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来自:来这学
《公冶長》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治道: 课前预习: (以下据百度百科) 【原文】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 (2)醯:音xī,即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评析】 微生高从邻居家讨醋给来讨醋的人,并不直说自己没有,对此,孔子认为他并不直率。但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却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且加以提倡,这在他看来,就不是什么“不直”了。对于这种“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来加以解释了。 (这是百度百科里的评析) 人物延伸: 微生高,孔子弟子。春秋鲁人。亦曰尾生高。以信义正直而著称。《国策·燕策》:“信如微生,期而不来,抱果柱而死。”又《汉书·东方朔传》:“信若尾生”,或谓即尾生高。《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有尾生抱柱一词,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磨砖人: 各位师友,今天读的《论语》是关于一个鲁国人借醋的事。借醋是一件小事,而从这件小事中,却引出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直?” 5.25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醯,读作xī,宋代邢昺说,这个就是醋。 磨砖人: 微生高,孔安国注:微生,姓,名高,鲁人也。 治道兄好,我稍微提前一些 颜师古认为,微生高就是那个尾生。在《庄子》里说他,和一个女子有相约在梁下相会,结果女子没有来,洪水倒是来了,结果尾生就抱梁柱而死。 杨伯骏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说自己没有)却到邻人那里转讨一点给人。” 钱宾四译:先生说:那人说微生高直呀?有人向他讨些醋,他不直说没有,向邻人讨些来转给他。 对于这一章,有几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提出来: 1、夫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夫子的“直”是什么?微生高把自己的没有的东西借来给人,似乎助人为乐,为什么被夫子批评。2、怎么才能做到直? 关于直,朱子说夫子之所以批评微生高,是因为他曲意殉物,掠美市恩 正平: 微生高真是给悲剧,被孔子和庄子一起骂 磨砖人: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有说有,并向人借醋,这大概就是曲意殉物;从别人那里借来,却不说明,表示自己的恩义,大概就是掠美市恩 曲与直反,此与下章之“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对别人有意见,却不说出来,表现的很友善。虽程度不同,不直则一也。 正平: 钱穆先生提出了一个说法,他说微生高就是孔子批评的“乡愿”。 磨砖人: 名实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伟东: 如何理解“曲則全,枉則直”? 茂新: 不介意別人以為己曲、己枉,不怕顯得己曲己枉,纔有直的真追求真精神。 磨砖人: 我觉得有所权变可以,关键是不能市恩 茂新: 權變和誠實正直不矛盾。關鍵是直的實質。 磨砖人: 能否做到直,我觉得《易》乾文言中的话有道理:敬以直内。只要内心保持敬意,对一切保持敬意,内不自诬,外不欺人 祥柏: 借花献佛式的帮助他人,需要告诉人家一个基本事实:力气是自己的,花是人家的。 就像发表论文,使用别人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结论,需要给出出处或来源。 茂新: 誠是根本,沒有誠就沒有直。 武坚: 请教老师:1、这里的“直”和“以直报怨”的“直”是一样的吗?2、孔子对不愿见的人称“不在家”,是“直”吗?3、孔子这样做会召致“怨”吗?4、这样召怨,“值”吗?谢谢老师! dottietown: 尾生的做法是不是也有違中庸的“誠”呢? 伟东: 求真求道,直心由之? 侯川: @祥柏借花献佛式的帮助他人,需要告诉人家一个基本事实:力气是自己的,花是人家的。 就像发表论文,使用别人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结论,需要给出出处或来源。(讲得好) 高峰: 他说出来的话、会不会让借醋人更感觉过意不去呢?这个“恩”会不会更大呢?一点疑问[抱拳] dottietown : @國棟“ 内不自诬,外不欺人” 也跟誠,及“忠” 聯繫起來了 偏離之後,落到了市恩的自私心裏上了 茂新: 那還有一個辦法,告訴他,我家沒有了,要麼我到鄰居家給你看看? dottietown: @茂新 對,這也是誠懇的做法,不自欺,也不欺人,還熱心助人 高峰: 也许他可以领着借醋人到邻居家、让邻居施恩、自己做中介[调皮] 茂新: 這是最好的做法了,誰也不會吝惜一點兒醋不借,竟然願意到鄰居家舍臉轉借去。 祥柏: 我倒是有一点题外的疑问。 