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之匮乏是一种精神病的特征 是什么意思?

王小白

王小白(间歇性卷)
2015-03-23 14:12:4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23 14:54:40

    请说出引言出处及上下文, 始能知道问题所在!

  • 王小白

    王小白 (间歇性卷) 楼主 2015-03-23 15:23:46

    拉康选集 作者: [法] 拉康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译者: 褚孝泉 出版年: 2001-1 页数: 648 定价: 4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20世纪人类思想家文库 ISBN: 9787542614957

    是在文章中看到的引用,出自此书,具体出自那里没有找到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23 17:05:36

    引言必须在上下文里理解。你的困惑应该也是从上下文解释,才有意义。请行吗再翻阅原书。

  • Lekun

    Lekun (人间实苦,唯有心甜) 2015-03-24 00:05:59

    匮乏之匮乏 就是 没有匮乏吧 双重否定表肯定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24 10:41:03

    既然是肯定,怎会是精神病的特征?

  • Lekun

    Lekun (人间实苦,唯有心甜) 2015-03-24 21:43:57

    既然是肯定,怎会是精神病的特征? 既然是肯定,怎会是精神病的特征? springhero

    这五个字不是这个意思么 == 那雄伯认为精神病的特征是啥子咧

  • Lekun

    Lekun (人间实苦,唯有心甜) 2015-03-25 00:15:26

    父之名的匮乏(缺乏、缺失) 父之名是禁止的功能 也是负的 负负得正 哈哈 这样解释也同哈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25 11:14:02

    雄伯 蜉蝣的论述推想是来自这段: For Lacan, what is foreclosed is not the possibility of an event coming to pass, but the very signifier,or signifiers, that makes the expression of impossibility possible in the first place. 对于拉康而言,所被除权的东西并不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是能指,起初让不可能性的表达成为可能的能指。 蜉蝣在能指后面括弧(父之名),就说精神病是父之名被除权。就形成豆瓣酱所说的“父之名的匮乏(缺乏、缺失) 父之名是禁止的功能 也是负的 负负得正 “

    雄伯想要提出的质疑是:能指等于是“父之名“吗? 拉康所说的事件(event)并不是指象征界the symbolic的事件,而是实在界the real的事件。同样地,能指the signifier是指在能指的锁链signifying chain,朝向原初的实在界的所指the signified的能指。所被除权的东西是能指,指的是“起初让实在界的不可能性的表达成为可能的能指“,而不完全等于就是“父之名”。因为实在界的不可能性的表达是能指的主体the subject 的表达。蜉蝣与豆瓣酱将父之名的匮乏等同于精神病,无形中也将不可能性的主体的表达,贬为精神病,岂不哀哉!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3-28 21:51:06

    匮乏之匮乏 指的是原初匮乏未被命名 阉割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姿态 什么也不减除 而是添加了一个形式符号 x 好像你就永远失去了一个东西 从此永远亏缺 但是有的人沉浸在阉割焦虑中 是因为这个符号姿态没有完成 所以他以想像的父亲阉割和生理病症 代替自己完成阉割 但是这一阉割是自己完成不了的 因此这种情况往往是精神病 最典型的案例是小汉斯的恐马症和狼人的例子 狼人一直怀疑自己的鼻子有毛病 当医生告知只是疑病妄想 反令其焦虑 觉得已无药可救 总之无论男女早一点承认自己没有男根就对了 不承认匮乏就是匮乏的匮乏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29 09:19:39

    雄伯 不屈服的忏悔者的这篇论述的武断之处,在于将以意识的象征界the symbolic的父之名的阉割奉为终极真理。因此不承认匮乏就是匮乏的匮乏,就是精神病。甚至夸张地说:“总之,无论男女早一点承认自己没有男根就对了!”

    拉康则是称赞弗洛依德对于无意识the unconscious的发现,类似哥白尼的天文学天体运行的发现。自古以来,作为能指的实在界the Real的所指the signified的无意识,始终并未完全被象征界的父之名所阉割殆尽,总是有除不尽的余数undividable remainders,以无意识的重复的冲动drives出现。这些被象征界武断地视为症状的冲动,从实在界与想像界而言,是主体的生命实存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the subject that is。拉康在23研讨班“圣状Sinthome”,曾以他的学生的真诚相爱authentic love,小说家乔伊斯Joyce的凭借艺术与文学秉赋,从空无中创造 ex-nihile,作为统合三界集合领域的真实界the true。此时的匮乏的匮乏难道就是精神病吗?自古以来,颠覆象征界的父之名的志士仁人都是精神病吗?忏悔者,你既然自许为“不屈服”,又何以甘心早一点承认自己没有男根就对了?

