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黄粱 蒲松龄
闲闲(天下之大,任我逍遥。)
续黄粱 蒲松龄 福建曾孝廉,高捷南宫时1,与二三新贵2,遨游郊郭。偶闻毘卢禅院3,寓一星者,因并骑往诣问卜。入揖而坐。星者见其意气4,稍佞谀之5 。曾摇箑微笑6,便问:“有蟒玉分否7?”星者正容许二十年太平宰相。曾大悦,气益高。值小雨,乃与游侣避雨僧舍。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团上,淹蹇不为礼8。众一举手9,登榻自话,群以宰相相贺。曾心气殊高,指同游日:“某为宰相时,推张年丈作南抚10,家中表为参、游11,我家老苍头亦得小千把12,于愿足矣。”一坐大笑。 俄闻门外雨益倾注,曾倦伏榻间。忽见有二中使13,赍天子手诏14,召曾太师决国计15。曾得意,疾趋入朝。天子前席16,温语良久。命三品以下,听其黜陟17。赐蟒玉名马。曾被服稽拜以出。入家,则非旧所居第,绘栋雕榱18,穷极壮丽。自亦不解,何以遽至于此。然拈须微呼,则应诺雷动19。俄而公卿赠海物20,伛偻足恭者21,叠出其门。六卿来22,倒屣而迎23;侍郎辈,揖与语;下此者,颔之而已。晋抚馈女乐十人24,皆是好女子。其尤者为嫋嫋25,为仙仙,二人尤蒙宠顾。科头休沐26,日事声歌。一日,念微时尝得邑绅王子良周济,我今置身青云27,渠尚蹉跎仕路28,何不一引手29?早旦一疏,荐为谏议30,即奉俞旨31,立行擢用。又念郭太仆曾睚眦我32,即传吕给谏及侍御陈昌等33,授以意旨;越日,弹章交至34,奉旨削职以去。恩怨了了35,颇快心意。偶出郊衢,醉人适触卤簿,即遣人缚付京尹36,立毙杖下。接第连阡者,皆畏势献沃产。自此,富可埒国。无何而嫋嫋、仙仙,以次殂谢,朝夕遐想。忽忆曩年见东家女绝美,每思购充媵御,辄以绵薄违宿愿,今日幸可适志。乃使干仆数辈,强纳资于其家。俄顷,藤舆舁至,则较昔之望见时,尤艳绝也。自顾生平,于愿斯足。 又逾年,朝士窃窃37,似有腹非之者38。然各为立仗马39;曾亦高情盛气,不以置怀。有龙图学士包上疏40,其略曰:“窃以曾某,原一饮赌无赖,市井小人。一言之合,荣膺圣眷41,父紫儿朱42,恩宠为极。不思捐躯摩顶,以报万一43;反恣胸臆,擅作威福44。可死之罪,擢发难数!朝廷名器,居为奇货,量缺肥瘠,为价重轻45。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于门下,估计夤缘,俨如负贩46,仰息望尘,不可算数47。或有杰士贤臣,不肯阿附48,轻则置之闲散49,重则褫以编氓50。甚且一臂不袒,辄迕鹿马之奸;片语方干,远窜豺狼之地51。朝士为之寒心,朝廷因而孤立。又且平民膏腴52,任肆蚕食53;良家女子,强委禽妆。沴气冤氛54,暗无天日!奴仆一到,则守、令承颜55;书函一投,则司、院枉法56。或有厮养之儿57,瓜葛之亲,出则乘传58,风行雷动。地方之供给稍迟,马上之鞭挞立至。茶毒人民,奴隶官府59,扈从所临,野无青草60。而某方炎炎赫赫,怙宠无悔61。召对方承于阙下,萋菲辄进于君前62;委蛇才退于自公,声歌已起于后苑63。声色狗马64,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世上宁有此宰相乎!内外骇讹,人情汹汹。若不急加斧锧之诛,势必酿成操、莽之祸65。臣夙夜祗惧66,不敢宁处67,冒死列款68,仰达宸听69。伏祈断奸佞之头,籍贪冒之产,上回天怒,下快舆情。如果臣言虚谬,刀锯鼎镬70,即加臣身。”云云。疏上,曾闻之,气魄悚骇71,如饮冰水72。幸而皇上优容73,留中不发74。又继而科、道、九卿75,交章劾奏;即昔之拜门墙、称假父者76,亦反颜相向。奉旨籍家,充云南军。子任平阳太守77,已差员前往提问。曾方闻旨惊怛,旋有武士数十人,带剑操戈,直抵內寝,褫其衣冠,与妻并系。俄见数夫运资于庭,金银钱钞以数百万,珠翠瑙玉数百斛78,帷幕帘榻之属,又数千事,以至儿襁女舄,遗坠庭阶。曾一一视之,酸心刺目又俄而一人掠美妾出,披发娇啼,玉容无主。悲火烧心,含愤不敢言。俄楼阁仓库,并已封志。立叱曾出。监者牵罗曳而出。夫妻吞声就道,求一下驷劣车,少作代步,亦不得。十里外,妻足弱,欲倾跌,曾时以一手相攀引。又十余里,已亦困惫。歘见高山,直插霄汉,自忧不能登越,时挽妻相对泣。而监狱者狞目来窥,不容稍停驻。