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酉阳杂俎-异闻篇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心外无尘

    心外无尘 (三非焉罪·无梦致胜) 组长 楼主 2017-05-02 21:40:59

    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羊粪沃之方开。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积。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惊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一曰后)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讲述的是一个盗墓故事

  • 心外无尘

    心外无尘 (三非焉罪·无梦致胜) 组长 楼主 2017-05-02 21:52:38

    永泰初,有王生者,住在扬州孝感寺北。夏月被酒,手垂于床。其妻恐风射,将举之。忽有巨手出于床前,牵王臂坠床,身渐入地。其妻与奴婢共曳之不禁,地如裂状,初余衣带,顷亦不见。其家并力掘之,深二丈许,得枯骸一具,已如数百年者,竟不知何怪。——这个故事有点惊悚,也不知道那副枯骨是谁的。

  • 心外无尘

    心外无尘 (三非焉罪·无梦致胜) 组长 楼主 2017-05-02 22:25:12

    近有盗发蜀先主墓,墓穴,盗数人齐见两人张灯对棋,侍卫十余,盗惊惧拜谢。一人顾曰:“尔饮乎?”乃各饮以一杯,兼乞与玉腰带数条,命速出。盗至外,口已漆矣,带乃巨蛇也,视其穴,已如旧矣。

