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单身情歌
思达布莱恩特
歌词 抓不住爱情的我 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 世界上幸福的人到处有 为何不能算我一个 为了爱孤军奋斗 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 在爱中失落的人到处有 而我只是其中一个 爱要越挫越勇 爱要肯定执着 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 想爱就别怕伤痛 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 来告别单身 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 来给我伤痕 孤单的人那么多 快乐的没有几个 不要爱过了错过了留下了单身的我 独自唱情歌 为了爱孤军奋斗 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 在爱中失落的人到处有 而我不是最后一个 爱要越挫越勇 爱要肯定执着 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 想爱就别怕伤痛 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 来告别单身 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 来给我伤痕 孤单的人那么多 快乐的没有几个 不要爱过了错过了留下了单身的我 独自唱情歌 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 来告别单身 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 来给我伤痕 伤心的人那么多 我应该勇敢地过 不要爱过了错过了留下了单身的我 独自唱情歌 这首真心的痴心的伤心的单身情歌 谁与我来和 乐评 坦白来讲,这首歌是不能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乐评的,因为它早已浸染了我太多的心绪和黑白色的记忆。每次听到它的时候,我不是融化沉浸在其中的;我觉得它就是我。那震撼的,颤抖的,痛彻心扉的,那些音符和字眼不是出自林志炫之口,而是从我自己的灵魂深处渗透出来的共鸣。那一刻,我自己全部的情感和孤寂都会变得无可抑制。 我认为作为一篇乐评来说,这就是高到极限的评价了。 高中的时候,每年的光棍节学校广播站都会放这首歌。那时候我们班里的男生们就会勾肩搭背,站在班级破旧的木门口,声嘶力竭地跟唱着,直到气息不够用弯下了躯体断绝了声音无声的撕裂着声带,然后浑身颤抖。那时候你就会发现身边和你一起嘶吼的兄弟是多么的珍贵:你将在无法自拔的苦涩孤寂中,看到友情与无法表达的相互理解,那一刻你们的灵魂是互通的。高考之后聚会的时候,大学军训的时候,醉酒的时候,刷夜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不断地在变幻,有一些人走了,留下的越来越陌生;但这首歌会被反复唱起,并始终会让你感到那份与别人坚固而温暖的联络,哪怕这个人是如此陌生。 这是所有男人共同的歌。 溢美之词说得太多了,1999年以来《单身情歌》所获得的赞誉的汪洋中并不缺少这一点赞美。还是回到歌曲本身。百度百科的评价:这首歌以潇洒不羁的态度,唱出了孤独寂寞却积极阳光的人生观,暗与光其妙地碰撞出火花,切入点可谓是别具一格。这段评价中“孤独寂寞”“潇洒不羁”八字虽是勾描入神,但还未道尽骨髓。如果让我换一个词语,我愿意生造出“苦癫”二字。 苦痛癫狂。 本歌的音乐从前奏起就给人一种奇异的击中感,虽然摇滚的节奏明快,但却生生因为旋律的关系多出了几分忧伤凝滞的感觉。主歌部分的旋律带有鲜明的九十年代港台音乐的气息,虽然优美动听但是持身甚正,不会用奇诡的旋律变化剑走偏锋,高低起伏中自然带有一种痛苦和麻木。听众可以体会这种麻木的旋律,它并不是节奏轻快到不屑一顾与无所谓的,它的节奏和旋律起伏传达出的是一种屡受伤害后的无奈,它的麻木中是包含有痛苦的。然而从“爱要越挫越勇,爱要肯定执着”起,音乐旋律就开始逐渐走高,麻木压抑深处苦痛的骨髓开始直拔而起。至于副歌部分,自歌曲问世以来就一直被广为传唱。