又顾斜日已坠,无可投止,不得已,参差蹩躠而行79。比至山腰,妻力已尽,泣坐路隅。曾亦憩止,任监者叱骂。忽闻百声齐噪,有群盗各操利刃,跳梁而前80。监者大骇,逸去。曾长跪,言:“孤身远谪,槖中无长物。”哀求宥免。群盗裂眦宣言:“我辈皆被害冤民,只乞得佞贼头,他无索取。”曾叱怒曰:“我虽待罪,乃朝廷命官81,贼子何敢尔!”贼亦怒,以巨斧挥曾项。觉头堕地作声,魂方骇疑,即有二鬼来,反接其手,驱之行。 行逾数刻,入一都会。顷之,睹宫殿;殿上一丑形王者,凭几决罪福。曾前,匍伏请命82。王者阅卷,才数行,即震怒曰:“此欺君误国之罪,宜置油鼎83!”万鬼群和,声如雷霆。即有巨鬼捽至墀下。见鼎高七尺已来,四围炽炭,鼎足尽赤。曾觳觫哀啼84,窜迹无路85。鬼以左手抓发,右手握踝,抛置鼎中。觉块然一身,随油波而上下;皮肉焦灼,痛彻于心;沸油入口,煎烹肺腑。念欲速死,而万计不能得死。约食时,鬼方以巨叉取曾出,复伏堂下。王又检册籍,怒曰:“仗势凌人,合受刀山狱!”鬼复捽去。见一山,不甚广阔;而峻削壁立,利刃纵横,乱如密笋。先有数人罥肠刺腹于其上,呼号之声,惨绝心目。鬼促曾上,曾大哭退缩。鬼以毒锥刺脑,曾负痛乞怜。鬼怒,捉曾起,望空力掷。觉身在云霄之上,晕然一落,刃交于胸,痛苦不可言状。又移时,身躯重赘,刀孔渐阔;忽焉脱落,四支蠖屈。鬼又逐以见王。王命会计生平卖爵鬻名,枉法霸产,所得金钱几何。即有鬡须人持筹握算,曰:“三百二十一万。”王曰:“彼既积来,还令饮去!”少间,取金钱堆阶上,如丘陵。渐入铁釜,熔以烈火。鬼使数辈,更以杓灌其口,流颐则皮肤臭裂86,入喉则脏腑腾沸。生时患此物之少,是时患此物之多也。半日方尽。王者令押去甘州为女87。 行数步,见架上铁梁,围可数尺,绾一火轮,其大不知几百由旬88,焰生五采,光耿云霄89。鬼挞使登轮。方合眼跃登,则轮随足转90,似觉倾坠,遍体生凉。开目自顾,身已婴儿,而又女也。视其父母,则悬鹑败絮91。土室之中,瓢杖犹存。心知为乞人子。日随乞儿托钵92,腹辘辘然常不得一饱。着败衣,风常刺骨。十四岁,鬻与顾秀才备媵妾,衣食粗足自给。而冢室悍甚,日以鞭箠从事,辄用赤铁烙胸乳。幸良人颇伶爱,稍自宽慰。东邻恶少年,忽逾墙来逼与私。乃自念前身恶孽,已被鬼责,今那得复尔。于是大声疾呼。良人与嫡妇尽起,恶少年始窜去。居无何,秀才宿诸其室,枕上喋喋,方自诉冤苦。忽震厉一声,室门大辟,有两贼持刀入,竟决秀才首,囊括衣物。团伏被底,不敢复作声。既而贼去,乃喊奔嫡室。嫡大惊,相与泣验。遂疑妾以奸夫杀良人,因以状白刺史。刺史严鞫,竟以酷刑诬服,依律凌迟处死93。絷赴刑所,胸中冤气扼塞,距踊声屈94,觉九幽十八狱95,无此黑黯也。 正悲号间,闻游者呼日:“兄梦魇耶?”豁然而寤,见老僧犹跏趺座上96。同侣竞相谓曰:“日暮腹枵,何久酣睡?”曾乃惨淡而起。僧微笑曰:“宰相之占验否?”曾益惊异,拜而请教。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也9 7。山僧何知焉。”曾胜气而来,不觉丧气而返。台阁之想98,由此淡焉。入山不知所终。 异史氏曰:“福善祸淫,天之常道99。闻作宰相而忻然于中者,必非喜其鞠躬尽瘁可知矣100。是时方寸中101,宫室妻妾,无所不有。然而梦固为妄,想亦非真。彼以虚作102,神以幻报103。黄梁将熟,此梦在所必有,当以附之邯郸之后104。”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 释】 l 高捷南宫:谓会试中式。清初会试中式的贡士不经复试,故高捷南官宫也指考中进士。南宫,古称尚书省为南宫,此指礼部。礼部主持会试。 2 新贵:新任高官者。此指会试中式的新贵人。 3 毘(pí皮)卢禅院:佛寺名。毘卢,“毘卢遮那”佛的略称。禅院,佛寺。 4 星者:迷信说法,人的命运同星宿的位置、运行有关。因此给人算命的人叫“星者”。意气:此指扬扬得意的神态。 5 佞谀;巧言奉承。 6 摇箑:摇扇;得意的样子。 7 蟒玉分:指做高官的福分。蟒玉,蟒袍、玉带,古时高官服饰。明代阁臣多赐蟒衣。分,福分,缘分。 8 淹蹇:傲慢。 9 举手:举手作礼,略示敬意,形容新贵的狂傲。手,据铸雪斋抄本补,原缺。 10 推:荐举。年丈: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同年”,称同年的父辈或父辈的同年为“年丈”。