所谓的传统媒体最大的危机在于人才的流失,这将会使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翻牌无望。如刚才小王所说,省级卫视的频道总监与制作人在体制内无法充分兑现他的人力资本。一出去他的身价完全是可以乘以十。在这样的重赏之下有多少人还坐得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确觉得传统媒体岌岌可危。 米:湖南卫视可能是个例外,一来团队相对比较稳定,忠诚度比较高,同时,这也只是坊间传闻,湖南卫视的收入在所有省级卫视中算是排名前列,并且任用人才,不那么强调论资排辈。所以,在人力资本兑现的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它的团队与民营公司的运行机制比较雷同。 鱼:对,但湖南卫视只是个案,其他电视台呢?我们还能通过什么去留住一线的人才?假如市场与民营机构给他平台的挥洒度、高度,自由度更大,自身人力资源的兑现更充分,怎么办?最后如果大佬们都坐不住慢慢地出走,省级卫视的格局肯定会有所改变。 由上往下:夏陈安、欧阳常林、龚立波、景志刚、黎瑞刚 由上往下被称为孕育卫视频道总监的地面频道四小龙的湖南经视、浙江科教、江苏城市与山东齐鲁频道 二三线卫视的整体发力:超越湖南卫视,也不是那么困难! 鱼:2012年,湖南卫视遭遇重创,外界纷纷评论其“元气大伤”,在我看来,“元气”没有大伤,不过也真是伤到了。为什么这么说?2012年上半年友台们都看到,以往不太能够撼动的江湖老大因为选剧失误,导致频道整体收视率急剧下滑;加上《好声音》的问世,更让湖南卫视被超越有了可能。 米:没错,我觉得可以分成好几个层次:一来,湖南卫视一直以其频道平台的优越性自居,所以时任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何小庭等在选剧、购剧时,存在一种只要在湖南卫视播出,电视剧就一定能红的优越感,结果《太平公主秘史》等人情剧充斥着荧屏。事实证明,哪怕是芒果的忠实观众,也不能随便被忽悠,哪怕芒果后来祭出韩剧法宝,收视率依然垂落,最低甚至落到十名开外。这番折腾,对其他省级卫视的震动更大。二来,湖南卫视自从超女后,一直被模仿,很少被超越,这也让部分高层领导产生某种骄纵情绪,恣意地开发相关节目的下游产品,很容易造成观众的疲倦与厌弃;而2006年选秀节目的井喷、07年总局对选秀节目的严格规制和清理,难道不是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产生的连锁效应?或者说,06年的选秀节目井喷,完全是省级卫视在意识到“超女”系列的“好用”,也就是可被轻易复制的情况下,一次非理性的市场反攻行为。 鱼:是的,那时省级卫视还没有版权意识,而等他们有了版权意识,前两年,再次出现版权引进的浪潮,以至于总局不得不出来扑火,限制版权引进的数量。说到2006年,一直比较高冷范、强调新闻立台的东方卫视也按捺不住,推出选秀节目《加油好男》,不仅从湖南经视挖来龙丹妮团队,更将矛头直指《超级女声》,不过这档节目在收视率和市场价值上都没有打败湖南卫视。随后,2010年《非诚勿扰》让江苏卫视雄霸一方外,2012年的《好声音》在湖南卫视被总局勒令禁止操办选秀的情况下,更裹挟着制播分离的气势,让灿星和浙江卫视不仅赚足了钱,也赚足了注意力和好评。那时,我周围的朋友没有不说《好声音》的,我也了解到,《好声音》一役,一直是湖南卫视高层和制作人心里的痛。 米:如同你所说,2012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收视率的波动,与下半年的《好声音》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撬动湖南卫视老大的位置,至少让其他武林人士瞧见了江湖不只有中神通,还有东南西北各方高手。其他省级卫视对湖南卫视的态度由过去那么一丝的畏惧,转变成赤裸裸的不服气与公然的挑战。大家再也不会认为它铁定或者一定就是大佬了,以前电视界很少有人说我要超越湖南卫视。2014年二三线卫视与其他一线卫视的整体发力,已经表明这一点。 王:在过去的一年里,用力最猛的非北京卫视莫属吧!她本来是专注鉴宝养生30年“专家”,但就在2014年,北京卫视却连续推出数档真人秀节目,而且爷的范儿必须是“原创”!比如在第三季度口号喊得非常响亮的“首档拳击类真人秀”——《勇敢的心》。上半年还有以冯小刚同名电影命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私人订制》。