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是一条狗》——谈《动物园的故事》
杭子
此剧由徐昂工作室在北京蓬蒿剧场演出,我看的是7月18日场。 http://www.douban.com/event/10850253/ 网友搜到的原文剧本:http://cstl-cla.semo.edu/gurnow/lit/albee.htm 《您不是一条狗》——谈《动物园的故事》 动物园的故事,讲的不是别的,是侵犯。 这个戏的整个结构所呈示的是一个实验,当两个陌生人相遇并且必须以某种深入的方式接近,只有侵犯和防卫。这二者皆出自动物本能,而之所以会延宕一出戏剧所需要的时长,是由于动物园圈养所培育的容忍、妥协,或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本能反应的麻木、滞后。 这部戏和一切类似作品的样式皆来自于斯特林堡,侵犯的结论也根植于斯。《父亲》和《朱丽小姐》,尤其后者,开创了这样一种戏剧,不是靠外在世界的各种观念、利益作为人物的目的并构成情节,而是靠心理求衡的目的。这是一种心理现实的开拓。人与人在深入交谈时,如果不是刻意照料对方的情绪,则经常是彼此竞争着寻求心理优势,而当一方失利,又会以暴露弱点,寻求同情和缓和,就像诈降,转而占据新的高地。实际上双方在下意识地争夺一个场景中的统治权。如果有人是有意而为,则是在施行心理控制。必须说明,并非两方如此是因为有恨,绝非如此!一场普通的争论就充满了这样的细节的戏剧性。而就像我们每次经历了这样的争论,总是感叹最后的话题远远悖离了谈论的初衷,我们不择手段地求胜,轻易地使从话题中心离开,进入竞争的中心。这也就是为什么,利用这种手段的戏剧,在短时间里能够发生巨大的戏剧行动,比如自杀或杀人;一般决不会是在开始预谋的,而是由于角色不但离开了谈话的初衷,甚至异化到忘记生活的初衷,进入一个窄小的极端地带。我们应该清楚地记得,最后一位古典剧作家易卜生,在《罗斯莫庄》里多么生动地讲述了一次心理控制的过程,以致那位没有出场的死者都显得那么生动;然而毕竟是讲述,而非呈现。他在《海达•高布乐》中开始呈现的努力,但由于他熟练的情节——现实的功利目的的介入,使得戏剧结论不能完全归结到心理。只有到斯特林堡,才完全使用上述的心理手段,推进一部戏剧。让•日奈的《女仆》是斯特林堡的后裔,女仆们在模仿外在控制力——权力的过程中,进入了心理暗示状态。《动物园的故事》是斯特林堡另一个混血的儿子,它进一步说明:人与人之间所使用的这些作用于心理的精细手段都是侵犯。 这部戏剧的全过程就是Jerry对Peter施行心理控制。为了明确这一点,作者设置他们为陌生人,没有感情依恋。当Jerry向他发问,引导他回答;当Jerry诱惑他听着那本来不感兴趣的各种故事;当Jerry要求他不能离开座位,继续听着;当Jerry命令他,命令他做什么或是离开长椅,或拿起刀;当Jerry嘲讽他、侮辱他、不断提起他不愿多说的痛苦,又马上安抚,让他不能发怒而必须把他当作友善的;Peter尽管屡屡有微弱的不情愿,他还是全都照办了,显然被控制了;他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性,他的意志拱手让出。斯特林堡绝对不会把这种心理伎俩写得这样令人厌烦,因为他没有将这些划入侵犯,他的那些在道义上占优势的主人公都是精神控制犯。 那么动物园和狗是什么呢,作为侵犯的象征,是作者用这部戏强制着暗示观众的观念。动物如果在一个凑得很近的群居环境,像动物园那么小,假如不用笼子隔着,像Jerry和Peter这样地接近,那么必然是会彼此侵犯的。狗作为动物之一,对于走近它的人,每次的举动是嚎叫、撕咬——除了侵犯没别的。然而这部戏用这样长的独白陈述,讲狗的故事,对于懂得制造戏剧性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冒险,就一定别有用心。须知,这个故事不用这么罗嗦就能够讲完。一般来说,戏剧中大段的叙述性独白,起到的作用是交待一些舞台不想呈现的内容,兼及抒情、谈论道理,有时也表现精神失控。的确,Jerry谈了一个道理:与狗相处,无论怎么办,都只能激起狗的侵犯本能;而人则用人的方式对狗进行着侵犯,无论是交友、投毒还是盯着爱它。但同时,更重要的,Jerry用一个并不引人入胜的故事,造成一种没有人注意过,但却十分重大的侵犯——对他人时间的占据。Peter在后面能够有所觉醒并反抗,一小部分是故事的道理所致,一大部分是这种侵占让他到了忍受的极限。同样,能够如此,方法还是来自上述斯特林堡的资源。 如果作为一部抽象的戏剧,讲这样一个关于侵犯的道理,够了,无需将人物对应现实。然而这部戏,至少在一半的程度上,使人物具有无比真切的现实身份。因为,这部戏想谈论侵犯的历史观,它引入了阶级。Peter是完全有阶级特征的人物,典型的中产阶级,受过正规教育,尊从社会观念、谨慎又由于长期受保护而显得无能;Jerry的身份并不明确,因为他是施控者,而且带着作者的目的,不会坦诚暴露自己,但是可以认为他是贫穷的新式青年,继承了父辈的混乱生活,没有什么道德感,当然也可以认为他没有身份。一个在铁栏杆中间的受圈养者;一个在铁栏杆的下方,一边是栏杆,一边什么都没有,或可以认为他是栏圈以外的人。阶级便是无形的铁栏杆,阻隔着密集生存的人类动物们的侵犯行动,人类社会是一座动物园。