  • 王小白

    王小白 (间歇性卷) 楼主 2015-03-30 10:57:36

    匮乏之匮乏 指的是原初匮乏未被命名 阉割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姿态 什么也不减除 而是添加了一个形 匮乏之匮乏 指的是原初匮乏未被命名 阉割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姿态 什么也不减除 而是添加了一个形式符号 x 好像你就永远失去了一个东西 从此永远亏缺 但是有的人沉浸在阉割焦虑中 是因为这个符号姿态没有完成 所以他以想像的父亲阉割和生理病症 代替自己完成阉割 但是这一阉割是自己完成不了的 因此这种情况往往是精神病 最典型的案例是小汉斯的恐马症和狼人的例子 狼人一直怀疑自己的鼻子有毛病 当医生告知只是疑病妄想 反令其焦虑 觉得已无药可救 总之无论男女早一点承认自己没有男根就对了 不承认匮乏就是匮乏的匮乏 ... 法华虞

    谢谢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3-30 13:34:16

    雄伯 不屈服的忏悔者的这篇论述的武断之处,在于将以意识的象征界the symbolic的父之名的阉割奉 雄伯 不屈服的忏悔者的这篇论述的武断之处,在于将以意识的象征界the symbolic的父之名的阉割奉为终极真理。因此不承认匮乏就是匮乏的匮乏,就是精神病。甚至夸张地说:“总之,无论男女早一点承认自己没有男根就对了!” 拉康则是称赞弗洛依德对于无意识the unconscious的发现,类似哥白尼的天文学天体运行的发现。自古以来,作为能指的实在界the Real的所指the signified的无意识,始终并未完全被象征界的父之名所阉割殆尽,总是有除不尽的余数undividable remainders,以无意识的重复的冲动drives出现。这些被象征界武断地视为症状的冲动,从实在界与想像界而言,是主体的生命实存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the subject that is。拉康在23研讨班“圣状Sinthome”,曾以他的学生的真诚相爱authentic love,小说家乔伊斯Joyce的凭借艺术与文学秉赋,从空无中创造 ex-nihile,作为统合三界集合领域的真实界the true。此时的匮乏的匮乏难道就是精神病吗?自古以来,颠覆象征界的父之名的志士仁人都是精神病吗?忏悔者,你既然自许为“不屈服”,又何以甘心早一点承认自己没有男根就对了? ... springhero

    您老说得很有道理,在此只想说一下拉康的“选择糟糕而不是更糟糕!”“重回精神病的选择,选择更糟糕!”请注意,是重回。不过感觉咱们不是一个做研究的思路,就不继续探讨了。谢谢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30 16:04:55

    雄伯 看到不屈服的忏悔者的回应贴文时,我正好也在阅读Jacques-Alain Miller的The Non-Existent Seminar。他的结论跟不屈服的忏悔者相当类似。但是不像忏悔者那样藉词“不是一个做研究的思路”,作为闪烁逃避。忏悔者将“turning into psychosis”刻意强调地译为“重回”精神病。显然是自己无意识突然冒出的失误与泄漏。因为“重回”是“returning”,而“turning into”仅是“成为”而已。忏悔者不想“重回”精神病的心情,我是有同理心。但是请别忘了,拉康精神分析发现的无意识,是独立于意识掌控之外的主体的生命实存,忏悔者终究会有无意识地实践“不屈服”的时刻! Freud found the metaphor of the Name-of-the-Father in the resources of tradition, precisely, in order to prevent psychoanalysis from turning into psychosis. But when he arrived to that point, Lacan was never content with the Oedipus complex and always thought of going beyond… There are many who believe that beyond the Oedipus complex lies some dark region to which bleating idiots would be led by evil pipers. Not at all. This region beyond the Oedipus complex is the most constant orientation in Lacan’s teaching, most particularly when, instead of Freud’s appeal to the Jewish tradition, Lacan tried to establish the theory of the mistake by the subject supposed to know. Nonetheless, this is doubtlessly not enough: there is also the theory of the analytic act, which for Lacan also lies beyond the Oedipus complex. This theory – which Freud was unable to develop because his resorting to the Name-of-the-Father blocked his way – makes it possible to re-establish without resorting to the Name-of-the-Father, the existence of nonsense, the existence of a knowledge belonging to no subject, which is sometimes, and rightly, called truth. 在传统的各种资源里,弗洛依德发现父之名的隐喻,确实地,那是为了阻止精神分析不要转变成为精神病。但是,当拉康到达那个时刻,他从未满足于伊狄浦斯情结,并且总是想要超越过去、、、有很多人们相信:超越伊狄浦斯情结的另一边是某个黑暗的地区,哀鸣的白痴们将会被邪恶的笛声引导离去。根本就不是这样。超越伊狄浦斯情结的那个地区,是拉康教学的最持续不变的定向。特别是是拉康并不像弗洛依德那样诉诸于犹太的传统。拉康尝试凭借“应该知道的主体”来建立这个错误的理论。虽然这样,这无可置疑,并不足够。拉康还有精神分析行动的理论。对于拉康,精神分析的行动就在于超越伊狄浦斯情结那一边。精神分析行动的这个理论—弗洛依德不能发展,因为他诉诸于“以父之名”,阻碍他的途径—拉康的精神分析行动的理论,却是没有诉诸于“以父之名”,而有重新建立“无意义的生命实存”的可能。那是属于没有主体的知道的生命实存。这种生命实存有时,而且振振有理地被称为是“真理” The Non-Existent Seminar Jacques-Alain Miller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31 08:15:39