  • 漫山风凌

    漫山风凌 (最近莫名幸福) 2017-11-22 16:33:21

    邢和璞   邢和璞好黄老之道,善心算。作《颍阳书疏》。有叩奇旋入空,或言有草,初未尝覩。 成 邢和璞   邢和璞好黄老之道,善心算。作《颍阳书疏》。有叩奇旋入空,或言有草,初未尝覩。 成式见山人郑昉说:“崔司马者寄居荆州,与邢有旧。崔病积年且死,心常恃于邢。崔一日觉卧室北墙,有人劚声。命左右视之,都无所见。卧空室之北,家人所居也。如此七日,劚不已。墙忽透,明如一粟。问左右,复不见。经一日,穴大如盘。崔窥之。墙外乃野外耳。有数人荷锹钁,立于穴侧。崔问之:“皆云,邢真人处分开此。司马厄重,倍费功力。”有顷,导驺五六。悉平帻朱衣。辟曰:“真人至。”见邢舆中,白幍垂绶,执五明扇,侍卫数十,去穴数步而止。谓崔曰:“公算尽,仆为公再三论,得延一纪。自此无若也。”言毕,壁合如旧。旬日病愈。 又曾居终南。好道者多卜筑依之。崔曙年少亦随焉。伐薪汲泉,皆是名士。邢尝谓其徒曰:“三五日有一异客,君等可为予各办一味也。”数日,备诸水陆,遂张筵于一亭。戒无妄窥,众皆闭户,不敢謦欬。邢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半。绯衣宽博,横执象笏。其睫疏长,色若削瓜。鼓髯大笑,吻角侵耳。与邢剧谈,多非人间事故也。崔曙不耐,因走而过庭。客熟视,顾邢曰:“此非泰山老师耶?”应曰“是”。客复曰:“更一转则失(失原作先,据明抄本改)之千里矣,可惜。”及暮而去,邢命崔曙谓曰:“向客上帝戏臣也,言泰山老师,颇记无?”崔垂泣言:“某实泰山老师后身,不复忆。” 少常听先人言之,房琯太尉祈邢算终身之事,邢言若由东南止西北,禄命卒矣。降魄之处,非馆非寺,非途非署。病起于鱼飧,休材龟兹板。后房自袁州除汉州。罢归,至阆州,舍于紫极宫。适顾工治木。房怪其木理成形。问之,道士称:“数月前,有贾客施数断龟兹板,今治为屠苏也。”房始忆邢之言。有顷,刺史具鲙邀房。房叹曰:“邢君神人也。”乃具白于刺史,且以龟兹板为讬。其夕,病鲙而终。 译文: 邢和璞爱好谈黄帝、老子的道学,擅长心算,曾经撰写过一本《颍阳书疏》。他能够依靠奇异的飞旋功夫升入天空,还有人说他会占卜。开始没有发现他这些特异的功能。 段成式一次遇见隐士郑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姓崔的司马居住在荆州,是邢和璞的一位朋友。崔患病多年,快要死了,心里常想,如果邢和璞在就好了。一天,崔司马觉得住屋的北墙外有人挖掘的声响,让仆人去看,都没看见什么。他卧室北面的空屋,住着家人仆夫。一连七天,崔司马都似乎听到有人在掘墙。忽然他看到北墙掘透,露出米粒大小的洞。他问手下人,还是没有看见什么。又过了一天。北墙上的小洞掘成磨盘那么大了。崔司马由洞向外面看,外面是野地啊。有几个人手执锹钁站在洞口两边。崔司马问他们这是干什么?都回答说:“邢真人让我们将这掘开。崔司马你的灾难很重,让我们加倍耗费气力。”过了一会儿,有五六个人驾车来到近前,都穿着大红衣裳戴着平巾帽子,大声喝道:“真人驾到!” 崔司马看见邢和璞从车棚里走出来。只见他头戴白色的帽子,帽后垂着绶带,手拿一把五明扇,几十个卫兵簇拥着走到离墙洞几步的地方停下来,对崔司马说:“你的期数本来已尽,我到阴曹那里去过了,再三为你理论,他们才答应再延长你十二年阳寿。从此之后你不会再有病痛之苦了。”说罢,墙上的洞合上了象原先一样。过了十多天,崔司马的病也就完全好了。 邢和璞曾经住在终南山,许多求道的人都来到这里自己动手修建一座茅屋住下来,跟他一起修道。有个叫崔曙的年轻人,也来跟邢和璞学道。在这里,担任砍柴担水的,都是些有名望的士人。一天,邢和璞跟徒弟们说:“过三五天,有一位奇异的客人到咱们这里来。你们每个人要为客人准备好一份菜肴。”过了几天,山珍海味都准备齐全了,于是在一间亭子里摆下了宴席。邢和璞事先告戒大家不要随便乱看。于是大家都将窗户、门关严,都不敢咳嗽一声。邢和璞到山下去请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身高五尺,宽三尺,脑袋占身体的一半。身穿大红衣裳,又宽又大,手中横拿着象牙笏板。他的眼睫毛稀而长,脸是青绿色,嘴角快到耳朵那儿,跟邢和璞谈得非常热烈,谈的多半都不是人世间的事。崔曙在屋内呆得有些不耐厌了,走出屋来穿过庭院。这位奇异的客人仔细看看他,对邢和璞说:“这不是泰山老师么?”邢和璞回答说:“是的。”客人又说:“再一转世跟他原来差有千里那么远啊!真可惜!”到傍晚了,这位客人才告辞下山,邢和璞让崔曙到他身边,说:“这位客人是上帝的戏臣,他刚才说你是泰山老师转世,你还记得吗?”崔曙流着眼泪说:“我确实是泰山老师转世。但是,对从前的事情一点也不记得了。” 小时候,一次听先人讲,太尉房琯让邢和璞为他卜算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寿终。邢和璞告诉他:“你从东南回到西北的时候,就是你的寿、禄终止的日子。你死的地方,不是驿馆,也不是寺院。不是在途中,也不是在衙署内。你的病从吃鱼开始,你死后将用龟兹板为棺。“后来,房琯自袁州改任汉州,辞职后返回故里时途径阆州,住在紫极宫道观里,正赶上观里雇几位木匠师傅做器具。房琯觉得木板的纹理特殊,询问道士。道士说:“几个月前,有位商人施舍给道观几块龟兹板,现在用它打个屏障。”房琯这才想起多年前邢和璞给他卜算生死后告诉他的那些话。过了一会儿,阆州刺史准备好了鱼宴邀请房琯。房琯叹息一声,说:“邢和璞真是神人啊!”于是,将事情的缘委讲给刺史听,并且托付阆州刺史,他死后一定用龟兹板为棺入殓。这天晚上,房琯终因吃鱼得病死了。 ——崔瞩既然不记得前世之事又怎么能肯定自己前世就是泰山老师呢?因为不记得就哭了,古人真难懂……难道是因为前世有什么未了心愿,又或者是感于戏臣那句“转而失之千里,可惜”,愧于自己昧失道心再入红尘吗? ... 心外无尘

    因为你看的版本少了一句:崔垂泣言:“某实泰山老师后身,不复忆,幼常听先人言之。”他是听家里先人长辈说的,泰山老师大概是个了不起的学问家或道士?前世学问超群,今生却全不记得了,这确实值得一哭。 个人浅见,在谷歌上搜些句子的解释搜到你这里,看到有同好,忍不住就回了几句

  • 心外无尘

    心外无尘 (三非焉罪·无梦致胜) 组长 楼主 2017-11-25 19:44:07

    因为你看的版本少了一句:崔垂泣言:“某实泰山老师后身,不复忆,幼常听先人言之。”他是听家里 因为你看的版本少了一句:崔垂泣言:“某实泰山老师后身,不复忆,幼常听先人言之。”他是听家里先人长辈说的,泰山老师大概是个了不起的学问家或道士?前世学问超群,今生却全不记得了,这确实值得一哭。 个人浅见,在谷歌上搜些句子的解释搜到你这里,看到有同好,忍不住就回了几句 ... 漫山风凌

    原来如此,感谢解惑

<前页 1 2 后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7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