这个意思类似布吕艾尔的电影《自由的幻影》。 在这部戏剧中,最简单的例证,当Peter被引诱着说出自己的职业、收入时,他的得意,让Jerry感到受侵犯;而当Jerry细致甚至不无夸口地谈论自己悲惨的超出中产阶级想象的混乱生活时,他也在用他的异处,侵犯着Peter的大脑,让Peter惊讶,让Peter的世界观酥动,并由此Jerry取得一种拥有者的心理优势。差异即是侵犯的一个根源,正像《朱丽小姐》和《女仆》中曾经用过的那种攻击武器。 然而阶级的铁栏,正如人类的各种理性栏杆,摧毁着本能,也使人不再像动物那样习于侵犯和防卫。中产阶级Peter在面对粗鲁Jerry的控制攻势时,像是动物园中没有见过狮子的鹿,根本不知道诱捕正在发生。他就像处女,像小红帽。他被圈养得如此温顺,从小受到权威和权力的训练,如此易于接受无论来自谁的精神役使。他侵犯本能的醒悟,也是被控制着发生的。Peter最终愤怒的时刻,Jerry看起来有那么点儿失控了,但又没有。这的确是一个悖论,(不像导演先生所描述的那种“悖论、悖论”):阶级或其他的秩序减少了显而易见的重大侵犯,或是说使得大量的侵犯合理化,变为隐性,并使大部分人的无论攻击还是防守的本能淡漠,成为忍受者和牺牲者,这看起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而没有栏杆,则是赤裸裸的侵犯,像动物那样,这也不是好事。而所谓悖论就是这样一句感叹:我知道这不是好的,但怎样更好,我并不知道。也便是自契诃夫以来发现的,所谓荒诞感。到此,已经导出了一个更可悲的结论:人的本能如是,而人为了克服这些不利于生存的本能,所创制的栏杆、秩序、乃至整个业已不可推翻的体制大厦,都是基于人的本能本身啊!一切的建筑承重结构,都掩藏着侵犯这一本能的指向。也就是说,我们历代智慧的产物——社会,正像一位俄狄浦斯,按着潜意识和命运的安排,走向愿望的反面。 这就是动物园的故事。如果看戏时,您仅仅发现自己不过是一条狗,那么请您必须回到人,并且比先前多一点什么。 我再简要谈一谈我对这部戏剧舞台演出效果的意见。与原版剧本对照,演出添加了如下内容:1、在Jerry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插入了几次牛肉饼的提示语;2、Jerry将观众视为狗,进行挑衅;3、Jerry在讲述楼的故事和狗的故事的时候,将其和戏剧界的情形联系起来;4、Jerry暗示自己是个戏剧导演,当然并不一定是本出戏剧的导演。依照我的看法,形式和世界观是一体的,形式本身就带有世界观,而世界观对应着唯一可以完全将其表明的那种形式。好的添加是指向戏剧结论的,不好的添加导致偏离;当然也有添加并未导致偏离,而只是让原本的逻辑变得松散,这不是不好,但这种趣味不是我所关注的。 这里面,第2项有助于让观众切身体验到加之于Peter的侵犯。第1项,这几次提示的牛肉饼,实际上和狗的故事中的牛肉饼没有什么关系;当然可以理解为,后面的牛肉饼是抛给狗的,而这些牛肉饼是抛给观众的,使其成为让观众意识到自己是动物的手段。这样做有价值,但也有问题。这部戏是并非想让人们知道自己是条狗就够了;恰恰,作者不是想侮辱人类,而是作为一个发现者承担发现的痛苦,并使观众经历类似的痛苦、了解对人类侵犯史的发现、扩展自己有限的理性。另一方面,从纯粹的结构方面看,这部戏原有一个复现的主题,即动物园。这就使戏剧像那种循环套曲的交响乐,一个音乐主题在每一个乐章都变奏着出现,使其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然而这样的音乐,一般只有一个复现主题,而不可能有两个,同时,这个复现主题一定是提示音乐核心思想的,而不是提示一个次要思想。这部戏在加入了牛肉饼的提示后,使其具有了两个复现主题,而牛肉饼还不具有动物园那样完整的象征能力。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难以自圆其说。如果观众不只把牛肉饼看作引起兴趣的手段,而是作为思考的线索,将不能进入逻辑通道。 第3和第4项有点想扩展戏剧主题的意思,也就是本来是关于侵犯的实验,加入第3、4项,就等于加入了戏剧接受模式的实验,把人们往演剧、观剧理论上引了。一部戏能否做两个实验?(我的观念是较古板的,一般都是从整一的角度谈。)这样的效果可能是误导。尽管布莱希特之后,任何间离做法都是在探索戏剧接受的,但戏剧接受不是这部戏所要表达的中心,沟通也不是。因此这只能算作趣味,不在我所关注的逻辑链中。我想再提一下我原来的一个观点,真正的间离不是引离、不是插曲,而是导入。 自然,我不是学导演的,很多导演所关注的我不懂得去关注,我主要谈剧本所提供的文学资源,后面这一段是外行的看法。 2009/7/25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如何找到南大文学院教授的邮箱? (胡木星)
- 直系学姐出南京大学戏剧MFA 考研资料 (venus)
- 论文学科班出生考研答题和跨考生答题区别 (雪白的世界)
- 【24考研】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1v1学姐,有偿 (豆友220653594)
- 出资料 (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