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来自:北欧旅游局(这里有挪威森林、那里住着有精灵)
十八世纪时,基督教受到启蒙主义哲学与科学的挑战,逐渐产生自由派神学;然而另外一个极端是“基要主义”的传统更正教正统神学,他们长期沉浸于更正教经院哲学的正统思潮里,太过着重字义解经,将历史上的某些教义,作为神学立场正确与否的绝对标准。因此基督教会在这两种神学中,渐渐忘了基督教是怎样的信仰,甚至连怎样作一位基督徒的焦点都模糊掉了。 当时的丹麦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只要是在丹麦出生的人,丹麦的国家教会都把他视为是基督徒。婴儿洗礼的作法非常普遍,人们在尚未有自己的信仰就成了教会的一份子,因此在祈克果看来,在他的周围,尽是一些挂名的基督徒。丹麦思想界在十八、十九世纪受国外的影响不小。当时一位有名的神学家马登逊(H. L. Martensen),将黑格尔(Beyond Hegel)的矛盾综合,并将人文主义融合于基督教中。[1]那时“个人”的意识全都淹没在对世界历史的思索与群体观念中,因此那时代的病征倒不是追求情欲或唯物主义,却是拿狂放的泛神观来轻蔑个人的情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科版《陶冶性的讲演集》中反对怯懦一篇中的翻译改进 (咔咔咔)
- 社科版《陶冶性的讲演集》中反对怯懦一篇中的翻译探讨 (咔咔咔)
- 西方有类似豆瓣的app吗 (雪堂)
- 谁需要syllabus么,我在哥大神学院和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上课... (渊池)
- 克尔凯郭尔|绝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