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相 荀子
闲闲(天下之大,任我逍遥。)
非相 荀子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梁有唐举②,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③。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 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④。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⑤,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⑥,鼻目耳具⑦,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⑧,期思之鄙人也⑨,突秃长左⑩,轩较之下⑪,而以楚霸。叶公子高⑫,微小短瘠⑬,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⑭,令尹子西、司马子期⑮,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事不揣长⑯,不揳大⑰,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⑱,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倛⑲;周公之状,身如断菑⑳;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天之状21,面无见肤;傅说之状22,身如植鳍23;伊尹之状,面无须麋24。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25。从者将论志意26,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27,后世言恶则必稽焉28。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29,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子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30,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31,偝则谩之32,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33,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诗》曰:“雨雪瀌瀌,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屡骄34。”此之谓也。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35?曰:以其有辨也36。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37,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38,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39。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40。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41,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灭42,节族久而绝43,守法数之有司极而褫44。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45,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46,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47,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48,此之谓也。 注释: ①姑布子卿:春秋郑国人,曾为孔子和赵襄子看过相。 ②唐举:战国时相士,曾为李兑和蔡泽看过相。 ③论心:研究人的思想。论,考察。术:方法、道路,指所行所学而言。 ④子弓:一说为孔子的学生仲弓;一说为馯臂子弓,传《易》者,荀子之师。 ⑤卫灵公:春秋时卫国的国君,历史上著名的荒淫无道之君。公孙吕:人名,事迹不详。 ⑥焉:通“颜”。这里指额。 ⑦具:完备,齐全。这里指鼻耳目都有,但相去甚远,所以为异。 ⑧孙叔敖:春秋时楚庄王的宰相。 ⑨期思:地名,楚国之邑。鄙人:郊野之人。 ⑩突秃:头秃发少。长左:左手长。 ⑪轩较之下:指个子矮小。轩,古代车前的直木。较,古代车前的横术。 ⑫叶公子高:楚大夫沈诸梁。 ⑬微小短瘠:形容个子矮小瘦弱。 ⑭白公之乱:事见《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名胜,楚平王的孙子。 ⑮令尹:官名。子西:平王长庶子,公子申。司马:官名。子期:平王子,公子结。 ⑯事:通“士”。揣:测度。 ⑰撰(xiē):比较,估量。 ⑱徐偃王:西周时徐国国君。传说其目只能仰视,可以看到自己的额头,但却不能俯视。 ⑲倛(qī):古代打鬼驱疫时戴的面具。这里指孔子的长相很凶。 ⑳菑(zì):立着的枯树。 21闳( hóng)夭:周文王的大臣,曾设计使纣释放了囚于羑里的文王,后来辅佐武王灭纣。 22傅说(yuè):人名,曾是为人筑墙的工匠,后为殷王武丁的大臣。 23身如植鳍(qí):身上好像长了鱼鳍一样。这里指驼背。 24须麋(mí):同“须眉”,即胡子眉毛。 25参:相参。这里指有两个瞳仁。牟:通“眸”。这里指瞳仁。 26从者:指荀况的学生。一说指“学者”。 27谬(lù):耻辱。 28稽:考察,指以之为借鉴。 29儇( xuān)子:轻薄巧慧的男子。 30俄:不久,一会儿。这里指有朝一日。束乎有司:被司法机关逮捕。 31乡:通“向”,面对面。若:顺。 32偝(bèi):背后,私下。谩:毁谤。 33曲直:能与不能,指才能上差别甚远。 34“雨雪”四句:此处引诗见《诗经•小雅•角弓》。雨雪,下雪。瀌瀌(biāo),雪大的样子。宴然,日出和暖的样子。宴,通“暥”,日出。聿消,自消。隧,通“坠”。这里指退位。式,语助词。居,占据。 35已:同“以”,由于。 36辨:指上下、贵贱、长幼、亲疏的等级区分。 37无待而然者:指自然拥有的,不需要后天学习就有的天性。 38狌狌:猩猩。形笑:当为“形状”。 39胾 (zì):块状的肉。 40牝( pìn):雄性动物。牡:雌性动物。 41分:名分。 42文:礼法制度。 