南抚:明代应天巡抚的专称。其全衔为“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 11 中表:中表兄弟。古对称姑父的儿子为外兄弟,称舅父或姨母的儿子为内兄弟;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中袁兄弟”。参、游:参将、游击,明清时代中级武官名。 l2 千把(bá拔):千总,把总,明清时代低级武官名。 13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太监充任。 14 赍:持奉。手诏:皇帝的亲笔诏令。 15 太师:古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太师在三公中职位最尊。明代则为虚衔,凡大臣功绩懋著者,多特旨加太师衔,以示优宠。 16 天子前席:意谓天子倾听专注,不觉地移身向前。《史记•商君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17 黜陟:贬降或提升。黜,贬。陟,升。 18 绘栋雕榱(cuī崔):彩绘的屋梁和雕饰的屋椽。栋,屋的中梁。榱,屋椽屋桷的总称。 19 应诺雷动:应答的声音,震动如雷;形容侍从众多。 20 海物:海外珍物。又指海产之物;《书•禹贡》:“厥贡盐稀,海物惟错”。 21 伛偻(yǚ lǚ雨吕)足(jù巨)恭者:指巴结奉承的人。伛偻,曲身,恭敬从命的样子。足恭,过分的恭敬。足,过分。 22 六卿:原指周代的六官,即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这里指明清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 23 倒屣而迎:谓急起迎接。《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倒屣,谓急于迎客,把鞋穿倒。 24 晋抚:山西巡抚。女乐:歌女。 25 其尤者:其中最好的。 26 科头休沐:指衣着随便,家居休假。科头,结发,不戴帽。休沐,休息沐浴,指古时官吏休假。《初学记》二十:“休假亦曰休沐。”汉五日一休沐,庸十日一体沐。 27 置身青云:谓身居高官,仕路得意。青云,高空,喻官高爵显。 28 蹉跎仕路:宦途失意。蹉跎,耽误时机,谓不得志。 29 引手:提拔;援引。 30 谏议:谏官名,汉称谏议大夫,元以后废。明清时谏官称“给事中”,又名“给谏”。 31 俞旨:皇帝应允的圣旨。俞,应允。 32 太仆:古代官名,秦汉时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舆马和马政。北齐置太仆寺,有卿、少卿各一人,历代因之。睚眦:怒目而视,指有小的怨恨。《史记•范雎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眥之怨必报。” 33 给谏:明清时谏官“给事中”的别称,主管监察、纠弹官吏。侍御:侍御史。 34 弹章交至:指吕、陈等人的弹劾奏章同时并至。 35 恩怨了了:恩怨分明。了了,分明。 36 京尹:京兆尹,京城的行政长官。 37 朝士窃窃:朝廷官员暗中议论。窃窃,私语,低声议论。 38 腹非:口里不言,心中反对。 39 各为立仗马:意谓朝臣不敢说话。唐代皇帝临朝,立八马于宫门之外,作为仪仗,称为“立仗马”。这种马静立无声,从不嘶叫,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后因以“立仗马”比喻贪恋厚禄而不敢直言的朝士。 40 龙图学士包:本指宋代龙图阁直学士包拯。这里借指刚正不阿的朝臣。 41 荣膺圣眷:幸获皇帝恩宠。膺,承受。眷,眷顾、关怀。 42 父紫儿朱:指父子均做高官。唐制,三品以上官员著紫色朝服,五品以上著朱色朝服。 43 “不思捐躯’’二句:谓曾某不为国事操劳以报皇恩。捐躯,献身。捐,舍弃。摩顶,指不畏劳苦,语出《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以报万一,谓报答皇帝恩宠于万一。 44 “反恣胸臆”二句:谓曾某反而肆意而为,滥用职权。恣,放纵。胸臆,胸怀,指个人的欲望。