    不屈服的忏悔者 您老说得很有道理,在此只想说一下拉康的“选择糟糕而不是更糟糕!”“重回精神病的选择,选择更糟糕!”请注意,是重回。不过感觉咱们不是一个做研究的思路,就不继续探讨了。谢谢 雄伯 为了理解忏悔者的“选择糟糕而不是更糟糕!”重回精神病的选择,选择更糟糕“,我找出我去年的雄伯手记: About these ads “从父亲到更糟”(du père au pire)(from dad to worse),则是必须跟le pere ou pire (bad or worse) 「选择糟糕,或是更糟糕」,合并起来理解。 拉康在这里卖弄成语“from bad to worse” 「从糟糕到更糟糕」,也就是每况愈下。Dad (父亲)与bad (糟糕),故意扭曲使用。Bad or Worse 与Dad or Worse 的混淆扭曲,造成一语双关的歧义性ambiguity效果。 “bad or worse” 「选择糟糕,或是更糟糕」,也是拉康的一个重要主张。”bad“或”dad“指的是父亲之名下的强迫性选择(forced choice),也就是苏菲亚的选择(Sophie‘ Choice),在集中营的犹太女子苏菲亚,必须选择两个儿子中,捨弃一个,才能被德国军官接纳。这是bad(糟糕的选择),也是父权价值与权威dad下的被迫选择,无论选择捨弃哪一个儿子,都让苏菲亚充满罪恶感。 另一个选择是worse(更糟糕),也就是安提贡尼Antigone的选择,或罗蜜欧与朱丽叶的选择。他们捨弃身体作为客体的存在,而选择享受生命主体的自由与欢爽。名为「更糟糕」worse,就拉康而言,其实是「更好」better的一种反讽。只是俗众执著,误以为身败名裂就是「更糟糕」,而对无意识的生命主体的自由与欢爽的欲望,作为让步(give way as to his desire),拉康认为那才是最大的罪恶感。 About these ads

    雄伯说

    忏悔者目前“选择糟糕而不是更糟糕“,意味着他(或她)选择回到父之名的体制之内,接受强制阉割。如杜甫“宿府”诗所陈:”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他人何有置喙的空间?但是将“选择更糟糕”,视为“重回”精神病“的选择。!则是将父之名的主人辞说Master discourse,奉为绝对真理,将歇斯底里辞说Hysteric discourse 的激情与自由的生命主体,归类精神病。美其名为”研究“,实则扼杀大学辞说university discourse与精神分析辞说psychoanalysis discourse的基本精神与生命力!岂不哀哉!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31 12:41:34

    翻译了几年的拉康研讨班,自己也常为拉康的言说内容的诲涩难懂感到懊恼。一直想找个对象,那怕是虚拟对象,实证一下。若因此让忏悔者感受到作为练刀的靶子,真是过意不去。仅在此表示歉意!

    拉康的研讨班,我粗略地翻译了不少。唯独对拉康晚年的Topology and Time,及Etourdi,无法入手。忏悔者能给予指点些吗?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31 16:04:42

    雄伯 忏悔者这篇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足见充分阅读与消化拉康的论述文本。结论是:虽然在人类共有的符号系统中,父名命名了矛盾,使主体融入父法秩序中,但同时它也是矛盾的加倍,代表新世界的死局,开启人类直面混沌之可能。在符号界的震动开裂之处,我们总会重临精神病的选择,再次遭遇父名,身处爱欲、身份难舍难取的僵局中。 这种“总会重临精神病的选择”的僵局,在于忏悔者的论述立场始终局限在“主人辞说”master discourse的氛围里。忏悔自己是否想过如何突破这样的僵局?或者,拉康晚期的‘精神分析辞说“psychoanalysis discourse如何突破这样的僵局?有没有怎样的选择,可以不是精神病的选择?愿听忏悔者后续研究的论述!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3-31 16:34:55