43节族:节奏,乐的节奏。族,通“奏”。 44极:久远。褫(chǐ):废弛,松弛。 45粲然:明白、清楚的样子。 46数:考察。 47周道:周朝的治国原则,即所谓文武周公之道。一说指完备的道路。此处取前说。审周道体现了萄子的“法后王”思想。 48微:微弱,细小。明:明显,广大。 译文: 看相,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古代有一个姑布子卿,现在梁国有一个唐举,能根据人的容貌、气色而预知人的吉凶祸福,社会上一般人都称赞他们的相术。但古代的人是不做这样的事的,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所以相人的形貌不如观察人的立心,观察他的立心不如研究他的所行所学。相貌不能决定人的内心,而内心又受到所行所学的影响。所学所行正,心也顺着它,那么形貌虽然丑恶心术也会善,不妨碍成为君子。所学所行不正,那么形貌虽好心术也会恶,终究还是小人。做君子就会吉祥,做小人则不吉祥。所以外形的高或低、魁梧或瘦小、丑陋或漂亮,不能决定吉凶。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 帝尧身材高大,帝舜身材矮小,周文王身材高大,周公身材矮小,孔子身材高大,子弓身材矮小。从前,卫灵公有个大臣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得很狭长,有三尺,额头宽三寸,鼻眼耳朵虽然都有,却相去甚远,但他的名声却震动了天下。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这个地方的粗人,头秃发少,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于诸侯。楚国大夫叶公子高,长得又瘦又小,走起路来好像连衣服也撑不起来,然而白公之乱,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于其中,叶公子高却引兵入楚,诛杀了白公,安定了楚国,行事如翻过手掌一样轻松自如,他的仁爱和功名,远扬于后世。所以,对于士,不要只去看他的高矮、壮弱、轻重,而要看他的志气如何。高矮大小、外形体貌的美丑,难道值得一谈吗? 况且,徐偃王的眼睛只能朝上看不能朝下看;孔子脸长得如傩神;周公瘦得好像立着的枯树干;皋陶脸色青绿,如同削去皮的瓜;闳夭满脸胡须,见不到皮肤;傅说是个驼背;伊尹脸上没有胡须眉毛。禹瘸着走路,汤半身不遂,尧和舜都有两个瞳仁。你们是论意志,比学识呢?还是比高矮,看美丑,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 古时候的桀和纣,身材高大俊美,是天下相貌超群的人物,身手敏捷有力,能抵御百人。然而最后落得身死国亡,为天下人羞辱,后代的人谈到恶人,一定要以他们为例。这不是容貌带来的祸患,而是由于他们见识浅陋,思想境界卑下造成的。 如今世俗不安分的乱民,乡村中的轻薄子,个个都美丽妖艳,穿着奇装异服,打扮如女人一般,性格态度柔弱也似女人;妇女们没有不想找他们做丈夫的,姑娘们没有不想找他们做未婚夫的,抛弃自己的家庭而与之私奔的,一个接一个。然而为君的却羞于让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的臣下,为父的却羞于让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儿子,为兄的却羞于让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弟弟,一般人却羞于以这种人为朋友,有朝一日,这种人就会被官府囚禁,在闹市中被处死,个个哭叫连天,悲痛今日,而后悔当初。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而是由于他们见识浅陋,思想境界卑下造成的。那么你们认为怎样做才是对的呢? 人有三件不祥之事:年轻而不肯侍奉年长的,地位低而不肯侍奉地位高的,才智驽钝而不肯侍奉贤能之士,这是人的三种不祥。人在三种情况下一定会处于困境:做君主的不爱护臣下,做臣子的喜欢非难君主,这是第一种情况;当面不顺从,背后毁谤别人,这是第二种情况;知识品行浅薄,才能又与贤人差得很远,却又不能推举仁人、尊崇智士,这是第三种情况。人如果有这三种情况所说的种种行为,做君主就一定会危险,做臣子就一定会灭亡。《诗经》上说:“大雪纷纷扬场地下,太阳出来一照就融化了。可是有人却不从位置上退下,反而占据着高位,傲视别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呢?答:因为人能辨别上下、贵贱、长幼、亲疏等等级秩序。饿了想吃,冷了想暖,累了想休息,喜欢好处而讨厌祸害,这是人天生就有、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本性,是大禹和夏桀都有的人性。这样说来,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因为人长了两只脚,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能分辨等级秩序。猩猩的样子也是长了两只脚,脸上没有毛,但是人却能喝它的汤,吃它的肉。所以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因为人长了两只脚,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能分辨等级秩序。禽兽也有父子关系但却没有父子亲情,有雌雄而没有男女之别。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在于有各种等级的区别。 分辨等级秩序最重要的在于等级名分,等级名分最重要的在于礼,而礼最重要的是制定它的圣王。有人问:圣王有数百个,我仿效谁呢?答:时间长了礼法制度就会湮灭,时间久了乐的节奏就会失传,年代久远了主管礼法的官吏也会松弛懈怠。所以说:想知道圣王的遗迹,就要去看那些保存清楚明白的,也就是后王的治国之道。后王是天下的君主,放弃后王而颂扬上古的君主,这就如同放弃自己的君主而侍奉别人的君主一样。所以说:想知道千年之远的事,就要看现在,想知道亿万,要先从一二数起,想知道上古的事,就要考察周代的治国制度,想知道周代的治国制度,就要考察它重视哪些君子。所以说:从近代的可以推知远古的,从一可以知道万,从细微之处可以知道事情的广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选自《荀子》,安小兰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第1版,第35-44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近现代文学|《我的个人主义》——夏目漱石 (门儿包)
- 齐美尔 《忧郁的栖居者》 (Zoe)
- 西方文学|瑞普·凡·温克尔 华盛顿·欧文 (自由译者又田)
- 《门外青山》——吴念真 (yxlql)
- 《盐》丨伊萨克·巴别尔 (买超)