作威福,作威作福。 45 “朝廷名器”四句:谓曾某视朝廷官爵为己有,公然标价卖官鬻爵。名器,指封建朝廷官员的等级称号和车服仪制,代指官秩。缺,官缺。肥瘠,指官俸及进项的多寡。 46 “估计夤缘”二句:意谓估计买得官缺可获“收益”,就通过关节,钻营谋取,简直如同商贩。俨,俨然。 47 “仰息望尘”二句:指依附曾某的人,极其众多。仰息,仰人鼻息,比喻依附、投靠别人。望尘,望尘而拜,指巴结权贵。 48 阿附:阿谀附和。 49 置之闲散:安排他担任清闲官职。闲散,指清闲无权之官。 50 褫以编氓:革职为民。褫,剥夺,指革除官职。编氓,编入户籍的平民。氓,百姓。 51 “甚且一臂不袒”四句:意谓一言一事不依顺曾某,就将遭到灾祸。一臂不袒,意谓不偏袒曾某。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尉周勃反对吕氏篡权,在军中宣布:顺从吕氏的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露出左臂。军中都露出左臂。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因以偏护一方称“左袒”或“偏袒”。辄迕鹿马之奸,谓不遵权奸之意。鹿马之奸,指秦相赵高指鹿为马。赵高为篡夺帝位,设法探测群臣的态度。他向秦二世献鹿,而说是马。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以问群臣,群臣竟也称马,以迎合赵高。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以“指鹿为马”喻权奸有意颠倒是非。干,冒犯。远窜豺狼之地,被充军到荒凉的边远地区。窜,放逐。豺狼之地,野兽出没的地方。 52 膏腴:肥沃的土地;良田。 53 任肆蚕食:任其肆意侵并。蚕食,逐渐侵占。 54 沴(lì厉)气:灾害恶气;指曾的凶恶气焰。冤氛:指受害者的冤气。 55 守、令承颜:意谓太守和县令都得看曾家奴仆的脸色行事。承颜,仰承脸色。 56 司、院枉法:省级地方大吏则一循情枉法。.司,指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前者主管一省行政,后者主管一省刑名。院,指总督和巡抚,他们分别兼有都察院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的官衔,称之为“两院”。 57 厮养:干粗活杂活的奴仆。《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厮役扈养,死者数万人。”注:“析薪为厮,炊烹为养。” 58 乘传(zhuàn转):乘官府驿站的车马。传,驿站或驿站的车马。 59 奴隶:役使,奴役。 60 “扈从所临”二句:谓曾某的扈从人员所到之处,则搜刮一空。扈从,随从服役人员。野无青草,指田无野菜可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61 “炎炎赫赫”二句:谓曾某却无视民瘼,依恃皇恩继续为非作歹。炎炎赫赫,形容气焰嚣张。语出《诗•大雅•云汉》。怙宠,依恃皇帝的恩宠。 62 “召对方承于阁下”二句:意谓每当皇帝召见问事,他就乘机进谗,陷害别人。阙,宫阙。萋菲,也作“萋斐”,花纹错杂,喻巧语谗言。《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兮,亦已太甚。” 63 “委蛇(wēi yí威移)才退于自公”二句:意谓刚从官衙回家,立即以声歌自娱。委蛇,从容自得的样子,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本来是形容退朝回家进餐的勤政公卿,这里指退朝回家享乐的曾某。苑,花园,园林。 64 声色狗马:指歌舞、女色以及狗马等供玩乐之物。 65 操、莽之祸:指篡夺帝位的祸患。操,指东汉末年的曹操,他挟持汉献帝,篡夺朝廷大权。莽,指西汉末年王莽,他曾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68 祗惧:心怀戒惧。 67 宁处:安居。 68 列款:列举罪状。款,条款,指罪状。 69 仰达宸听:上报皇帝知道。宸听,皇帝的听闻。