    雄伯 忏悔者这篇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足见充分阅读与消化拉康的论述文本。结论是:虽然在人类共有 雄伯 忏悔者这篇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足见充分阅读与消化拉康的论述文本。结论是:虽然在人类共有的符号系统中,父名命名了矛盾,使主体融入父法秩序中,但同时它也是矛盾的加倍,代表新世界的死局,开启人类直面混沌之可能。在符号界的震动开裂之处,我们总会重临精神病的选择,再次遭遇父名,身处爱欲、身份难舍难取的僵局中。 这种“总会重临精神病的选择”的僵局,在于忏悔者的论述立场始终局限在“主人辞说”master discourse的氛围里。忏悔自己是否想过如何突破这样的僵局?或者,拉康晚期的‘精神分析辞说“psychoanalysis discourse如何突破这样的僵局?有没有怎样的选择,可以不是精神病的选择?愿听忏悔者后续研究的论述! ... springhero

    先生说的很对,四大辞说我不太记得了。隐约记得精神分析辞说是主体占据了客体小a的位置,这并非简单的围绕空位或能指“永远回到相同”的驱力循环,并非仅是父名的颠覆或重生,而是拥有了分析师的欲望,也正基于这种欲望,新的共同体得以可能。在这欲望中,客体小a和能指链s1-s2获得了某种拓扑重叠,客体小a因此实现于快感和能指的特殊捆绑方式中,这一欲望或许也就接近了圣症,创造一个新的庞大符号帝国的入口和基石,但它区别于父名之处,在于它并非空位,而且贯穿三界,并融入新天地的曙光中。也许记错了一些,今天我还要赶作业,就不多说了。祝好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3-31 18:14:01

    即使是隐约记忆,忏悔者还是将拉康精神分析辞说发挥到精髓。问题是精神分析家的行动实践时,怎么又变成是精神病的僵局?忏悔者能否再重新整理一下?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4-01 10:17:34

    即使是隐约记忆,忏悔者还是将拉康精神分析辞说发挥到精髓。问题是精神分析家的行动实践时,怎么 即使是隐约记忆,忏悔者还是将拉康精神分析辞说发挥到精髓。问题是精神分析家的行动实践时,怎么又变成是精神病的僵局?忏悔者能否再重新整理一下? ... springhero

    如若不像保守派驯化安提戈涅为家庭伦理的圣女,也不像朱迪斯巴特勒那样小家子气地论说边缘中心之地盘争战,安提戈涅代表一个僵硬的怪胎,如同基督教起源时的“圣徒”,从符号网络中脱落而出,她的追求没有任何符号化的余地,她的疯狂是语言不可掩饰的裂痕,永不可弥补或中和,这就是分析师的欲望,自身认同于一个屎尿剩余物,将社会排除之残余奉上高贵希望之宝座,分析师的行动实践与其说是列宁般打破时代的正面抗争,不如说是巴特巴尔的“我宁愿不,我宁愿不按社会的那一套来。”耶稣当初不就是如此宣称的吗?唯有无产无位之人才能(穷人、小孩)得救,只是他的信徒都已遗忘,各个争当安康饱乐的国家公务员。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4-01 10:19:08

    即使是隐约记忆,忏悔者还是将拉康精神分析辞说发挥到精髓。问题是精神分析家的行动实践时,怎么 即使是隐约记忆,忏悔者还是将拉康精神分析辞说发挥到精髓。问题是精神分析家的行动实践时,怎么又变成是精神病的僵局?忏悔者能否再重新整理一下? ... springhero

    再补充一下,写作和艺术创作同样是这样一种欲望,我宁愿不,宁愿退身而出,看似一无所有,但我将拥有自己的符号宇宙。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4-01 13:03:07

    巴尔特尔是美国作家Melville的Bartleby 吗?忏悔者能否说一下内容让你感动的地方?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4-01 20:27:34

    巴尔特尔是美国作家Melville的Bartleby 吗?忏悔者能否说一下内容让你感动的地方? 巴尔特尔是美国作家Melville的Bartleby 吗?忏悔者能否说一下内容让你感动的地方? springhero

    作为一个缺乏意志甚至没有意志的人,作为一个敏感脆弱的人,钦慕那些迟钝僵硬的几乎如同惰性实在界之石头的人。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4-02 07:33:43

    “我宁愿不“(I would prefer not),难道不是一个更加强悍的意志?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4-02 07:35:54

    谁该钦慕谁?

  • 法华虞

    法华虞 2015-04-02 09:54:52

    “我宁愿不“(I would prefer not),难道不是一个更加强悍的意志? “我宁愿不“(I would prefer not),难道不是一个更加强悍的意志? springhero

    这正是我做不到的榜样。

  • springhero

    springhero 大他者 2015-04-04 09:29:55

    无意识冲动出现,往往是在理性意识无法理解的时刻。因此,机遇往往会有错失。 这是无可奈何的现实!孤独的灵魂永恒地漂泊,彼此永恒地辜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80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