这个例子用来证明一个人是否直,可能不是最好的例子。 假如说,微生高只是想卖个好名声,因而不直。那么,他借醋这个事情,自己不说,又是怎么让大家知道的呢? 还有,借邻居的醋,再给别人,不是也要担邻居一个人情么? 天宁: 如果借的不是醋,而是钱,是否另当别论? 茂新: 不要糾纏於醋,而要聚焦於直。 XijiaFan: @正平《论语》与《庄子》中的尾生确是同一个人麼?明显两种性格呵~借醋抱柱 海明: 面子问题,古今中外都有,自己没有,但不能直说,还是要让人觉得有,孔子认为这是不直,也可以说太要面子了,或者说,这么点小事不应该这么好面子 侯川: @海明可中国人就活在面子里! 祥柏: 微生高借邻居醋,给乞讨者。 乞讨者不知道是借来的。邻居不知道他是自己用。 唯一知道真相的是微生高自己。可是天下人居然都知道了! 磨砖人: 对,掠美,占了别人的美名;市恩,卖了自己的恩德。这个关键 茂新: 好面子是次要,主要還是怕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海明: 父子相隐说的是自然人情之直,但也不能完全排斥维护家族团结的面子的因素 dottietown: @祥柏 微生高借邻居醋,给乞讨者。 乞讨者不知道是借来的。邻居不知道他是自己用。 唯一知道真相的是微生高自己。可是天下人居然都知道了![强] 茂新: 正道直行才是這一章的根本。 dottietown: 是不是尾生自己說出去的,證明自己道德如何高尚 祥柏: 或许这就相当于打比方说事。说相声的,经常用真人来打比方,其实故事不是真的,就是编个故事,教育教育孩子们。说话做事,要实实在在,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磨砖人: 儒家讲日用行常,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一般小事上才能看出修养。所以说易是仁难,是一时的;仁却是终身的 海明 : @祥柏应该是被人看到了,很多人觉得他没必要这样做,就被人记下来了 治道: 过犹不及,该直当直、该隐当隐,度要恰当把握 侯川: @茂新好面子是次要,主要還是怕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曾经就是这样的心态!) dottietown: 如果拿個真人瞎編,估計不是孔子風格,應該是確有其事 茂新: 人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 伟东: 正道直行才是這一章的根本。[强] 海明 : @茂琴也有可能,但人们一听就觉得过了 dottietown: @徐 该直当直、该隐当隐,這“該”落在哪裏? XijiaFan: @茂新正道直行才是這一章的根本。[强] 磨砖人: 所以夫子看人厉害,人说申枨刚,夫子知他有欲。人说尾生信,夫子举他借醋 茂新: 由這一章可見,直,非常難,一是正直人吃虧,二是正直人易被誤解。 磨砖人: 程子说:借醋事小,害直事大 静: 正道直行是這一章思想。没错!中心?孔要说的究竟是什麽?什麽是人们最在乎? dottietown: 害直偏離了正道 伟东: 所以老子说:曲則全,枉則直。 茂新: 但是,直的益處是甚麼?大家考慮了沒有? XijiaFan: 呵~问题夫子消息也很灵通~抱柱殉情大事大家都知道,借醋醋这史料也能挖掘到,太不容易了呵~ 天宁: 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样做自己承担了向人借东西的难堪,而让对方少为难一次?毕竟此处借实为讨,是不需要还的,借的人会不好意思。 奎龙: 直的益处就是生信 海明: @国栋掠美,市恩,虽然有理,但给乞者醋这么点小事,不必要拔高到这个高度。可能这个邻居很近很熟,拿他的醋跟自己家的也差不多 伟东: 直于心,即是德。古德字,上直下心。 茂新: 在直的問題上,人究竟應當在乎甚麼? dottietown: 直-忠與己心, 直-誠實無妄 蓝儿: 追求内心的正直率直,而不是博取一个好名声,并享受带来的好处 奎龙: @茂琴对,一是此人内心不自信,二是好虚名。 伟东: 直于本心,未必直于妄念妄行 磨砖人: @范习加有人说尾生为一女子抱柱不值,其信可知。[呲牙][呲牙]无理头啊 静: 对中国人最在乎的面子,做到了直才是真正的直 治道: 发乎仁心、合乎礼义 @茂琴 XijiaFan: @国栋类似于现实中表彰一英雄事迹,夫子讲他本质没那么愚忠高尚? 静: 孔只是以借醋为例子而已。读,读要言,看,看重点。拙见 茂新: “直”是孔子思想中一個很重要的範疇,需要深入進行探討。 蓝儿: 诚信正直诚恳有利于生命的成长,茂新老师[强] 旗主: “直心即道场” 的“直”何意? 茂新: @赵怀策也體現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成長性。 蓝旗主: “人中直似衡”的直、何意? 同问 温海明: @冬梅既帮了他人,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举手之劳,只是孔子觉得,毕竟是你没有直说啊 海明: @茂新问题在于,你给乞者一丁点醋的时候,你专门跟他说,不好意思啊,我家没醋啦,这醋不是我的,是我的邻居的,你去感谢他吧,谁会当真这么说,这么直呢? 王指路: 还有“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何解 dottietown: @茂新 同意崔老師講解。這個直是和仁連在一起的,一體的,甚至可以說,和儘心知性知天也是一體的,“忠於己心“,這個心並非任意心,而是仁義之心,符合現實的情況的真實無妄之心。故,其實,直,是內含善的,可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