宸,北极星所居,代指皇帝的住处。 70 刀锯鼎镬:指最惨酷的刑罚。刀锯,杀人的刑具。鼎镬,烹人的刑具。 71 气魄悚骇:犹言惊魂夺魄,形容极端惊惧。 72 如饮冰水:意谓恐惧至极,如饮冰水浑身打颤。犹前《酆都御史》篇所谓“战栗如濯冰水”。 73 优容:宽容。 74 留中不发:把奏章馨在宫中,暂不表态。 75 科、道、九卿:意指全体朝臣。科道,明清时都察院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和各道御史的合称。九卿:中央各主要行政长官的总称。 76 拜门墙、称假父者:投靠门下作“门生”、“干儿”的人。门墙,指师门。假父,义父。 77 平阳:旧府名,府治在今山西临汾县。 ’ 78 珠翠瑙玉:珍珠、翡翠、玛瑙、玉石,指贵重珠宝。斛:量器,古代以十斗为斛,后改五斗为斛。 79 参差(cēn cī)蹩躠(bié xiè别屑):意谓一前一后,匍匐而行。参差,不齐的样子。蹩躠,匍匍而行,此谓弯腰爬山。 80 跳梁:腾跃;乱跑乱跳。 81 命官:受过“皇封”的官吏。 82 命:请求饶命。 83 置油鼎:置于油锅。 84 觳觫(hú sù胡速):吓得发抖。 85 窜迹:逃避。 86 颐:面颊。 87 甘州:清代府名,府治在今甘肃张掖市。 88 由旬:梵文音译。古代印度计算里数的单位名称。由旬有大、中、小之别。大者六十里或八十里,小者四十里。 89 耿:光亮,这里意思是照耀。 90 轮随足转:这是形象地表现迷信的轮回之说。按照佛教的说法,人都要在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人道、天道这六道内轮回。 91 絮:据铸雪斋抄本,原作“焉”。 92 托钵:本指僧人手捧钵盂到处募化,这里指乞丐捧碗乞讨。 93 凌迟:封建社会最惨酷的一种死刑,俗称“剐刑”,先斩断犯人的肢体,最后割断喉管。 94 距踊声屈:顿足喊冤。距踊,跳跃、跺脚。 95 九幽十八狱:指迷信传说中的阴间十八层地狱。九幽,犹“九泉”,指冥间。 96 跏趺(jiā fū加夫):佛教用语“结跏趺坐”的省称。俗称“打坐”,双足交叉,盘腿而坐。 97 火坑中有青莲:意谓身处险恶境遇,如果修德行仁,也能得到神佛的度脱。火坑,佛教认为人死后,如富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其苦无比,因喻之为“火坑”。青莲,梵语“优钵罗”的意译,是一种青色莲花,瓣长面广,青白分明,故佛教用以比作佛眼。 98 台阁之想:指曾某做宰相的念头。台阁,指朝廷重臣;明清时则指尚书、内阁大学士之类的辅佐大臣。 99 福善祸淫,天之常道:降福给行善的人,降祸给淫恶的人,这是上天不变的道理。《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 100 鞠躬尽瘁:尽力国事,不辞劳苦。鞠躬,恭敬谨慎。尽瘁,勤劳国事。 101 方寸:指心。 102 彼以虚作:指曾在幻梦中的恶行。 103 神以幻报:指在幻梦中鬼神给于曾的恶报。 104 “黄粱将熟”三句:意谓当人们还没有理解人生是短暂的时候,象这样飞黄腾达的梦想是在所不免的,因此应把这则故事当作为《邯郸记》的续编。唐人小说《枕中记》谓卢生在邯郸道中的旅店里遇见仙人吕翁。卢生自叹不得志,吕翁给他一个枕头,说枕着它就可事事如意。卢生乃倚枕睡去。在梦中,他一生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而梦醒时,店主人的一锅黄粱饭还没有煮熟。这个题材后世改编为戏曲《黄粱梦》和《邯郸记》。 (选自《全本新注聊斋志异》,蒲松龄著,朱其铠、李茂肃、李伯齐、牟通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528-538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联合报》文学奖经典小小说 (hbcwh)
- 渴 睡 〔俄国〕契诃夫 (lune)
- 《没有新雪》库尔特·图霍尔斯基(蔡鸿君译) (郊区的鳥)
- 《在风中摇摆》斯雷奇科·科索维尔 (六耳猛火猴)
- 胖子和瘦子 契科夫 (o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