“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这其中固然有歌词叠合攀援之效,但是音乐旋律也在“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之处层层堆叠排山倒海而来,层层冲击撼动着听者的肺腑;至“来告别单身”句,则堆叠至绝高处而轰然崩塌、沛然而下,给人一种淹没在音符狂涛之中的错觉。“单身”处略有回潮,然后“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来给我伤痕”一句再次扑面而来。本歌中这样层磊堆叠的旋律不止这一处,早在主歌最后的部分,“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想爱就别怕伤痛”一句中,“每一个”“单身的”两处音节就重复出现,堆叠至“人得看透”四字时已经产生了怪异诡变的奇峰,而后“想爱就别怕伤痛”一句的旋律冲击而来;歌曲到了这里开始有了一种癫狂的感觉,那是苦痛到了极致而产生的变化。副歌部分则用铺天盖地、怒海狂涛式的音符将这种癫狂不羁挥洒展开,过门音乐以及林志炫的吟唱把它最终推到了巅峰。 吟唱,你一定要听林志炫的吟唱,它在副歌结束以后的地方。林志炫那仿佛是从胸膛中撕裂迸射出来的声音如恣肆汪洋,又如同苦闷抑郁到了极致以后的嘶吼,又如同节节拔升的云气龙卷。“苦癫”的情绪不加节制地喷涌而出,将人淹没在无限孤苦癫狂的境地中——当然,这样的声音必然会由于它的无限拔升而显得有些单薄,不像是之前的部分那样宽厚中正;所谓刚不可久,正是如此。然而林志炫把这段吟唱放在了全歌的最后,就尽可能避免了这样的伤害,虽然奇诡孤高但却可以余韵绕梁。 林志炫的声音表达在这首歌里面完美得令人惊叹不已,上面所述仅仅是其中一例。可以说,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林志炫的声音表达居功至伟。我提醒听众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一句中“眼睁睁”三字,林志炫咬字如擂重鼓,唱出了铮铮骨迹,把抓不住爱情的无助、孤独和无奈表达得刻骨铭心。在副歌“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爱过了错过了留下了单身的”几句中,他的声音也是落得极重,字字咬出,几与音乐浑为一体。还有一些句子尾音的处理上,林志炫也显示出了极其深厚的功力:一开始“看它溜走”的“溜”字,“爱要肯定执着”的“执着”两字,“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的“得看透”三字,第二段主歌末句“想爱就别怕伤痛”的“伤痛”二字,无不是用极为巧妙的声音变化技巧在细节处做出了大文章。更令人赞叹的是副歌部分的句子末尾,“单身”“情歌”“伤痕”这几个字反复出现,但是唱法无一重复,每一处无不是随着音乐和歌词意境情感的发展而极尽变化,天衣无缝。 整体而言,林志炫的声音不羁中略带一丝沧桑,张弛有度,变幻莫测,且与整首歌极为契合——这种契合不是整体上的默契,而是在每一处变化的细节上都无缝对接。着实令人叹服敬仰。 这篇乐评我断断续续写了三天,因为一方面我不得不反复提醒自己更加理性一些,不要被自己的情感所淹没,另一方面我也发现了在这样一首歌曲面前,自己的词汇是如此的匮乏。 按照惯例,我最后还要对它的歌词进行评价。然而我又能说什么呢?它的歌词是那样的朴实无华,但又是那样的令人惊心动魄。对于可以体会到其中苍凉苦痛、放逐癫狂的滋味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苍白的词句可以将这种刻骨的情感表述一二呢?对于经历匮乏、不能体会其中意境与苦涩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样的词语可以让他切身体会呢?所以,一切的点评都不过是无谓之举罢! 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细细咀嚼“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想爱就别怕伤痛”、“爱要越挫越勇,爱要要肯定执着”、“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来给我伤痕”、“孤单的人那么多的没有几个”、“这首真心的痴心的伤心的单身情歌/谁与我来和”这几句中所蕴藏着的深刻情感;这一情感透过直白的句子发出苦涩的光,等着单身的人来与之共鸣。 然后你会发现,你终将丧失了一切言语的能力,只剩满脸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