光看节目介绍和宣传口号,就觉得画面美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非要从节目构成要素上分析,以《勇敢的心》为例,其实看上去也是面面俱到的,小鲜肉、型男、大叔、肌肉男、御姐……要啥有啥,但做节目真的不是纯物理的堆积。随便找一堆明星就能破四的,只有浙江卫视做得到,其他人真的还是好好向四爷讨教经验,看看历年来他是怎么通过看起来很不上道的手法,把《小时代》MV合集推向大荧幕并赚得盆满钵满的。 二三梯队的卫视平台发力,一方面当然是印证了中国人有钱的事实,一窝蜂去影视节买海外模式,一窝蜂重金请大腕儿……越是挥金如土声势浩大,越像是危机来临前的誓死一博,如果没能在这场混战里占据一席之地,将来就无处容身。 米:小王描述的情况,我基本同意。去年真人秀大大增加,几乎每一个季度都有。我记得第四季度还是第三季度,全国卫视有14个真人秀节目,什么类型的都有。不过,节目的同质化很明显,而且基本上都购买了版权,非原创。 鱼: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中国电视市场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消化完了所有欧美的电视模板,现在又用了两年消耗完了韩国积累十年的电视模板。这说明省级卫视都看重综艺栏目,以它为发力点,试图发掘自制栏目涌现出来之后对整个平台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不同的省级卫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具备了制作综艺节目的可能,再加上节目模版在中国没有太多的水土不服,例如好声音,这样真人秀节目的井喷也不足为奇。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性的商业选择。 王:我同意鱼姐的解释,但真人秀的井喷与“制播分离”也有着千丝万缕、互为因果的关系。提到制播分离当然绕不开东方卫视。当年东方卫视最成熟的大型节目核心团队集体离职,组建了现在名声在外的“灿星”。通过连续四季《中国达人秀》的经验积累,对模式以及宝典的烂熟,让他们更有可能去成功运作其他的同类真人秀节目,比如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好声音的成功,有必然也有偶然。而这个偶然里面,却透露着大环境的必然趋势。有一个谣言,本来《中国好声音》应该是在东方卫视平台播出的,但是由于双方高层无法在购价上形成一致意见,最终灿星将节目卖给了浙江卫视。而从此,节目的大肆走红,让本是同根生的东方卫视和灿星的关系雪上加霜。老大一直怀着一种“我培养你数十年,一朝你翅膀硬了,就胳膊肘往外拐了”的心理。 可这就是市场,三五个亿在面前,数十号的团队在后,挣钱比感情来得更可靠。而就是这一出分家之争,也推动了灿星在制播分离的不归路上走得更加决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触角伸向各个能触及的地方:央视《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山东卫视《C Pop Star》;广东卫视《加油,好男儿》……已无大树可乘凉的小弟,必须义无反顾的开疆拓土,他们敢签下离谱的对赌协议,以博节目一旦达到约定收视率后的天价回报(传言,好声音项目中,灿星是与浙江卫视平分广告收益)。我猜想这样的“生死状”也像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剑,促使着每个人发挥最大的价值去实现约定。 米:不过,这样的现象也不值得欢庆,毕竟造成的效果是,你到了任何一个国家,似乎你看到的是同一种类型的节目。何况,省级卫视都非理性地购买节目版权,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节目版权贸易逆差大国。 鱼: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当然我也会觉得不舒服,一个泱泱大国你没有贡献出一个能让全球哪怕亚洲文化圈称道的一个模板,本身就是不好的现状。另外,我们的电视台通过这种模仿和制作的过程中间到底学到了什么?如果说他们为了原创在积累这种能量,我认为他们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在于,他们仅仅满足于这个层面还是继续其他的有益探索?