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新知】学周易,知做人
大成之道国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在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质规律的同时,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并以成语的形式流传于后世。 如何进行自我生存发展,《周易》中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尺蠖之屈”“龙蛇之蛰”“藏器待时”“待时而动”“见机而作”“安不忘危”“防患未然”等。

“自强不息”和“持之以恒”这两条成语分别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之语,强调的是进取精神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如何掌握人际交往的策略,《周易》中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金兰之友”“惩忿窒欲”“厚德载物”“信及豚鱼”“卑以自牧”等。由《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一语而来的“信及豚鱼”,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诚心诚意。 《周易·谦》中有“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所以“卑以自牧”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如何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问题,《周易》中有“反躬自省”“改过迁善”“洗心革面”等。 “反躬自省”源于《周易·蹇》中“君子以反身修德”一语,指的是自我反省。 “改过迁善”源于《周易·益》中“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语,意思是改正过失,向好的方面转变。 “洗心革面”中的“洗心”出自《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之语,“革面”则出自《周易·革》“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之语,这条成语的意思是洗去心上的污秽,改变面目。人们欲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并改正过失。 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方面,《周易》提供了许多智慧,如“触类旁通”“数往知来”“履霜之戒”等。 “触类旁通”源于《周易·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之语,意思是接触某事物,掌握了有关知识,可以通晓同类其他事物。 “数往知来”源于《周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之语,意思是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

“履霜之戒”出自《周易·坤》“履霜,坚冰至”之语,意思是走在霜上就知道结冰的日子要到了,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警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圣人为啥以万物为刍狗? (木棉米玛)
- 这个小组是换赛道了吗? (VtrceDaff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