如果是后者,那我们至少要批判他的态度不对。 从全球来看,所谓的超级IP(版权及产业链),往往不是诞生于电影或者电视剧。美国的漫威,例如超级英雄系列,往往成为被改编的对象。这其中还存在一个产业风险。在影视这端进行原创,它的产业风险实际上非常大。好莱坞一部电影上亿美金预算,万一不成功呢?所以它会变得比较审慎,宁可去翻拍哈利波特,或者漫威这种超级英雄的版权来制作。因为它天然有准确的忠诚度。中国其实也一样。对模版的购买,其实正是风险核算的结果,毕竟消耗IP而不是投资再造,成本相对更小,湖南卫视是个例外。 米:我相信你的观点不是为了给当前的节目和省级卫视寻找托词。我可否把你的说法延伸一下:整一个产业链的前端,如果仍然处于一种高度雷同的局面,那也不能期待中下游产业链突然小宇宙爆发。这是整个产业环境的问题。 鱼:是的,原创产业从整体来说,属于大的产业链,要扶持绝对是全面扶持,不是光在影视这一块。 独播剧与定制剧:美国拼电视剧,我们拼电视节目? 米:从你们两位刚才的分析,我们也看到,省级卫视的竞争,与美国公共电视网不一样,后者在收视率和受众的争夺上,很少体现在电视栏目或节目的比拼上,而主要是电视剧,严格来说,定制剧的竞争。 鱼:我觉得这是因为产业背景所导致的。按照我们传统的三驾马车,新闻、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新闻对于省级卫视收视率没有贡献,而电视剧是中国除广告之外最早制播分离的一块内容。安徽卫视当年剧行天下是想砸几个亿把中国的电视剧的产业垄断的,它做到了吗?它做不到。 王:你觉得它为什么做不到呢? 鱼:你的资金不够,你有一千亿再去谈这个事情。第二,中国电视剧市场跟我们中国电视播映渠道没有对接。如今,年产5到6部以上电视剧的公司,中国只有六家,但具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可有6000家!你能看出这个产业本身的水平到底如何。我国电视剧产业不是好莱坞Big Six或Big Seven,垄断80%以上的市场,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但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市场高度分裂,已经成为市场大佬的公司,它的市场占有率也就4%到10%;再加上它的电视剧制作又是作坊式的,产业的整体基础比较差。这导致的结果是,电视台再有钱它也做不到定制剧,湖南卫视我认为已经做的相对不错。 米:你的观点让我想到两点,一是定制剧,美国电视台的定制剧就是典型的制播分离的产物,电视台在符合其频道定位的基础上,严格挑选剧本和制片公司,例如CBS一直以律政和罪案剧见长,ABC则是以师奶、大妈等肥皂剧拔得头筹,类似于芒果台,CW主打青春偶像剧,NBC则显得高冷不少,与东方卫视很接近。二是,你说电视台做不到定制剧,是否需要讨论与总局规制的关系,以前是一剧四星,现在是一剧两星,政策层面也不能忽视。 鱼:我个人认为,广电总局本身希望剧目的繁多,它其实希望这个产业能够更健康一点,甚至给更多的剧面世的机会。但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强势或者一线卫视来说,没有影响。因为湖南和江苏基本上采取独播战略。 米:对,总局的规制很大程度上不是造成定制剧难产的原因,而是乱象的结果。如今,湖南卫视还走自制剧战略,在电视剧的发展上,扬起反制播分离的大旗。的确,总局的规制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一线卫视去做定制剧或自制剧。 鱼:电视台本身的受众分群还不那么明显,除了湖南卫视外,所以也存在失败的风险,反而推动了视频网站不断在做这个事情。

-
今羽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15-01-18 20:04:40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蝉歌8•媒事找释】魔都小夫妻“前现代”的现代生活 (今羽)
- 【蝉歌9•特稿】公关女神在卧轨中永生 (今羽)
- 【蝉歌7•特稿】魔都还是魔咒——小城姑娘的自白 (今羽)
- 【蝉歌9•特稿】亲爱的,你被“设计”了! (今羽)
- 【蝉歌9•特稿】无冕之王,还是无忙便亡? (今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